首页 问答 正文

“上市系”P2P生存状况调查:“宠儿”变“弃子” 仅不到4成平台正常运营

问答 编辑:新甄 日期:2024-12-14 01:43:51 1人浏览

财联社(广东,记者 徐学成)讯,11月25日,派生科技(300176.SZ)实控人唐军控制的P2P平台团贷网涉嫌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一案被移交检察机关审查起诉。这家曾经风光无限的头部P2P平台,从声名鹊起到坠落深渊,只不过7年时间。

在互联网金融概念最为“火热”的2014年、2015年,上市公司资本争相进入P2P,全国范围内有上市公司参股或者控股的P2P平台一度超过110家。随着政策不断收紧、行业问题不断暴露,在运营中的“上市系”平台仅剩30余家。一些“问题平台”并未因为有上市公司背景而得到“援助”,大多数平台则选择了主动清盘或者转型。对于目前仍在坚持的从业者来说,“未来会怎样”,则成为避之不及的敏感话题。

弃子

2018年年中,卢伟(化名)创办的P2P平台因为陆续出现项目逾期、回款无法及时兑付的问题,宣告成为“问题平台”的一员。问题出现之后,平台停止发标、充值,并以固定时间为单位,分期向投资者兑付回款。

昨天见到卢伟的时候,他正从外地赶回深圳。他告诉财联社记者,平台出现问题之后,“催款”就成了他最重要的工作。“其实在出现大面积逾期之前,平台的一些少量逾期的回款我都已经想办法垫付了,前前后后出了两千多万,这其中有自己的钱,也有外借的钱”,他说,当逾期的问题暴露之后,投资人开始恐慌,不再投标而是纷纷选择提现。合作的资产端机构因此无法获得流动资金而使得逾期的问题愈发严重,最后“一发不可收拾”。“我才意识到,光靠我个人,是救不了的。”

卢伟的平台,曾经也是“上市系”的一员,但上市公司持股比例较小,同时也只是财务投资,并未涉足平台实际经营。就在平台出问题之前,该上市公司就已将股份转让,从而避免平台的逾期风波殃及自身。据卢伟透露,这家公司选择退出的时间,正是平台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时候,可谓是“急流勇退”。“上市公司‘贼得很’,怎么可能替我们背锅”,卢伟笑称。

据他透露,当初双方达成股权合作的时候,互联网金融概念风光无两。“几乎没用多久,就达成了确切的意向”,卢伟表示,在当时也有很多P2P平台主动和不同资本接洽,除上市公司外,还包括国有资本、银行资本、较为知名的风投资本等。根据网贷之家收录的数据,由上市公司参股或者控股的P2P平台超过110家。

但通过连日来与数个P2P平台管理层的接触,以及与数位第三方研究人士的交流,记者了解到,在问题出现逾期、提现困难等问题后(业内称此类平台为“问题平台”),几乎没有上市公司伸出“援手”。卢伟的遭遇只是其中之一,部分上市公司因不是P2P平台的控股股东,或只是财务投资,所以选择撇清关系。此外,一部分因是平台的实际控制人,因为不得不“背锅”,例如奥马电器(002668.SZ),其实控人赵国栋亦是P2P平台的实控人,因平台出现问题,如今已陷入债务泥潭。

宠儿

“上市系”P2P生存状况调查:“宠儿”变“弃子” 仅不到4成平台正常运营

P2P一度是互联网金融领域最受追捧的概念。2015年5月,当时证券简称为“多伦股份”的一家上市公司宣布改名为“匹凸匹”,引发市场一片哗然。该公司还声称获得了“www.p2p.com”网站域名的授权,并自称该域名商业估值高达10亿元。

根据网贷之家披露的数据,在2014年及2015年上线的有上市公司的背景的P2P平台分别多达30家和31家,截至2016年底,涉足国内P2P的境内外上市公司已超过100家。其中,最知名的当属几度“碰瓷”的浩宁达(002356.SZ)(现已更名为*ST赫美)。2015年6月,浩宁达披露收购团贷网的计划,公司股价因此大涨。15天之后,该计划被终止。当年11月份,浩宁达又抛出收购P2P平台联金所的计划,可谓是“用心良苦”。

据P2P第三方研究人士分析,上市公司选择P2P,大多数是出于市值管理的考虑,“就像今天很多上市公司喜欢借区块链概念炒作是一个道理。”

但从P2P平台的角度出发,由于出身“草根”,且未能取得合法身份,引入上市公司、国资、银行等资本,是当时众多P2P平台为自身增信的重要手段。事实上,在当时的背景下,这种首选确实为平台获取用户以及资源支持提供了助力。

只不过,随着我国针对P2P行业的监管体系日益完善,以及P2P自身越来越频繁地暴露出融资项目造假、自融等问题,P2P行业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就逐步走向“另一面”,成为外界避之不及的话题。2016年8月,《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发布,对P2P机构实行“13条禁令”;2017年12月,《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下发,要求各地在2018年6月前完成P2P平台的备案工作。

“备案”本被P2P的从业者们视作转为“正规军”的希望,但孰料,2018年的6月却成为这个行业又一波“雷潮”的开始,而卢伟,正是其见证者和亲历者。

“上市系”平台一旦出问题,对股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正如前文所述的奥马电器。又如收购了联金所的*ST赫美,2018年联金所项目出现大面积逾期,目前已是失联状态,因*ST赫美子公司深圳赫美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曾与联金所有资产端业务的合作,公司不得不承诺为其逾期的项目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随着P2P概念的降温,上市公司陆续退出P2P。据网贷之家统计,2016-2018年,分别有7家、11家、8家上市公司退出P2P。截止目前,全国尚在正常运营的“上市系”P2P平台仅存30余家(网贷之家数据),不到巅峰期(超过110家)的40%。

而据两位前“上市系”P2P平台的高管透露,所谓的“正常运营”,也只不过是“苟延残踹”:可能是为了避免成为“问题平台”而“死扛着”,也有可能在等待“出路”。除此之外,迫于上市公司的压力,大多数“上市系”平台选择了相对温和的方式来化解问题——良性退出(转型)或者清盘。而到此时,“上市系”的光环能发挥的作用,恐怕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平台“不跑路”、不走极端而已。

未来

“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通过子公司入股P2P平台,这其实就是出于隔离风险的考虑”,一位前P2P平台的管理层人士对记者表示,一旦平台出了问题,上市公司可借此撇清关系。

但记者也发现,目前,已有不少“上市系”P2P平台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金融诈骗被立案调查,而如何界定作为股东的上市公司的责任,则尚未有明确的说法。一位代理过多起类似案件的律师表示,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目前还没有过多涉及到股东层面,除非是实际控制人或者深度参与了公司的经营和核心业务环节。

不过,上述管理层人士则透露,全国有数以千计的平台出问题,波及面广,案件较多,案情复杂,目前也只能“盯”住关键人物。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如果平台仍在陆续兑付且投资人情绪较为稳定,则有可能会被给予空间,暂不予立案。

根据网贷之家的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国110多家“上市系”P2P平台中,已有32家成为问题平台,剩下的平台中,有30余家在正常运营中,也有40余家平台选择了停业或者转型。其中,停业的平台,多数都像卢伟一样,在忙着催款和兑付,而转型的平台大多也只有几条路可走:转型线下,继续从事传统民间金融业务;转型助贷机构,为金融机构提供营销获客服务;继续坚持,寄希望于成为持牌机构(例如消费金融公司)。

但从记者了解的情况来看,“上市公司退出是迟早的事情”几乎已经成为共识。在仅存的P2P从业者的内心里,“上市公司”已无法再为其提供庇护。一位上市公司证券事务负责人对此坦承,上市公司与P2P的结合本就是各取所需,既然合作的基础不存在了,自然是一拍两散。毕竟,对于公众公司来讲,投资P2P有太多潜在的财务风险、舆论风险。

未来会怎样——这已经是大多数从业者和曾经的网贷投资人都不愿提及的话题,包括卢伟——他只希望未兑付的款项早点追回来,好减轻自己的压力,甚至在将来被追究法律责任的时候能“判得轻一些”。但也有人还抱有一丝“执念”,近日,《关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转型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下发,提出将实施符合条件的网贷机构转型为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工作,P2P似乎看到了顺利“上岸”的希望。

不过,也有接近金融监管部门的人士对此并不抱乐观预期:要求极其严格,首先,此前不得有违规开展金融业务的记录;其次,还要清理完存量业务。此外,小贷公司本身对股东资金实力和实缴资本的要求就很高,细数下来,可能没几家符合要求。

分享到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