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 正文

马龙×乒乓球:未完待续

科普 编辑:照展 日期:2024-12-13 02:29:46 1人浏览

马龙×乒乓球:未完待续

2021年8月7日,马龙结束了他的第三次奥运之旅,拿下了第五块奥运金牌。 至此,他在“获得奥运金牌最多的中国运动员”list上的排名升至首位(与邹凯、吴敏霞、陈若琳并列第一)。 ——当然,这只不过是他数不清的纪录或是成绩里,“普普通通”的一项而已。那里有许多耀眼的成绩单:双满贯第一人、超级全满贯、世界第一时长保持者、国际比赛单打胜率唯一超过90%的选手……   从2016里约奥运夺金开启新周期到此刻,他走了五年,而从第一次握拍到现在,马龙与乒乓球相伴了28年。   2015年苏州“龙跃”之前,是一个“天才走过深渊”的十年。 2003年,15岁的小将马龙入选国家队。随后04年拿了全锦赛亚军,05年拿了全运会铜牌,2006年,已经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彼时的马龙,在同龄人中成绩一骑绝尘,天赋、勤奋,让他早早就被当做主力培养。那几年的公开赛、亚洲杯、亚锦赛,金牌纷纷落账,甚至在2008年的巡回赛总决赛上他连克巅峰的“二王一马”拿到冠军,也成为2012年奥运单打名单的有力竞争者。 可人生从来没有什么一帆风顺。接下来的几年,就是那个连续三届世乒赛半决赛都负于同一人的故事。 在竞争异常激烈、大赛冠军决定命运的乒乓球队,只有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三大赛单打金牌才是“硬通货”。即使龙皓之间的胜率是五五开,即便2011-2013两届世乒赛间马龙对王皓全胜,就算在这期间他创下了224天56场不败的记录,尽管那些年他的世界排名基本都稳定在世界前二……然而,世乒赛的连续失利,就是血淋淋的利刃扎在战绩表里。他丢掉了自己伦敦奥运的单打机会,甚至失去了自信。 2014年,马龙世界杯、全锦赛连负队友,在赛后饭局上的安慰声中,向来在情绪上相对“封闭”的马龙,终于流露出了自己的痛来:“我为什么要打乒乓球?如果不打球,我不会这么痛苦。” 很多年后,当他谈起谷底之时,说自己也想过退役,但对乒乓球赤忱的爱,击溃了放弃的念头: “要我真正放弃打乒乓球是不可能的。要么坚持,要么退役,我没有退役的勇气,那就坚持吧。” “外战输过,团体赛输过,爆冷出局,领先被反超……我尝试了各式各样的输法,但就算我心里崩溃,却还是坚持日复一日的训练。当你身处深渊、退无可退的时候,眼前就只剩向上的一条路。” 他熬过了那些困境、失败、嘲笑、质疑,在这条泥泞而荆棘,望不清前方的路上,笔直地、坚定地、不迟疑地走了下去。   八年前,马龙的球迷乐一梨曾写下这样一条微博: “所有信任、支持,只会给你一个人。想到你的名字心里还会起风、还会滚烫。就是不信命,就是不服,就是要闯出一条血路来。没有什么当打之年,只要你还想赢,就是你的当打之年。” 而在这一次奥运双冠后,那个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赛事都永远想在比赛场上多赢下一分,并为之付出全部的马龙说: “对我来说,只要心怀热爱,永远都是当打之年!”   2015年苏州世乒赛。技术、心态又更精进一步的马龙,终于拿到了他的第一个单打世锦赛冠军。他握拳仰天长啸,跃上球台,倾听全场的欢呼。 那一刻的马龙,少见的在单打赛事结束后流露出一些凌厉与锋利来。 战神归位,马龙时代真正开启。 2016里约,已被外界冠以“六边形战士”之称的国乒队长,在决赛4:0横扫对手。又一块金牌归属中国,而马龙也终于补上了成绩单里那块最大的空白,至此,超级全满贯诞生。   里约奥运之后,乒乓球爆火。 对于“走下领奖台,一切就重新开始”的国乒人而言,马龙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还打不打、退不退。 我还记得2016年尾巴上的几个月,公开赛、活动、乒超轮番滚动,他一次次在赛后回应媒体的提问:还再打下个周期吗?有退役的准备吗? 这已是一个可以功成身退的机会。而打,则是又一个四年的不懈,是需要面对年龄、伤病、小将冲击、与自我抗争与和解的千余个日夜。 他选择了继续——不为别的,只为热爱罢了。 “想珍惜每一次在赛场上的机会,我还想继续打球。” 一句简单而坚定的回答。   马龙的东京周期,遇到了所有老运动员会面临的问题。 里约奥运后的第一场公开赛,成都,马龙决赛输给了彼时在大众印象中还是刚刚冒头的、19岁的小将樊振东。 次年3月亚锦赛,马龙以1:3的比分负于韩国选手丁祥恩,终结了自己4年半未输外战的纪录。 2017年杜塞尔多夫世乒赛,换用的旋转明显降低的尼塔库新球,给擅长旋转的马龙增加了不小挑战。被刘国梁秦指导称为“五年来封闭训练最差的一次”的马龙,顶着髋关节、手腕、手肘的三针封闭上阵。 那是一次充满了故事的世乒赛。扭伤的脚踝、思索的担担面、沉默的候场、饿着肚子打的比赛。 那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决赛。被媒体渲染的“新老交替”之战、打满90分钟的七局决胜、躁动的场边摄影记者、山呼海啸的德国球迷,还有最后在采访间都落下泪的冠亚军。 12:10,当最后一球落地,马龙龙啸倒地,起身举高双臂,比了一个“1”。 他说:“这是我这辈子打的最疯狂的一场球,以后也不会再有了。”   那些在赛场上的快乐延续到了2018年中。 2018年8月起,马龙膝伤愈发严重,连打了封闭都不起作用,最终不得不连续退出瑞典公开赛、年终总决赛等等,连续8个月未出现在国际赛场。 与剧烈的疼痛作斗争,几个月没法儿碰球,在保守治疗里努力积极康复的马龙度过了职业生涯最黑暗和艰难的时刻。 那是一段“见遍全国几乎所有膝关节专家”的日子。无法进行有球对抗、身体训练一旦上量膝盖就激烈疼痛肿胀、19年年初的两个月去医院抽取了四次膝盖积液。 曾经他赢过全世界所有的对手,这一回最强大的新对手,是膝伤。 而马龙说——“从来没有惧怕过任何对手,这一次,我也绝不认输。重拾斗志,满血归来,这是每个战士必经的路。” 2019年3月,马龙复出参赛。世乒赛封闭集训,恢复有球训练,4月,奔赴布达佩斯。 两年一届的世乒赛又开始了。在外界的质疑与讨论声里,这一回,马龙成为了中国队的“五号种子”“影子杀手”——没人知道刚刚复出的马龙会打成什么样。 这年的世乒赛,对于中国队来说遇到点“意外”,在观众看来则有些drama。独守半区的许昕输了外战,同半区的梁靖崑赢了小胖与马龙在半决赛相遇,而最终的决赛,马龙面临着一场外战。 世乒赛决赛打外战,这在国乒的历史上数十年没有遇到过了。这是一块不能丢的金牌,对于团体荣誉高于一切的马龙而言,这也是一场输不起的比赛。难得的,身经百战的马龙也紧张到食不下咽和干呕。 好在结局是个HE。世乒赛三连冠,再度创造历史的马龙,在赛后说出了那句“我想赢得冠军,但更想赢得大家的尊重。I’m made in China!”   2019年8月,中国队赴美国进行集训,而马龙却没有跟队返回。 10月,带着鸭舌帽推着行李车的马龙回京。球迷都快乐欢呼回来了终于有马龙的比赛看了,却没人知道,鸭舌帽下面是他为手术剃光的头发,行李箱上那个红色的大包是创伤康复设备。 很久之后,我们听到了关于那场手术背后的故事—— 如果还想继续延长体育生涯,就基本没有选择的空间、必须手术。但手术的风险没有人能确定:身体能否康复?精神能否回复?能力能否恢复?能否还保持一流的竞技状态?那时候还未延期的东京奥运会就在一年之后,还能赶得上吗? 决定重头开始的马龙选择了义无反顾。 “即使没有奥运会我也会打下去,我实在太热爱乒乓球了。” “你们说,如果说伤这次治好了,我打到巴黎不是问题吧?” 这段康复经历了足足一年又三个月的时间。 他输掉了许多场比赛。 在比赛中无法控制局面的无力感,“腿回来了,球没了”的自嘲,想拼、全力以赴却做不到想要程度的受挫…… 加练、上强度,无休,放下压力放低姿态去拼……像是这十几年来顶着一次次压力改球变革一样,马龙没有停下一天,他跟自己较劲,没有路,那便辟出一条路来! 2020年11月末,马龙在国际乒联总决赛击败樊振东夺冠,终结了长达一年半的冠军荒。这是马龙进入国家队主力层之后,历时最久的单打冠军荒。 颁奖礼后台,记者问他,这个冠军等了太久了吧? 他靠在背板上,眼里是湿的,语气是淡的,只是嘴角带笑,他说:“感觉像在做梦一样,不知道是不是在做梦。” 如果这是梦,这也是不愿放弃的每一滴汗水,不畏艰难走过的每一条险路所共同铸就的梦。   2021年7月30日,东京。 奥林匹克乒乓球男子单打项目史上首个卫冕冠军诞生。 比起里约夺金后比在心口的那枚爱心,这次马龙双手举过头顶,比了个更大的——这颗心送给团队、家人和朋友,送给陪伴走过这一路的人。 “双圈大满贯”,这是长达7年的卓绝的战斗力和统治力,是山巅之上未有尽头。 马龙和之前的每一次一样,没有选择单独身披国旗,而是和队友一起举起五星红旗。 他骨子里中庸内敛仁义谦和的内核,和属于战士的霸气无畏豪情万丈,是东方文化里对立又统一的妙。   12小时之后,马龙已经站在备战团体赛的训练场上。 和以前的国际大赛一样,“不输外战”是马龙的目标,而团体金,则是拼尽全力必须守住的责任。“团体赛如果输一场,不光是别人原谅不了你,你可能自己都原谅不了自己。” 团体决赛,身兼单打和双打的马龙和队友一起揽获中国乒乓球队本届奥运第四金。比单打夺冠后更加放肆与快乐的笑容绽放,这是他身为国乒队长的担当,是一颗沉甸甸的、永不犹豫的求胜之心。 他成为了更多新纪录的开创者、保持者、打破者。   五年前全满贯之时,他已是第一人。 五年后东京加冕,他把顶峰之上的世界展现在众人眼前。 是什么成就了马龙的纪录? 是日日夜夜对自己严苛的自律:赛后的晚上十点,被队医在健身房遇见练身体;酷夏的假期,被路人在跑道上遇见练体能;国乒难得的休息日,被媒体在训练馆遇见加练技术…… 一枚小球,乾坤万千,一方球台,汗泪数载。在队里的近20年,他没有松懈过一天。教练说他太拼,队友说他对自己太狠,小队员说佩服。 他说,先做好自己再感染他人,“(希望让小队员觉得)如果我像他这么努力我也能拿到冠军”。 是少人能及的纯粹热爱。是马龙提到乒乓球的时候眼里永远在发光,你在他身上看见的是充沛的动能;是目标是冠军但终点不是冠军,不管赢得第几次都当第一次;是当队友觉得练球太辛苦,他满脑袋却只有“跟球玩儿多有意思啊”;是沉浸比赛,曾经在赛场为自己的一记好球鼓掌,是这次拿下最后一分脱口而出的“刺激”;是功劳簿写满,荣誉袍在身,他仍一次又一次向时间、向自己发起挑战,不断超越。 2018年初,马龙带队在伦敦拿下又一个团体世界杯冠军,成为男乒首个世界大赛二十金获得者。赛后我问他感想,他丝毫没在意,说注意力都只放在训练和比赛上,这些成绩都等以后退役再回看。 这一次,媒体问他怎么看待自己的奥运双冠,他说也就那样吧,这是一段重要的经历,但不是人生的全部。 比起这些,他更加坚定也认真地,一次次回答了关于退役的问题。 他说,还想打下去。 东京不是终点,巴黎也不是。 “我喜欢乒乓球,我还想继续打。”这,是马龙的不问终点全力以赴。   以每一步记录纪录, 以纪录记录每一步。 当他不曾放弃对那颗白色小球的追逐,这片场上,就永远是属于马龙的时代。 还未行至中转之所,我等待着,名曰“马龙的乒乓球”的未完待续。 ​​​​​​​​​​​​​
分享到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