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状态与非健康状态的区分标准一直是心理学界讨论的话题,不少国内外心理学学者根据自己研究调查的结果提出了多种心理健康标准。笔者在临床心理学实践工作中,总结了前人的理论与经验,提出了一简捷的评价方法。即:从本人评价,他人评价和社会功能状况三方面分析:
1.本人不觉得痛苦-即在一个时间段中(如一周、一月、一季或一年)快乐的感觉大于痛苦的感觉。
2.他人不感觉到异常-即心理活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出现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现象。
3.社会功能良好-即能胜任家庭和社会角色,能在一般社会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或创造条件)实现自我价值。
二、不良状态
又称第三状态,是界于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之间的状态。是正常人群组中常见的一种亚健康状态,它是由于个人心理素质(如过于好胜、孤僻、敏感等)、生活事件(如工作压力大、晋升失败、被上司批评、婚恋挫折等)、身体不良状况(如长时间加班劳累、身体疾病)等因素所引起。它的特点是:
1.时间短暂-此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一周以内能得到缓解。
2.损害轻微-此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比较小。处于此类状态的人一般都能完成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是感觉到的愉小于痛苦感,“很累”、“没劲”、“不高兴”、“应付”是他们常说的词汇。
3.能自已调整-此状态者大部分通过自我调整如休息、聊天、运动、钓鱼、旅游、娱乐等放松方式能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小部分人若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可能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状态。这小部分人应该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以尽快得到调整。
三、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因为个人及外界因素造成心理状态的某—方面(或几方面)发展的超前、停滞、延迟、退缩或偏离。它的特点是:
1.不协调性-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与其生理年龄不相称或反应方式与常人不同。如:成人表现出幼稚状态(停滞、延迟、退缩);儿童出现成人行为(不均衡的超前发展);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异常(偏离)等等。
2.针对性-处于此类状态的人往往对障碍对象(如敏感的事、物及环境等)有强烈的心理反应(包括思维、行为及动作行为),而对非障碍对象可能表现很正常。
3.损害较大-此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较大。它可能使当事人不能按常人的标准完成其某项(或某几项)社会功能。如:社交焦虑者(又名社交恐惧)不能完成社交活动,锐器恐怖者不敢使用刀、剪,性心理障碍者难以与异性正常交往。
4.需求助于心理医生-此状态者大部分不能通过自我调整和非专业人员的帮助而解决根本问题。心理医生的指导是必须的。
四、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是由于个人及外界因素引起个体强烈的心理反应(思维、情感、动作行为、意志)并伴有明显的躯体不适感。是大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其特点是:
1.强烈的心理反应-可出现思维判断上的失误,思维敏捷性的下降,记忆力下降,头脑粘滞感、空白感,强烈自卑感及痛苦感,缺乏精力、情绪低落成忧郁,紧张焦虑,行为失常(如重复动作,动作减少,退缩行为等),意志减退等等。
1.1.1纳入标准本研究在文献搜集时采用如下标准:
(1)研究对象为我国的公务员群体,本文将公务员群体界定为包含以下内容进行限定的群体:公务、公职、民警、警察、干部;
(2)测量工具为SCL-90量表,且各因子得分应有描述性统计结果;
(3)测量的人群为健康人群。
1.1.2排除标准文献的排除标准:
(1)研究对象不是以上5类限定的群体;
(2)研究对象不在正常状态,如突发事故后、执行特殊任务后、伴有严重躯体疾病等;
(3)无法获得必要的数据;
(4)重复发表、数据雷同的文献。
1.2文献检索方法
计算机检索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发表时间设置为各数据库可以检索的最早年限至2013年。进行摘要检索,“#1”and“#2”。其中“#1”=(公务or公职or民警or警察or干部),“#2”=(SCL-90or症状自评量表)。同时复习纳入文献的参考资料,以防止漏检。
1.3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
检索到的文献由2名研究员分别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独立筛选,并进行交叉核对。再按照制定的标准数据表格进行数据提取,并进行交叉核对。数据提取包括一般信息和数据信息。一般信息包括研究作者、发表时间和研究时间、文章题目和发表杂志。数据信息包括研究地区、职业、研究人数、性别、年龄和得分。数据提取完毕进行数据核对,如有不同参照原文数据进行修改。如有其他不同意见请第三方讨论,直至联系原作者。经过对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录入数据错误5处,复核原文后全部进行更正。
1.4资料分析
共检索到358篇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终纳入73项研究合计29954个样本(其中警察组论文53篇,23412个样本;非警察组论文20篇,6542样本),研究时间跨度为1995—2012年,最少和最多的研究包含的样本量分别为13和2146。
2结果
2.1齐性检验
根据齐性检验的结果,SCL-90各因子齐性检验结果显示一致(P均<0.05),故选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效应值的95%置信区间(95%CI)。
2.2效应值分析
效应值判断标准如下:d≤0.2为小效应、0.2<d<0.8为中效应、d≥0.8为大效应。我国公务员(整体组)SCL-90各因子水平得分高于常模,与常模比较3个因子(强迫症状、敌对、恐怖)为小效应,6个因子(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和总分处于中效应的范围,且SCL-90总分和各因子效应值的95%CI不包含0,说明d值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我国公务员(警察组)SCL-90各因子水平得分高于常模,与常模比较,9个因子和总分均处于中效应的范围,且SCL-90总分和各因子效应值的95%CI不包含0,说明d值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我国公务员(非警察组)SCL-90各因子水平得分与常模相比,SCL-90总分和各因子效应值的95%CI均包含0,说明d值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公务员SCL-90得分的临时参照标准
公务员各组(整体组、警察组和非警察组)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的合成分和标准差具体结果。在尚未建立公务员SCL-90常模的情况下,该合成得分可作为后续研究的临时参照标准。
2.4公务员SCL-90得分的性别、年龄与地域差异
本研究将性别、年龄与地域进行了摘录,在分析数据时由于纳入的许多原始研究文献中没有对性别分别进行列举、年龄的分段存在较大差异、公务员的地域性不明确,故本文没有按照年龄、性别、地域等对公务员群体进行细化分析。
概述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文明意识的人都知道,对正常人来说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其劳动效率及对社会的贡献,而如果一个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则会成为社会的一种负担。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关注孩子长大后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家长,不能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说到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我就不得不说说我认为的心理健康的意义了。
一:幼儿心理健康的含义
在谈到幼儿心理健康这个定义的同时,我们不可回避的就是心理健康这个概念。
究竟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个性健全,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协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标准的心理状态。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 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的长处、短处,自己的个性特点,都有一个现实的、正确的认识。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对于办不到的事,也不会苛求自己。
② 有自信自立精神,有自我发展的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的人,一般都明确的生活目标,有自我发展的驱动力。因此,在困难和逆境面前能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对待和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并不断前进。
③ 能和他人友好相处,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人,对人对事都能采取和睦相处、友好对待、克已让人的态度;对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能采取友好宽容的、公平的、有理有节的方式处理,容易与他人合作和相处。
④ 主动适应环境,顺应社会需要。心理健康的人,能够自觉地调整个人和环境的关系,不是环境顺应自己,而是使自己适应环境。在任何复杂的环境中,一方面保持自己人格、个性上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有扬长避短、适应环境需要的应变能力,无论是在艰苦的逆境中,还是在顺利环境中,都能很好地发展自己。
判断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很难用一个统一标准来衡量,所以一般学者认为,应以整个行为的适应情况为基准,而不要过分看重个别症状的有无。了解了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就可以帮助判断自己的心理健康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心理卫生保健措施,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健康。
二:幼儿心理健康的分析
幼儿心理教育是以“幼儿为本”,也就是把孩子当成与大人有着平等人格的人来关照,老师在关心与爱护孩子的同时,切莫丢掉“尊重”与“平等”,这两种当代人文意识,老师不仅仅是蹲下来与孩子交流,更是真正地将大人的架子放下来,用心同孩子交流。孩子虽小,但却完全可以感受到这一种来自老师“母爱”般的关照,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老师的温情关照下健康的成长。
三:如何关注幼儿心理健康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儿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反之,若是缺少了心理健康,那么幼儿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发展就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或心理疾患。目前,在幼儿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挫折容忍力低,经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顺心就会哭闹、发脾气。第二、缺乏与人交往和应付人际事件的能力。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在家庭中凡事以他们为中心,而在集体中他们却必须考虑到别的同伴的喜好和意见,独生子女的增多使越来越多的幼儿少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导致在人际关系中无所适从,正如我国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所说:“人类的心理教育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交往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而来的”。所以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小抓起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文明意识的人都知道,对正常人来说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其劳动效率及对社会的贡献,而如果一个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则会成为社会的一种负担。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关注孩子长大后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家长,不能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认为至少应包括下面这五条:
(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
(2)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
(3)能学会与周围人正常的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尊重别人、乐于助人;
(4)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适应环境;
(5)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这五条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要靠大人的培养,如何培养呢?我们不要忘记孩子的身心发展变化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学校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中,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把“学会认知、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作为对孩子的终生教育的目标,点点滴滴、持之以恒,我们一定能把孩子培养成适应新世纪社会生活的栋梁之材。
而在现今社会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出现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77年就提出了健康“应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完备状态”,将心理与社会适应这 两个重要内容作为了健康的基本要素。但是,在相当多的幼儿园中,目前对健康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的水平上,还没有实现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的转变,因此,明显存在着重生理保健轻心 理保健的现象。这种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普遍存在对幼儿心理健康知识的匮乏,在于对幼儿身心关系的认识模糊,在于没有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许多人将幼儿心理的一些异常 表现看成为孩子成长中的自然现象,不去加以关注。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缺乏严密的系统性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没能形成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迄今为止,全国除了少量的幼儿心理卫生、行为与情绪问题等方面的书籍之外,尚未见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著;二是在全国为数不多的开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中,开设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课程 的极少;三是无论高校,还是幼儿师范,都没有一本全国通用的幼儿心理健康的教材;四是尽管《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了应做好幼儿的心理保健工作,但内容分散、零乱,大多体现在其他内容之中,如培养幼儿活泼开 朗的性格,引导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等。这些内容之间没有一个内在的联系系统和统一的观念,而且还有许多有关幼儿心理健康及教育的内容没有纳入到教育之中或没有引起教育者的重视。这导致我们在对幼儿实施心理 健康教育时,大多只能借鉴其他相邻学科或中小学、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经验,而且整合不够。
三、理论与实践的脱离
近年来,注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幼儿园日益增多,他们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而高校中不少 教师也开始重视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日渐增多。但是,有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值得引起注意,那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一方面,高校中从事幼儿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者较少深 入到幼儿园中去进行指导,更少去建立几个点长期进行实验;另一方面,幼儿园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又只能是停留在一种对表面现象的认识,不能由现象认识其实质,因此,在很多时候,其工作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一种 经验的总结,而难以使之得到更深的发展,主题难以深化,妨碍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进行。
四、教师缺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
教育活动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育施行者本身的素质、专业知识的结构及丰富程度。然而,在沿袭 已久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中,知识更新尚未完全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这直接导致了幼儿园教师有关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缺乏。而扎实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是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与此同时,如何 把握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幼儿科学教育的关系,注意教育内容的整合,也影响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时下,在不少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与此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五、具体操作中的非科学性
1.违反心理健康教育原则的问题。例如: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本属于品行障碍,对于这一类行为的矫正 与教育应当坚持正面教育,树立榜样作用,或采用暂时隔离、减少刺激的方法。但有些幼儿教师在对待这一类孩子时,采用宣泄的方法来加以矫正,为其提供摔打的物品,让其发泄愤怒的情绪。而研究表明,幼儿在宣泄 后习得更多的攻击技能,可产生更强的攻击倾向。因此,采用宣泄法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些教师甚至在对待这类孩子时采取体罚的方法,这更加强化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因为,体罚本身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起的就是示范作用。
2.家园教育不同步的问题。在幼儿园中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 育本是一件有利幼儿身心健康的好事,但在 实施中如未注意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则可以使幼儿园的努力付之东流。某幼儿园几年来一直坚持对幼儿进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目的在于让孩子学会与他人的交往、分享与合作、提高其社会适应力。但在具体操作中, 他们忽略了与家庭的联系与合作,而有些家庭对其子女一向采用溺爱、放任的教育方式,结果导致幼儿园中所教与家庭所教的冲突,教育未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3.不能区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在部分幼儿身上,说谎这一现象是较为常见的。造成幼儿说谎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幼儿认知发展水平较低,在思维、记忆、想象、判断等方面出现与事实不符时造成的说谎;另一 方面,是由于幼儿做错了事,怕受到处罚,或由于老师、家长对幼儿的过分严厉所致。因此,我们对幼儿的说谎问题应全面分析,区别对待。如因认知水平低所致,则为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如因过于严厉的要求所致 ,则为教育方面的问题,但这些都与成人时期的说谎有本质的区别,无所谓道德不道德。而在某些幼儿园中,防止一旦出现诸如偷窃、说谎等行为时,斥责幼儿品德不好,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混为一谈的现象并不少见 。
4.心理健康教育成人化的问题。由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一些幼儿园在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常常是借鉴中小学校甚至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模式。这导致了在教育的过程中,对 幼儿的实际接受能力的忽视。如对一些有行为问题的幼儿进行心理矫正时,有些幼儿园的老师简单地照搬一些行为治疗的方法,而未考虑这种方法采用后,对幼儿会有什么样的消极影响,结果导致行为问题未矫正,又出现了新的适应问题。
国内的文章数量众多,但是精品很少。存在着极大的重复雷同现象。大多是一些小杂志的期刊类文章。真正算得上有价值的文章,基本上都是教育工作从业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写的。但是对问题阐述不够全面系统,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支持。不过有些经验做法也是很值得借鉴的。
国外的文章相对来说要少一些。他们对于青少年的从众心理进行的研究也大都放在大的研究之下。几乎没有单独将初中生的从众心理研究来作为一个大课题的。
从文章的内容来看,有一下观点基本上被研究者广泛认可的。
(一)、初中生其身心处于一个人生命当中最为特殊的一段时期,其身体发育迅速,基本上在这段时期身体的机能方面从一个儿童状态发育到了接近成人的水平,特别是第二性征的发育和性成熟。身体的发育同时会带来心理的转变。最明显的就是儿童时期的“我要长大”变成了“我已经长大”。这种心理状态的变化,会让初中生特别向往一种独立性,表现在不想再受家长的约束,想要得到成人世界的承认,能够扮演一个全新的社会角色。
但是其身体的发育非常迅速,但是心理上的成熟是不可能同身体的发育一般齐头并进,故而只能是落后于身体的发育,其个人认识、思考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与儿童时期并没有太大的进步。
但是,因为这种状态与他们本身想要像成人那样去独立承担问题,得到成人社会的认可相矛盾,故而,初中生的心理状态是非常矛盾和敏感的。
这种矛盾和敏感,以及迫切想要的独立性,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和相关的认识的不足,导致初中生的叛逆心理和从众心理特别突出。先不说叛逆心理,但说从众心理。其从众心理大多是由于其认识、经验、思考能力的不足和成人引导的不够,以及同龄人小群体的自发引导而形成。
(二)、初中生的从众心理大多是盲目从众,消极效应比较大
在众多文章当中,都列举了初中生的从众心理的消极效应的各类危害。其中,本人对其做了简单的分类。
日常生活从众心理消极效应的危害。1.小群体现象。初中生的小群体经常伴随着打架斗殴,甚至违反法律,吸毒、犯罪。一般会影响一个班级甚至是整个学校地学习风气。一部分小群体中的人大部分会从此远离校园,走上危害社会的道路。2.攀比吃穿玩乐现象。这类危害是在学校最为普遍的从众心理现象。“别人有了,自己也要有”的心态,不仅会使班中风气不正,更会给学生养成很多不好的习惯。3.追星现象。每当一部青春偶像剧热播,或者像“超级女声”等节目的火热,班内的气氛和话题几乎都会围绕着这一中心。这种现象造成不少学生对“偶像”进行模仿。这些模仿一定程度上对早恋以及叛逆行为起到了促进作用。4.网络不文明现象。当前初中生没有不接触电脑的,但是初中生的网络文明和安全情况让人担忧。几乎随处可见这个年龄段的网民在网上留下的不文明痕迹。非主流、人云亦云的批判、不文明网络用语等几乎成了初中生网民的最常见现象。5.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盲从和人云亦云,使得从初中开始,学生的创造力普遍的开始下降。
偶发事件从众心理消极效应的危害。1.校园踩踏事件。几乎是每年都会出现的事件,给学生和学校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经常是很小的事情,造成很严重的后果。2.自杀现象。初中开始,自杀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更多。这有着其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原因,也有着从众心理的缘故。
另外,从众心理具有其积极效应也是普遍承认的。其最多提到的就是可以应用在学习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班级凝聚力、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
(三)、针对初中生的从众心理,研究者几乎都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对策。大的框架上基本类似: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负责,三方面引导;树立榜样,加强对初中生的教育和引导。
但是在具体方法上却存在着对策空洞,方案不详尽,和方案可执行性不够的问题。大多数只是提到了解决问题的方向问题,却没有提到具体措施。
二、总结与思考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来说,这一课题的真正研究者并不多,研究并不深入,不系统,但是也得出了大体的成果框架,取得了一些公认的成果。但是可挖掘的东西依然很多。
主要有:
(一)、当前初中生的从众心理的复杂的表现,除了其自身处于一段身心比较特殊的阶段意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比如当前社会的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不良宣传,家庭成人对孩子的早期成长和初中生阶段的学生身心变化的把握不准和适时的教育不够。特别是家长方面对于刚从童年转入青少年的初中生的教育方式缺乏转变教育内容不相适应等。这一些问题也都是值得挖掘,也是必须要认真挖掘的问题。
经济飞速发展、信息膨胀、社会节奏不断加快的21世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多,人际关系越来越微妙,怎样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人们生活在一个缤纷复杂的大环境中,这样就要求人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要求。现在人们已经开始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什么是"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道德健康。人类对健康内涵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同时,个体的心理健康日益得到现代社会的广泛重视。综合许多学者的不同的观点可以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的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内部状态,个体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并充分发挥其身心的各种潜能,在应付各种问题和环境时更多表现出积极的倾向。众所周知,体育锻炼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体育锻炼通常是指那些有计划、有规律、重复性的、以增强体能为目的的身体活动。有些人把体育锻炼理解为任何形式的身体活动,日常生活中的行走到打扫卫生;有些人则认为,体育锻炼是做大量的有氧运动或力量练习。可以看出人们对于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还不够明了。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不同的运动项目对人的心理健康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体育锻炼与情绪方面
体育锻炼可以改善情绪。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指标。良好的情绪对人的行为具有增力作用,消极的情绪会影响人的正常学习工作,还会对人的身体心理产生许多不良影响。长时期的情绪压抑,忧虑和紧张,还可导致疾病。有调查表明,人运动时大脑会产生一种类似吗啡作用的物质---内啡肽。吗啡的作用是消痛并使人产生欣,内啡肽也会产生欣,它可以降低抑郁、焦虑、困惑以及其他消极情绪的程度。体育锻炼也给人们提供一个机会,使人们能够分散对自己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力,在单调重复性的技术动作中,通过冥想思考等思维活动,可能促进思维反省和脑力的恢复,这种对注意力的有效集中或转移,可以达到调节情绪目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机体产生极大的舒适感。在各种运动项目中,去感受运动的美感、力量感、韵律感、从而陶冶情操,开阔心胸,激发生活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形成豁达、乐观、开朗的良好心境。
(二)体育锻炼与人格方面
人格,也称个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目标以及健康、积极、进取向上的人格。体育竞赛中的取胜催人奋发向上,有利于个性形成。而失败也是对人格的一种考验,在失败中挖掘有利因素可以看到成功的希望。体育运动能提高心理耐挫水平,在遇到挫折、困难时能正确地面对和处理各种挫折和困难,形成高尚的人格和独特的个性。
(三)体育锻炼与心理适应方面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与人的交往不仅反映了人的健康状态,人与人中正常、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经常到公共场合进行体育锻炼,不仅可改善人际关系,而且能使人与人之间互相产生亲近感,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有利于个体忘记工作、生活带来的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从而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益处,有利于形成和改善人际关系。
(四)体育锻炼与智力方面
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人要有正常的智力,就必须有健康的神经系统和身体。认知行为假说指出:体育锻炼可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
对于学生来说是要求其学习效率,是由大脑的高级神经系统所决定的,经常从事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可促进肌体的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增强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使大脑供氧充分,进而使记忆力增强,思维更加敏捷灵活。通过进行体育锻炼可使学生紧张的大脑皮层得到休息,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结语
体育锻炼可以提高智力,促进身体健康,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身体产生极大的舒适感,在运动中享受节奏韵律。体育可给人们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有助于消除体育之外的阶层或文化上的差距,有助于消除孤独心理,冲破"闭关自守"的生活方式,从而增进和发展与不同类型的人的交往。体育运动对于人的心理健康的积极促进作用是其他任何方式、手段所无法替代的。我们要充分利用体育运动的有利条件,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发挥其特殊功效,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同时,健康的心理又能促使机体战胜各种病魔的侵袭和摆脱各种挫折及逆境。因此,心理健康的持续化、年轻化,需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顾渊彦.体育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姐刚彦.当代锻炼心理学研究[J].体育科学,2000,(1).
[3]江宇.体育与人的心理健康[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9).
[4]李京诚.身体锻炼心理某些领域的研究综述[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3).
[5]汪继兵.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促进[J].黄山学院学报,2006,(10).
[6]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曾在美国哈佛大学专攻心理学的岳晓东博士提出心理健康与咨询中的“灰色区”概念,认为心理正常的“白色”和心理不正常的“黑色”之间存在一个“灰色区”,且世间很多人都散落在这一“灰色”区域内,表现为心理不平衡、情绪障碍、焦虑心理和变态人格等。成教大学生是一个构成复杂的群体,一些人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心理困惑和心理不适。
1.破茧成蝶的学习心理和得过且过的混文凭心理相互影响。成教大学生生源复杂,有的是为圆大学梦的成年人,有一些是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继续深造的“专升本”学生,还有一部分是追求“一专多能”的第二学历的学生。他们大多内心深处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渴望自己的价值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当然,成教大学生中也有部分人存在得过且过的混文凭心理。这部分人学习无动力,有的是奉父母之命不得不学习;有的是为了寻找出路和谋求职业,才不得不选择成人教育这条出路。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行为自由散漫,缺课逃课现象相当普遍,考试舞弊现象泛滥,对学校的认同感不强。总之,“学”与“混”的心理矛盾在成人大学生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2.归属感差,自卑心理重。社会心理学家菲斯汀格指出,一个人对自己的价值,是通过与他人的能力和条件的比较而实现的。心理学家柯里也指出,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就是自我评价的一面镜子。与普通大学生相比,成人大学生总觉得低人一等,自我价值否定性倾向明显。首先,成人大学生或者是“老大不小”上大学缺乏年龄优势,或者是高考失利,失败的阴影总是笼罩心头,接受成人教育只不过是无缘普通教育之后的无奈选择。其次,“成教大学生不如正规大学生、成人教育文凭不如正规文凭含金量高”的社会舆论消极影响也容易使成教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学校对普通大学生和成人大学生实行两条线管理,用人单位对成人教育毕业生则另眼相看。一些学生在这种观念影响下长期压抑自己,“危机感”强烈,很难在家庭、学校、社会找到归属感,容易产生的偏激情绪,甚至产生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
3.学习、生活、工作压力大,焦虑、恐惧时有发生。成教大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不扎实,入学门槛相对较低,在校学习时间短。2007年,教育部发文,要求各成人高校在分省计划编制过程中,要体现成人高等教育为在职从业人员服务、以业余学习为主的特点,尽可能减小全日制脱产学习的在校生规模。但是,成教大学生啃的却是普通本、专科生教材,学习任务重,学习难度大,心理压力可想而知。一些成人大学生肩负着更多的家庭、社会、工作的责任,工作、生活、学习的多个角色甚至是多种压力使他们更容易产生心理困惑和思想迷茫。此外,成教大学生同样面临着交友、恋爱、婚姻的选择,面临经济拮据的窘境,遭遇价值观念的冲突,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二
成教大学生比普通大学生要面对更多的学习、就业困难,遭遇更多的挫折与失败的考验,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心理承受能力的考验,如果调整不当,极易产生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然而,一些普通高校对成人教育认识不够,投入精力明显不足,对成人大学生心理健康关注程度普遍偏低。
1.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成教大学生学习任务重,学习时间短,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一些人认为专业教学是硬道理,至于心理健康教育则可有可无,于是,心理健康教育无法纳入课程体系,而是以一些板报、标语的宣传替代了事。个别高校在成教大学生中也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课时少得可怜,教师只能作一些基本的理论传授和简单的心理测试,根本无法进行系统的心理素质训练,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性与可操作性特点也无从体现,“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达到促进心理健康的目的”当然很难达到。
2.心理咨询边缘化。一般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室,但成教大学生很难享受这些资源,因为成教大学生的面授时间一般安排在寒暑假或节假日,而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在这些时间不开放,各高校函授站(点)则没有条件设立心理咨询机构。理论界对成教大学生心理咨询的研究边缘化。目前,研究高校心理咨询的理论成果不少,但这些研究主要是针对高校普通大学生而言的,专门关注成教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几乎没有。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检索文献标题为《成人教育心理咨询》学术论文,检索时间是1987~2008年,没有任何相关记录;再检索标题为《成人心理咨询》的内容,结果只查到2条相关记录。尽管很多成人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年龄相仿,但经历不同,学习环境不一样,甚至前途也会有很多差别,因此心理反映和心理咨询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如果套用普通大学生的心理咨询的方法恐怕收效不会明显。
3.日常管理程序化。当前,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大多实行二级管理模式,即成人教育学院或继续教育学院主要负责招生、学籍、教学计划制订、教学站(点)审核等工作,各院(系)主要负责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安排、学员的日常管理,其他相关部门负责后勤、党团等工作,分工协作是这一管理模式的最大特点。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经常碰到的是分工容易协作难的尴尬局面。一些高校的教务、党、团、学工部门很少参与成人教育管理,教师往往临时聘请,没有专职的学生工作队伍,学生中党团组织不健全,计财部门只管收费,后勤部门会因宿舍紧张而安排成教大学生临时租住在校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当然难觅成教大学生的踪影,成教大学生似乎总是高校的一个匆匆过客。这主要是因为一些人认为普通高等教育是主打产业,成人教育只是学校创收以改善教学条件的手段;或者认为成教大学生有工作单位的关心,学校不应过多操心。于是,报到缴费上课—考试毕业成了成人大学生活的全部流程,程序化的管理非但无法抚平成教大学生昔日的失落感,而且由于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较而催生了新的落差感,甚至由于这种落差而逆反、怨恨、自暴自弃。
三
成人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健康的心理是合格人才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因此,高校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关注成教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帮助他们调整心理不适,化解心理矛盾,排解心理压力,预防心理疾病。
1.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构建心理健康的平台。“所谓‘教书育人’,‘育人’是目的,‘教书’只是手段,而要‘育人’,首先必须‘育心’。这样看来,教育教学过程应该是个‘育心’的过程,即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1]。对于成教大学生而言,“育心”的工作显得艰巨而迫切。第一,迫切需要专门的成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针对性强的教材,成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举步维艰。因此,根据成教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编写出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是当务之急。第二,迫切期待心理健康教育能走入成教大学生的课堂,保证课时,注重实效。该课程一方面为成教学生提供关于心理卫生与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结合成教大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心理测量、角色扮演、行为矫正等方法,进行必要的心理素质训练,达到促进心理健康的目的。第三,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各科教师应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科知识中有关心理教育的具体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2.利用网络心理咨询,关注成教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心理问题。网络心理咨询是在吸取传统心理咨询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借助现代网络技术,通过在线即时服务、BBS论坛、E-mail邮件等形式进行的心理咨询。网络心理咨询具有开放性,成教大学生不会因为时空的限制而吃“闭门羹”;网络具有隐蔽性,来询者可以逃脱熟人的眼光,倾诉平时难以启齿的问题,释放心中的压抑、苦闷,在咨询人员的帮助下走出心理困惑,克服心理障碍。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兴起,网络成了成教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新渠道,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当然也应做到网上。值得一提的是,笔者曾在所教成教大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听说过网络心理咨询”的不到被调查者的15%,一些学生错误地将网络心理咨询等同于网络聊天。在了解了网络心理咨询的相关情况后,近40%的学生表示,“如果有心理帮助的需要会考虑网络心理咨询”,但他们对于咨询的效果表示“没有明确把握,试试看再说”。这说明相对于传统心理咨询而言,网络心理咨询的诸多优点使它更容易为成教大学生所接受,因此,对于这一全新的事物,我们一方面要适当宣传,避免误解;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心理咨询网站的维护和管理,咨询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利用网络这一平台达到“助人自助,化痛为通”的目的。
3.实施人本化的管理。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学校的各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协作精神,像对待普通大学生一样关心和爱护成教学生。如财务部门体谅部分学生的经济困难,在当前成教大学生无法享受国家助学贷款的情况下缓收或减免特困学生的学费;任课教师注重与学生的课后交流,学生辅导员经常深入学生当中;就业部门尝试为成教大学生构筑就业的平台,用真挚的爱心和无私奉献精神为学生排忧解难,抚平他们的自卑感,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学工部和团委既要健全成教大学生的班级管理制度,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又要吸引和组织成教大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同时可将校园文化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使他们在积极向上、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中陶冶情操,发挥特长,展现自我,树立自信,克服自卑,优化心境,让成教大学生学会“用勇气去改变一切可以改变的,用平静去接受一切不可以改变的,用理智去区分可以改变与不可以改变的”[2],成为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一、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据《大众心理学》刊载的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文章介绍,大学生心理方面的发病率为16%~42%,其中神经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据《东南早报》报道,一名××大学的研究生因患有抑郁症而跳楼身亡。可见,心理障碍对高校学生正常生活和学习及身体健康的影响是很大的。
1.生活与学习环境的因素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一个不稳定的动态过程。进入大学,面对陌生的环境、生疏的集体生活和学习方式的差异,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独立能力和适应能力差,对新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环境等不适应。其中还有部分大学生由于离开了父母,失去了家庭对他的约束力,加之学校管理不到位,便产生了很多不良的嗜好,如吸烟、酗酒、熬夜、沉迷电子游戏、热衷泡网吧、饮食不规律等,这些因素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伤害。
2.家庭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就业竞争激烈;家长们望子成龙,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越来越趋向一种感情支配下的病态心理,由此产生的非理造成对孩子的伤害;同时,社会上一些人在道德、精神方面发生的种种不健康现象,诸如职业道德的缺乏、贪污腐化现象严重、黄色网站渗透进校园等,对大学生的影响甚大。
3.个性特征的影响
部分大学生意志力薄弱,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比较弱,容易产生过激行为。
4.对心理健康的重视不够
学校健康教育与心理卫生工作相对薄弱,大学生本身缺乏心身保健意识,心理保健知识更是贫乏。尽管不少学生意识到自身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但得不到及时的帮助、疏导和有效的矫治,使得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增多;高校体育教学重视身体素质而忽视心理素质的现象比较严重。
二、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独特功能
1.体育活动有助于解决大学生的身心矛盾,减轻心理压力
大学生的心理有其自身的特点,他们在激烈的竞争和完善自我的奋斗中承受着不同的压力,反映出不同的心理变化。通过参加某些体育活动,就会使运动中枢神经兴奋,兴奋从大脑传到肌肉;肌肉的工作状况也可以通过运动神经传至大脑,使运动中枢兴奋,并释放出一些能引起精神愉快的物质,从而抑制由于挫折而造成的焦虑和抑郁,起到转移、分散注意力和放松神经的作用,使学生忘掉那些失意、压抑以及悲伤等不愉快的事情,最终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去面对挫折,克服心理障碍,减轻心理压力。
2.体育活动能增强人的自信心,提高心理素质
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会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失去自信心,陷入一个封闭的小环境中,对周围充满了不信任感甚至敌意。而体育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它总是与人群发生交往和联系,尤其是集体体育活动的项目(篮球、排球、足球、体育游戏。这些活动会增强大学生之间感情上的交流,使他们忘却烦恼和痛苦,减轻孤独感;使大学生变得开朗、活泼,增加亲密感和安全感;使大学生体验到合作的乐趣,有利于摆脱猜疑和不信任,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3.体育活动可满足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现在大学生上体育课,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来选择项目的。自己的能力与水平的高低都会在活动中表现出来,使大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己,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这样,会使大学生精神百倍,以愉快积极向上的态度去迎接每一天。
4.体育活动能改善人的智力
体育活动能让人的大脑获得充分的氧气,消除大脑疲劳,从而改善人的智力。焦虑症患者往往由于内心的紧张和不安,造成思维混乱,逻辑性变差,学习与工作效率降低。如果经常选择一些可促进脑细胞发育、提高心理功能的项目(爬山、打拳),就能使大脑供氧充足,脑细胞功能增强,从而有利于人恢复到正常的心理状态,有效地缓解或消除心理疾病。
5.体育活动可消除疲劳
在身心疲惫的情况下,做一些轻松的体育活动,对其身心可以起到调节的作用。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延缓疲劳的出现,并可锻炼意志,做到不向命运屈服,不向困难低头。
三、合适的体育活动项目有益身心健康
1.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
要想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就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把学生的心理特点与体育活动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如开展太极拳、游戏、慢跑等体育活动,可使学生身心放松,缓解其强迫症症状;开展足球、排球、篮球等体育运动,可使人际关系融治,消除其人际关系敏感的困扰;经常开展健美操、体育舞蹈、体育游戏等娱乐性较强的活动,使学生身心放松,缓解心理压力。只有了解和掌握这些特点,才能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使他们的身心素质得到培养与提高。
2.选择好的活动项目
要教育学生懂得,当决定采用体育活动的方式来调治心理疾病时,要选择有效的体育活动:一是自己特别喜爱的活动项目;二是自己比较熟悉的、感觉有趣的活动;三是有针对性的磨练自己的意志的活动。正确的、合适的体育活动,不但能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而且还能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对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非常必要的。
3.适宜的强度与时间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对人的身心健康有较大的益处,活动时间以半小时为佳。
参考文献: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河南省高校学报编辑。共54名,其中,男编辑23名,女编辑31名。
工具是SCL—90心理卫生自评量表。该量表是由我国一些心理学工作者在国外有关量表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心理健康测量问卷,它共有90个题目,包含躯体化(身体不适感)、强迫症状(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思想或行为)、人际关系敏感(与人交往时的不自在感和自卑感)、抑郁、焦虑、敌对(包括厌烦、争论、摔物、争斗和不可抑制的冲动)、恐怖(对周围环境、人群等的恐惧)、偏执(猜疑、妄想、被动体验等)、精神病性(思维扩散、被控制感等)9个因子和1个附加因子。
方法是被试者根据自己最近的实际感觉,独自完成问卷问答(每题均为0—4级评分,评分越高表明症状的频度越高、程度越重),当场交卷,问卷不记名。数据输入微机,由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常模依据中国量表协作组对全国13个地区的1388名正常人的SCL—90得出的结果。
二、结果
1.学报编辑SCL—90各因子分与常模比较
一般来说,SCL—90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状况越不好。我们把54名学报编辑SCL—90各因子分及总分和全国常模进行比较。
结果发现:编辑躯体化得分明显高于常模(P<0.01),强迫症状、恐怖、精神病性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常模(P<0.05)。表明学报编辑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上低于常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躯体化、强迫症状、恐怖、精神病性。
性别比较应该说是比较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把男女学报编辑SCL—90各因子分及总分相互进行比较。
结果发现:男女编辑在躯体化、恐怖及总分方面差异显著(P<0.01),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方面有差异(P<0.05),且女编辑得分普遍高于男编辑。
表明女编辑比男编辑存在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躯体化、恐怖及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方面表现得更明显。
一般认为,在SCL—90中,如果被试在某一项目上得2分,表示被试在该项目上有症状;如果在某一项目上的得分达到3分及其以上,表示被试在该项目上心理痛苦已达中等以上程度。[2]我们把学报编辑SCL—90各因子≥2分、≥3分的人数及百分比列表如下。
结果发现:如果我们以2分(有症状)作为临界值,学报编辑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依次为强迫症状(31.5%)、人际敏感(20.4%)、躯体化和敌意(16.7%);如果我们以3分(心理痛苦已达中等以上程度)作为临界值,学报编辑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依次为敌意(5.6%)和人际关系、强迫症状、抑郁(3.7%)。
三、讨论与分析
1.从学报编辑SCL—90各因子与常模比较结果看,学报编辑心理健康水平整体上较低。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学报编辑编辑的是高水平的学术理论期刊,学术论文对创新度、科学性、学术含量的要求使他们比较刻板、认真、一丝不苟;转载率、工作量的压力,使他们紧张、兴奋,身心常常处于应激状态;身在高校却不直接从事教学工作,属于教辅人员的尴尬地位,使他们委屈、困惑、办事困难。在传媒业跨越式变革的时代和高校改革此起彼伏的今天,刻板、认真,专注、敬业,使他们辛苦、劳累、身心透支;不谙人情世故,办事难,使他们心理紧张、焦虑。身心长期处于疲惫、矛盾、透支状态,必然导致躯体化及强迫症状、恐怖、精神病性。如编辑长期地用脑、用眼,伏案工作量大,时间长,颈椎、腰、肩、背以及脑子、眼睛过度疲劳,造成躯体化症状明显(我们编辑部就有为数不少的编辑患有不同程度的颈椎疼、腰椎间盘突出症)。理智上认同竞争,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行动上又出现某些偏执和叛逆;想与他人或领导关系融洽,又过分敏感,想有所变通,又清高、自恃,恐惧、胆怯等,如此矛盾、烦躁、焦虑,自然引发某些强迫症状、恐怖和短暂的精神病性等。
2.从男女学报编辑SCL—90各因子分与总分比较结果看,女编辑心理健康状况不如男编辑,主要是躯体化、恐怖差异显著,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等有差异。这一方面可能与性别特征有关。有研究显示,女性心理大多较脆弱,遇事相对敏感,对躯体不适如头昏、疲乏、疼痛、胃肠道症状等常过分关注,易产生焦虑、紧张、失眠、食欲下降,甚至出现恐惧心理。学报女编辑虽然受过高等教育,可谓“白领丽人”,但面对竞争和压力,斤斤计较、爱钻“牛角尖”,出现抑郁、焦躁、身体不适,造成恐怖、偏执和短暂的精神病性也很正常。目前,有关女性更易出现抑郁的生物学基础假说,已被系统地论证。[3]另一方面也不排除女编辑在工作、生活中的担子过重。在当今的高校学报界,男女编辑基本上是同工同酬,编稿数量、转载篇数没有性别上的差异,外出约稿、组稿以及值班等,女编辑在工作上得不到任何的关照。而在生活上,由于“男主外、女主内”传统观念的影响,她们还要“相夫教子”、照顾老人和孩子。一方面她们要充当“铁女人”,在工作中和男性一样拼命,另一方面又要在家庭中当好贤妻良母,事业和家庭、工作和生活,哪头都要顾、哪头都要好。柔弱的体质,超负荷的运转,她们比男编辑自然更易身心疲惫,出现躯体化、恐怖、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等症状。
3.从学报编辑SCL—90各因子≥2分、≥3分的人数及百分比看,学报编辑有心理问题的项目依次为强迫症状、人际敏感、躯体化和敌意。心理痛苦已达中等以上程度的项目依次为敌意和人际敏感、强迫症状、抑郁。虽然我们的标准不一样,检出率也不同,但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敌意等应该是学报编辑最常见的心理问题。
有专家指出,编辑心理素质的科学“修炼”是适应编辑活动在市场经济和电子技术条件下,媒介传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需求而提出来的。编辑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必将影响人与人的深度融合与全面发展。[4]学报编辑虽然编辑的是学术研究期刊,但学报编辑的心理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学报编辑队伍素质的提高和学报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因此,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提高学报编辑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一,工作中注意劳逸结合,学会自我调节,自娱自乐,尽可能减少躯体化症状。从本次调查的结果看,躯体化症状是影响学报编辑心理健康的最大敌人。对此,学报编辑一定要引起重视,对已有的颈椎疼、腰背疼、眼疾等症状要加紧治疗;对编辑常见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敌意以及抑郁、焦虑、偏执等心理问题必须正视;需要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也要尽快尽早地进行针对性的解决,不讳疾忌医。第二,加强心理防御方式及个性心理教育、挫折教育等,克服竞争中的恐惧心理,消除交际中的紧张和烦恼,学会自我减压,自我了解,自我完善。比如,知道什么叫心理健康、心理疾病,知道如何防御、如何治疗;能在紧张、繁忙的编辑学术文稿之余,利用高校比较好的人文、自然条件,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学会缓解自己的情绪,有效驾驭压力、化解压力;学会爱别人,爱自己,正确对待竞争等。尤其是女编辑,凡事不要太要强,也不要太在乎自己,男编辑和社会各界,特别是编辑部门的领导和她们的家人也要尽力关心她们,照顾她们,争取使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早日提高。当然,男编辑的心理健康状况比女编辑好一些,并不是说他们就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只不过女编辑比男编辑提高的任务更重而已。
【参考文献】
[1]宋专茂,陈伟编著.心理健康测量[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
一直以来,人们大多只关注教师的关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蜡烛”之类的美丽光环,很少有人注意到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据《教师之友》调查发现:近年来,有近30%的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并且比例有逐年增大的趋势,例如某校在职180名教职工中,有50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导致教师亚健康的主要原因不是身体健康问题,而是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轻则影响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影响教师个人工作业绩,重则影响一代人、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可见,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不容忽视。
一、教师心理亚健康产生的原因
1.工作压力过大,使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据国外调查表明,教师的工作压力大于其他行业,香港也将教师的工作压力排在第二位,仅次于警察。中国大陆社会治安良好,有可能位居警察之上。教师的工作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工作状态不仅存在于上班的8小时,可能是9小时、10小时、11小时、12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处在强大的压力之下,势必导致人的心理憔悴,精神状态不佳。久而久之会不同程度地患上心理疾病。心理学专家认为:适度的工作压力可以排除心中的空虚和郁闷,令人振奋,给人奋发向上的动力,有利于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相反,过度的工作压力会给人带来苦恼、烦闷,使人感到焦虑、心悸和沮丧,使人产生生理和心理的失调反应,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可见,教师过大的工作压力是导致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2.教师角色期望过多过高,使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教师的工作对象决定了教师的工作牵连着千家万户乃至整个社会,成千上万双眼睛都在盯着教师的一举一动,作为教师,上对国家、社会、学校和所有学生的家庭负责,下对几十名或百余名学生负责。总是要把各种不同的角色期望挂在心中。
不同的主体对教师的角色有不同的期望,对教师的工作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国家和社会期望教师充当知识和传播者、集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等角色;家长和学生期望教师是师德高尚、知识广博、业务精优的学者型教授型人才;而学校总是期望教师是出色的纪律维护者、业绩突出的教育者、遵纪守法、成果显著的好员工。众多的角色期望综合在一起,无疑是要求教师是一个十全十美的理想超人。而教师毕竟是一个普普通通、有血有肉的现实中人,扮演的角色不可能同时达到众多的期望值。稍有一些方面的角色扮演不如意就会换来众多的批评、指责。如果教师的责任心过重,就会整日忧心忡忡,生怕某一方面的角色扮演失误,换来责骂。过重的心理负担会导致教师的心理失衡,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3.自我期望过于完美难以如愿,使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教师作为知识和道德的化身,常潜意识地把完美作为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标。工作中,教师总是希望自己在各方面都做得尽善尽美,样样都不比别人差,并且渴望他人能看到自己的成绩,肯定自己的成绩,然而往往忽略了自身的第二件限制。现实中,个人的个性、能力、特长和机遇各不相同,而这些自身条件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工作成绩。特别是教师职业,业绩并不一定能从教师自身的学历、能力和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反应映出来,而是从学生方面间接地反映,所以成绩和付出的劳动并不总是成正比。这样就会出现教师为了工作成绩而加倍的努力工作,但是努力的结果不一定能达到自己预期的结果。所以,教师如果不能科学地分析失误,而把原因都归结到自己身上来,就会内疚、自责,甚至感到悲观厌世。从而带来心理上的不良反应,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4.教师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目前,我国教师评价主要采用终结式的评价方式,主要以升学率高低评价教师的总体素质,并且把评价结果与奖惩相结合。即:不注重过程,而只看重最终结果。从而,只评价教师在学习成绩方面所做的工作,忽略了教师在学生学习成绩以外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这就使教师对评价方式的科学性产生怀疑。另一方面,这种评价方式的公平性也有待进一步改善。教师的业绩只从学生的考试中反映出来,忽视了班级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所导致的学习成绩差异。即使是原来基础相同的两个学生,也会由于他们的遗传因素、家庭环境以及家长的教育程度的不同,导致他们的成绩出现较大差异。无视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而单独把学生的一次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依据,显然对教师是不公平的。所以,教师如不能接受这种评价方面,评价的结果就会对教师的心理产生很大影响。
5,教师的劳动报酬很难反映教师的劳动价值,使教师心理出现不平衡现象
以前教师出于自身的职业特点,对于金钱的问题都羞于启齿,但现在市场经济观念已经深人人心,人们很注重追求自身的劳动所换来的经济报酬,甚至斤斤计较,包括教师也不回避报酬问题。不可否认,近年来教师的待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师的工作待遇,在不断地提高教师的工资等等,这都极大地改善了教师的生活状况,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但是,教师的工作待遇方面还是存在一定问题。一方面,当前教师的报酬水平还是难以反映教师的劳动价值。教师的劳动价值很难有一个明确的量化标准,无法计算出一个准确合理的数目来。一些地方虽然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把教师的工资待遇比照国家公务员,这个举措很好,但实际操作时两者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部分教师在心理上不平衡,认为自己的工作并不比公务员轻松,但工资待遇却相差较大,更何况一些公务员在工资以外还有较多的灰色收入。所以,一些教师辞职下海或者转岗到其他行业。另一方面,当前一些贫困地区由于地方财政不足,教师的工资仍难以准时足额到位。
这些因素都对教师工作心态的稳定,对教师的心理情绪影响很大,使教师出现一些抱怨情绪。
此外,教师自身的家庭因素,如家庭是否和睦、婚姻是否美满;个别学生的过分不当行为;自己的升迁机会以及工作心态的稳定,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都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解决教师心理亚健康的对策
1.从教师自己的角度,克服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首先影响的是教师自己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所以,教师自己是直接的受害者,有必要想办法避免出现心理健康疾病。调节治愈已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1)以平和乐观的心态对待人和事,保持自身健康心态
良好的心态能使人心情愉悦,是出色完成工作,积极向上进取的关键。作为教师,首先是认识到任何人在为人处事、工作学习中都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其次是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时,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先让自己静下心来好好想想,然后再做出合理的对策,尽量避免出现过激行为,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2)准确客观的进行自我定位,保持自身的健康调节
心绪不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好高鹜远,对自己的定位不够合理引起的。对自己的定位越高,越难以实现,给自己带来的失望也越大,从而导致心绪不佳。可见准确客观的自我定位对人的心态是很重要的。要看到庞大的教师队伍中,能成为优秀教师、名教师的毕竟是少数。绝人多数都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奉献一生,直到退休也还是一名不为人知的普通教师。作为教师努力工作是应该的,有多大能力干多大的事,即使达不到自己的理想日标也属正常。自己也是成千上万名默默无闻的普通教师。
(3)工作之余多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自身的健康体魄
体育锻炼能使人忘却烦恼,愉悦身心。教师的工作属于强度较大的脑力劳动,长时间的工作使人身心疲惫,产生焦躁、烦闷的情绪。所以,教师必须劳逸结合,适量参加体育锻炼以缓解工作的压力,释放工作中的不快心情。另外,参加体育锻炼也能强身健体、保持充沛的精力,抵御身体上的疾病。
此外,与同事融洽相处、多参加社会交际活动以及把心中不快的事情多向朋友倾诉了也能缓解压力,达到身心愉悦的效果。
2.从学校的角度,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
(1)学校要多关心体贴教师,让教师感觉温暖。
学校领导作为教师的直接领导者,要多关心下属。充分地信任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关心教师的疾苦。学校领导的理解与信任,很大程度上能让教师感觉到温暖和被重视,去除心中的种种苦闷,调节自己的心态,并发奋工作以报答领导的知遇之恩。合理地处理好学校和教师之间关系能克服教师出现心理疾病。
(2)健全教师考核制度,让教师感觉公正
学校作为教师考核的直接操作者,有责任完善教师的考核制度。学校要研究制定既对教师没有太大压力,而又能达到准确考核教师的工作、激发教师工作热情的教师考核制度。教师考核制度的优劣,不仅仅是看能不能区别教师的工作成绩的好坏,还要看能不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是不是有利于教师团体的团结和健康和谐,所以撰写教师评价制度时,要充分考虑每一个教师的成绩认定每一个教师在工作中所付出努力的认可,包括非学习方面的工作成绩。制定考核制度的宗旨要定位为激励+考核,即:既要能考查教师的工作成绩,又要能为每一个教师加油鼓励。
(3)学校要为教师的健康加大投人,让教师感觉轻松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以设置教师健身房;开办心理健康咨询所,聘请专家对教师进行心理咨询;举办教师联谊活动等,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以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减少或杜绝教师心理健康疾病的产生。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相信学校花在教师身上的投人,会换来加倍的回报效果。
二、构建职校“四维一体”人际交往辅导活动网络
(一)组织开展以人际交往为主题的各类
教育宣传活动,给予职校学生积极的引导和正确的指导我们应在平时积极利用集合、大型集会、班主任阵地对职校学生进行积极人际交往心理品质的健康文化宣传,充分利用每周一的“师生旗下讲话”“主题教育月”“班会活动”等进行宣传,使积极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同时,我们应通过人际交往讲座活动,给予职校学生积极的引导与正确的指导。一是让中职学生懂得交往,使中职学生懂得人际交往的意义,使学生明白只有在交往中才能晓得别人对自己的要求和评价,学习别人的长处,增强自己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并逐步接触和认识到复杂的社会关系,为将来立足社会打下基础。二是让中职学生乐于交往。中职学生乐意与人交往,就能在交往中锻炼自己的积极思维和应对能力,在群体生活中提高自己的适应力和竞争力。三是让中职学生慎重交往。我们应教育中职学生慎重择交,知道交到不好朋友会受其消极影响,如果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也许会受其影响而误入歧途。四是让中职学生善于交往。我们应教给中职生交往的艺术,使他们养成礼貌待人的习惯,学会尊重别人,会用商量的口吻与人交谈;有损于别人时,能主动道歉,请求原谅。
(二)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人际交往辅导活动,以分类分层的方式帮助职校学生疏导各种人际交往困惑问题
根据职校学生中存在人际交往困惑问题的种类与轻重,我们应组织各班开展各种小团体的人际交往辅导活动、主题班会、座谈会等。其人际交往辅导活动的主题有:“年轻的朋友来相会———高一新生‘人际适应’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当自己被别人误解的时候……”“AboutLove(关于爱情)”“放弃,是为了更好的追求———谈异往”“做负责任的决定”“花开应有时———如何对待我们的‘爱情’”“我们需要温暖和睦的家———改善亲子关系活动课”“妈妈我想对你说”“感恩的心,感谢有你”等。通过辅导活动课的形式,我们教师可以对存在人际交往困惑问题的中职学生有更全面与客观的了解,为进一步开展个别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提供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素材,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的教育成果。如由本校班主任教师设计的心理辅导活动教案《知养育情报父母恩》,录摄的辅导活动课《花开应有时———如何对待我们的“爱情”》,撰写的论文《职校教师更应教会学生如何做好人》《中职学校入学新生心理调适的探索与实践》《职校师生信任危机干预措施的探索与实践》《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职高师生心灵互动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等教育成果分获全国、省、市一、二、三等奖。
(三)深入开展“与你心灵有约”个别心咨心辅活动,及时有效地帮助存在人际交往障碍的职校学生
为使教育辅导工作开展得更为深入与细致,在考虑全体学生的同时,我还兼顾个体,建立“特殊”学生的个案跟踪调查,有针对性地对“特殊”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并做好记录。如连同校女职委、星级工作区、心理辅导站发起的组织师生“手牵手,心连心”结对活动和连同德育处新出台实施的“德(心)育导师制”工作方案。现在,各班人际交往特殊生的情况正在发生令人可喜的变化,为我的实践研究积累了又为可贵的经验与做法。如由本校心理辅导教师撰写的典型个案心理辅导案例《自卑自信成功》也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被评为本市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
(四)设立班级心育宣传委员,组建职校阳光心理社团,充分发挥职校学生自我教育与服务的作用
一是为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人际交往心理辅导桥梁和纽带作用,每班均可选一至两名性格开朗并能耐心助人的学生作为班级心育宣传委员,并在此基础上组建成各年段的心育宣传委员班,由心理辅导站的教师根据各年段学生的人际交往实际心理需求,组织开展隔周一次的心育心辅培训活动,提升他们的心理理论知识和同伴辅导工作技巧,使心育宣传委员能做到及时了解班级同学的心理动向,及时协调班级人际关系,解决一些同学的心理疑难问题,当好同学的“知心朋友”,成为教师的“好帮手”。二是通过组建校阳光心理社团,为职校学生积极搭建自我演绎校园心理剧的活动舞台,创设各种人际交往的活动场景,增强职校学生的交际能力。如为职校学生设计多种不同的角色,或是处于负责人的地位,或是接受别人的指导,或是主动表现自己,或是学会欣赏别人……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就能正确理解不同角色,把握自己在活动中的地位,明白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从而与同学愉快地交往。又如,为职校学生创设多种多样的活动场景,使学生置于多种不同的交往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与同学交往,使学生心理活动内容得到丰富,个性得到发展。我们还可以采用不同的活动方法、内容和组织形式,训练职校学生具备不同的组织能力、动手能力、配合能力、协调能力,以及一定的应变性、主动性、互谅性和互补性等交往心理品质。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扩大活动交往范围,有目的、有意识地带领职校学生接触成人社会,开展校外实践、社会调查等活动,让学生与不同年级的陌生同学交友等,使学生学习别人良好的生活经验,懂得尊重别人,爱护他人,形成良好健康的交往态度。目前,本校以各班心育宣传委员为社团骨干、众多“校园阳光使者”为社团主力的校“阳光心理社团”已成为校内学生社团中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特别受广大学生欢迎与广泛参与的热门社团之一。同时,其活动成效突出,也受到了多家新闻媒体与上级部门的积极肯定,并获得了本市“优秀学生社团”的荣誉称号。
文章已关闭评论!
2024-12-13 16:38:34
2024-12-13 16:37:08
2024-12-13 16:36:17
2024-12-13 16:35:45
2024-12-13 16:34:21
2024-12-13 16:32:54
2024-12-13 16:31:27
2024-12-13 16: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