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 正文

人才与教育是迈向未来的解方打造创新人才多元成长的“枢纽”

百科 编辑:晴一 日期:2024-12-15 04:04:19 2人浏览

人才与教育是迈向未来的解方打造创新人才多元成长的“枢纽”

■走在教育强国大路上·聚焦人才自主培养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绝对不是选拔出一批资优生,组建一所超级学校。学校要尊重孩子的身心成长规律,不能拔苗助长,要努力创设条件让孩子们在良好的氛围中自由生长。 面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高中教育如何夯实基点,厚植创新人才多元成长的土壤,打造创新人才多元成长的“枢纽”?上海中学推进以学术志趣引领与素养提升为突破口的中学大学合作育人,夯实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基石。 拓展中学与大学合作育人空间,让拔尖人才自由生长 拔尖创新人才培育没有统一的公式,更没有统一的方法、统一的“解”,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探索适合的路径。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重要阶段,如何引导有不同兴趣、不同发展潜质的高中生在学术探究领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笔者以为,高中要以拓展与大学合作育人空间为着力点,注重引领不同发展潜质的高中生激活学术探究兴趣、内化学术道德、夯实学术知识、提升学术能力,让拔尖人才自由生长。 作为上海市教委直属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上海中学于2008年开始率先开展“高中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201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试点学校。2008年至今,学校累计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17家大学、科研院所展开实质性合作,引入大学的“大师”资源为不同潜质的高中生拓展学术探究空间。 从2008年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首设科技实验班,到2012年拓展到与多所高校合作建立工程实验班,再到2016年将科技班、工程班的专门课程打通选学,学校不断探索建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实验班现设有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工程、脑科学和人工智能等10多个方向的专门课程,进行专门领域概貌认识与前沿科技知识的学习。每个学生在学习专门课程后,都要在校内外专家的指导下聚焦一个方向开展一项课题研究。 抓好中学大学衔接这个关键点,对“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中学与大学合作育人,应该形成包括制度保障、资源互通、实施有序、评价衔接等在内的更为连贯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而不是简单的生源输送。这种实质性合作,能让不同发展潜质的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高考,离学术更近一些,引导学生的学术探究从兴趣走向价值追求,不是育人过程的“添砖加瓦”,而是“突破边界”找新路。 需要指出的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绝对不是选拔出一批资优生,组建一所超级学校。资优生只是在数理等某个方面显现强潜能,从“五育”并举的其他方面来说,他们还都是中学生,要有正常的中学校园生活。因此,学校要尊重孩子的身心成长规律,不能拔苗助长,要努力创设条件让孩子们在良好的氛围中自由生长。 中学大学多领域合作,激发学生学术志趣与创新激情 拔尖创新人才是个性化、分领域的,每个学生的兴趣点与发展潜质不同,学校既要教给学生知识,为未来走向创新奠基,更要创设不同的平台和条件释放学生的创新激情,培育他们勇于创新的思维与品格。有条件的中学可以与多所大学、同一所大学的多个专门领域合作,让学生在感兴趣的领域形成学术志趣,夯实学术素养。 将对同一领域感兴趣、有潜质的学生集聚在一起,形成专门领域的实验班或实验组,建立起中学与大学在相应领域的学术联系通道,能够更大范围、更多路径地释放学生学术志趣领域的创新激情。学校集聚各方面的资源,给他们创设条件,让他们充分发挥潜能,就会迸发出“群星效应”。 基于学校自1990年至今培育数学强潜能学生的经验,我们认为,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激发学术志趣,让“兴趣相同、潜能相当”的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强化生生与师生之间的高效交流,是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在实验班探索的同时,学校于2009年设立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实验组”专门课程。如与上海财经大学合作设立金融实验组,与同济大学合作设立节能汽车实验组、软件工程实验组,与华东政法大学合作设立法学实验组,与上海戏剧学院合作设立微电影实验组、戏剧实验组……“实验组”课程更关注对某个领域概貌及前沿问题的介绍,学生在学习课程后自主选择课题研修,旨在通过“初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探究平台。 对学校而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并不仅仅是资优生的培养,而是要形成整体的氛围和生态,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多领域合作,带动全体学生发展,打造学生多元成长的“枢纽”,让人人都可以成为创新人才。 截至目前,学校与高校推进建设了脑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中心、融媒体中心、STEM(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的英文首字母缩写)科创中心等集成实验场所以及环境工程实验室、智能工程实验室、金融实验室等科技、工程、人文、技能四大类共30余个现代数字化创新实验室,促进学生基于感兴趣领域的创新平台探究。实践的空间对于不同学术志趣、不同发展潜质的学生来说总是远远不够的。为鼓励学生“做中学”“玩中学”,学校基于创新实验室平台,设计了由数学、工程、物理、计算机、通用技术等学科的10多名教师组成的STEM教研组开发创新课程,并将劳动技术课程设置为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电子技术、开源硬件及传感器基础等12个模块,供高一、高二全体学生选学。 释放学生学术志趣领域创新激情,满足学生探寻的好奇心,学校要努力搭好与大学的多领域专家资源引入、实验室平台共享等舞台,鼓励学生探索,给学生试错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成长空间,积累终身受用的经验和能力。 与大学合作推进“导师制”,人才培养对接国家发展需求 与大学合作育人的专门课程丰富了,平台建好了,如何真正赋能有一定学术志趣的强潜能学生成长,对接人才培养的国家发展需求?从学术兴趣发展为学术志趣,关乎中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倾向和价值引领。2014年,上海中学与复旦大学合作推进“学术兴趣与素养培育的导师制计划”,由复旦大学每周二、周四派出教授专家来校,与学生进行学术课题探究的小组开放式探讨,每周日派出各领域知名教授来校作讲座,学校配备相关学科领域的教师担任“助教”,为学生的学术兴趣和素养培育奠定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学校“导师制计划”已形成了包括高一学科讲座(48学时)、高一高二学科微课程(72学时,累计开设41门)、高一高二高三“导师面对面”(每学年30小时)、暑期大学先修课程(40—60学时)、在线指导与慕课学习、科研实践项目等“六位一体”的合作育人实施路径,构建了完整的高中三年导师带教周期。每年,高校会派出100多位导师来校指导学生,导师与培育选拔学生的师生比近1∶1。 “导师制计划”实践以引导学生学术探究思维和方法养成为逻辑主线,形成了以学术素养培育提升有发展潜质学生教学质量的突破性观念,力求从学术志趣引领和素养培育的视角促进人才培养,主动对接国家发展的需求。实施中学大学合作最终的指向还是育人,邀请来自大学的导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与中学教师展开合作,促进了高中生聚焦志趣、开发潜能、形成志向的统一。“导师制计划”下的课程是大学教师和中学教师共同为学生量身定制的,不是“点到为止”的学术初体验,也不是高校课程资源前移的“大学化”育人模式,而是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术研究系统中,逐步形成切合自身志趣发展的方向选择。如“导师制计划”暑期大学先修课程中,上海中学学子与复旦大学学生一同选课、一同学习、一同考试,真正参与到学术研究系统中。 “导师制计划”打造了学生主体、大学导师、中学助教共同参与的学术探究共同体。大学导师关注专业领域研究前沿和研究方法指引,通过言传身教引领学生的学术精神和创新思维培育,促进了学生从国家、社会发展需求的角度去追求学术志趣,逐步清晰自身未来生涯发展规划。 以学术志趣引领的中学与大学合作育人,也使参与其中的中学教师得到了成长。他们在组织、引导和陪伴学生开展学术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了解学科发展前沿趋势,始终保持学科敏感性。深化了对学生学术志趣与潜能的认识,促进了课堂教学实现高思辨、高互动,提升了教师团队的专业素养与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综上所述,深化学术志趣引领的中学与大学合作,能够打造创新人才多元成长的“枢纽”,解决了中学教育学术引领方式单一、资源开发不足的难题,打破学科与学年界限,坚持学生的学术志趣领域专门课程开发与研讨释疑,不仅激发中学思考如何为学生赋能,而且激发高校管理者、专家思考如何增强中学与大学的合作效能,提升为国育才的战略全局思维。 (作者系上海市上海中学校长;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视野下大中学合作育人机制研究”[课题编号:DNA190436]的终期研究成果) 《中国教育报》2024年02月21日第3版 博物馆是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它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遗产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学习体验。通过博物馆的展览、活动和互动体验,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我校坐落在吴山脚下、西子湖畔,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方圆一公里内分布着16家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鉴于博物馆巨大的教育价值,2018年开始,受英国建筑师温迪·詹姆斯发起的“我在博物馆上小学”项目的启发,学校思考如何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打造场馆群落,让学生在真实的场境中学习,为学生成长赋能。这里的“场境”是指包含完整学习要素的场域,包括学习对象、学习条件、学习方式、学习类型、学习内容以及学习主体自身状态等。 学校凝聚校家政社合力,构建了三级博物馆教育场馆群落。 一是利用社会综合馆,将校园周边的社会博物馆连接成“一公里学习圈”,打破学校的围墙,让学生处处遇见博物馆。学校与周围16家场馆达成合作协议,共享教育资源,共育优质师资。根据周边场馆的类型,学校将其分为社会历史、自然科学、文化艺术、红色教育4类,进行路线图的架构,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认知水平和学习要求,精选学习内容,有机整合,形成低段、中段和高段3条“走读场馆”路线,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传承、风土人情、民间艺术、社会发展,开展基于学科的各种实践。 二是激发各类博物馆和社会主体的活力,在校内建设主题型博物馆,实现小窗口、大视野,让学生时时沉浸在博物馆中。校园博物馆是利用社会博物馆、社会或个人藏品等资源,将展品按主题分类陈列在教室、走廊、门厅、操场等处所,方便学生长期开展实践探究学习而形成的非正式学习空间。自2020年开始,学校与浙江自然博物院、中国财税博物馆、杭州博物馆等单位开展深度合作,在校园内建立“贝类王国”“小小理财家”“宋韵游艺馆”“少年军事家”“小小中药师”等校园微型博物馆。每个校园博物馆重点指向“五育”中的一育,并兼具其他“四育”的融合元素,为学校开展主题活动和实施场境学习提供沉浸式的教育空间。 三是组建班级微型馆,配合学科实践的需要,按照特定的目标和功能动态设立,实现学生人人建设博物馆。班级是学校各项工作开展的基本组织,也是学习伙伴交往、学习能量流动以及信息传递最频繁的学习群落。创建班级微型馆是学校“我在博物馆上小学”资源整合的重要实践,具有学科性、动态性、便捷性等特点。同一年级学科教学进度相对统一,班级微型馆还可以统整升格为年级微型馆。如配合三年级科学学科“植物”单元学科实践,班级绿植博物馆开启种植和养护行动。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以“走近鲁迅”为主题,在单元教学前,六年级各班师生联合校内外资源,共同创建“杭师附小鲁迅馆”,为顺利开展单元主题教学构建教育场境,学习过程中,学生又搜集、创生多样展品,丰富了馆藏,有效赋能了单元的高质量学习。 学校“我在博物馆上小学”的资源整合策略体现在3个方面。 一是动静结合,借助数字技术满足沉浸式体验,让博物馆场境更具互动性。学校优选具有互动体验感的场境,以深度体验实现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掌握与运用。如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中的“全息影像”、杭州博物馆“填补杭州史迹地图”、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的“手工泛丸”、西湖博物馆的“手工研磨矿石”、浙江自然博物院的“化石翻模”等互动场境,能有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校园博物馆之“宋韵游艺馆”在操场上设置了捶丸、相扑、投壶、陀螺等7个宋代流行的体育游艺项目。在中国财税博物馆和校园“小小理财家”主题馆,学生可以通过观实物、听讲解、摸文物、看视频、谈感受等多种方式学习钱币兑换、商品定价、贸易赋税等知识。 二是系统集成,运用主题、要素、空间等集成方式,弥补了单纯用课件展示博物馆资源的不足,让场境更具综合性。现代博物馆突破了传统博物馆的展陈方式,综合展品、文字、模型、场景、音像,再加上高科技的介入,从历史、地质、自然、人文、物产、民俗等方面全面展现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如西湖博物馆运用各种模拟场景,再现西湖各种山水和园林景观,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让学生走进场馆学宋词成为可能。 三是精准匹配,实现博物馆与学习主题、学习动态和学生身心特点相匹配,让博物馆场境更具适切性。大到博物馆的定位,小到展品的选择,均要根据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学习主题的需要选择博物馆场境,让场境与学习动态相呼应,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重要支撑。场境提供的信息要适应学生的可接受程度,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使他们在感兴趣的场境体验中收获全方位的成长。 杭师附小利用博物馆资源让学生在真实的场境中学习,体现了综合育人价值:开辟学习空间,让学生视野开阔起来;拓展学习资源,让学生经历丰富起来;丰富学习方式,让学生手脑灵动起来,是将“想得到的美丽”演化为“看得到的风景”“走得到的景点”的生动实践,成为学校“五育”深度融合的创新探索。 (作者系杭州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校长;本文系2022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场境学习:校园博物馆与学校课程融合的实践新样态”[编号:2022SC017]的研究成果) 《中国教育报》2024年02月21日第3版 近日,笔者在校园安全检查工作中发现,不少学校在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存在制度不健全、不规范、内容不切实际、落实不到位等问题,需认真加以整改。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就是安全工作规矩,对学校安全管理起着重要作用,它能有效地规范师生安全行为,维护校园安全管理秩序,保证学校工作正常开展,遏制或减少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保护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学校要重视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在安全管理制度的具体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体现以下“七性”。 权威性。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就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纲领,是匡正师生安全行为的准绳,是教职工履行安全管理责任的依据。在校园安全教育和管理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全体师生必须严格遵守,任何人不得违反。否则,学校正常的工作秩序无法保证,工作任务无法圆满完成,工作目标无法顺利实现。安全管理制度一旦形成,人人都要义不容辞地去落实,一切按制度办事,让制度真正体现在行为上,不能束之高阁。 全面性。学校设置的每个工作岗位,都必须安排人员去负责,有人员负责就必须有安全管理制度,这也是“一岗双责”原则的要求。设立什么工作岗位,就必须制定什么样的安全管理制度。学校日常要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每个工作岗位都有相对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否则容易在安全管理方面出现漏洞,从而引发校园安全事故。 针对性。学校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切莫从网上下载别人的东西,生搬硬套,千篇一律,人云亦云。学校应根据校园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特点以及学校实际,研判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要体现本校特色,如北方的学校要制定冬季防滑防寒制度;学生上下学有途经河沟、水库、铁路等危险路段的学校,要制定防溺水、防交通事故等安全防范制度,不准学生在河边、水库边和铁路边逗留、玩耍。 适用性。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切忌高、大、上、空,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内容要求要贴近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实际,既要接地气,又要有硬气。制度要条理清晰、语言精练、用词准确、通俗易懂、便于操作,否则就是面子工程,做样子给别人看,使制度成了一纸空文,大家难以接受也不愿意接受。 科学性。制定学校安全管理制度不能闭门造车,而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合情合理合法。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组织教职工和学生代表认真讨论,反复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其可行性进行论证,集各方智慧,群策群力,形成共识。安全管理制度确定以后,先试行一个阶段,在试行过程中不断地修订、补充和完善,使之更好地趋于科学。 实践性。安全管理制度重在实践,不能说在嘴上,拿在手上,放在桌上,贴在墙上,而要牢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执行制度的过程就是一个从思想认识阶段上升到实践阶段的过程。用制度去指导、规范、约束师生的行为,做到制度和行为完美的融合。在实施过程中,还要研究制定一系列实施制度的具体办法,完善相应的职责要求,使其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 持久性。执行制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师生树立持之以恒的精神,坚持不懈、始终如一地执行下去,绝不能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一阵冷一阵热,甚至置若罔闻,熟视无睹,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短期心理和应付心理要不得。学校要通过实施安全管理制度,逐渐培养师生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不断增强他们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作者单位系山西省朔州市教育局) 《中国教育报》2024年02月21日第3版 何谓“三栖”教师?湖北教师苏祖祥在新书《做一个“三栖”教师》(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中给出了自己的定义:会教、会读、会写。《做一个“三栖”教师》也同样分为“教有所思”“读有所想”“写有所得”三个板块,记录日常教育教学的所思所行,读书观影的心得体会,思考和追问历史和现实、人生终极意义等严肃话题。 在多数人的想象中,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读书应该聚焦于高考研究、文本解读、课堂实录、教育教学。但作为一名“三栖”教师,则要读书广博,视野开阔,从中国古典诗词歌赋、先秦诸子、戏剧小说、教育教学直至世界历史、哲学、科学……仅仅在《做一个“三栖”教师》中,提及的书籍和电影就有《我的名字叫红》《西厢记》《九三年》《双城记》《理想国》《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美丽人生》《死亡诗社》等,古今中外无所不包。 “三栖”教师以所读书籍为基础,成全学生成就自己。《诗心共爱情一色,艺术与科技齐飞》一文是苏老师为一名学生的诗集所写序言,记录了这名学生在他的指导下不断提升认知,追求爱情和事业,最终师生成为价值观契合的同道的故事;在《石头:作为叛逆和幻灭的表象》一文中,他思考中国古典文学塑造的叛逆者被招安或毁灭;在《尊严和智慧:历史的意义之所在》一文中,他比较中日同时代的思想先驱徐继畬和福泽谕吉的不同命运,思考面对权力,人性异化的悲剧和葆有尊严的可能…… “三栖”教师能打破任教学科和从事职业的限制,努力拓展认知边界,为建立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而努力。在这本书中,苏老师的写作不经意地呈现多种爱好与跨学科思维。在《诗朗诵使地球人七窍流血》一文中,他批评日常语文教学的“诗性泛滥理性不足”,揭示朗诵问题实质是权力导致的语言污染问题;在《我的名字叫红》的阅读笔记中,他展现了对于小说艺术、艺术史、世界史的熟悉,更有思考人类摆脱愚昧走向光明的力量所在;在《自然就是自由的样子》一文中,苏老师带着小朋友亲近自然,观察生灵,无比熟知又发自内心地尊重自然万物。他是博物爱好者,是耐心细致的叔爷爷,又是责任感满满的老一代;不止于艺术、书籍、电影、思想史,他甚至还探讨了时空的概念和可能,又显出其对于科学和哲学的浓厚兴趣。 王小波说“追求智慧与利益无干,这是一种兴趣”“有文史修养的人生活在从过去到现代一个漫长的时间段里”“有科学知识的人可以预见将来,他生活在从现在到广阔无垠的未来”。以此参照,多重身份和跨学科多领域的写作,其背后正是对于知识和智慧的热爱,是渺小个人摆脱肉身限制、走向广阔时空的努力,是奔涌自内心寻找真理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栖”教师不止于思考和写作,更重要的是作为教师的实践。在《滚雪球:因应陌生化场景的阅读方式》中,苏老师记录了依据新高考跨界阅读的新要求,自己指导学生进行跨界阅读的课程实践。苏老师的学生分析时政新闻,分享读书随笔,交流经典阅读的感受,探讨科学发展,品味中外音乐,这是教育理想者脚踏实地又目标高远的实践与努力。《制服冲动这头“魔兽”》则记录了为帮助一名学生应对情绪失控,苏老师创设“情绪控制”的主题课程,解决学生问题的实践过程。它体现了教师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多样需求,努力服务学生成长多元需求的努力。相较于读书写文的大开大合,作为一名教师,苏老师的课程意识更加着眼细节,致力于解决琐碎问题,帮助学生完善和成长。 做“三栖”教师,就是调动自己能够调动的一切资源,去读、去写、去教。而《做一个“三栖”教师》,展现的正是一名普通语文教师跨界读书,完善自己,努力成为好老师的过程。 (作者系江苏省张家港市第八中学教师) 《中国教育报》2024年02月21日第4版 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为主要目标,强调“着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意见》的提出为小学科学教育指明了方向。小学科学教育是奠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础的重要抓手,其高质量实施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既要尊重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和阅读内在规律,实现科学知识的有效传递,又要充分打开小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让科学的种子在他们心中及早生根发芽。 儿童科普读物是专为儿童撰写的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激发科学梦想、启迪科学精神的读物,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巧妙地融科学性、儿童性、趣味性、人文性为一体,可作为小学科学教育的优质课程资源,服务于小学科学教育的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 拓展科学教育内容,增强科学学习的趣味性 依据信息加工心理学对知识的划分,可以把科普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所谓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可以用言语直接进行陈述的知识,用来辨别和了解事物;所谓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不容易用言语来陈述,而是将知识作为实际应用的对象,属于解决具体问题的策略。在小学阶段,阅读儿童科普读物更多的是为了拓展知识视野,提升认知水平。因此,在现有的科学课程之外,有必要通过科普阅读,引导学生了解与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天文学、工程学等有关的基础知识,与教材内容形成有效互补。 小学科学课程同时还承担着科学精神启蒙的重任,更加关注对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儿童科普读物依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理解能力,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生动形象地讲述科学知识,在内容和形式上均做到了科学性与人文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完美融合。例如,《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在小学段自然科学类图书的推荐书目中,列出了《小彗星旅行记》《嫦娥探月立体书》《中国儿童视听百科·飞向太空》等,其内容精良、紧跟时代,引领小学生进入奥妙无穷的科学世界。 近年来,原创儿童科普读物出版有欣欣向荣之势,每年都有很多新书好书问世,其中很多紧跟科技前沿,如高铁技术、生物工程、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领域,且极具趣味性和可读性,如《用两百万年斗蚊子》《左手南极,右手北极》等。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加入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儿童视角的科普读物,有助于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科技的新发展和新成就,满足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漫画形式创作的科学漫画、科学家传记、科学思维训练书籍以及地理、生物等科普书籍,也极大地满足了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开阔他们的视野,起到寓教于乐、循循善诱、科学启智的作用。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指出,学习科学知识有助于更好处理相应领域内的事物,通过自发性的认识获得更多信息,丰富自身知识结构,从而利用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原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现实中,科普阅读的确能对小学生的自我认知产生积极变化,使他们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增强自身认同感。当科学知识的边界不断扩大,小学生不仅逐渐提高了科学素养,涵养了科学精神,在学习上也变得更为自信。 丰富科学学习方式,促进科学教育提质增效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认知是具体的个体在实时的环境中形成的,储存在记忆里的认知信息并非抽象的,而是具体、生动的符号,与身体的特殊感觉通道相联系。当个体在语言和思维中使用这些储存的信息时,个体仍然在身体的同一感觉通道模拟该事件。换而言之,认知是与身体的感觉通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身体的感觉运动系统在认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儿童而言。 有鉴于此,小学生在沉浸体验式学习的过程中,即时反馈是很重要的一点。这里的反馈包括身体行为,如翻动书页的触觉感受、用眼睛浏览插画的视觉感受、情感认知上的反馈等。因此,引导小学生多阅读科普漫画书、立体科普书以及具有丰富视听元素的AR科普读物等,会让他们在多种感官的刺激和及时的交互反馈之下,产生阅读的新鲜感、成就感,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他们专注于科普读物的阅读。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倡以探究和实践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小学科学教育应注重采用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将儿童科普读物与教材内容相结合,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学活动,也是创设学习情境、强化学习体验的有效方式。举例来说,认识周边常见的动植物是小学低学段科学教育在科学观念上需达到的学习目标。学生在阅读自然图鉴、科普绘本等图文结合的儿童科普读物后,教师可为学生创设实践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 例如,里内蓝著、松冈达英绘的《自然图鉴》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昆虫、鸟类、植物等生物学知识,向小学生传授了自然观察的多种方法。美国自然学家莱斯利和罗斯合著的《笔记大自然》、芮东莉著的《自然笔记》等,让小学生学习记录身边自然景物的方法,语言朴素自然,手绘图案真实。教师依靠此类图书开展科学阅读与自然观察相结合的学习活动,使科学学习既创新了形式又增强了效果。 除了自然观察活动,儿童科普读物也可以与科学实验相结合,给小学生带来难忘的身心体验,涵养宝贵的探索精神。近年出版的《小学生都爱的科学实验》《异想天开的科学游戏》《玩转科学:游戏中的科学和知识》等,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渗透在一个个富有创意性和趣味性的科学游戏和实验中,通过有趣又好玩的小实验和小游戏,将深奥的科学知识转化为有趣的实验现象。此类儿童科普读物能引领学生进入科学研究的真实场域,让他们真正体会到“玩中学”“做中学”的乐趣,推动小学科学教育从注重知识传授到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转变。 科学思维贯穿科学研究的始终,对科学研究的成败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是科技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的关键思维能力。新时代的小学科学教育应积极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科学活动,在探究实践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实践能力。优秀的儿童科普读物不仅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在普及科学知识外还传授认知世界的科学思维与方法,启发小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诸如《这是一个好问题》等科普问答书,能有效调动起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探求欲,让他们感受到思考探究的乐趣,体验到科学本身的无限魅力。这些科普读物拉近了学生与科学的距离,引导学生发现科学就在身边,进而对生活中的科学问题产生探究欲望。教师可从某一好玩的问题出发,聚焦某一主题、现象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小组学习活动,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促进学生问题求解能力、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科学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科普阅读中渗透德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对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有着重要影响,为科技创新人才所必需的优秀品质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优秀的儿童科普读物寓科学性和人文性于一体,在传播科学知识、传授科学方法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是承载小学科学学科德育的有效载体,可以推动小学科学学科德育的有效实施。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曾说过:“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如果没有人文精神的指引最终将会走向异化。优秀的儿童科普作品在传递科学知识的同时,往往将作者对科学、社会和人生的思考融入其中,有对科学精神、科技伦理、社会责任、家国情怀的生动诠释。引导小学高年级学生多阅读《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对话》等科普读物,可以引发他们对如何利用科学为人类服务等深层次问题进行思考。以书中一篇文章——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埃里克·维绍斯(Eric F. Wieschaus)创作的《不久就会有两个我吗》为例,该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什么是克隆技术,并探讨了克隆人涉及的生命伦理问题,引发对科学伦理问题形成初步认知,潜移默化地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伦理观。将此类儿童科普读物运用到小学科学教育中,抑或在科学课上进行讨论、辩论,也能丰富科学教育的内涵,增进学生对科学精神和科学本质的理解,给予他们求真、向善、尚美的人文精神的熏陶。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新时代小学科学教育应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有关科学史、科学家的中国原创儿童科普读物,如《科学的历程》《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等,呈现了古往今来中国科技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和一代代杰出的科技工作者心系祖国人民、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感人故事。把优秀科学家、科技史类的科普读物融入科学教育,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科技自信力,厚植家国情怀,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志向和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教育中应渗透科学史教育,当下广泛使用的小学科学教材中也都含有对科学史内容的介绍。在小学科学教育中融入与科学史相关的儿童科普阅读材料,在丰富科学史学习素材的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科学技术进步在推动民族、国家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追求与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需要紧密相连。如近年推出的《中国历史上的科学发明(插图本)》《大国重器:图说当代中国重大科技成果》等,介绍了中国古代科技的璀璨成就和当今中国科技发展取得的重大成果,弘扬了中国科学工作者们身上体现出的胸怀祖国、敢为人先的科学家精神,激励少年儿童从小树立强国梦、报国志,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科学发展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科学创新是民族复兴的动力。儿童科普读物有助于丰富小学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涵养人文精神、强化使命担当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小学科学教育中融入儿童科普阅读,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也有助于扎实落实小学科学教育目标,发展学生科学核心素养,推动小学科学教育高质量实施,进而不断提升整个民族的科学素质,更好建设教育强国。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 《中国教育报》2024年02月21日第4版 读完云南白族青年作家北雁的长篇日记体散文《洱海笔记》(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我想,北雁与洱海的情缘已经深入到了灵魂里。 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本饱含眷恋与忧思的徒步旅行日记。为着心头那一份深爱,北雁决定于2018年春天开始,利用每个周末的时间,沿着洱海湖岸的村庄、溪流、田野,用脚步去丈量洱海一周,用一颗赤诚的心,去感受洱海周边数千年的历史往事和源远流长的洱海流域文化传承,体验乡野的朴素与醇美,品读洱海如母亲般的包容、付出和隐忍。更为重要的是,被无数诗书赞誉的洱海,有着太多美丽的光环与神秘,北雁誓要拨开浅薄赞美的迷雾,去感受洱海的疼痛,由此唤起更多人的忧患意识,从内心出发,参与到母亲湖的保护和救治之中。 《洱海笔记》一书由三个篇章组成。上篇“南岸的洱海”是以一个生活和工作在洱海南岸的大理人的视角,对洱海感性的认识;中篇“环湖之行”,是29篇日记体散文,用脚步和心灵去深入探究了解洱海;下篇“洱海清 大理兴”,展示的是洱海全面治理后的可喜变化。 北雁之于洱海的考察和行走,有如徐霞客当年的旅游考察一般,是用心和魂去体验、感受和思考。在行走的过程中,他会为一棵古树、一座古庙或是一块碑刻、一座旧桥所吸引,沉思良久;他会和村中老人闲聊,在倾听中走进历史,任由时光流逝,有时甚至到夜幕降临,洱海上升起明月;他也会和家人一起,在某个村的乡集上买小吃,或买一些新鲜的蔬菜带回去……而每一次出游之前,他都要查阅大量的史料和相关资料,然后再去实地进行对照验证,感受并分析在时光流逝的过程中,洱海边每一个村庄、每一条溪流或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迁。 《洱海笔记》对洱海有着由衷的赞美,但它又绝不是一部以赞美洱海为主的作品。北雁在2018年6月22日的《从螺蛳登到海舌》一文中说:“这是一个极端的矛盾体,一边是风景如画的洱海,一边却是有着太多苦痛与忧伤的‘梅湖’!可即便就是爱,我又怎能无视那些无法回避的忧伤。有人说真正存世的作品,必须远离时政,就如《瓦尔登湖》《醒来的森林》……而且我也想过,倘若我的笔下没有‘洱海保护’‘排污整治’和‘关闭客栈’等这些粗暴字眼,那该多好!可如今的事实是洱海并非隐于世外,沿岸人民亦非生活在与世无争的桃花源中,硬让我回避那些疼痛,我想我做不到。” 作家徒步行游洱海是2018年,那是改革开放40周年的特殊的年份。其间,作者翻书查典,细心摘录了40年来洱海与大理地区共生共荣的发展史,读罢引文,令人有种刻骨铭心的阵痛。他在这里不失时机地表达了自己的深沉忧思,那便是由于大量的游客涌入大理,以及发展观念的快速更迭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施加给洱海的压力几乎让它濒临窒息,洱海已经处于重重危机之中。 当然,《洱海笔记》也不止写出了疼痛与忧思。北雁用娓娓道来的笔触,在字里行间给我们展示出一个底蕴深厚的文化大理,也描绘出一个扣人心弦的乡愁大理,一个令人充满诗意想象的自然天地…… (作者单位系云南省宾川县融媒体中心) 《中国教育报》2024年02月21日第4版
分享到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