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验 正文

国家政治家国家政务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光輝旗幟下

经验 编辑:以冰 日期:2024-12-17 04:48:57 1人浏览

国家政治家国家政务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光輝旗幟下

  歲序更替,華章日新。中國特色大國外交2024年新篇章徐徐鋪展。   從新年新春以來的賀信賀電,到會見會晤數位來訪的外國政要……開年元首外交的一個個精彩瞬間,持續吸引世界目光。   透過中國與各方的互動,一條主線清晰可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023年歲末,中央外事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確定為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標。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光輝旗幟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開創了新局面,戰略自主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中國已成為更具國際影響力、創新引領力、道義感召力的負責任大國。   新征程已經開啟,習近平主席掌舵領航,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線,將以更加積極主動的歷史擔當、更加富有活力的創造精神,開創更有作為的新局面。   (一)   早春3月,萬物復蘇。   阿納托利·托爾庫諾夫擔任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院長已有30余年,其間見証百余名外國政要的演講。在他記憶裡,2013年早春的那一場“最為難忘”:   2013年3月23日,學院會議廳座無虛席。習近平主席發表重要演講,作出重大判斷:“這個世界,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裡,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裡,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從人類社會發展史看今天的世界,人類交往的世界性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深入、更廣泛,各國相互聯系和彼此依存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頻繁、更緊密。同時,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各種新舊問題與復雜矛盾疊加碰撞、交織發酵。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不穩定、不確定、難預料成為常態。   面對國際形勢的深刻變化,合作還是對抗?開放還是封閉?互利共贏還是零和博弈?不同的選擇,不同的格局。   習近平主席以寬廣戰略視野、卓越政治智慧和深厚世界情懷,深刻認識人類社會發展大勢和演變規律,創造性地提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重大歷史關頭為世界發展指明了正確方向。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從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開篇破題,習近平主席多次面向世界深刻闡述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不斷豐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內涵。   2014年11月,舉世矚目的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北京舉行。習近平主席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開幕式主旨演講中指出,“亞太發展前景取決於今天的決斷和行動”,“我們有責任為本地區人民創造和實現亞太夢想”,強調要堅持亞太大家庭精神和命運共同體意識,共同建設互信、包容、合作、共贏的亞太伙伴關系,共創亞太美好未來。   2015年9月,在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習近平主席從伙伴關系、安全格局、發展前景、文明交流、生態體系五個方面,就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出“五位一體”總路徑。憶及當時情景,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感慨道:“習近平主席提出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對此完全支持。這難道不正是我們應當致力於建設的世界嗎?”   2017年1月,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懷著對“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的深刻思考,習近平主席在以《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題的主旨演講中,提出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的總目標,給出時代之問的中國答案。   2021年1月,在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對話會上,習近平主席發表特別致辭,強調“世界上的問題錯綜復雜,解決問題的出路是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23年4月,出席中法企業家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閉幕式時,習近平主席指出:“我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倡議、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就是希望讓團結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對抗、包容代替排他,共同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以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為努力目標,以推動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為實現路徑,以踐行全人類共同價值為普遍遵循,以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為基本支撐,以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為戰略引領,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為實踐平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落地生根,越來越展現出強大的影響力、生命力、感召力。   連續七年寫入聯大決議,多次寫入上合組織、金磚國家等多邊機制決議及宣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中國倡議擴大為國際共識,從美好願景轉化為豐富實踐,從理念主張發展為科學體系,成為引領時代前進的光輝旗幟。   英國學者馬丁·雅克說,中國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開辟了一條合作共贏、共建共享的文明發展新道路,“這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也是改變世界的偉大創造”。   (二)   “走四方固然辛苦,但收獲是‘朋友圈’越來越大。”   山一程,水一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出訪40多次,足跡遍及五大洲70國,在國內外主持和出席一系列重大多邊外交活動,接待訪華國際政要數百位,同各國社會各界保持廣泛接觸,引領中國不斷織密覆蓋全球的伙伴關系網絡,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不斷拓展深化。   全球伙伴關系范疇裡,大國是關鍵。   2023年3月20日,習近平主席抵達莫斯科,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同一天,中俄兩國元首的署名文章分別在《俄羅斯報》和《人民日報》刊發。習近平主席寫道:“10年來,我8次到訪俄羅斯,每次都乘興而來,滿載而歸,同普京總統一道開啟了中俄關系新篇章。”普京總統談及,10年裡兩國元首40次會見會談。   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也是中俄文化年開啟之年。高頻次的元首外交互動,引領中俄兩個大國樹立起新型國際關系的典范。   當地時間2023年11月15日,美國舊金山斐洛裡庄園見証了中美關系發展的歷史性時刻。習近平主席引領中美關系這艘巨輪穿越暗礁險灘從巴厘島抵達舊金山,開辟面向未來的“舊金山願景”,為中美關系發展指明方向。   “歷史已經並將繼續充分証明,堅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是中美兩個大國的正確相處之道,理應成為新時期中美雙方的共同努力方向。”2024年1月1日,習近平主席與拜登總統互致賀信,祝賀兩國建交45周年,習近平主席在賀信中再次明確指出中美關系必須堅持的正確方向。   1月12日,習近平主席會見來華進行正式訪問的比利時首相德克羅。會見中,兩位領導人都談到了“橋”。   習近平主席強調,面對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中歐之間需要架更多的“橋”。德克羅首相提及,10年前,習近平主席訪問比利時期間在布魯日發表精彩演講,其中有關“橋”的生動闡述令人印象深刻。   “和平穩定之橋”“增長繁榮之橋”“改革進步之橋”“文明共榮之橋”,習近平主席在那次演講中以“橋”為喻,全面闡述中國對歐政策。10年來,中國對歐政策一以貫之。這進一步印証,中國致力於推動構建和平共處、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系格局。   全球伙伴關系范疇裡,構建命運共同體的共識不斷凝聚。   “很高興看到,烏中關系持續蓬勃發展,達到歷史最好時期。”在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前夕,烏茲別克斯坦總統米爾濟約耶夫在《人民日報》發表的署名文章中如是寫道。   1月24日下午,習近平主席同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米爾濟約耶夫總統舉行會談。會談中,兩國元首不約而同提到首屆中國—中亞峰會。   “長安復攜手,再顧重千金。”2023年5月19日,西安國際會議中心內,在巨幅國畫《秦嶺新暉》和中國同中亞五國國旗前,六國元首並肩而立,留下珍貴的集體合影。   峰會期間,六國元首達成重要共識,命運共同體理念首次在地區多邊和雙邊層面全落地。中亞國家元首有感而發:我們支持尊敬的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命運共同體的偉大理念,包括同周邊國家建立命運共同體倡議,這將為我們的友誼和合作發揮重要作用。   作為發展中國家、“全球南方”的一員,中國始終同其他發展中國家同呼吸、共命運。金磚國家作為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的重要平台,在中國及各成員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蓬勃的發展,彰顯出旺盛的生命力。   “金磚合作正處於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關鍵階段。我們要把握大勢,引領方向,堅守聯合自強的初心,加強各領域合作,推進高質量伙伴關系,推動全球治理變革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為世界注入更多確定性、穩定性、正能量。”2023年8月,習近平主席在南非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晤並發表重要講話,擘畫了金磚合作的藍圖,亮明了金磚機制的本色,反映了金磚國家的共同心聲。   金磚國家不是封閉的俱樂部,也不是排外的“小圈子”。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晤期間,金磚國家實現歷史性擴員。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巴以問題特別視頻峰會時,習近平主席提出“大金磚合作”理念,為金磚合作指明了方向。“大金磚合作”必將有力推進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系民主化勢頭,必將有力提升“全球南方”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   新時代以來,中國堅持親誠惠容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周邊外交方針,深化同周邊國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秉持真實親誠理念和正確義利觀加強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描繪出一個個人類命運與共的同心圓。   在雙邊層面,中國同老撾、柬埔寨、緬甸、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巴基斯坦、蒙古國、古巴、南非、越南等雙邊命運共同體深入人心。   在地區層面,中非、中阿、中拉、中國—東盟、中國—太平洋島國等命運共同體建設蹄疾步穩,瀾滄江—湄公河國家命運共同體、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等周邊命運共同體落地生根。   全球伙伴關系范疇裡,“人民”二字重千鈞。   不久前,美國艾奧瓦州友人薩拉·蘭蒂致信習近平主席,表示習近平主席在美國友好團體聯合舉行的歡迎宴會上的講話廣受歡迎、鼓舞人心。   信中提到的習近平主席演講,題為《匯聚兩國人民力量 推進中美友好事業》。演講時,有一處掌聲格外持久。憶起年輕時在陝北小村子下鄉,習近平主席動情地說:“從那時到現在,半個世紀過去了,在人民中間讓我覺得踏實,同人民在一起讓我有力量。我將無我、不負人民,這就是我終生的信念。”   從人民中走出來的大黨大國領袖,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國家關系發展,說到底要靠人民心通意合。”習近平主席在國際上廣交朋友,講述中國故事,加深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的了解,展現了平易近人、以誠相待、重情尚義的領袖風范——   在哥斯達黎加,走訪當地農戶﹔在俄羅斯,為援華抗日的蘇聯老戰士戴上獎章﹔在塞爾維亞,到斯梅代雷沃鋼廠員工食堂同工人交流互動……   一次次走進人民中間,一封封書信往來,習近平主席推動更多國家人民認識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促進中國與世界的雙向奔赴。   (三)   “‘一帶一路’建設是我在2013年提出的倡議。它的核心內容是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對接各國政策和發展戰略,深化務實合作,促進協調聯動發展,實現共同繁榮。”   2017年5月,雁棲湖畔,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桌峰會上的開幕辭中娓娓道來,深刻闡明共建“一帶一路”的指導原則、邏輯內涵和目標路徑。   能看到多遠的過去,就能看到多遠的未來。共建“一帶一路”從歷史深處走來,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歷史潮流,順應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時代要求,順應各國人民過上更好日子的強烈願望,展現出廣闊無比的光明前景。   在習近平主席擘畫、引領、推動下,共建“一帶一路”從倡議到實踐,從夯基壘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發展,從謀篇布局的“大寫意”到精謹細膩的“工筆畫”,開展了數千個務實合作項目,收獲了實打實、沉甸甸的成果,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實踐平台。   老撾國會副主席宋瑪·奔舍那認為,共建“一帶一路”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產黨致力於增進全人類共同福祉的天下情懷。   不久前,北京交通大學肯尼亞留學生及校友代表致信習近平主席,表示非常高興來到中國學習鐵路運營管理知識,希望當好肯中友好的橋梁,為提升兩國友誼與合作、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習近平主席在復信中說,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將中肯發展振興的理想變為現實,將兩國人民的福祉緊密相連。蒙內鐵路是中肯共建“一帶一路”旗艦項目和成功典范。我高興地看到,你們因這條“幸福路”與中國結緣,是中肯和中非友好合作的見証者、受益者,更是建設者和傳播者。   這條“幸福路”,從亞歐大陸延伸到非洲和拉美,在不同國家和地區有著不同的具象化表達。   在老撾,中老鐵路讓老撾人民實現了“陸鎖國”變“陸聯國”的夙願,越來越多老撾山區的青年走出大山,擁抱世界。   在尼日利亞,中企承建的萊基港是當地首個現代化深水港,預計將創造近3600億美元的總體經濟效益,一個港口帶火了一座城。   在安哥拉,中企承建的卡賓達供水項目日供水能力達5萬立方米,可保障當地每周7天、每天24小時不間斷供應自來水,當地居民“再也不用天不亮就到3公裡外的河裡去取水了”。   截至今年2月底,中歐班列累計開行已超8.5萬列,通達歐洲25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個城市。10年多來,一趟趟中歐班列馳而不息,成為新時代國際貿易的“鋼鐵駝隊”。   從泰國的大城府到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拉合爾,從葡萄牙的塞圖巴爾到埃及首都開羅,方圓相融的“魯班工坊”標識,宛如來自東方的絢麗之花次第綻放。自2016年首次揭牌以來,“魯班工坊”在亞非歐20多個國家落地,為當地培養了大批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成為共建“一帶一路”上的“技術驛站”。   …………   一個個“國家地標”“民生工程”“合作豐碑”,一個個共商共建共享的發展故事。共建“一帶一路”追求的是發展,崇尚的是共贏,傳遞的是希望。   2023年10月18日晚,人民大會堂東大廳,習近平主席會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這是古特雷斯作為聯合國秘書長第三次來華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會見中,習近平主席有感而發:“‘一帶一路’已經有10年歷史了。這次論壇我們梳理了一下,我們還是在地球上做了不少事情,而且做的都是建設性的事情。所以‘一帶一路’才展現出蓬勃生機活力,成為廣受歡迎的全球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台。”   10年多來,“一帶一路”倡議與多個國家實現發展戰略對接,吸引全球150多個國家參與,成立30多個專業領域多邊合作平台,寫入聯合國、中非合作論壇等國際組織及機制的重要文件。   一起走過了第一個蓬勃十年,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正攜手奔向下一個金色十年。“讓我們謹記人民期盼,勇扛歷史重擔,把准時代脈搏,繼往開來、勇毅前行,深化‘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迎接共建‘一帶一路’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新發展,推動實現世界各國的現代化,建設一個開放包容、互聯互通、共同發展的世界,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主席的鏗鏘話語指明方向。   (四)   2023年3月10日,北京。中國、沙特、伊朗三方達成《北京協議》並發表聯合聲明,宣布沙伊雙方同意恢復外交關系,開展各領域合作。這場舉世矚目的斡旋外交,為通過對話協商化解國家間矛盾分歧樹立了典范,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前進路上的一座裡程碑。西班牙《先鋒報》網站評價,促成沙伊復交是“中國外交的驚世之舉”。   習近平主席曾用“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形容外交舞台上的因和果。2022年4月,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從全人類前途命運出發,提出全球安全倡議,倡導“六個堅持”,系統闡釋推動全球安全治理體系改革、破解人類安全困境的中國方案。全球安全倡議是中國向世界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產品,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全球安全治理領域的生動實踐。促成沙伊復交,正是習近平主席引領中國落實全球安全倡議的重大外交實踐。   不到兩年,全球安全倡議已經獲得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支持。這份信任,源自新時代中國始終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攜手各國應對全球性挑戰的責任擔當。   ——在第七十屆聯大一般性辯論時,習近平主席宣布設立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率先組建常備成建制維和警隊並建設8000人規模的維和待命部隊。中國“藍盔”已成為聯合國維和行動的關鍵因素和關鍵力量。   ——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以來,習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四個應該”、“四個共同”和“三點思考”,親自同各國及聯合國等多邊機構領導人深入溝通,引領中國始終秉持客觀公正立場,積極勸和促談。中方發布《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為推動危機政治解決發揮建設性作用。   ——巴以沖突嚴重沖擊地區和國際安全穩定。習近平主席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巴以問題特別視頻峰會,深入闡明中國立場主張。中方堅定站在公平正義一邊,為停火止暴奔走,為保護平民盡力,在擔任安理會輪值主席國期間成功推動安理會通過沖突爆發以來首份決議。發布《中國關於解決巴以沖突的立場文件》,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贊譽。   ——氣候變化是全球性挑戰,需要各國合力應對。從積極推動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生效落實,到宣布並踐行碳達峰、碳中和承諾,中國堅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已成為全球氣候治理進程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   ——人工智能是人類發展的新領域,帶來重大機遇,也伴隨著難以預知的風險挑戰。中國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就各方普遍關切的人工智能發展與治理問題提出建設性解決思路,為相關國際討論和規則制定提供了藍本。   …………   斯洛伐克總理羅貝爾特·菲佐表示,中國是全球安全的穩定性因素。英國政治評論員卡洛斯·馬丁內斯說,中國始終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是全球和平發展和多極化的主導力量。   (五)   1月30日下午,人民大會堂。習近平主席接受42位外國新任駐華大使遞交國書,並同他們一一合影。面對各位使節,習近平主席的話語誠摯而堅定:“當今世界並不太平,中國一如既往,以人類前途為懷、以人民福祉為念,努力為人類和平和發展事業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倡導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和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攜手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   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始終將自身發展置於人類發展的坐標系,以自身發展為世界發展創造新機遇。   共享發展需要爭取公平的發展——   2023年,中國同十幾個國家建立或提升伙伴關系,其中大多數是發展中國家。這從一個側面佐証了中國在全球治理中的價值取向:捍衛國際公平正義,堅定維護發展中國家利益,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我們的目標是讓增長和發展惠及所有國家和人民,讓各國人民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人民的日子都一天天好起來!”   “世界命運應該由各國共同掌握,國際規則應該由各國共同書寫,全球事務應該由各國共同治理,發展成果應該由各國共同分享。”   …………   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是促進各國共同發展的基礎。習近平主席在國際場合多次鮮明闡釋中國支持發展中國家發展的立場主張,彰顯中國始終倡導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為營造有利於發展的國際環境注入正能量。   共享發展需要堅持開放的發展——   今年以來,中國同安提瓜和巴布達、新加坡、泰國相繼簽署互免簽証協定,免簽的“朋友圈”持續擴容。這是中國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生動注腳。   “我多次強調,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隻會越開越大。中國推動更高水平開放的腳步不會停滯!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腳步不會停滯!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腳步不會停滯!”2018年11月,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的話擲地有聲。   中國言必信,行必果。連年舉辦進博會、服貿會、廣交會、消博會,舉辦首屆鏈博會﹔外資准入負面清單持續縮減,自貿區數量穩步增加﹔高質量實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積極推進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中國堅持“拉手”而不是“鬆手”,堅持“拆牆”而不是“筑牆”,堅定不移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堅定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不斷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帶來新機遇。   共享發展需要追求全面的發展——   2015年9月,聯合國發展峰會開幕,正式通過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習近平主席出席聯合國發展峰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宣布一系列對發展中國家援助舉措。講話結束后,數十位外國領導人排隊同習近平主席握手。   近年來,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南北發展鴻溝擴大,發展合作動能不足,全球發展事業面臨嚴峻挑戰。   關鍵時刻,愈顯擔當。2021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屆聯大一般性辯論上鄭重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呼吁國際社會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發出聚焦發展、重振合作的時代強音。   兩年多來,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表示支持,70多個國家加入“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倡議納入數十個國家和國際機構同中方簽署的合作文件,數百個合作項目落地生根,以40億美元的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為代表的多元融資平台初具規模,各領域合作網絡廣泛構建……作為新時代中國為世界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產品,全球發展倡議理念不斷豐富、落實機制不斷健全、推進路徑更加清晰、務實合作逐步落地,為全球發展事業注入信心和動力。   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勞倫斯·庫恩說,全球發展倡議基於中國自身發展經驗,解決全球發展難題,同時通過一個個具體行動使廣大發展中國家受益,對全球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六)   “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化解人類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需要依靠物質的手段攻堅克難,也需要依靠精神的力量誠意正心。”2023年2月,習近平主席復信雅典大學維爾維達基斯教授等希臘學者,祝賀中希文明互鑒中心成立,高度評價中希建立文明互鑒中心的重大意義。   中希文明互鑒中心是雙方積極落實領導人共識的成果。2019年11月,在希臘訪問期間,習近平主席同時任希臘總統帕夫洛普洛斯共同倡導文明交流互鑒。   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的元首外交實踐,蘊藏著大黨大國領袖對中華文明的深刻理解、對不同文明的尊重禮敬和對人類共同未來的美好期許。   2014年3月,在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習近平主席首次向世界闡明新時代中國的文明觀,指出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   2015年9月,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習近平主席首次面向世界提出全人類共同價值,描繪出不同文明的價值認同和價值追求的最大同心圓。   “要共同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要共同倡導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要共同倡導重視文明傳承和創新”“要共同倡導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著眼於推動文明交流互鑒、促進人類文明進步,2023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鄭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議,為開創世界各國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提供了中國方案。   良渚,意為“美麗的水中之洲”。良渚遺址,習近平主席念茲在茲。“良渚遺址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實証,是世界文明的瑰寶。”2023年12月3日,習近平主席向首屆“良渚論壇”致賀信,希望各方“踐行全球文明倡議、加強文明交流借鑒”。   知所來,明所往。各種文明是各民族歷史探索和開拓的豐厚積累,也是今天各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深層指引。對歷史最好的繼承,就是創造新的歷史﹔對人類文明最大的禮敬,就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領導人民不僅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   人口規模巨大、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和平發展道路——中國式現代化既基於自身國情、又借鑒各國經驗,既傳承歷史文化、又融合現代文明,既造福中國人民、又促進世界共同發展,展現了不同於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新圖景,為人類社會走向現代化提供了全新路徑選擇。   實現現代化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追求。然而,迄今為止,世界上實現工業化的國家不超過30個,人口總數不超過10億。“我們追求的不是中國獨善其身的現代化,而是期待同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內的各國一道,共同實現現代化。世界現代化應該是和平發展的現代化、互利合作的現代化、共同繁榮的現代化。”習近平主席指出。   攜手同行現代化之路,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2023年8月,與南非總統拉馬福薩共同主持中非領導人對話會時,習近平主席生動闡釋:“中國一直予以堅定支持並願做非洲現代化道路的同行者。”對話會上,布隆迪總統恩達伊施米耶說:“中國堅持授人以魚,也授人以漁。我們希望在中國的幫助下自己學會釣魚。”   2023年10月,同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舉行會談時,習近平主席強調:“中方願繼續同印尼在實現現代化和民族復興道路上相互支持,以共建中印尼命運共同體引領雙邊關系長期穩定發展,為彼此發展振興提供更大助力,為國際和地區和平與繁榮注入不竭動力。”會談后,兩國元首共同為雅萬高鐵正式開通運營揭幕。   2023年12月,對越南進行國事訪問期間,習近平主席在會見越南總理范明政時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給世界各國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將為越南加快推進工業化現代化提供助力。”范明政總理提起雄安新區與海南自貿港建設等方面的巨大進展,表示欽佩並願意繼續學習借鑒。   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帶給世界越來越多的振奮和啟迪。   廣州,中國高質量發展的“領頭羊和火車頭”。習近平主席在這裡向法國總統馬克龍介紹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征和核心要義。馬克龍總統表示,增進了對現代中國治國理政理念的了解。   漫步於燕山腳下的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通倫評價,習近平總書記關心推動國家版本館建設,“有利於一代代中國人將璀璨豐富的中華文明傳承下去”。   訪華期間專程登上長城,智利總統博裡奇感嘆:“修建了萬裡長城的古代中國不可謂不強大,但並沒有因此走上國強必霸的道路,而是在和平與合作的基礎上發展對外關系。”   所羅門群島總理索加瓦雷在南京參觀黃龍峴茶文化村,詳細了解當地實現脫貧的經驗,贊嘆“中國的成功為世界各國提供了新發展模式的借鑒”。   …………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新征程上,中國式現代化作為人類文明新形態,與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鑒,必將極大豐富世界文明百花園﹔新時代中國與世界攜手同行現代化之路,必將為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   大道如砥,壯闊無垠。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   新征程上,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將繼續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光輝旗幟下闊步前行,推動各國攜手應對挑戰、實現共同繁榮,推動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榮、進步的光明前景。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23日 01 版)
分享到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