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图森未来创始人侯晓迪在领英发布一则动态,不仅回应了辞任董事会职务的原因,也将图森未来的“宫斗戏”摆上了台前。从去年拆分中国业务,到董事长陈默离职,再到管理层被“血洗”,一连串事件的发生,让人们不禁感叹,赴美上市的“自动驾驶第一股”为何会走到如此地步?在业界对其唏嘘不已的同时,也产生了对自动驾驶卡车商业化路径的进一步思考。
自动驾驶卡车公司遇危机
陷入困局的自动驾驶卡车公司不止图森未来一家。
曾一度与图森未来并称“双雄”的自动驾驶卡车公司Embark,近日宣布关停所有业务。据悉,Embark近7年来共花费近90亿美元,但迄今为止仅交付了1辆自动驾驶货运卡车。该公司创始人Alex Rodrigues表示,去年对于自动驾驶卡车行业来说十分艰难,资本已经抛弃了没有盈利能力的公司。
与之处境相似的,还有美国另一家自动驾驶卡车创业公司Locomation。今年2月,在频频被传裁员70%,并计划关停主营业务之后,Locomation一度被认为即将倒闭。不过,其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Cetin Mericli否认了该传闻,但承认的确解雇了大部分非工程人员。
3月初,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Waymo宣布,在今年第二轮裁员中解雇了137名员工,使其今年总裁员人数达到209人(大部分为卡车业务部门员工),占员工总数的8%。
此外,通用汽车旗下自动驾驶公司Cruise首席运营官Gil West也表示,由于自动驾驶汽车公司不断亏损,引发了投资者的担忧,迫使一些公司关闭工厂,行业遭遇寒冬。
事实上,去年以来,由于商业化落地迟迟无法兑现,导致国际上自动驾驶卡车领域的热度开始消退。随着资本风向的“偏航”,多家自动驾驶卡车公司遭遇融资困难,甚至深陷主营业务关停的危机。此外,一些上市的自动驾驶卡车公司也未能独善其身,面临股价腰斩、市值暴跌的困境。
根据Crunchbase发布的研究报告,2022年,多家海外自动驾驶卡车企业市值、估值大跌,自动驾驶零部件供应商也相继退出市场。其中,图森未来市值暴跌82%,并宣布结束与纳威斯达智能重卡的开发合作项目,开启重组计划,预计裁员25%;激光雷达企业Quanergy IPO估值一路暴跌,并于去年10月宣布破产;次月,德国激光雷达企业Ibeo也难逃破产的命运。
“自动驾驶行业是资本的宠儿,但‘只投入不产出’的买卖肯定无法持续。”某证券公司负责人坦言,随着资本市场趋于理性,投资人的融资标准更加苛刻和务实,“空想主义”式的资本故事将不再吃香,商业化落地已迫在眉睫。不过,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还会有自动驾驶卡车初创公司陷入巨额支出和持续亏损的泥潭,而当务之急就是要重审业务模式,加快推进商业化落地,用营收证明其商业模式的合理性。
被困在特定场景中的自动驾驶卡车企业
从资本的“宠儿”到多家公司被曝裁员、退市甚至是破产,自动驾驶卡车企业的未来被蒙上了一层阴影。对此,有业内人士直言,自动驾驶卡车行业或将进入优胜劣汰的关键阶段,2023年将成为重整洗牌之年。
事实上,相比于乘用车,商用车对自动驾驶技术的需求更为迫切,也被视为高阶自动驾驶落地的最佳路径。然而,经过多年发展和技术演进,卡车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依然局限于港口、矿区、短途接驳等特定或封闭式场景,想要驶入复杂路况,仍需攻克核心技术、法律法规、商业模式、成本分摊、配套设施等重重阻碍。
“以干线物流场景为例,虽然该赛道聚集了众多企业,但目前干线物流领域的自动驾驶技术还无法达到上路标准。一方面,商用车载重大、惯性大、制动距离长,需要更远的感知距离和更全面的车身环境定位;另一方面,商用车操作难度大,载荷情况不一,给自动驾驶算法模块带来更大挑战。想要符合标准,企业必须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并且要与芯片和传感器供应商深度绑定。其次,商用车实际运输场景极为复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自动驾驶的泛化能力和可靠性。”智加科技中国区总经理容力表示,现阶段,商用车自动驾驶技术已取得明显进步,但依然有诸多难点需要尽快解决。想让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的卡车实现多场景运营,企业需要为此投入更多的研发成本,除了要加快软件的开发外,还需承担高昂的硬件成本。此外,自动驾驶卡车还要进行大量的道路测试,收集足够多的数据以提升软件和算法能力。但受制于种种因素,卡车企业多在港口、矿山等封闭环境进行自动驾驶卡车的测试,仅有少数企业开展了高速公路的编队测试。而鉴于封闭环境和道路实景存在差异,在封闭环境测试的数据不能直接用于各种路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自动驾驶卡车在复杂场景的推广应用。
“从当前的市场情况来看,L4级自动驾驶卡车距离商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此情况下,各厂家正在积极寻找L2+或L3渐进式解决方案。”商用车行业专家谭秀卿介绍说,“在迟迟无法突破特定场景‘困局’的当下,有越来越多的自动驾驶卡车公司选择‘两条腿走路’,逐步转型做L2+级自动驾驶供应商,通过为车企提供可量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来寻求更大的生存空间。”
批量交付与盈利能力
成为争夺市场的“入场券”
对于自动驾驶卡车企业来说,实现“从0到1”的突破相对容易,而“从1到N”则难度较大。除了实现商业化落地外,更重要的是真正实现批量化生产,从研发转向大规模量产的过程,十分考验企业对供应链和成本的把控。
“目前,多数自动驾驶卡车公司都倒在了交付能力差和难以商业化落地上。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可能是与整车企业缺乏合作、沟通,也有可能是先前低估了‘后装’自动驾驶卡车在可靠性、适配流程以及合规层面的难度。当然,也有可能是自动驾驶初创公司对于汽车工程、机械制造领域认知的不足。但总体看来,自动驾驶卡车企业之所以陷入困局,主要原因在于无法按期交付产品。”物流行业专家孔震表示,由于自动驾驶卡车涉及面较广,注定需要整个产业链进行协同。因此,建立一套自动驾驶卡车量产方法论,形成一个完整、可控的量产流程已迫在眉睫。
对此,容力也持有相同观点。他认为,在干线物流场景下,不论是前装量产的车规级智能重卡,还是技术成熟的无人重卡,都需要产业链的深度融合,自动驾驶公司必须坚持生态协同战略,与整车企业和场景平台方密切合作,共同推进自动驾驶重卡的规模量产和干线物流场景的商业化运营。
此前,嬴彻科技首席执行官马喆人也曾多次指出,推动卡车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落地和批量化交付,单靠一家企业难以成型,需要联合产业上下游的合作伙伴,来驱动更多行业资源的倾斜和赋能。
此外,不容忽视的是,自动驾驶卡车的量产对企业资金提出了更高要求,即便技术储备到位,一旦资金不足就会面临被淘汰的命运。“目前自动驾驶卡车公司大多是亏损的,现金流状况并不好。”中南大学交通运输研究中心研究员时蔚然介绍说,由于软件技术开发难度大且研发周期较长,自动驾驶企业前期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以及高额的销售管理成本,但与此同时,自动驾驶产业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却仍在摸索之中,且存在诸多未知的变量。因此,自动驾驶公司想要实现收支平衡非常困难。
由此看来,加强造血能力,寻找新的商业模式,已成为自动驾驶卡车企业摆脱困境的重要抓手。“在历经一个技术研发周期的洗礼后,检验自动驾驶卡车公司的试金石,非盈利能力莫属。”孔震表示,如今,自动驾驶卡车行业已经到了检验真本事的时候了,资本已经不相信宏大的愿景故事,而是看重公司真正的量产盈利前景。是否能批量交付、怎样实现商业化落地、有没有人埋单、商业模式能否盈利,将成为检验自动驾驶卡车企业最直接也是最客观的标准。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