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 正文

明朝遗民都去哪儿了?不敢殉国的钱谦益,和奋斗到底的郑成功

百科 编辑:星哲 日期:2024-12-18 17:26:00 1人浏览

明朝遗民都去哪儿了?不敢殉国的钱谦益,和奋斗到底的郑成功

1644年,清军踩着山海关的碎砖瓦,进入北京。明太祖朱元璋自1368年建立的明朝从此宣告灭亡。最后一位君主崇祯皇帝认为自己为祖先感到羞耻,选择在眉山上吊自杀。 崇祯的去世一方面宣告了明朝的灭亡,但另一方面也暴露了明朝强势的一面。历史学家每次翻到这一页都会忍不住落泪。在一堆古纸上的字里行间写下: 自明朝以来,不伐田,不赔款,不纳诸侯,不进贡,皇帝守国门,君王亡。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精神的存在,清军入关后,明朝的老臣们才支持朱氏后裔,继续南下对抗清军。后人称这段历史为南明历史。 投降或殉难 南明灭亡后,很多仁人志士不愿意在伪朝效力,而是继续以幸存者的身份穿着明朝的衣服,就像历史上的伯邑叔齐那样,宁死不屈而不是臣服于新王朝。 清朝统一世界后,为了达到效仿他人的目的,在南方制造了两件震惊世界的悲剧。一件是扬州十日,一件是嘉定三惨案。 一时间血流成河,不少文弱文人选择了“弃暗投明”,比如著名藏书家钱谦益。 他的爱妻柳如是,柳如是虽然是个女孩,但她装的却是民族大义。 她的石榴裙下爬着无数男人,但她的心却坚如磐石,没有丝毫动摇。直到钱谦益的出现,他虽然年纪大了,但为人有骨气,是男人中的英雄,所以她愿意嫁给他为妻。 明朝灭亡,她决定用死亡来表明自己的意志,用全汉族的力量。 她问丈夫是否愿意和她一起下地狱。钱谦益晚年得到了这个红颜知己,生活过得很幸福。听到美丽妻子的问题,他立刻就答应了。 第二天一早,两人就赶到了河边。东流的江水就像时间,带走了前朝,却带走了他们的财富和生命。 他们紧紧握着彼此的手,四目相对,情意浓浓。 钱谦益确实是个爱情高手,他告诉柳如是,他愿意先离开,在黄泉路等他。 他松开爱人的手,走向汹涌的水面,感动世界的一幕即将上演。 柳如是心想,她所托付的不是人,所以她此生不会有遗憾。 结果,钱谦益闹出了一个永远的笑话。当双脚接触到河水时,他感觉到一股刺骨的寒冷刺入皮肤。他立即收回脚,有气无力地说:“水太冷了,你还是改天再跳吧!” 仅凭这一句话,就足以说明此人不是一个大义之人。仅仅因为一次小小的感冒,就打消了他立志远大理想的念头。 孔子曾告诫处于苦难中的弟子:“君子常穷,小人穷太!” 什么是绅士?即使面对惊涛骇浪,内心仍能保持正直的人。 面对晋商等小人的非议,屈原不肯以自己的洁白蒙上世间的尘埃。 最终被国王流放到江滨,但他坚持正道却带来了很多苦难。正确的方法是对还是错? 屈原以英勇的一跳给出了答案,而那一跳也在中华文化的夜空中留下了耀眼的光芒。 明末史可法无疑与屈原是同一个人。历史学家世代为官,而出仕的史可法在明末风雨飘摇的处境中始终保持着一个学者的气节。 顺治帝十四叔多尔衮率八旗精兵围攻扬州城。为了换取一条出路和一个未来,数十名将领叛逃出城投降。 扬州城被大军围困,敌我力量悬殊巨大。史可法被明确告知,这是一场必败之战。 战争到了这个地步,即使他选择投降,后世的历史学家也不会过多地批评他。 但他害怕的不仅仅是后世史书中的评价,还有害怕背叛自己的忠诚。 还记得我的老师左光斗临终前殷切地告诉自己,一定要清正廉洁,忠于国家。 老师的话还萦绕在我耳边,我怎能为了生存而折断明朝的铁骨。 城里没有粮食,他就带领士兵去挖野菜、吃树皮。 为了给扬州城带来希望,他联系各地将领发出求救信号,可惜这些消息却如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复。 多尔衮惜才,再次遣使劝降,却被他坚决反驳得无言以对《复多尔衮书》。 之前听说中原王朝有忠臣义士,还以为只是作者杜撰。如今例子就在眼前,多尔衮暗自赞叹。 史可法没有援军前来,城内弹药粮食耗尽,他靠着高大的城墙,坚守了扬州数天。 清军只能请来秘密武器——红炮。 当一颗又一颗炮弹击碎扬州城墙时,史可法心在滴血,他拔剑欲自刎,为国而死。 麾下将领赶紧停刀,但对于一个一心求死的人来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值得他留恋的。 他转身投入了轰鸣的炮火中,他的生命在那无情的声响中结束了。 扬州城被攻破后,清军无法准确找到他的尸体,就连多尔衮也忍不住深深叹息。 儿子施德伟将衣服埋在梅花岭的土里。 而历史也终于给了他一个公正的评价。清朝乾隆年间,朝廷追谥他“中正”。 什么是“忠信”,就是对国家的忠诚和正义。一个人只有能够受到对手如此的尊重,才能达到仰天不愧地的境界。 隐居 有人可能会说,明朝的追随者难道就没有其他的选择吗?难道只有投降和死亡两种方法吗? 不,他们还有另外一条路,像东晋陶渊明一样,隐居山林,洒脱自在,不与不合自己意愿的世界相处。 其中第一个就是写有传世书《明夷待访录》的 黄宗羲。 黄宗羲,北宋黄庭坚的后裔,相传他母亲生他时,梦见怀里有一只麒麟,因此被赐予“临儿”的绰号。其父黄尊素是万历年间进士,因生性耿直得罪了魏忠贤。 作为东厂主,魏忠贤向来心狠手辣。每当遇到反对他的人,他就会使用各种惩罚手段,让对手身心都受到痛苦。 黄遵苏受尽酷刑后不久在狱中病逝。后明思宗朱由检称赞他为“忠臣独子”。 黄宗羲不负众望。他从小就以父亲为榜样,忘记吃饭,愤而读书。 试图通过科举开拓个人事业,从而达到造福天下的目的。公元1642年,也就是崇祯十五年,他和朋友们进京参加科举考试。 他们一行人充满了自信,觉得凭借个人的失败就能一举考进士。当时黄宗羲还三十二岁,还没有真正看到明朝官场的黑暗。 为了保家卫国,崇祯皇帝要求大臣们捐钱抵抗山海关的女真部落。结果大臣们都一文不值,没有人愿意捐出家财为国家所用。 自私到如此自私,这些人怎么能真正无私地为国家选拔人才,而黄宗羲和他的父亲一样,怎么可能为了官位而甘心向学渣低头呢? 结果,孙山失去了名字。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放弃对明朝的忠诚。 两年后,明朝灭亡,他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反清反明的行列,选择效忠南明鲁王。 也正是因为这些行为,导致清朝建立后,他们屡遭灾难。先是他们的弟弟两次被捕,然后在监狱里被判处死刑,然后家乡无缘无故发生了火灾。 除了人祸之外,天灾也没有绕过黄宗羲。他的儿媳妇、小儿子和小孙女都在极度贫困中早早去世。 忠臣难。如果你是一个正常人,你会选择在新朝当官,以保护家人。 黄宗羲坚决地说“不”。遗憾的是,他一生都没有看到明朝的重燃。但就成就而言,他并没有取得什么成就。 遗憾地告诫后人,人死后,只需将遗物放入坟墓,一切丧葬礼仪都将取消。 不需要棺材,不需要新被子。而当时做出与黄宗羲相同选择的人占大多数。 当时的清政府,为了震慑天下人民,下令天下人民留着钱辫,否则就是违反了王朝的国策。 曲大云为了达到隐居的目的,躲避剃发政策,最终选择出家。 出家后,他不像佛陀那样,整天拿着佛经,告诫世人关于生、老、病、死、怨恨、爱离、不存在的七苦。能够要求它。 他只是冒充和尚,到处宣扬反清、明明论。 清朝本来是鞑靼人。自古中原王朝正统,他的理论很快就受到了大家的追捧。 越是受欢迎的人,越是当权者害怕。毕竟,人心不稳,国家就不稳定。 清朝实行严格的文学监狱制度。 文人蔡贤仅因一句“取朱妃本色,异姓也称王”,就被上级以谋逆罪判凌迟。 虽然蔡贤解释自己只是唱牡丹花,但与现在的情况无关。但衙门的严刑拷打迫使他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还有一个名叫曲大云的人,见复国无望,心灰意冷,只身前往故都南京。 在明太祖坟前,双膝跪地痛哭,表示如今的世界已不如从前,愿意做走狗的人无数,愿意复辟大明的人寥寥无几。王朝。 眼见复兴国家无望,又见母亲年老无人照顾,他无奈,只好重归庸俗生活,到乡下侍奉母亲,直到死了。 孤独的海外人物 还有一位大儒,名叫朱之愚,与他很相似。 朱之余参与过多次反清斗争,因家族三代忠于明廷,与明廷有着特殊的关系。听到清兵入关后,他的第一反应是愤怒,然后如利剑出鞘,发誓要为灭亡鞑靼流尽最后一滴血。 然而时运不济,明朝已无复兴希望,他也有伯夷叔齐的野心。 伯夷七叔叔宁可饿死,也不吃一粒小米。他也不想在清朝的领土上流连,便乘船前往东营(今日本)。 一代大儒从此再也没有机会回到故土,但那时的他却从未想过遥远的未来。 当时,日本封建乡镇割据问题严重。各地诸侯不听皇帝的号召,国内形势复杂。 但是,他们对来自中国的人物非常尊重。毕竟他们的文化根源就在华夏大地,而来自华夏的人物向来都是高人一等的。 水户藩主德川光希闻讯后,立即邀请他到江户讲学。 江户是当今日本首都东京的所在地,文化繁荣,人才荟萃。能来这里讲学的人必须具备两个素质:知识渊博、德高望重。 朱之羽的到来震惊了整个江户学界。明朝末年,他曾听过传闻,说朱之玉出身官宦世家。他年轻时曾公开揭露明朝的政治弊端。 他在文章中明确写道:世界在变坏,国家在变,官员有钱,政府是靠贿赂做成的。 在日本漂泊的同时,他并没有放弃对学习的追求。他着书说,他六十岁的时候,德川家开设了一所藏书学校,名叫张考堂。 学馆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任务,就是编纂一套日本从古至今的历史。 历史书的名字已经想好了,叫《大日本史》,主编也已经选好了,叫安继爵。 安吉爵是谁?他是朱之宇在日本的学生。这本书后来也影响了日本的国运, 明治天皇主持的明治维新就是基于这本书的思想,这是后来的故事。 因此,朱之余在日本颇受尊敬,他的事迹至今仍被记载在日本历史上。史书中记载了他生前的遗言:“余死了,他在海外几十年,却没有得到一个师来与满族作战,他也没有脸去回报社会。” 还有一个人在海外同样孤独。据说这个人就是著名的民族英雄——郑成功。 他是一位将军,因战功被皇帝赐姓“朱”,当时的人们常常以国姓来称呼他。 清朝占领南方后,走投无路的他决定穿越台湾海峡,前往大洋彼岸的台湾岛寻求生存之地。 当时盘踞台湾的是荷兰殖民者。郑成功率军消灭了岛上的荷兰军队,收复了台湾岛。 他打算以台湾为根据地休养生息。一旦时机成熟,他将率军反攻大陆,恢复明朝的国家和社会。 然而,令他失望的是,清朝的几位君主都是相当明智的。这个国家没有表现出颓废的迹象,而是欣欣向荣,呈现出繁荣的迹象。 相比之下,台湾后来就越来越糟糕了。他的后代郑克双没有他父亲那样的坚强性格。面对海霹雳施琅的进攻,他最终选择了一条与父亲背道而驰的道路——投降。 纵观以上几类明末的追随者,他们都选择了自己认为正确的道路,但当时也有不少名人的下场并不好。黄宗羲、史可法就是生动的例子。 这些人追求的是内心的满足。在他们看来,世界上有一种精神,这是人类存在的基础。一旦失去了这个基础,他们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也要维持让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的精神。
分享到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