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发已过去了两年,我们的公众号曾经就此案详情做了整理,详见公众号文章 【瑞安9岁男童被同学父亲杀害案二审开庭】 (点击链接查看)
对于此案,最高人民法院经复核确认:
2018年9月19日下午,被告人林建厦的女儿林某某与同学被害人叶某某(殁年9岁)在课堂上发生小摩擦。次日下午,林建厦得知叶某某未公开道歉,心生杀害叶某某之念。同月21日下午,林建厦携带事先准备的刀具,来到叶某某所在瑞安某小学教室,将其带至男厕所内残忍杀害。
视频:3D还原瑞安小学生被杀案
来源:网络
【案发现场,这个“凶手”竟没有逃离,而是蹲在血泊中,一口一口抽着闷烟。】
经取证裁判,林某直接被判死刑,已经于2020年7月17日执行完毕。
图片来源:网络
【《警法时空》说】
“父亲”是孩子们心中期待的“超人爸爸”,可以保护孩子不受欺负。但这位父亲“杀人”的方式脱离了“保护”的概念,完全变成了一种残忍的“施暴”。
他用暴行彻底改写了两个家庭的命运,用自身的“以大暴治小暴”的反面教材,狠狠教育了社会上那些“失控保护孩子”的父母,也 用“死刑”告诉那些“不会控制情绪的父母”看到了刑法的严格,生命的珍贵。
【二】九岁孩子学校打闹,家长当众辱骂被判道歉
房山法院 陈自喜
在本市房山区某小学上学的九岁的童童,是一个比较活泼开朗的小男孩,去年正上小学二年级的他和同桌阳阳平时也是小打小闹,两个小孩有时会因为“胳膊过界”、“笑话我”等让大人啼笑是非的琐事打闹。
童童的所作所为,童童爸妈都在老师那里听说过,觉得 “小孩子,没什么大事”也就没放在心上。
孰料,去年十月份一天下午五点,童童排队跟随老师刚到学校指定放学地点时,突然一个浑身有酒气的男子冲过来大声叫道 “谁是童童,小兔崽子,你个小流氓,你爸妈不教育你我来教育你” ,边说脏话边向其吐唾沫,并举手欲打童童。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与此案无关
这时候,骑车来接孩子的童童妈妈赶紧冲过来,联合班主任及其他家长挡住男子。原来,该男子是阳阳的爸爸,在听女儿阳阳哭诉“童童欺负我,用铅笔扎我,还用手掐我”之后,没有详细询问便认为童童经常欺负阳阳,所以感到气愤不已,没有上班专门跑到学校来找童童“理论”的。
事后,童童的爸妈找到学校调查情况, 发现事情并非阳阳爸爸所述,是两个孩子课间间隙一起玩耍时闹别扭,两个孩子互相打闹,童童推了一把阳阳,阳阳摔了一个屁股蹲。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与此案无关
为此,气愤不已的童童妈在学校的主持下与阳阳爸协商,要求阳阳爸给童童道歉,消除自己先前行为对童童产生的影响,但阳阳爸不同意。无奈,童童妈以童童的名义将阳阳爸诉至法院,要求阳阳爸当众道歉,并赔偿一万元精神损害赔偿金。
法院审理后认为:阳阳爸的行为过激,对童童的名誉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判决其向童童出具书面致歉信,并张贴在学校内,赔偿童童一千元精神损害赔偿金。
【法官说】
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公民的名誉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要求损失。
【童童虽然只有九岁,但是从其出生便具有完整的人格权,受法律的保护。】
阳阳爸用侮辱、诽谤的言辞,在不完全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在师生聚集的公共场合对童童大喊大骂,对童童的名誉、形象产生不良影响,侵犯了童童的名誉权,应该对童童赔礼道歉,并视情节严重赔偿一定的精神损害赔偿金。
此外,童童与阳阳是两个年仅九岁的孩子,心智和行为还在成长,需要家长和老师进行有效指引,孩子之间有孩子特有的交往、处理问题的手段和方式,出现纠纷和摩擦是在所难免的,通常是 “一分钟之前两个人吵闹,一分钟之后又在一起玩”,只要不是特别严重、不涉及“是非”等原则性问题,家长和老师都不适宜过度干涉,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处理,家长只需要在旁指引即可。
图片来源:网络
另外,在孩子出现矛盾时,家长在听自己的孩子“哭诉”的同时也要找到老师或者另一个孩子全面客观地了解事情真相,不要听取片面之词便妄作结论。
在自己的孩子受到委屈后,要冷静,耐心给孩子讲解,分析对错, 让孩子在“小打小闹”中学会“宽容”、“谅解”。
【三】孩子打闹嬉戏,家长棍棒相向被判刑
房山法院 陈自喜
夏天的某日,本市房山区刘莉的年仅七岁的宝贝儿子强强在楼下玩耍,旁边一个五岁的小朋友拿水枪也在楼下玩耍。两个小朋友玩着玩着,五岁的小朋友突然拿起水枪射向强强,两个小孩便在你追我赶中就拉扯了起来。随后,这名五岁的小朋友将这一情况转告了妈妈李某,李某一听这个,便二话不说打了强强几下,强强委屈的哭了起来,在楼上关注着儿子的刘莉一下子听到了。
自己的宝贝儿子被大人欺负了,得知这个消息的刘莉火冒三丈。当天下午六点,刘莉找到了对方的家里,与孩子的外婆陈某、妈妈李某开始理论。很快,都在气头上的三人扭打在了一起。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与此案无关
在扭打过程中,李某摸到旁边的一根木棍,二话不说便抡起棍子敲向了刘莉的脑袋,刘莉当场头破血流。
经鉴定,刘莉身体所受损伤构成轻伤,李某被检察机关诉至法院。 刘莉在案件中提起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在法院主持下达成了调解协议,最终李某的亲属一次性赔偿被害人刘莉经济损失两万余元。法院审理认为李某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伤,其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判处其拘役三个月。
【法官说】
【孩子之间的嬉闹,上升为家长之间的互殴,一时意气用事,导致母子分离三个月,让人唏嘘不已。】
其实在幼儿园里,孩子间所谓的矛盾,无非是为了争抢某件漂亮的玩具,为了争着为老师做事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不妨和幼儿聊聊天,让孩子说说事情的缘由,告诉孩子处理问题的方法。
比如自己为了要同伴的书,先打了对方对方才还手的,家长就要告诉孩子,你用打人的方法灵不灵,既然不灵就别再这么做,应该和小朋友商量: "可以借我看看你的书吗?" 再去试一试,看看会有什么不同的效果。
图片来源:网络
家长要教孩子融洽地与别人相处。
孩子受了欺负,大人通常会很气愤,但在气愤之余,一定要妥善地处理问题,帮助孩子顺利解决,为孩子做出好榜样。
【四】八岁孩童两次上法院,只因父母别样的“关爱”
房山法院 陈自喜
本市房山区年仅八岁的孩童睿睿虽然刚读小学二年级,但是 小小年纪的他却已经成了行使了两次诉讼权利。
第一次睿睿行使诉讼权利是成为法院的被告。
上幼儿园的睿睿推了幼儿园一个小女孩一把,导致女孩摔倒在地时磕到了牙齿。老师给双方父母打电话后,女孩的奶奶很是心疼大声斥责了睿睿,正巧被睿睿的妈妈看到,妈妈爱子心切,一句道歉的话也没说就和女孩的奶奶吵了起来,坚决不同意赔礼道歉。最后,女孩的父母将睿睿诉至法院索要医药费等经济损失。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与此案无关
第二次成为被告是近期的事情了,睿睿在小区里骑自行车时,另一个小朋友欣欣跑过来要和睿睿一起玩。睿睿不答应还说“我妈妈说了,你学习成绩不好,不让我和坏孩子玩”。欣欣很是生气,捡起地上的石头砸了过去,睿睿赶紧跑,一下子摔到了腿。
睿睿的妈妈很是生气,要求欣欣父母赔偿,欣欣的父母听了欣欣的哭诉很是生气,也不同意赔偿。睿睿父母只能把欣欣诉至法院索要赔偿。
在法官的调解下,欣欣父母赔了八百元。
但是两个孩子从此很少在一起玩了 。
【法官说】
公民的人身权、生命权、健康权受法律的保护,幼儿作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享有完整的民事权利,其人身、生命、健康受法律保护。
上述案例中,幼儿之间推搡、打闹致人受伤,作为监护人应该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而另一方监护人也应该因为自己存在监护过错买单从而减轻赔偿人的赔偿责任。
睿睿在幼儿园打闹致人损伤,睿睿的父母在承担责任的同时,幼儿园作为孩子看护人也应该为自己尽到安全保障责任承担一定的责任。
纵观该案,睿睿妈妈看见自己的孩子受到别人责骂,虽然应该为孩子心疼,但不能因此大吵大骂,更不能因此拒绝赔偿别人损失,导致自己的孩子被诉至法院。
另外,【 孩子之间的交往不应该以“成绩好不好”、“家境好不好”等作为标准来限定孩子的交往范围】。
图片来源:网络
孩童之间出现矛盾后,家长在了解事情的原委后不要急于介入,而应该相信老师、孩子,让孩子自己学着解决;当然对于自己孩子给别人造成的损害,家长一定要及时赔偿,并赔礼道歉,为孩子做好“幕后保障”。
【不要因为自己的赌气行为,让小小的幼童经历一次又一次的“诉讼”。】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NLP神经程式语言学执行师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学学士
美国西雅图城市大学MBA
武海民
武海民老师的三问三答
冲突发生在孩子身上,为何家长不能冷静对待?
一个人的行为受情绪的影响,推动情绪的发展变化受他所相信的东西的影响,反过来情绪状态内心感受也会影响信念。
比如说如果一个人他认为孩子受欺负是不好的,当他有这样一个信念的时候,他看到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他的情绪就会出来,继而推动他做出一些行为。
图片来源:网络
【人在极端情绪化的时候智商为0。】
因此一旦某一方的家长或者双方的家长都陷入到情绪当中的时候,问题不但解决不了,反而会扩大。
当孩子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家长需要做的不是先行动,而是先处理自己的情绪,处理好自己的情绪的同时,再去处理孩子的情绪,最后再去处理事情。
家长介入孩子矛盾,对于孩子有哪些影响?
如果家长不去介入,很可能孩子能够学会如何自己去面对冲突、处理冲突,如何通过冲突学习到人际互动。
但是一旦家长介入,很可能就会引发家长之间的矛盾,反过来会 对孩子的性格、人格,包括他人际交往的能力都会有一些不好的影响,例如:
1
限制和代替了孩子通过冲突发展能力的机会,孩子会想,每当我遇到问题的时候找家长就可以了,我不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2
可能还会给孩子带来消极的自我暗示:我不行,我是没有能力的,我没法独自面对冲突
3
家长采取不理智的野蛮手段,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在潜意识当中学会了同样采用暴力手段去处理人际关系,而这种方式是不健康的
图片来源:网络
正确对待孩子之间的冲突, 有哪些原则和要领?
学会做情绪的主人,正确面对青少年的“欺负”境遇。
当你发现孩子被欺负的时候,可以“惩罚”,但这个“惩罚”是需要智慧与理性。
首先:尝试与孩子有更深的沟通,了解到孩子被“欺负”的原因。在公正的态度下去帮孩子分析问题,是无意,还是恶意为之。
其次:如果是恶意为之,可以与学校的老师沟通,请老师做一个公正的处理。当然,孩子之间“伤害”的程度,可以尝试通过学校的调解,与孩子的父母取得联系,三方一起友好协商,文明处之。
最后:这些方法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而孩子之间的矛盾加深的话,可以申请司法介入,可以帮助到孩子与家长的方式有很多种,一定不要选择让自己后悔的“暴力复仇”。
孩子之间的“仇”,并没有真的达到“仇”的程度。很多都只是孩子之间的小摩擦,是完全可以“理性”调解与缓和的。
在处理这些“小欺负”的时候,父母要做好情绪的主人,也要协助孩子做好他的情绪的主人。
图片来源:网络
只有当家人都可以理性充当情绪主人的时候,冲突才会越来越少,方法才会越来越多。
本篇文章图片来源:网络
福
利
/ 大 放 送 !
❤责编:姚博❤
❤编辑:多鱼❤
每周日下午5点
《警法时空》栏目直播结束后
主持人姚博的新浪微博(搜索“1039姚博”)
一直播网络平台(搜索“1039姚博”)
设立《警法时空 · 第二直播室》
继续回答与当期直播节目相关的深度话题
“一对一”地为您解答个性化的法律咨询问题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