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 正文

距今达8000年的“大地湾文化”,大概率是一支有文字的,史前中华文明!

百科 编辑:婧玲 日期:2024-12-20 07:05:20 4人浏览

距今达8000年的“大地湾文化”,大概率是一支有文字的,史前中华文明!

① 狭义上,甘肃天水秦安的“大地湾文化遗址”,简称“大地湾文化”,距今约4800~8000年。广义上,只考虑人类活动遗迹,该文化遗址甚至可追溯至6万年前。需要说明的是,该遗址总面积极大,达270万平方米之多。该遗址房址241座,出土有土陶,石、玉、骨、角、蚌器等文物近万件。 大地湾文化发掘出的房址,经专家考证和复原,大部分属深穴窝棚式建筑。其中部分建筑,已经具备早期的宫殿雏形。此外,在众多的房址附近,有灶址104个、灰坑和窑穴321个、窑址35个、墓葬70座、壕沟9条 。显然,从原始建筑及居住条件来看,大地湾文化居民的建筑水平,已经发展到了较高的阶段。 ② 通过考古发掘出的碳化粟类作物,以及非常多的动物骨头。我们可知远古大地湾文化居民,在狩猎的同时,已经开始种植粟类作物——诸如禾本科的黍和十字花科的油菜籽等。同时,大地湾居民还饲养猪、狗等家畜,过上了舒适的定居聚落生活。当然了黍和菜籽的出现,也间接向世界证明了,中国黍和菜籽乃是源于陇西黄土高原的说法。 从大地湾文化出土的,当时的生产工具来看,彼时的社会社会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彼时人们的工具,当是以磨制为主,同时兼有少量的,更先进复杂的打制石器和细石器。 ③ 从大地湾文化的制陶工艺来看,虽然彼时的制陶工艺比较原始,以夹细砂红陶和褐陶为主,而且火候低、器类也教少。但是,这些萌芽阶段的彩陶,却被赋予上了极有艺术水准的诸多图案。显然,种种迹象都表明,远古大地湾居民,虽受制于工具较为落后,却已经拥有了,较高的审美及艺术追求。显然,这是一种文明意识的觉醒。 而玉斧、石环等具备装饰功能的器物,乃至大型地画的出现。则再次印证了,大地湾文化居民已经具备了,较高的审美及艺术水准。换言之,随着大地湾居民朴素文明意识的觉醒,大地湾文化已经逐渐具备了,文明所需的全部要素之特征。 ④ 更进一步,当我们看到陶鼓的出现,肯定会稍微惊讶于,早在8000年前,大地湾居民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艺术追求。毫无疑问,几千年前的乐器的出现,无论怎么说都可表明,彼时的人们已经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因为只有这样,人们才有可能拥有更多、更高的文明之精神追求。 ⑤ 等到我们再看到大地湾文化,出土的陶器残片上的,那30多个刻划符号时。看着那些或类似水波纹状的,或类似植物的,又或者是直线和曲线相交的刻符时。或许一开始,因为看不懂,一时间我们会觉得这些刻划符号,并无多少特别之处,就好似云里雾里一般。 可是,一旦我们将这些刻符,与甲骨文进行比对。便会非常惊讶地发现,这些刻符和甲骨文,明显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很显然,通过简单对比,我们便可知晓,这些刻符大概率就是,早期的华夏文字之一。换言之,大地湾文化遗址刻符,极有可能是甲骨文的源头之一。 而且,笔者通过对比距今达8000年的大地湾刻符,和距今达9000年的贾湖刻符。还惊喜地发现了,大地湾刻符和贾湖刻符这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我们可以说,这两者是一脉相承的。 ⑥ 题外话,笔者猜测距今达8000年之久的大地湾文化,是有可能继承自距今达9000年的贾湖文化的。说不定,这两者真的有可能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当然了,这还有待专家考证。而距今达8000年之久的大地湾刻符,其后继者可能是距今达7300年的双墩刻符,以及距今达6700年之久的半坡刻符等等。当然,这些也还有待专家考证。 ⑦ 值得一提的是,有不少彝族学者,通过将大地湾刻符与彝文做比对。认为大地湾刻符和彝文同源,并认为大地湾刻符源于彝文。甚至,这些彝族学者,还认为甲骨文也起源于彝文。不过,很明显这些彝族学者的观点,并没有得到主流学界的认可。故而,这些彝族学者们,还需要继续努力! 事实上,彝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其历史确实足够悠久。但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彝族均是扮演着,被华夏族征服的角色。所以,与其说大地湾刻符和甲骨文是源于彝文。倒不如说彝文更有可能,源于大地湾刻符、甲骨文等。毕竟,纵观几千年中华文明,从来都是华夏文字(汉字),征服和同化其他文字。还从来没有哪种少数民族的文字,能够征服和同化华夏文字。 ⑧ 原始建筑、原始宫殿、粟类作物及油菜籽、猪狗等驯化动物;土陶,石、玉、骨、角、蚌器等生产及生活工具;乃至乐器——陶鼓,以及刻符文字的集中出现,代表的就是文明要素的不断演变。显然,种种迹象都表明,大地湾文化遗址已经具备了,成熟文明的绝大多数要素。简言之,大地湾文化已经具备了,事实上的成熟文明之特性,甚至就连文字都出现了。正所谓:“距今达8000年的大地湾文化,大概率是一支有文字的,史前中华文明!”
分享到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