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
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
一、发布会名称
广西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二、时间
2024年9月3日(星期二)上午10:00
三、地点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三楼会议室
四、主要内容
介绍广西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五、主持人
覃素媛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宣传处处长
六、发布人
黎君君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韦 杰 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
副厅长
石 莹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
赖永东 自治区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陈科吉 自治区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
凌 宇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宣传处处长
覃素媛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广西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出席本次发布会的嘉宾有: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黎君君先生,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韦杰先生,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石莹女士,自治区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赖永东先生,自治区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陈科吉先生,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凌宇先生。
首先,请黎君君先生介绍我区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黎君君
新闻界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很高兴在这里与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见面。借此机会,我代表全区卫生健康系统,向大家长期以来对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医养结合。推进医养结合,是优化老年健康和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举措,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和满意度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会同相关部门将医养结合作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医疗卫生技术优势,大力推进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深入融合发展,全力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合理、综合连续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不断提高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在完善医养结合政策保障方面,推动自治区层面印发《广西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实施方案》《广西老龄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将医养结合工作纳入重要内容。会同相关部门印发《广西“十四五”健康老龄化实施意见》,推动相关机构开展医养结合及优化服务衔接。联合民政厅、市场监管局、中医药局印发《关于做好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工作的实施意见》,优化医养结合机构审批流程和环境,促进医养结合机构发展。印发《关于做好社区医养结合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地开展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建设,提供老年健康管理服务。特别是近期我们联合17部门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大力推进医养结合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破解医养结合在政策支持、服务能力、人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从发展居家医疗服务、加强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加快发展医养结合机构、优化服务衔接、发挥中医药医养结合服务作用、建强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强化服务监管等七个方面发力,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
在扩大服务供给方面,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建设项目,支持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医养结合服务设施,提供优质的医养结合服务。推动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敬老院)利用现有资源,内部改扩建一批社区(乡镇)医养结合服务设施,重点为失能、慢性病、高龄、残疾等行动不便或确有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开展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创建评选推荐,南宁市良庆区、钦州市灵山县、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被命名为第一批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区),柳州仙源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桂林夕阳红养老中心被命名为第一批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截至目前,全区医养结合机构177家,服务人员数16171人,总床位49659张,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建立签约合作关系800对,服务供给有效增加。
在提升服务质量方面,开展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提高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组织15家医疗机构纳入国家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扎实推进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2021—2024年共筹措中央补助资金1160万元、自治区补助资金1013.2万元,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开展基本公卫老年健康和医养结合服务。推进基层医务人员与居家老人建立签约服务关系,65岁及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率达71.57%。制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及收费标准,除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基础服务包外,还向签约老年人提供不同层次的个性化健康管理等服务,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65岁以上城乡社区老年人规范管理服务率达65.08%。此外,实施老年人心理关爱服务项目、失能(失智)预防干预试点、老年肌少症社区筛查服务试点等建设,逐步扩大老年人健康评估与健康服务覆盖范围。开展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评选,25个社区列入国家“2023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名单。组织开展“敬老月”活动,敬老爱老的良好社会氛围日渐浓厚。
在强化人员队伍培养培训方面,支持医务人员参与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推动养老机构内设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参照执行基层医务人员相关激励政策。加强医务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组织开展医养结合人才能力提升培训。2023年组织全区医养结合机构医护人员在自治区南溪山医院、自治区江滨医院按类别开展1—3个月脱产培训,培训老年医学科和医养结合机构医师54名、护士36名,医养结合机构专业技术人员600名,医护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明显提升。会同教育部门鼓励各高职院校增设老年服务与管理、老年保健与管理、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康复技术等相关专业,多举措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水平和能力,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规范、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下一步,我委将持续聚焦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提升,全面完善服务模式。一是积极探索和完善医养结合相关政策,促进和发展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会同民政等部门探索开展养老床位、医疗床位、家庭养老床位、家庭病床、安宁疗护床位“五床联动”试点;二是开展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提升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能力;三是推进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多层次的居家医疗服务;四是加强失能老年人健康照护服务,实现失能老年人就医服务“零距离”;五是开展老年健康医学专业人才培训,提升老龄健康服务水平。
谢谢!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宣传处处长
覃素媛
感谢黎君君先生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有问题的请举手。
健康报记者
近年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在推动医养结合方面重点开展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谢谢。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 石莹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医养结合是国家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重要途径,也是满足广大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有效举措。自治区发展改革委高度重视医养结合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决策部署,会同卫生健康、民政部门继续加强医养结合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主要开展了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发挥规划统筹引导作用,积极将医养结合工作纳入《广西“十四五”规划纲要》《广西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配套出台广西《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充分呼应并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各类资金支持医养结合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以来,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1.2亿元、46.37亿元分别支持我区27个医养结合服务项目和170个卫生项目建设,发行专项债券3.59亿元支持5个医养结合服务项目,持续增加公共卫生、医养结合服务供给,推动医疗养老资源共享。
三是支持医养结合机构建设。支持公立医疗卫生机构通过新建或改扩建基础设施开展医养结合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建设专业化、规模化、医养结合能力突出的养老机构,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专业规范、方便可及的健康养老服务。目前,全区已建成梧州市万秀区夏郢镇卫生院普惠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北海广旅康养中心等一批示范性医养结合项目。同时,注重培育具有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医养结合机构,配合开展三批次自治区级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创建活动,不断丰富医养结合的服务内容。
下一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续会同自治区卫生健康、民政等行业主管部门,指导各地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通过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积极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其他资金,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作用,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不断满足老年人健康和养老服务需求。谢谢。
新华社记者
基于当前“9073”的养老模式,很多老年人希望在家里就可以获得健康养老服务,请问在居家社区服务方面我们有哪些举措?谢谢。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黎君君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9073”是当前老年人养老模式的基本构成,即约90%居家养老、7%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机构养老。近年来,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聚焦推进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增加居家医疗服务供给。支持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家庭病床、上门巡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方式,为居家失能、慢性病、高龄、残疾等行动不便或确有困难的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多层次的居家医疗服务,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将上门医疗服务向养老机构拓展。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护理服务”“互联网+康复服务”。同时,完善居家医药价格政策,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上门医疗服务采取“医疗服务价格+上门服务费”的收费方式,确保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可持续。
二是改善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设施。实施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依托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养老等乡镇社区服务机构,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内部改扩建一批社区(乡镇)医养结合服务设施。鼓励各相关主体在社区设立集医疗护理、生活照护等服务于一体的医养结合服务设施,推进社区嵌入式医养结合服务发展。同时我们也鼓励社区(乡镇)的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在建设时尽量统筹规划、毗邻建设,方便老年人就近能够获得医养结合服务。
三是丰富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内容。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以及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项目,2021—2024年共筹措中央补助资金1160万元、自治区补助资金1013.2万元,推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建立完善老年人电子健康档案,重点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安宁疗护为主,兼顾日常生活照料的医养结合服务。联合6部门印发《广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将老年人作为重点人群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上门诊疗、药学服务、医疗护理、康复治疗、随访管理、安宁疗护、健康指导及家庭病床等服务,65岁及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率达71.57%。
下一步,我委将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工作部署,健全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合作机制,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措施,不断提升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谢谢。
广西日报记者
医养结合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请问民政部门作为养老服务的主管部门,近年来在推动医养结合工作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有何举措?谢谢。
自治区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
陈科吉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自治区民政厅积极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有关医养结合的决策部署,以老年人健康为中心,在养老服务工作中,将医养结合作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和关键指标,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一是不断健全医养结合政策体系。推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颁布《广西壮族自治区养老服务条例》,设立医养结合专章,从统筹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规划建设、健全工作机制、支持“养中设医”和“医中设养”、推动解决异地医保支付结算、推动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发挥民族医药优势等方面,促进和发展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制定出台《广西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等,不断健全医养结合政策体系。
二是加快发展医养结合机构。进一步深化医疗和养老服务“放管服”改革,优化医养结合机构审批流程,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申办医疗机构、医务室或护理站。支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养老机构、敬老院利用现有资源,内部改扩建一批社区和乡镇医养结合服务设施。按照方便就近、互利互惠的原则,推动未设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养老服务机构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协作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加快举办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近3年筹措中央、自治区资金超15亿元支持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增加护理型床位供给。截至2024年7月,全区每个县(市、区)建有1所以上以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且具有医养结合功能的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全区建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28万个,养老服务床位25.92万张,其中养老机构床位9.17万张,机构护理型床位7.03万张,护理型床位占比达77%,持续提升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能力。
三是加强医养结合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健全人才培养培训机制。推动区内23所院校设立养老服务相关专业,50%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开设养老服务相关培训工种,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1.1万人次;在全区院校、养老机构中遴选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基地20个,为医养结合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下一步,自治区民政厅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关于医养结合的有关决策部署,加强与发展改革、卫生健康等部门合作,积极探索医养结合的新模式、新路径、新举措,不断满足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的需求。谢谢。
南国早报记者
请问广西在推进医养结合工作中,在异地就医、医保支持政策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谢谢。
自治区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赖永东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自治区医保局一直在积极推进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工作,完善医保政策体系,优化医保管理服务,大力支持我区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实施自治区内异地就医“免备案”。自2023年7月1日起,我区参保人员不用办理备案手续即可自主选择自治区内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相关医疗费用直接结算,不降低报销比例。政策实施以来,自治区内异地就医结算2134.22万人次,医保基金支出106.41亿元,在减轻参保群众医疗费用负担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参保群众享受优质医疗服务的便捷度。
二是实施基本医保门诊共济保障“三项改革”。实行普通门诊统筹、门诊特殊慢性病、特殊药品门诊单列统筹支付三项门诊待遇保障。目前,全区共38种门诊特殊慢性病病种,包括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人多发的疾病,门诊特殊慢性病实行病种、药品、诊疗项目“三统一”管理。同时,将72种适合门诊治疗、疗程费用高、个人负担重的药品纳入单列门诊统筹支付,有效提高了门诊保障水平。
三是强化医保目录支撑。3088个西药和中成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覆盖约60%的国内上市销售药品;13320项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覆盖慢性病治疗、医疗康复、疾病检查、手术操作、中医民族医等多个治疗领域,占全区可收费医疗服务项目的90.53%。参保人员到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发生符合医保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均可按规定予以医保报销,有力保障群众就医购药需求。
四是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和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经机构申请、专业评估、协商谈判、协议签订等环节,目前全区已有106家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和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开通联网结算,实现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的无缝衔接。
五是稳步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南宁市于2020年列入国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并于2021年3月1日正式启动。目前已在全市13个服务点开设长护险专窗,建立统一的长护险经办管理系统,实现长护险业务全城通办、一网统管。截至2023年底,南宁市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稳定在165万左右,基金运行平稳,1.4万个失能人员家庭获益,制度保障年人均减负超过2万元。
下一步,自治区医保局将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谢谢。
广西广播电视台记者
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工作已纳入2024年自治区人民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项目,请问在工作推进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都采取了哪些措施?谢谢。
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韦杰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做好“一老一幼”民生实事,将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作为破解“一老一幼”民生难题、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抓手,印发试点方案,在15家医疗机构先行先试。目前,15家试点医疗机构已全部引入至少1家第三方陪护服务机构,登记医疗护理员3039人,将2008名灵活就业人员纳入陪护服务机构规范管理,2397名医疗护理员通过集中鉴定持病患陪护专项职业能力证书上岗,95名经考核合格的从业人员获得广西首批医疗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患者需求得到有效满足。总体来看,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稳步落实、进展顺利、达到预期。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成立由人社、卫生健康、财政、市场监管、中医药、司法、公安、教育、住建等9个部门共同组成的工作专班,制定一系列制度规范和协议推荐文本,全区上下一盘棋统筹推进。
二是优化服务模式。厘清患者、医疗机构、陪护服务机构三方权利义务,通过协议进行约定,患者及家属自愿选择是否购买服务,服务模式公开透明,服务项目明码标价,服务质量严格监督,鼓励“一对多”“二对多”和班组制服务模式,不额外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不额外增加财政负担,不降低从业人员收入,逐步使老年患者请得起、愿意请医疗护理员提供服务,加快构建良性市场循环。
三是提高技能水平。对医疗机构在岗且掌握一定技能的医疗护理员,由各级人社部门突出实操性,分批次组织开展病患陪护等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对考核合格的颁发相应证书,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
四是促进供需匹配。组织陪护服务机构、家政服务机构,与从业人员来源地较为集中的县(市、区)“结对共建”,开展“订单式”培训、“定向式”培养和“规模化”用工,提高组织化、规范化水平,打造广西知名劳务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五是探索星级管理。建立星级评定激励机制,按照1星至5星的标准,对医疗护理员工作推荐、服务报酬、绩效奖惩等进行分级管理,体现其劳动价值,起到较好的激励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市县,抓好试点任务落实,力争形成成熟模式,稳步在全区推广,并向养老护理、母婴护理等行业拓展,更好解决“一老一幼”民生难题,努力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办成群众的顺心事、放心事。谢谢。
南宁日报记者
请问广西在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医养结合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谢谢。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黎君君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历来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医养结合发展,希望通过社会力量的参与,使广大老年人能够得到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发展可持续的医养结合服务。我们主要采取了三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在审批方面,为社会力量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提供便利。养老机构申请内部设立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护理站的,取消行政审批,实行备案管理。申请举办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的,设置审批和执业登记“两证合一”。同时,具备法人资格的医疗机构申请设立养老机构的,不需另行设立新的法人,也不需另行法人登记,可以通过变更登记事项或服务范围开展养老服务。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机构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养老机构相关建设补贴、运营补贴和其他养老服务扶持政策措施。同时,优化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流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一窗办理”模式,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
二是在建设方面,为社会力量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多方保障。强化规划引领,在医疗用地、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等方面为社会办医留足发展空间,大力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特别是举办专科医院、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全科诊所和高端医疗服务机构,对社会办医养结合机构的区域总量不作规划限制,支持社会力量建设专业化、连锁化、规模化的医养结合机构,符合条件的,能够享受税费、投融资、用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时,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及时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在此基础上,我们也鼓励各地多出台一些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支持性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医养结合发展。
三是在投入方面,为社会力量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提供支持。鼓励各地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为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鼓励地方结合实际制定多种优惠支持政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医养结合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养老服务,多举措提高社会力量参与医养结合发展的积极性。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支持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医养结合,为老年人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医养结合服务,实现事业和产业的协同发展。谢谢。
南宁广播电视台记者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是南宁市开设了养老服务的11家公立医疗机构之一,请问在发挥医疗集团优势、打造公立医院健康养老服务品牌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么成效?谢谢。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
凌宇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集团于2019年9月成立,目前成员单位24家,形成了“1+4+19”的城市医疗集团一体化运营格局。医疗集团致力于打造公立医院集团式医养结合服务品牌,具体做法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高位统筹,医养结合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一是成立专班、高位推进。建成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医养结合管理办公室具体统筹的工作体系,形成以总院为中心、二级医疗机构为延伸、养老院为支撑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二是谋划布局、高点规划。投入5000多万元建成运营南宁市青秀区福利养老院、良庆区大塘养老服务中心、嘉和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中心3个医养结合项目,共设医疗床位1486张,养老床位476张,分别成为城市、乡镇、社区三个不同层级医养结合试点机构。三是聚焦需求、培育人才。2022年被认定为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八桂家政”劳务品牌示范基地,2023年获批广西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机构,2024年成为南宁市级唯一一家全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试点机构。
二、合作共建,打造集团式医养结合机构
一是通过“公建公营”模式,托管民政部门养老机构。我院与相关城区政府共同打造了青秀、良庆两个城区医养结合项目,为老年人提供闭环式医养结合服务。二是通过内设养老机构模式,打造社区医养结合标杆。在嘉和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设医养结合服务中心,成为南宁市的一张亮丽的社区医养结合名片。三是通过“双院并轨”方式,一体运营乡镇敬老院。实现青秀区、良庆区7个乡镇敬老院同质化管理,并上门巡诊服务特困老人3608人次。
三、延续服务,满足老人多元化居家医养服务需求
探索“医院—社区—养老机构和家庭”闭环式护理服务体系,为老年患者提供全流程、无缝隙、专业便捷的护理服务,共为1628名患者上门提供延续护理7810次,满意度达100%。2023年我院作为牵头单位成立失能老人三级联动照护联盟,与20余家医疗机构签订协议。
四、畅通渠道,打造军休人员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2021年9月,我院与市军休所签约合作,首创建立军休人员病房,联合打造智慧医养平台,累计转诊军休人员400余人次,平均每年提供中医诊疗、针灸推拿、健康咨询、营养干预等服务2550人次。该项工作经验入选全国医养结合试点典型经验。
下一步,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将以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为契机,将适老服务、医养结合、延续护理等深度融合,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谢谢。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宣传处处长
覃素媛
感谢凌宇先生的回答。感谢今天参与发布的6位发布人,感谢各位媒体记者。由于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到此结束。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请会后与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宣传处沟通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推荐阅读点标题可获取内容
●收藏丨宝爸宝妈们看过来,广西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攻略来啦!
●科普丨《不同场景健康生活方式核心要点(2024)》发布!
●全区改善就医服务体验创新举措优秀案例(第一批)⑩丨《吐槽码解决就医烦心事》
●基层医务工作者先进典型事迹⑭丨韦书中:针灸“疗毒”辟天地
来源:自治区卫生健康委
责任编辑: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