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问答 正文

科技人才引育科技振翼 滁州起飞

问答 编辑:渃岚 日期:2024-12-28 11:49:22 2人浏览

科技人才引育科技振翼 滁州起飞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狠抓科技创新这条发展之路上,滁州从未缺席。 翻开滁州市2024年科技创新成绩单,不由眼前一亮。 通用生物、华瑞微、国科能源和新宸新材料4家企业新晋为潜在独角兽企业; 我市“氮化镓蓝光装备的全链条国产化开发及应用研究”等8个项目获2024年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项目立项; 2024年度国科能源(滁州)有限公司等69家企业获批市企业研发中心,全市市级企业研发中心总量达106家;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总量有望突破1500家。 去年以来,我市以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旗帜性抓手,聚焦“四链”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培育和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 培育创新主体 加大研发投入 在安徽康佳电子有限公司,“工业大脑”屏幕上清晰呈现工厂生产实时数据,智能工厂车间的生产设备精准运送液晶面板,搭载机器视觉系统的智能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成为生产线的“主角”,曾经的“哑设备”变得“耳聪目明”。 “对于家电制造业来说,要想不被淘汰,就必须改变过去的制造管理方式,变‘制造’为‘智造’。”安徽康佳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可青介绍,得益于工业互联网的深入推进和应用,安徽康佳电子有限公司生产效率提高50%,单线用工减少45%,订单交付周期缩短33%,单位产值能耗下降37%。 创新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发展之源。安徽康佳电子有限公司生产场景的变化,彰显的是滁州制造业迸发的创新力量。近年来,我市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牵引作用,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我市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潜在)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机制,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总量有望突破1500家。全年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位居全省第二,全年同比增速66.1%,位列全省第一。通用生物、华瑞微电子、国科能源和新宸新材料等4家企业新晋为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总量位列全国第21位、全省第2位。 资金是支持创新的“活水”。我市出台《滁州市企业研发投入奖补实施细则》,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发放奖补资金近2000万元。实施优质科技企业融资担保补贴,支持企业建立研发平台、开展项目攻关,推动企业补齐研发短板。建立倒逼机制,将企业研发投入作为科技项目申报、亩均效益评价、创新积分评估的重要指标,提升企业研发投入意识,全市企业研发投入85亿元,较上年增长19%。 攻关核心技术 加快转型升级 宽敞明亮的车间里,机械手臂精准翻转、搬运机器人来回穿梭、电子屏上实时滚动着生产线的各种数据……日前,在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压力表5G智能车间,“人机物联”协同生产的智能化生产场景让人眼前一亮。“多年来,我们依靠科技创新实现核心技术突破,产品性能达到了国际水平,国内市场占有率超30%,温度仪表产销连续15年位列全国第一、全球前三。”安徽天康集团副总经理徐成业说,今年前三个季度,企业营收107亿元、入库税金2.56亿元。 企业,站在市场的最前排,天然地追求科技创新,对时与势更加敏感,是一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我市牢牢扭住创新发展的“牛鼻子”,推动企业深化与大学大院大所合作,共建产业创新研究院、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全市市级企业研发中心总量达106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总量达76家。摸排重点领域“最紧急、最紧迫”的技术难题,聚焦国产替代和“卡脖子”关键“卡点”,建立项目培育库。我市“氮化镓蓝光装备的全链条国产化开发及应用研究”等8个项目获2024年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项目立项,项目数位居全省第4位。三年来,全市企业累计牵头开展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参与国家项目2项,获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12项、省级项目39项、市级项目98项。 我市推深做实产学研合作,持续落实与吉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订的校地合作协议。目前,工大智谷协同创新中心运营公司已成立。安大滁州研究院3个产业化项目落地滁州,与滁州本地企业的首个联合研发中心安徽大学-安徽统凌科技储能系统联合研发中心顺利揭牌。截至目前,全市备案产学研合作项目73项。 加速人才引育 服务产业需求 周海嫔是滁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制药工程系主任、副教授,也是安徽金邦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的“科技副总”。根据企业现有主营产品甲醇钠,周海嫔推动企业以甲醇钠为基础向下游开发新产品。目前,该企业新产品高纯医药用叔丁醇钠已进入试生产阶段,预计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将达到1.2亿元。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人才工作的资源宝库。正因如此,我市依托高校、科研院所专家资源,通过设立企业高层次人才“助创专员”启动“智慧引擎”,助力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品转型升级。目前,滁州市已推动中国科大、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近40所高校及科研院所专家担任企业“助创专员”,累计为91家企业提供产学研助创服务。 区域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是支撑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我市先后制定完善《滁州市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滁创新创业实施细则》《滁州市天使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关于降低企业引进高科技人才成本奖励实施细则》等系列文件,健全人才政策体系,厚植“创新土壤”。紧扣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医疗器械等重点产业链,持续加大高科技人才招才引智力度,1到10月累计引进30个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 在优化人才服务保障上,我市加入南京都市圈外国人才来华工作许可互认协定,推动外国高端人才和外国专业人才在都市圈内自由流动。三年来共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近400项,现有在滁外国专家131人,总量居全省第3位。 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以科技“大创新”推动产业“大发展”。创新路上,滁州步履坚定、动能强劲、大有可为。
分享到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