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验 正文

海淀黄庄鸡妈的自述:“从一年级开始,我的孩子没有虚度过一天”

经验 编辑:童箫 日期:2024-12-13 03:35:49 1人浏览

海淀妈妈如今已被推上了鸡娃的神坛。她们忙碌的身影不仅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也在各种文章里奔波。说实在的,一个「幼升小」,一个「小升初」,真的至于把家长和孩子逼成这样吗?今天这位来自海淀黄庄的妈妈,有一个12岁的孩子,让我们从她的第一视角来谈谈这件事。

作者:故事FM

本文原文来自:故事FM

微信号:story_fm

海淀黄庄是北京地铁四号线的一站,它指的是海淀区中关村附近的一片区域。这个地方虽然不大,但对于北京市乃至于全国的孩子家长来说,海淀黄庄简直就是教育界的「耶路撒冷」

因为,这附近散落着几所全国闻名的重点中小学,也集中着不少师资优质的补习机构。

这几年来,媒体上出过不少关于海淀妈妈、黄庄妈妈的报道,这些妈妈通常受过良好的教育、也拥有不错的经济实力或人脉资源,外界讲起她们的鸡娃事迹,说她们为了孩子的前途殚精竭虑,个个都像打了鸡血

海淀黄庄附近的教育机构

可是现实中,这些家长到底是什么样子?她们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选择了这样以孩子为中心的生活?她们对于自己和孩子是怎么想的呢?

今天我们就找来了一位海淀黄庄的妈妈,她的儿子重阳今年 12 岁,是海淀区某著名重点小学的五年级学生。你可以从重阳妈的讲述里,了解一位海淀妈妈的真实状态和想法。

01.

时间管理大师

我是重阳妈,今年 38 周岁,在北京已经生活 16 年,孩子今年 12 岁。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家长,一定是一位优秀的时间管理大师;同理,一个优秀的孩子,也一定有一个时间管理大师式的家长。

因为,时间真的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我可以非常自信地说,「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我的孩子没有虚度过一天。」

他连玩耍都是用碎片时间拼凑起来的,这一点我还是比较自豪的。举例来说,重阳这学期开学后的周末安排大概是这样的:

周六

8:30

周六上午主要是重阳休息的时间,我想让他过一个悠闲的上午。他可以睡一个懒觉,睡到 8:30 左右。

9:30

洗漱、吃早饭后他看一会儿书,再玩 40 分钟的游戏。玩游戏是我允许的,因为游戏是他们男孩间的共同话题,你不玩游戏,你就走不到孩子中间。

他一般是玩「和平精英」和「我的世界」。他不玩「王者荣耀」,因为他看一个抖音视频的主播说,「18 岁之前尽量不要玩『王者荣耀』,因为你一旦入坑,就很难再拔出来。」他听完这一句以后,为了不让自己上瘾,就立志坚决不碰这个游戏。

10:30

我会让他看看窗外,休息一下眼睛。

11:00

吃中午饭,在吃饭的同时,他会用喜马拉雅 app 听故事。我们会按照推荐初中生阅读的书单,一本一本听。目前为止,单是利用每周末中午两个小时的时间,他已经听了好几本世界名著,包括《堂吉诃德》、《驴皮记》等等。

13:00

他开始上奥数课,课程一共是三个小时。我可以趁这个时间段抓紧休息,赶快睡个觉。

16:00

等他上完课我已经整装待发,我们会一起出门去骑自行车,绕三环骑一圈,刚好是一个半小时。

17:30

我父母会帮我把饭做好,等我们回来之后就可以直接用 20 分钟吃完晚饭。

17:50

开始上英语课,一直上到 20:30。英语课结束后他会休息半个小时,吃点东西。

21:00

他开始接着做今天英语课的作业。因为英语学习还是要趁热打铁,今天学完的单词要及时巩固,这样有助于他加深印象。

周日

8:30

周日上午他要上另一个机构的奥数课,也是三个小时左右。

中午

同周六。

下午

下午的时间,我可能会带他出去爬爬山,或者打球、骑自行车、约同学来家里头玩……除此之外,下午他还要腾出一些时间做家庭作业。

18:30

上科学课,大概是一个半小时。

20:00

下课后,我会让他做头一天的奥数题。

22:00

洗漱睡觉。

所以基本上周末这两天都是安排得满满当当。这几年来,我没有太浪费过他的时间,不像我小时候,每天都在浑浑噩噩地数日子、浪费光阴。

02.

被荒废的童年

我成长在一个非常正统的家庭,父母是双职工。他们对我要求不多,也没有教给我太多的知识和想法。

我孩子有时会问,「妈妈,你给我讲讲你小时候有趣的事」。可当我回忆从前,我发现我的童年似乎是空白的,很单调,很平淡。每天都是晃晃悠悠地过,我好像感受不到什么叫快乐,也感受不到什么叫不快乐。

在初中以前我的学习成绩还非常好,到了初三成绩就直线下降,高中读了一所不是特别好的学校,以至于高考成绩也不理想,勉强考了一个二本,大学毕业后便来了北京,度过了几年比较艰难的北漂时光。

但那时的我依然混沌一片,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我对世界、对自己的认知几乎是零。我可能是一个晚熟的人,真正拥有成熟的三观,要到二十八九岁乃至三十岁以后了。

当时我进入了一家国企,拥有了稳定的工作,又通过相亲认识了现在的老公。结婚、生孩子之后,我逐渐开始觉得自己的生活走上了正轨,日子过得踏实和安心,生活的重心也转移到了儿子的身上。

可能每一位家长多多少少都会把自己童年没有实现的愿望,附加到孩子身上。因为我小时候的日子实在是太浑浑噩噩了,浪费了很多宝贵的光阴,因此我现在会尽量把孩子的时间管理妥当,让他过得充实一点

03.

第一场战斗:幼升小

现在回想起来,我第一次感到焦虑是在孩子上幼儿园大班那年。当时有个词叫「幼升小」,而在教育市场上又衍生出另一个词,叫「幼小衔接班」

孩子在公立幼儿园,大三班的下学期,他所在的班级基本上就空了。这帮孩子去哪了?都去了大大小小的机构或私立的幼儿园,上幼小衔接班。

我刚开始没有特别在意,觉得没必要让孩子这么早摄入这些知识,学习的路还很长,不差这半年,我想让他快乐一点。可看着家长们挤破头去抢一个个名额,看着班里的小朋友们一个接一个都走了时,我开始有点慌了

我突然间意识到,「是不是战斗已经开始了?学习的战役就打响了?我现在是不是得上紧发条了?孩子是不是也得套上紧箍咒了?」

那是我第一次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后来,迫于周遭的压力,我们也在一个私立幼儿园上了半年的幼小衔接班。这个所谓的衔接班,就是教一些简单的拼音、算术和汉字。实际上这半年对孩子的提升并不大,但对我们家长的心理安慰作用挺大的

04.

重点小学

我老公是北京人,公公婆婆之前都是海淀区某事业单位的领导,所以家里有学区房。于是我们按照正常的渠道,提供房本户口本,很顺利地进入了重点小学。这对我们家来说是一个很顺利的流程,不过很多同事和朋友都投来了羡慕的目光。

北京各区小学入学登记

「你真有命啊,能让孩子能上那么好的学校。」

「知不知道这个学校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学校?是多少人砸锅卖铁都想买个学区房进的学校?」

「你找了你们家老公就捡了一大便宜,起跑线上你就赢了。」

在很多教育论坛上,家长们都一致觉得这个学校的校风好,而且这所学校作为市重点乃至全国的重点,确实也有它的过人之处。

我自己感受到的一点是,这所学校真的非常尊重孩子,非常重视孩子的天赋。学校里面的老师不只把教师当成一份工作,而是当成一种使命。

尤其这个学校对待班级里一个淘气顽劣的学生的做法特别让我敬佩。

这个孩子是我孩子班里的「孩子王」,上课总是随意说话,随意走动,动不动就把脚踩到桌子上。他们一年级时的班主任是个 90 后,还是个小姑娘,非常有耐心,对「孩子王」谆谆教诲。

有一次「孩子王」闹得太过分了,班主任就说要给他家长打电话,结果 「孩子王」一把抢过老师手机,把她推到地上。这个 90 后的小姑娘拿他实在没辙了,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

即使这样,老师都没有放弃这个孩子,没有孤立他或排斥他。从班主任到教导主任,再到校长,他们都想尽各种办法帮助这个孩子,一头和他家长沟通,另一头请心理老师进行辅导,还建议他可以去打冰球——冰球是一项身体对抗的运动,很符合他的性格,也有利于他天赋的开发。

在学校和家长共同的努力下,这个孩子现在已经好了很多。这一路下来,我由衷欣赏学校的做法。

重阳现在已经五年级了,极少在学校碰到不开心的事儿。即使是他犯了错误,老师对他的批评也在我们家长可接受范围内。此外,学校还格外重视家长的想法,会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家长的建议,采纳家长的合理意见。

可并不是所有学校都能做到这样。我听孩子之前的钢琴课老师说,他之前带过课的幼儿园的老师就非常势利。那是一家特别有名的幼儿园,里面的学生很多是高干子弟。老师们怎么判断学生的家长有没有钱呢?他们会去翻孩子的衣领,看商标是什么牌子的,以此作为判断依据。如果这件事是真的,我非常接受不了

相比之下,重阳所在小学的风气便非常好。可能因为重阳同学的家长以知识分子居多,大部分是中科院的研究员,大部分本科是北大、清华或者人大,大家素质都很高。孩子和家长在金钱上的攀比之心并不重,总体是非常正能量的,这点我感到很庆幸。

而且家长群的氛围也非常好。像孩子班上每一次集体的亲子活动,都会有家长利用自己手上的资源,牵头来做。

我们最近的一次班级聚会是在开学的前两天。有位同学的妈妈主动提出想组织一场聚会,她之前在一个非常有名的跨国企业做公关经理,现在也是中国屈指可数的公关好手,给很多大腕都做过代理。

聚会的地点选在一个非常大的会议中心,全班去了 2/3 的家长和孩子,这位妈妈还从上海请来了一支非常专业的团建队伍,各类亲子互动游戏都非常专业,各类道具也准备的很到位,包括不同颜色的队服,各类标语、旗帜等等。每个人都非常有参与感,玩得很开心。

05.

小学的学习计划

即使是把孩子送进了全北京数一数二的好学校,家长这边也不能放松

这个意识是我在学校的一次家长会中树立起来的,当时一位很有经验的数学老师告诉在座的家长,「你们不要听那些鸡汤讲静待花开,孩子没有静待花开,只有家长不停地浇灌他才会开,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三年级再不养成就晚了。」

这番话好像给我打了鸡血,让我意识到,孩子真的不能放任——一定要去约束他,给他规定好一条正确的轨道,并且随时监督他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一年级的时候,重阳就开始上学而思的语文和数学课了,英语在别的机构上。后来各种辅导班变得越来越多,现在还加了编程和围棋课。

编程这一块,我们就上得晚了。如果能早一点介入,比如说一年级二年级就开始,对孩子的思维训练和升学,会有更大的帮助。我们四年级才开始,确实晚了。

2019 年北京小学生 KOOV 编程创新挑战

至于孩子自己,他已经习惯这种日子,就像温水煮青蛙,当你把他搁置到这个环境里,他会觉得这就是他的生活,便不会有所抵触。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在慢慢地加量,他并不会有明显的不适感。

我也不是一个死板的母亲,会留出给他玩的时间,劳逸结合。当然,不可否认,也有那种被家长逼着天天学习、没有玩耍时间的孩子,但是我不太认可那样的做法。

关于学习这方面,也不是我单方面的意志,孩子自己也很自觉主动。他看到周围的孩子都在学,大家每天都在上各种各样的课外班,同学之间在学习上都互相较着劲儿。

有一次,我一个高中同学来北京家里做客,他现在是深圳一所高中的英语老师,他很好奇好学校的孩子是个什么样的状态,就在我们家住了两天,和孩子进行了一些深入的交流。

他亲眼目睹我儿子一天的紧张生活,问我们孩子,「你们班里的学生是不是学习任务都特别紧?」

我儿子说,「都差不多,大部分都这样,在外头报各种各样的班。」

我同学又问,「那你们这么学,不都学成了书呆子了吗?」

我儿子回答,「不是,我们班同学中,学习越好的体育越好,表现越好。」

「那你们平时没有时间看书了怎么办?」

「那我们就用下课的时间去看书,想去做到的事情,我们一定会挤出时间去做的。」

我听了这番话,不禁感慨环境对人的影响真的太大了。他们学校的同学不太比吃穿,但会相互比学习、比成绩

重阳回家后和我说的事,大部分和学习有关。比如,「好可惜这题我扣了 3 分,谁谁谁扣了 4 分,谁谁谁太差了、没救了。」有时还替别人担心,「他怎么办啊,他再怎么学也学不好了。」

06.

小升初:海淀六小强

在海淀的教育竞争江湖中有六所中学大名鼎鼎,全北京的小学生都挤破头地想进去,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海淀六小强,分别是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华附中、101 中学、十一学校和首师大附中。

六所中学承包了海淀 90% 以上的高分段和清华北大录取名额

成功进入六小强被称为上岸,家长中流传的说法是,一旦拥有了一张六小强的入场券,孩子未来的人生就有了很大的保障。

据统计,2020 年北京六年级的小学生大约有 14 万人,而最终能进入六小强的只有 1% 左右。僧多粥少,小升初的战争就分外惨烈。所有有志于上六小强的孩子,大概从四年级开始,就要接受大规模、高强度地训练和准备。

2017年海淀区中考前几名,基本都是六小强及其民办校

人大附的早培从四年级就开始了,但参加早陪班的条件是——必须通过早陪班的考试。海选区人大附早陪班的选拔考试,每年有 1 万多人参加。竞争很激烈,所以为了通过考试,学生需要做大量训练,各类机构也应运而生。

早培分三步:

第一步,参加早培的海选考试, 初试大概1万多人,最后能留下2000多人,也就是俗称的入营。

第二步,参加早培的复试, 2000多人筛选出大概几百人

第三步,参加夏令营,在 剩下的几百人中最终筛选出180 左右

也就是说一个孩子能进入早培营的几率,大概是一百分之一,只有这一百多个孩子可以进入人大附这所「最好的学校」。你别看机会那么小,要的人数那么少,但每个家长都非常重视这件事,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没问题。一旦考上,那就是了不得的事。

我是没有走这条路,我确实知道人大附好,但里边的孩子太强了,压力肯定很大,我还是希望孩子快乐一点,所以人大附我是不考虑了。

不过,我当然也希望孩子能进入六小强之一,北大附、清华附和 101 距离我们家比较近,所以我侧重考虑这三个学校,但是也随缘。

07.

焦虑制造者:从校属坑班到培训机构课外班

虽然说是随缘,重阳妈妈还是在做着积极的努力,为儿子搜寻着每一个可能的机会。

因为不仅是人大附,其实每一所重点中学都巧立名目,通过各种课外班和内部考试来提前锁定好生源。

虽说是这些年开始,媒体上才有了「鸡娃」这个词和相关的大规模报道,但其实在北京,小升初的竞争由来已久,从 1998 年北京教委要求取消初中择校考试,实行就近「电脑派位」政策以来,小升初就开始有了五花八门的渠道,比如「点招」、「推优」、「特长生」、「共建生」等等。

而其中最有名、历史最久的就是所谓的「占坑班」,它们一般是由重点初中自办或者和教育机构合办,用来提前选拔优质生源。

关停「坑班」的宣传插画

2010 年左右,海淀区名校对应的坑班大概有 106 个,而为了保证在坑班中获得更好的排名,小学生们还会额外上一些学而思、高思之类的民办培训机构——所以负担越来越重。

后来经过北京教委多年的整顿,在 2019 年,明面上的最后一个坑班,面向清华附的龙校被关停。

但是实际上讲,之后两年来,这种与重点初中入学名额挂钩的课外班,仍然以更隐秘的方式存在于海淀黄庄的众多教育机构中。每个花了钱报班的家长都渴望接到一通来自教育机构的密电,通知孩子参加一场可能改变人生的考试。

著名「坑班」龙校的关停通知

清华附的小升初,大概会在五六月份组织一次相对内部的考试。至于这个考试消息怎么放出来的?很玄,也许会通过机构,也许会通过学校

比如,机构会突然给你打电话,通知你的孩子明天晚上 19:30 去参加三门考试。我们家长再多问几句,比如考什么,有什么用,前台就会跟你说,「你来就行,能通知到你已经不错了」

越什么都不告诉你,家长越会觉得机会难得,毕竟谁也不敢拿孩子的前途开玩笑,基本上都会克服万难去参加考试。

我们也参加过两次类似的考试,但究竟考了多少分,这个成绩流向何处,我们一无所知。明知这些机构真真假假,可能在故弄玄虚,但家长们都不敢怠慢

这些课外辅导机构就像分蛋糕,比如这家是跟 101 中学挂钩,另一家是跟清华附挂钩,他们默契地把利益一块一块分割好,等待家长上钩。

而对于家长来说,你想掌握更全面的信息,让孩子参加更多的内部选拔考试,你只能多报班,花更多的钱,报更高端的班

我现在给重阳报了两个数学班,除了因为奥数是小升初的重中之重,还因为你在两个不同的机构,就意味着会有两个机会。

重阳妈妈告诉我们,从儿子上了五年级以来,课外班的费用比低年级时翻了一倍, 一个学期要三五万,而一年就要小十万

笼罩着学生家长的焦虑,其实很大一部分就是这些教育机构煽动起来的,家长越早开始焦虑,培训机构就越容易赚钱。

这段时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发布了校外培训风险的提示,北京也开始率先严查教育培训市场,这也许有利于培训行业的规范,但是教育内卷的氛围可能很难发生什么实质性改变。

校外培训风险提示和关停的教育机构

08.

「鸡娃」还是「鸡自己」

在采访的最后,我们的制作人也问了重阳妈,教育孩子这些年来最焦虑的是什么时候?」

重阳妈笑笑说,「最焦虑的时刻还没有到来,也就是真正小升初的时候。」

也许只有等儿子顺利「上岸」之后,重阳妈才能有时间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

回想这十几年,在国企稳定又清闲的工作,确实给重阳妈争取了更多关注和教育孩子的时间,她从没有后悔过为了孩子所付出的精力,但是每个女性在做妈妈的同时,也是一个独立的人,她也渴望能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而且谈到鸡娃,媒体中提到的大多都是海淀妈妈,从来不是海淀爸爸。爸爸在孩子的教育中常常是缺失的。当代女性在家庭和事业之间努力维持着微妙的平衡,有些选择也确实是无奈之举。

我身边有一个家长,她是 清华毕业的。

有一天,她在我们大群里抱怨,觉得孩子的数学老师水平有限,不会教数学,以至于她 想要辞职做全职妈妈,自己教女儿数学。后来,她说到做到,真的就辞职了。

我内心觉得有点讽刺,这位妈妈当年想必也是拼尽全力考上了清华,现在却选择放弃这些知识所带来的自身社会价值,回家给孩子辅导作业。那当时考清华的目的是什么呢?就算把孩子辅导好,上了清华,将来再重蹈这样的覆辙吗?

自己上清华就是为了让孩子也上清华,岂不成了一种乏味的轮回?

所以,我觉得妈妈还是应该有自己的工作。谁不希望自己事业成功呢?现在孩子也大了,慢慢走上了正轨,我想等他顺利小升初以后,我应该会轻松一点。40 岁也不晚,我也想把更多的精力放回到自己的事业上。

我的儿子现在长得越来越高,认识上也会越来越成熟。再过两年,如果我自己没有一个更好的成长,很可能会慢慢跟不上孩子的节奏。我不希望跟孩子有代沟,我希望能跟他成为朋友,一同成长

其实,把「鸡娃」的那个精力,用来「鸡自己」,效果应该也是一样的

本文由「故事FM」授权转载,「故事FM」是一档亲历者自述真实故事的声音节目,每周一、三、五在微信公众号(ID:story_fm)及各大音频平台同步播出。

责任编辑:

分享到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