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验 正文

电影《红楼梦》票房口碑双双“翻车”,不能拿“被黑”当理由

经验 编辑:释风 日期:2024-12-15 09:19:46 1人浏览

电影《红楼梦》票房口碑双双“翻车”,不能拿“被黑”当理由

经典IP的改编自带热度,同样也容易引发争议。8月16日,由胡玫执导的电影《》正式上映,但电影在上映之后却遭遇票房口碑双双“翻车”。电影投资2亿元,上映六天,票房却不足五百万元;与宣传中“筹备18年”的用心相比,观众的评价多是“魔改剧情”“质感像网页游戏”。21日,导演胡玫发文称,“有公司和黑手出钱黑这部片子”,一时间,“导演破防”“导演斥AI恶意评分”也上了热搜。 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真是被黑了吗?笔者刚刚看完电影,个人的感受是,虽改编自经典文学作品《红楼梦》,却更像一部《》的同人电影。人物还是那些人物,但故事却非观众印象中的那个故事。导演在采访中也表示,这是一部关于“阴谋与爱情”的故事,讲述的是四大家族为了解决财政危机,不得不促成宝玉和宝钗的婚事。这个文本早已和小说《红楼梦》相去甚远,宝钗、宝玉和黛玉的故事成了“青春疼痛文学”,也就难怪观众不买账。 经典作品改编不易,关于《红楼梦》的改编,就不得不提到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以下简称87版《红楼梦》)。87版《红楼梦》塑造了一代人对于经典文本《红楼梦》的视觉记忆:王熙凤的“未闻其人先闻其声”、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场景、林黛玉的弱风扶柳,都让人印象深刻。有该版本的珠玉在前,观众也自然有了比较的范本。 87版《红楼梦》显然对这部电影影响颇深。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的主创似乎不愿意舍弃87版《红楼梦》中的经典人物和“名场面”,于是,电影似乎就成了各种名场面“串烧”,这也让整个故事缺乏明确的逻辑主线,旁枝末节过多,主旨也不够明晰。作为一部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既没破,也没立,在“市场”和“个人表达”之间左右摇摆,观众自然也很难融入进去,产生共鸣。 虽说经典改编不易,但电影主创团队也需要有直面观众真实口碑的勇气,在以后的创作中调整思路。毕竟,好的文艺作品不能“闭门造车”。 反过来,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改编,观众同样也需要保持一定的宽容度。需要看到的是,《红楼梦》的改编难度很大,原著人物繁多,故事跌宕起伏,倘若要改编成一部2小时的电影,势必要对原著进行大刀阔斧的删减,取舍难度不小。据不完全统计,从1924年梅兰芳主演的京剧电影《黛玉葬花》算起,《红楼梦》的影视改编至少已有20部,但最终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却寥寥。 经典作品搬上大银幕,有两种改编思路,要么规规矩矩照着原著描眉画眼,要么主创选择拍自己对经典的理解,但这也会有颠覆原有文本、挑战观众接受度的风险。徐克的《青蛇》就是一个例子。电影《青蛇》改编自家喻户晓的白蛇故事,徐克选择颠覆原有文本的人物关系和人物形象。在电影中,法海有了人性,小青也有了主体性,白蛇和许仙的爱情也并非是一个纯爱故事,这些都挑战了观众对经典的印象,以至于《青蛇》在上映时,并没有激起太大水花。但经过时间证明,《青蛇》仍是一部优秀的改编作品,其文本生命力的一个佐证则是,徐克所创作的青蛇形象,以及青蛇和白蛇的结伴桥段被后续的创作者所沿用。 当然,这背后都依赖创作者对于经典文本有足够的把握和清晰的认识,对其呈现何种面貌也需要有超高的执行力。这两天热度比较高的《黑神话:悟空》也改编自经典文本《西游记》,但游戏的主创团队没有囿于《》中“西天取经”的文本,而是从“取经后”的故事开始讲起,也是属于对经典的再创作。 说到底,改编经典文本,难度大,风险更大。对创作者来说,无疑是一次挑战。而经典改编向来也没有固定格式,观众也不必拘泥于原有文本。只有保持对再创作的宽容度,才能激发创作者源源不断地赋予经典作品新的生命力,由此才能诞生更多新的经典。 特约评论员 丁慧 上游评论投稿邮箱:sypl2020@163.com
分享到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