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XX年,武汉、成都、重庆三地高新技术产业都呈现快速发展势头。武汉市XX年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为2055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四分之一;新能源、动漫、集成电路三大产业产值增幅分别高达35%、43%和46%;节能环保、生物、软件服务外包、新一代移动通信等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成都市XX年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1469.25亿元,增加值575.62亿元。重庆市高技术产业XX年销售产值达1028.22亿元,同比增长19.8%;实现销售收入987.73亿元,增长18.1%;实现利润64.35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器机械器材及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已成为重庆高新技术的四大支柱产业。
二、三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特点
武汉、成都、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工作,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集聚区和主战场。
1、空间布局合理,企业密集度高
武汉市工业空间布局分为汽车及机电产业集聚区、电子信息及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钢铁化工及环保产业集聚区、食品产业集聚区四大块,分别位于武汉市的西、南、东、北面。其中,东湖高新区为国家级开发区,成立于1988年,区内包括武大、华中科大等42所高等院校、中科院武汉分院、武汉邮电科学院等56所科研院所、1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5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700多个技术开发机构、20多万名专业技术人员、55名两院院士。园区拥有80万名在校大学生,科技、教育实力居全国第三,XX年又被批准为全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初步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生物工程与新医药、环保、机电一体化、新材料、高科技农业等六大高新技术产业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
关键词: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问题
中图分类号:F27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2008201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洛阳作为老工业基地,目前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严峻局面,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仅关系到洛阳“十一五”宏伟目标能否实现,更关系到洛阳经济社会能否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深入研究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几年来,洛阳市委、市政府积极实施工业强市、科教强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加快科技进步、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截止2006年,全市共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48家,高新技术产品744种。2006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0亿元,增加70亿元,同比增长16%、19.5%,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8%,居全省第2位。2007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20亿元,实现增加值95亿元,利税28亿元,出口创汇6.2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60%、32%、28%、25%。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电子信息和生物工程与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
总体上看,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与发达地市相比,甚至和省内一些地市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低端化。洛阳拥有数量相对较多的高新技术企业,但大多属于加工型企业,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方面明显不足。根据2008年新颁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目前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工作更注重于对拥有知识产权的考评。按照此办法,2008年我市只有68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认定。这一结果充分说明,我市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创新能力和水平还不高。
(2)小规模。2006年,我市348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共完成产值200亿元,12家原部属科研院所,技工贸总收入86亿元,像七二五、六一二等高科技企业,好的一年的产值也就十亿。而郑州2006年全市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达到746亿元,2007年更是达到1000亿。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1家,宇通和中铝河南分公司的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
(3)弱关联。这是指企业之间关联度差。按照2006年的统计数字,我市所拥有的348家高新技术企业广泛分布在机械、电子、化工、生物制药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领域,呈现出较明显的弱关联特点。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聚,辐射带动区域发展,2008年2月,国家发改委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地区授予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在这次授牌仪式上,河南南阳被授予新能源产业基地,郑州被授予生物技术产业基地,而作为科研条件优越,行业优势明显的洛阳却榜上无名。这充分暴露出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关联度差,集聚效应并不明显。
(4)面朝外。洛阳凭借自身所拥有的科研优势,在一些国家大型工程项目上发挥着应有的作用,比如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神舟系列飞船等,但在对阳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却不甚明显,存在“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洛阳产生的许多科研成果并没有在本地开花结果,反而流落他乡生根发芽。
(5)弱竞争。这是指产业竞争力差。由于产品低端化,发展小规模,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创新能力和水平不高,洛阳800多种高新技术产品中,目前还没有产生一个国际品牌,拥有国内名牌也不足十个,真正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在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的高新技术产品寥寥无几。就产业整体发展来看,整个产业尚未形成互相关联、相得益彰的有效的产业链,无论是“单兵突击”还是“集团作战”的能力都不强。
2 制约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就洛阳拥有的基础条件来看,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理应有个较快发展,但事实并非如此。总体来看,制约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归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观念因素。首先,部分领导和部门科教强市意识不够强,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其次,许多企业有急功近利思想,注重眼前利益,不愿投入资金进行创新活动或高新技术改造。
(2)环境因素。技术创新的调控体系和政策保证体系不健全,推动技术创新的优惠和激励政策的制定明显滞后,特别在科研奖励、产学研结合等方面都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其次是已有政策不能得到很好落实,政策棚架较为严重。
(3)资金因素。每年市财政的投入只有几千万,低于安阳,远不及郑州。2008年我市三项科研费有三千万左右,郑州市是1.2亿元,差别巨大。
(4)人才因素。尽管我市专业技术人员的万人平均水平高于全国,但高层次人才相对缺乏,特别是高科技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懂科技会管理的人才相对不足,再加上人才的大量流失更显人才短缺。
(5)体制因素。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着技术可以超越,但体制难以超越的问题。这包括管理体制、金融体制等。比如我市许多原部属科研院所已改制成企业,但仍隶属于中央企业,这就和地方管理构成两条互不相干的平行线,极不利于其发展。科技产业化的市场机制不健全,是造成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主要原因。
3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
3.1 明确发展战略,优化发展环境
尽快制定与科教强市战略相配套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并通过不断宣传使科教强市战略真正深入人心,真正引起各级领导的广泛关注,切实把优化发展环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甚至应当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考量。
3.2 大力拓宽融资渠道,加大科技投入
首先要继续增加财政投入,确保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应逐年增加,至少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次,在增加财政科技投入的基础上,应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金融机构及其他社会力量参与的多渠道、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3.3 建立“官、产、学、研”相结合的长效创新机制
游戏需要规则,比赛需要裁判,政府政策导向是一把有形的手,离开政府的指引,创新力量将只是一个个的个体,无法得到整合,合作创新的市场交易成本也会大大增加,导致区域创新体系无法形成。政府可从管理、组织与协调职能和保护创新与促进扩散并举的原则出发,对科技创新活动进行干预和调节。
3.4 大力推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针对我市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现状,我市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和改善:(1)抓好政策落实。落实现有政策并进一步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以便留得住我市的优秀企业,同时吸引更多的外地资金、技术、人才到我市安家落户谋发展。(2)建立科技成果市场化机制。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灵活措施,如定期召开科技成果拍卖会,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利用电脑网络进行成果等手段积极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3)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应积极与我市金融系统协商、探讨、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力争使金融对有市场、有前景的民营科技企业更多的支持。(4)逐步引导民营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靠拢。
3.5 继续强化高新区的孵化扩散功能
首先,要进一步优化高新区发展的人文环境。
其次,要尽快理顺高新区的管理体制。应尽快明确高新区管委会的行政地位。在高新区的战略定位上,应根据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宗旨和方向,确定为经济科技特区。
关键词:梅州市;高新技术产业;绿色崛起;科学发展;特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5-0003-02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梅州市是广东省的欠发达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既是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重要内容,也是梅州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重要途径,对实现“绿色”崛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2007年梅州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情况
(一)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迅速
全市有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3家,其中,当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家,企业主要分布在电子信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能源与环保、现代农业等领域。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技工贸总收入39.25亿元,产品销售收入39.1亿元,增加值11.97亿元,利税7.15亿元。2007年总产值超亿元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有14家,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2%。与2002年相比(高新技术企业19家,工业总产值11亿元,其中产值上亿元的企业为3家,销售收入10.61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4%),高新技术企业从总量到规模等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二)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不断提高
我市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有58家,产品达116种,产值39.42亿元,销售收入37.27亿元,工业增加值11.62亿元,利税总额6.2亿元。与2002年相比(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32家,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62种,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0.1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产品种数、产品规模都取得较大幅度的提升。
(三)梅州高新区建设初具规模
高新区核准面积11.03平方公里,累计已开发面积5.4平方公里,累计投资5.29亿元,高新区生产总值4.95亿元,高新区工业增加值8380万元,税利1.17亿元,已注册企业76家,从业人员3977人。近年来,为促进高新区的建设,梅州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新区快速发展的优惠政策,完善了园区配套基础设施,使梅州高新区的软硬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007年,省市共建汽车零部件产业梅州基地畲江创业园建设正式启动,重点发展以汽车零部件为主的机械及汽车电器产业群,全力加快高新区的开发建设。
(四)特色产业基地成效显著
广东省火炬计划机电特色产业基地(梅州)、铜特色产业基地(梅州)、电声特色产业基地(梅州),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84.2亿元,总收入79.8亿元,产品销售收入41.5亿元,出口创汇3.41亿元,工业增加值26.6亿元,利税9.3亿元,基地内企业194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9家),企业从业人员46250人。梅州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了龙头高新技术企业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聚集和培育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产业。
二、梅州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措施
(一)重视产业链高端企业发展,鼓励发展资本与技术密集型高新技术项目
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有选择地招商,加大高新技术项目引进力度,把汽车零部件、机电一体化、铜产品深加工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着力点,通过开展重点招商和专题招商活动,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内外重点汽车零部件企业向梅州产业转移园区转移,大力发展汽车关键零部件、机电一体化、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促进梅州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建立多渠道投融资体系,为高新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强化科技投入,加大政府财政对高新技术产业资金支持力度,设立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
(三)加快产业转移园区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是加快产业转移园区创业服务中心建设,为入园企业提供创新创业服务;二是提升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园区企业提供创新服务的能力;三是鼓励和引导企业建立自身的研发机构,创建省或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技术中心;四是建立产业转移园区产学研示范基地和产学研战略联盟,形成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创新机制。
(四)把产业转移园区建设成为极具竞争力的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
科学规划转移园区的整体布局,明确园区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紧紧围绕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这个目标,发挥转移园区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载体作用。以我市优势产业为依托,充分发挥梅州比较优势,借助广州及珠三角地区的技术、资金、人才优势,发展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配套,促进产业转移园区向高水平、宽领域、纵深化方向发展。
(五)加强横向联合,全面推进产学研合作
紧紧围绕技术发展需求,加强组织协调,加强横向科技联合,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工作。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高等学校为技术依托、产业化为目标,产学研相结合的新机制、新路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升产业竞争力。
三、梅州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尚未建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健全的政策体系
突出表现在:各类高新技术发展和产业化计划缺乏有机协调,发展目标不够集中;科研机构面向经济建设的创新不足,一些科技成果缺乏现实市场需求,转化难;产业规模小和产业配套优势不明显;产学研结合仍不够紧密,合作创新机制不灵活;知识产权开发利用体系不完善,服务体系不健全等。
(二)高新技术产业技术人才缺乏
缺乏高科技人力资源,高新技术产业人才总量偏少,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严重缺乏高新技术产业的领军帅才。客观上,由于地处山区,信息交流不便,信息相对闭塞,高素质人才特别是缺乏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观上,由于产业集聚度低,产业链条短,对高素质人才吸引力不足,造成我市高素质人才缺乏,尤其是经济管理类、工程技术类等高级人才更加缺乏。
(三)自主创新能力较差
当前,我市高新技术企业缺乏核心技术,产品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产业核心竞争力较弱。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只有少数几家,其他企业发展在技术上基本表现为“拿来主义”,没有很好地把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和创新结合起来,许多高科技产业成了不能掌握核心技术、没有自主品牌的“空心”产业,只能是处于高新技术产业链的加工制造环节,效益无法提高,更无法使企业做大做强。
(四)缺乏知名品牌和规模龙头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大多数规模偏小,即使像国威电子、宝丽华等在国内有一定规模竞争力的企业,与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也很大,缺乏一批有较大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跨国企业。
四、加快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着力优化政策环境
一是认真落实和进一步完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要建立完善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工作机制,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将工作目标、责任分解落实到位;二是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要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各级政府要按政策规定保证科技三项费用投入,制定出台科技研发投入管理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积极向上争取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财政性专项经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担保资金、生产调度资金等向高新技术产业倾斜。要加大金融介入支持力度。建立银企联系制度,定期推介重大高新技术项目,吸引金融资金向高新技术项目和企业倾斜。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积极寻求国际、国内风险投资涉足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拓宽融资渠道。
(二)必须实施好人才工程
梅州工业发展,需要有一批工业人才队伍,这支队伍应由四方面人员组成,即优秀企业家队伍、企业管理营销人才队伍、企业技术工人队伍和企业管理干部队伍。要形成这样一支人才队伍,必须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人才引进、选拔和任用机制。要加快人事、劳动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用人机制,使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
(三)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
一是借助外面的大平台、大品牌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大力推动梅州相关产业与华工大、华农大等技术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对接,争取联合对一些共性技术进行科技攻关,或者研发新产品和新工艺,如矿产开发、汽车配件、电子信息等;二是加强企业特别是骨干中小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努力提高“梅州制造”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份额。
(四)做强骨干龙头企业
做强骨干龙头企业是延长产业链的有效途径。一是要做大做强现有骨干企业,以“工业20强”为重点,以全市56个新增长点为抓手,以50家优质民营企业和年销售5000万元以上的县域重点企业为基础力争在今后几年形成3~5户年销售产值逾50亿元的龙头企业和一批年销售产值超10亿元的骨干龙头企业群;二是加快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加快五华钼矿、平远稀土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这些项目早日竣工;三是抓好重大项目的引进,要建立起招商引资评价准入机制及招商引资考核指标体系,实行亿元以上大项目引进评审制度,着力引进对财政就业贡献大、产业带动系数高、环境破坏程度低的大企业大项目。
参考文献
[1]广东高新技术产业三分天下有其一――“五个转变”打造经济强省[N].科技日报,2004,(9).
[2]重庆市发展改革委.重庆市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科技问题研究(摘要).2005,(4).
会议总结了2011年度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工作,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产业规模继续扩大,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8000亿元,达到833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5%;实现增加值2142.7亿元,高于同期工业增速3.5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达到14.2%。合芜蚌试验区带动强劲,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284.4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63.4%。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有力推进,全省通过国家备案审批的高新技术企业已达1335家,达到全省规上企业的12.3%。火炬计划工作迎来新机遇,芜湖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型产业集群获得科技部批复。园区工作打开新局面,出台了《安徽省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暂行办法》和《安徽省创新型园区评价表彰办法(试行)》,首批创新型园区获省政府表彰。争取国家项目取得新进展,推荐国家主体科技计划项目入库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创新基金争取国家资金1.671亿元,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10位。高新领域国家工程中心建设实现突破,国家电动客车整车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组建。
会议提出2012年全省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工作要点,将贯彻试验区工作推进领导小组会议和即将召开的全省科技工作会精神,围绕主导产业发展,聚焦试验区建设,坚持“高端引领、创新驱动、重点突破、集群发展”,以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产业化为主线,通过规划引导、载体支撑、项目带动、政策激励,力争今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合芜蚌试验区产值突破6000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00家、合芜蚌试验区新增220家。
任鸣在讲话中指出,2011年,全省科技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在培育战略型新兴产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为经济结构调整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在合芜蚌试验区的示范辐射带动下,全省上下形成“争先恐后、比学赶超”的创新氛围。任鸣强调,2012年,要在三个方面进一步聚焦集力,为安徽创新崛起、转型升级作出新贡献。一是聚焦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要立足各地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锁定有限目标,主动作为,重点突破。要围绕主导产业的首位产业,凝炼共性关键性技术,开展技术攻关,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取得一批技术、专利、标准和新产品的成果。要继续培育主导产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一个在主导产业中高新技术企业相对集中,拥有一批竞争力强的中小企业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要在主导产业上大力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开展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组织的探索,采取股份制形式,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不断派生产业的新技术新成果,转化成产业的竞争优势;要多种形式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二是聚集重点项目,强化产业技术的供给能力。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在产业中的广泛深入应用,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要增强项目的储备,提高项目的入库率;认真组织项目申报,签订项目合同,加强项目绩效宣传。三是聚集县域科技创新,着力提升创新创业服务能力。县级科技工作要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抓好一批园区、一批企业、一批项目、一批服务机构。任鸣最后希望,科技战线的同志要广交企业、部门、专家、中介服务机构及金融界朋友,强化政策和管理方面知识的学习,争先进位,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打破惯性思维,创新工作思路。
会上,芜湖、马鞍山、黄山、铜陵等市及合肥高新区有关负责同志分别介绍了本地区特色工作经验。与会同志还围绕如何加快推进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工作等进行座谈发言。
关键词:高新技术;高新技术产业;制度;制度环境
1 制度及制度安排的内涵
制度,在一般意义上被人理解为一套行为规则,它们被用于支配特定的行为模式和相互关系。新制度经济学主张看待和分析经济生活中的问题,不能就经济论经济、而必须结合制度环境。按照新制度经济学制度的研究成果,制度内涵至少包括四方面的内容:①制度的最基本内涵是人们习以为常的惯例(或是规范化的行为方式)和具有强制性或约束性的规则,前者同特定的文化模式和社会过程密切相关,后者则主要体现为法律规则、组织安排和政策;②交易是对制度进行分析的基本单位,这既是由于习惯和规则只能体现于人们之间的交易关系中,同时又因为交易的各种具体形式描述不同的制度创造条件:③财产权与制度密不可分,因为它既与交易关系密切,又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动的主要手段;④制度通过提供一系列的规则界定人们的选择空间,约束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减少了竞争中的不确定性和交易费用。
戴维斯和诺思(1994)区分了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制度环境被定义为“一系列用来确立生产、交换与分配的基本的政治、社会与法律规则”,如支配选举、产权与合约权的规则。制度安排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方式的规则”。这个区分是为了研究的便利,即把制度环境作为外生变量,只把制度安排作为内生变量。相类似的,林毅夫(1994)定义了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制度安排的定义是“管束特定行动模型和关系的一套行为规则”,它可以是正式的,亦可以是非正式的。正式的制度包括家庭、企业、工会、医院、大学、政府、货币、期货市场等等,而价值、意识形态和习惯等则是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一个社会中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的总和则被称为制度结构。显然,制度结构包含了戴维斯和诺斯所定义的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作为规则的组织就是一种制度安排。可见,诺斯和林毅夫等人的制度定义,都内含着这样一个假定,一个社会的制度结构并非铁板一块,它具有近可分解性,既有纵向的近可分解性,又有横向的近可分解性。
制度是一个大的系统,它包含政治(法律)、经济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内容。本文研究的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问题,鉴于整个社会制度结构的近可分解性,本文不可能涉及社会中所有的制度安排,而只涉及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制度安排,包括正式的制度安排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本文认为,制度概念可作如下界定:①制度是人或组织的行为规则。如果我们把人或组织看作一个系统的话,经济学对其输出功能进行描述所使用的语言即是“效率”概念。确切地说,制度本身不会产生任何效率,它只有同人或组织相结合时,才可能促进该系统的效率增长或“非效率”增长。这就使我们认识到,制度能否促进系统的效率增长的关键,取决于它同人或组织的适应程度以及由此引致的“制度化”了的人或组织同外部环境的适应程度如何。②制度是组织构造的结构模式。一些新制度经济学家把制度等同于社会组织,无疑看到了制度与组织之间的内在联系,即任何组织都是按照某种制度框架构造而成的,因而也具有类似制度约束功能的组织约束功能,如企业制度和宏观布局制度。但是,制度和组织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制度是社会游戏规则,是人们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相互交流行为的框架;组织是为一定目标所组成的,用以解决一定问题的人群。如果说制度是规则,则组织就是游戏的角色。制度不仅为人和组织提供了社会游戏规则,而且还为组织的存在提供了构造模式和结构框架。而组织则是由特殊的群体为了一定的目标并按照某种制度结构组成的社会集合体。因此,组织的效率不仅取决于其构成要素的功能,还取决于它的制度结构模式的构造以及对制度框架的适应程度如何,即组织构造以及对制度框架的适应程度如何,即组织构造的制度模式是否能为该组织提供“适应性效率”。③制度是人类主体内在的文化结构模式。制度不仅包括行为规则和组织模式,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包括文化结构所形成的特定模式。制度离不开文化。根据以上界定,制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是在特定社会范围内统一的、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系列习惯、道德、法律(包括宪法和各种具体法规)、戒律、规章、(包括政府制定的条例)等的总和,它包括我们通常所说的机制、体制、政策等含义。
2 制度因素在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从传统经济学理论到新增长理论再到制度经济学,国外经济学家从20世纪80年代中叶以来,对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重要的变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新经济增长理论突破传统经济学理论。从不同角度研究了技术变量在生产中的内在性,提出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称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但该研究的不足是将制度结构与制度变迁作为假设条件予以忽略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虽然也认为制度创新可能是重要的,但在实证研究的假定中却假定这些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无关。因此,“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实质也是制度创新外生论。很明显,“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有意无意忽略了技术创新导致的经济增长可能对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的客观需求。制度经济学则将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视为一种客观的“创新过程”,并提出经济制度的变迁或创新是人们为降低生产成本或费用所作的努力的重要课题,这实质上已将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特别是技术创新紧密联系起来了。在其基础上,制度经济学提出,制度创新决定着技术创新,而不是相反。这是对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关系的全新认识。
制度环境的优劣是决定一个产业成长快慢的首要因素。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技术创新需要适宜的制度作为支撑,制度重于技术,制度重于资金。任何技术创新都是在一个特定的制度化结构体系和相应的制度背景下进行的活动。在不同的制度安排下,技术创新的绩效存在明显差异:一个专制的政治制度和一个民主的政治制度、一个肯定个人物质利益的经济制度和一个否定个人物质利益的经济制度、一个保护私有产权的法律制度和一个否定私有产权的法律制度、一个崇尚创新的文化制度和一个贬斥创新的文化制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经济因素可以通过创造技术创新需求来推动创新,技术因素可以加强技术创新的技术基础,制度因素则为经济因素和制度因素提供了一个发挥作用的制度框架,可有效地激励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制度激励是技术创新和产业革命永久的动力,是经济增长的不竭之源。新制度经济学的
分析表明,制度是继天赋要素、技术、偏好之后经济理论的第四大柱石,制度短缺或制度供给的滞后等制度缺陷同样会制约经济发展。而且,制度具有“资产专用性”,制度短缺不能由其他要素替代。一种体制比另一种体制效率高的原因就在于制度的不同,同样的生产要素在不同国家效率的差异实质上也就是一种制度的差异。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新制度经济学更具有实用价值,因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的差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不是生产要素的简单叠加,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这些要素,有了制度才能以发挥功能。诺思(1990)在分析为什么一些国家富裕而另一些国家贫困时认为:“由于缺少进入有法律约束和其它制度化社会的机会,造成了现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长期停滞不前。”制度是通过传统、习惯或法律的约束作用力来创造出持久的、规范化行为的,因而为人们决策提供了预期,一种保护经济主体从其创造行为得到收益保障的制度环境。有效的制度安排保证了能对技术创新主体带来预期收益,从而可以尽量减少技术变迁的外部性,避免创新利润溢出,从而造就了引导和确定技术活动的激励机制。技术进步依赖于知识存量的积累、基础知识的累进以及人才的培养等因素,其预先的准备时间长,投资巨大、风险高且成功收益难以估计,单个的市场主体是无法承受如此巨额的创新成本的,这就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来保证,它包括能产生创新的制度(如农业国际研究系统)、确立产权和契约的制度(如公司法、合同法等)以及分担外部化风险制度(如环保法、保险制度等)。
任何一种产业的发展,都是土地、劳动力、技术、管理等多种要素综合运用的结果。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在于:在诸种生产要素中,人力资本在该产业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保证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是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潜能。而要激发起拥有人力资本的专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必须设计出一种适当的制度安排,为人力资本所有者提供足够的激励。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践证明:没有一种好的制度安排,即使有了高新技术也是束之高阁,几十年不用;即使引进了高精尖的进口设备,也可能放在露天日晒雨淋直到报废。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有了一个能激励人们不断采用高新技术并不断激励人们进行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新技术就会不断产生,技术水平就会不断提高:而在一种压抑创新精神和创新活动、只鼓励外延式扩大再生产而不鼓励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制度安排下,只能是低水平重复建设,技术创新的速度必然是缓慢的。制度安排是否为高新技术的发生和扩散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有没有建立有效的、刺激人们创新的并把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的产权制度体系,其中包括私有产权、专利制度及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这是一个地区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是否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制度创新的作用,摒弃传统的重技术轻制度的倾向,注重同时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要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必须尽快建立一套有利于创新活动开展和充分发挥技术所有者、资本所有者和管理所有者积极性、创造性的制度安排,创建有利于创新活动开展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表明,制度创新往往比技术创新更为重要。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加快制度创新步伐,才是一条又快又好地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最佳路径。
美国学者A・萨克森尼安的《地区优势:128公路地区与硅谷》对造成美国这两个主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发展差异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作了深刻的比较分析。这本书在1994年出版,就引起了各地区发展政策制定者和业内人士的极大关注,原因是尽管128公路地区与硅谷开发相近的技术在同一市场上活动,结果却是后者蒸蒸日上,前者逐渐走向衰落。需要对这种现象作出解释。作者令人信服地证明,发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们存在的制度环境和文化背景完全不同。这本书的作者写道:人们,包括硅谷人,往往都没有意识到硅谷那种合作与竞争的不寻常组合连同其它要素共同构成的制度环境给他们带来的成就。由此可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快慢,不是决定于政府给了多少钱,调了多少人,研制出了多少技术,而是决定于是否有一套有利于创新活动开展和人的潜能充分发挥的制度安排、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制度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在资金、技术、人才、制度四大要素中制度是第一重要的:作为激励功能的制度可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潜能:作为市场配置功能的制度可以充分调动包括资本金资源在内的各种社会资源并实现这些资源的优化配置:制度具有整合功能。可以实现资金、技术、人才三大高科技要素的互动与集成。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资金、技术、人才等多种生产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充分调动诸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并使其形成集成和互动,关键在于提供一种合理的制度安排,只有通过制度改革才能为要素所有者提供一种持续的动力机制。事实证明,凡是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的国家和地区,都具有良好的制度环境。如果政府没有提供相应的制度安排,则市场机制也不能自动地实现高新技术活动的资源配置效率。因此,提高制度条件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匹配性和耦合性,通过制度创新条件的供给优化,创造出能释放企业创业精神和创业文化氛围,是解决高新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之道。
3 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关的制度安排
从广义上讲,高新技术产业的制度就是指适合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或初始条件和制度安排。高新技术产业的制度初始条件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制度产生的政治、法律和伦理的基本原则、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阶段、社会风俗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安排通常是指约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行为规则总和。从狭义上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安排。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制度包括由国家规定的正式制度安排(也称正式约束或正式规则)和社会认可的非正式制度安排(也称非正式约束或非正式规则)。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非正式制度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设计和供给的一系列规则,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以及由这一系列的规则构成的等级结构,从宪法到成文法,到具体的细则,最后到个别契约,正式制度具有强制力。非正式制度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由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组成,而意识形态是核心,并完全可(甚至就是)成为正式制度安排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理论准则。意识形态是节约认识世界费用的有效工具,也是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重要内容。当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得与社会制度变迁的方向协调一致时,它可以节约制度运行成本并减少变迁的阻力。诺斯把这种制度形式的功能总结为“在于告诉人们关于行为约束的信息”。新制度学派将文化作为制度的载体,社会学中的新制度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社会有效供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7.003
1引言
当今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是各国之间经济竞争的重要动力,国民经济发展离不开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对于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引领世界经济起航、加快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重要作用。虽然今天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但还是有不少问题,所以有必要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满足多样化需求着手,减少供给过剩的局面。
2文献综述
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题,国内学者戴新明(2016)提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无疑会大幅增加社会有效供给,这将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起到基础和关键性作用。郑巧英、刘会武(2016)认为高新区就是供给侧改革的坚守者,根据国家一带一路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要求,国家高新区作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战场,需要继续引领新时期的供给侧改革。董水生(2016)认为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表现为社会生产过剩,究其根源就在于供需之间的结构性失衡,供给侧改革迫在眉睫。
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高新技术产业存在的问题
3.1.1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不合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新技术产业更需要依靠科技进行产品研发。随着我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其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问题也成为焦点。从目前现状来看,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企业在研发经费投入、人才引进与培养、科技活动开展等方面严重不足,同时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术交流欠缺,导致不能及时的把科研创新人才和创新项目引进到企业,由于上述资源配置方面出现的问题,使得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出现障碍,全要素生产率降低,高新技术企业不能提供有效供给。我国企业由于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也不足,国内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外企业的技术压力。
3.1.2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制度不够完善
现阶段,虽然我国已经把高新技术产业视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并且给于高新技术企业许多的财税政策支持,希望通过高新技术企业依靠科技创新进行产业升级换代,为经济新常态注入新活力。政府制定的一系列的政策虽然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单靠政府的行政指导是很难有质的突破。还需要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进一步制定出法律法规,保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法律地位,给于高新技术企业优于传统产业的发展环境,进行依法管理,保障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4完善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建议
4.1优化要素结构实现创新驱动
为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有效供给,首先必须解决资源的合理配置,激发市场主体的地位,使各种资源要素能够根据市场的规则合理进出市场,自由地创造价值,自主的实现价值,形成经济持续不断增长的动力。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和科研人员的引进,搭建要素共享与配置平台,加快技术、人才、资本等多种要素的协调配合,积累科技创新的基础性要素。
4.2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体制改革
首先从政府方面出发,进行制度建设,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建立起有利于高新技术以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制度。政府承担起提供信息、中介等服务的职能,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完善各类市场和中介服务体系,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技术、金融、咨询等服务,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高新技术产业是依靠技术研究开发成果从而进行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和服务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加快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对推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基础和关键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同斌,高铁梅.财税政策激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J].经济研究,2012,(5).
[2]戴新明.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J].科技创业月刊,2016,(08):12,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己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也是国内各地区之间竞争发展的重要动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仅能加快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也是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的重要途径。
河南省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和人口大省,十分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高新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2000年,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50亿元,比上年增长23%。2000年高新技术开发区技工贸总收入307.98亿元,工业总产值244.53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出口创汇6210万美元。高新技术产业,正在成为河南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之一。但由于河南地处内陆,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限制,与国内发达省市相比,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体上还不强大,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
二、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高技术人才匮乏。高技术人才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正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国内竞争的加剧,成为世界各国的争夺对象。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正在通过移民、留学、国外工作等方式,或通过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研究院等形式,实施人才本土化策略吸引高技术人才。国内经济发达地区,也凭借其优越的待遇,吸引了大量人才,河南省地处内陆,经济发展落后于国内沿海发达地区,缺乏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人才外流现象较全国先进地区更为严重。高新技术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了河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河南高新技术产业缺乏发展的活力。
2、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薄弱。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小,难以形成产业集群,不易产生集聚效应吸引资金与技术。目前,河南省的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强度不高,主要通过引进技术和购置设备来满足技术需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我研制开发的关键生产技术项目不多,技术创新层次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
3、政府协调效率较低。政府是宏观产业政策的制订者,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河南省虽然制订了一系列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改善了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但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却存在宏观管理重叠,力量分散等问题。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政策研究、计划综合及其产业发展的各种规划、计划缺乏衔接:各部门各层次间不协调、研究与生产脱节现象严重:科技资金分散,难以发挥最大的效能。
4、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不畅。河南省对科技的财政投入主要集中于国有大型企业,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R&D投入不足;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特有的高风险性,银行在对高新技术企业贷款的条刊:和资金规模上也有严格限制,从银行融资比较困难: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大多处于起步或成K阶段,自筹资金能力有限。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及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
5、企业缺乏完善的治理结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滞后。企业的治理结构已不适应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的需要。比如一些由科研院所和校办产业通过改制而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与原单位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企业运行并不规模范,而一些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内部制度更是形同虚设。
6、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开发主体,创新意识和动力不强。河南省共有大、中型企业1000多家,但占总数35%左右的企业没有技术开发机构或科研机构,企业的开发机构不健全。此外,企业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比例小,2004年河南省企业科研人员只占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4%左右,而在发达国家或沿海发达地区,这一比例约在10%-20%之间。这些都制约着企业高新技术的发展。
三、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策
1、培养创新人才,营造创新环境。人才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必须依赖善于技术创新、敢于技术创新的科技人才。河南省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应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加快实施河南的高新技术人才战略,建立新型的人才培养、管理体制,形成合理、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和流动机制。尽力培育具有超前意识、创业精神、善于开拓,既懂技术和科技产业化规律,又懂经济和市场、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复合型高素质创业人才。要充分重视人才引进和留用问题,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全方位创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环境。在技术来源上,实行自主开发和引进并重的方针,营造创新环境,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2、加快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建立起企业发展的良性机制。应该加快科研机构的企业化转制步伐,使其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鼓励和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充分发挥企业直接面向市场和具备完成创新过程能力的优势;逐步推行企业产权的多元化,如实行技术作价八股、科技人员持股经营等一些体现知识产权资本化的制度,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动企业产生技术、管理、机制创新的压力和动力,变被动创新为主动创新,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投资主体、研发主体和收益主体,建立起企业自我激励和市场淘汰的自我发展机制。
3、正确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要深化经济体制改制,打破现存的不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切障碍,拆除部门拥有的“围墙”,地方控制的“围墙”,人才流动的“围墙”,另一方面,选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突破点,重点发展具有相对优势的信息技术,生物丁程及新材料工业等,在充分借鉴国外先进企业的基础上,注重二次创新能力的提高。
4、推进企业制度创新,确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这是建立企业科技进步动力机制的制度基础。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研究开发体制,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要积极推进企业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利用已有的科技存量,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实力,使企业能够集中科研主体和科研力量,研究、开发和经营重大科研项日,实现企业在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创新,把技术创新落到实处。
5、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的组织创新。河南省的科技要发展,科研力量要壮大,不仅要提高科研人员的业务素质,要强化科技机构建设,要有企业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而且要聚合有限的科研力量,实现组织创新,使其产生倍增效应。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政府采购;政策
政府采购是政府用以引导经济发展方向、保护和扶持国内产业、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政府通过公共采购可为本国高新技术产业提供良好的市场空间,降低高新技术产品早期进入市场的风险;鼓励和刺激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提高高新技术企业规模效益,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向民用市场扩散等等。纵观美、英、日等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历程,政府采购均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发达国家政府采购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一)美国的经验
1、确立政府采购的法律地位,成立专门的政府采购机构。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政府采购政策的国家之一,也是运用政府采购支持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最成功的国家。美国很早就颁布了《联邦采购法》,而且与政府采购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4000多个。此外,美国还设立了联邦、州和地方(县、市、镇、学区政府)三级政府采购机构来专职负责政府采购的具体操作。“美国事务管理总署”是联邦政府采购(国防采购除外)的专职机构,下设“联邦供应局”作为具体的执行部门。事务管理总署除由设在华盛顿的总部负责全面的采购管理及制度的执行外,还在各大城市设立分部,配有采购顾问机关、采购规格委员会、采购专业协会和监管机构联邦采购政策办公室等辅助机构。
2、运用政府采购政策,积极支持本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回顾美国新兴产业的发展史,政府采购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20世纪中期,美国的航空航天技术、计算机和半导体技术就是主要依赖政府采购的推动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美国的政府采购激励了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促进了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西部硅谷地区和东部128公路沿线高新技术产业群的快速发展就是典型的例证。20世纪90年代,在克林顿政府的“全面经济计划”中,为鼓励创新产品开发,仅就计算机相关的新产品的政府购买支出就达90亿美元。通过政府采购美国扶植了IBM、惠普、德克萨斯仪器公司等一批国际IT业巨头。
3、限制外国产品进口,对本国产品实行优先采购制度。为保护本国产业,美国早在1933年就制定了“购买美国产品法”,规定凡用美国联邦基金购买供政府使用或建设公共工程使用的商品,若非违反公共利益,或质量不符合标准,均应购买美国货。根据此法案,只有在美国商品价格高于外国商品价格25%的情况下才能向国外购买。另外,美国还通过设定本国产品比例限制,如,规定跨国公司政府采购的零部件50%以上必须在美国生产,采购合同比例限制规定,90%的政府采购合同须与本土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签订,通过“提高技术标准”、“增加检验项目”和“技术变化法”等技术壁垒政策,提高国外高新技术产品进入的“门槛”,削弱其对国内相应产品的竞争压力。
4、积极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开拓海外政府采购市场。美国政府采用宏观政策引路和微观扶持推动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积极与外国政府、国际组织签署有关政府采购协定及相应的贸易协定,在各协定中为高新技术企业进入海外政府采购市场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在国内设立各种专门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民间组织或专项基金,为高新技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优惠政策。2001~2003年,美国高新技术企业从加拿大获取的政府采购合同的数量和金额分别占全美公司同类指标的19%和21%,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含量的计算机、远距离通讯、环保技术等领域。
(二)英国的经验
1、设立专门的政府采购机构。英国的政府采购管理体制相对松散,属于典型的分散采购管理体制,中央设立政府采购商业办公室,专门负责与协调200余个中央部门和公共组织的政府采购。中央各部的预算部门和地方政府都拥有自行采购的权利,独立承担本部门及地区的采购事务,议会和财政部履行监督管理职能,并设有监督管理机构——政府采购管理司。
2、保护本国高新技术产业。英国政府规定,政府部门、政府实验室、国营公司必须从本国公司采购计算机、电子产品及通信器材;在国际采购中,采购部门必须证明在采购活动中本国供应商得到了平等竞争的机会;在水、能源、通讯及交通四个领域的公共设施采购中,本国产品的比例必须达到50%以上,价格高于3%以内的,也应优先购买。
3、注重支持中小企业。英国成立了专门的中小企业管理局,各地相应成立中小企业管理咨询机构及中小企业委员会;贸工部每年要拨专款用于鼓励中小企业开展技术革新的可行性研究、中间试验、新产品研究和开发计划;规定政府在采购时,要调查了解本国中小企业的实际竞争力,并通过培训、提供信息等方式,使本国中小企业有参与政府采购的竞争机会;要将大宗采购项目细化为小项目,以利于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竞争;中央一级采购合同的10%要给予中小企业,并责成财政部对这项规定的落实情况每年进行检查。据2004年度英国财政部的调查,中小企业获得当年合同数的占49.6%,占全部合同金额的25.3%。
(三)日本的经验
1、保护本国高新技术产业。与美国不同,日本主要是通过非正面的“曲线救国”政策来扶持本国的高新技术产业,通过本土采购比例限制、国外采购的高关税限制及为本土产品支持者提供优惠等措施,来促进本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振兴汽车产业时,规定政府单位100%购买国产车,驻外公司汽车零件的30%须在日本采购;其他产品外商采购的比例不得超过总金额的20%;采购银行专用计算机时,将本国尚未生产的中央处理器和国产外部设备的进口关税分别定为15%和25%;对购买国产计算机可享有特别折旧优惠,购买国产机器设备可享有照顾性补贴以及长期、低息、延期偿还贷款等。
2、注重利用国有企业采购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日本通过国有的电报电话公司(NTT)和日本电子计算机公司(JECC)采购,来确保国内电子通讯市场的增长。NTT是国有垄断企业,其采购规模在电子通讯产品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采购政策遵循优先使用国内产品的原则,并支付带有补贴性质的高价格。
3、注重支持中小企业。日本成立了由中小企业厅、科、专管和主管四级的采购管理机构,辅之以中小企业团体中央会等民间机构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并通过立法支持中小企业团体卡特尔,限制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挤压。
4、注重政府绿色采购。日本政府于2000年颁布了《促进再循环产品采购法》,该法旨在促进国家机构和地方当局积极购买对环境有益的再循环产品,同时最大限度地提供绿色采购信息。该法律实施一年后,74%的供应商绿色产品销量增加,75%的供应商推出了新的绿色产品。
二、对我国的启示
(一)设立专门的高新技术产品采购组
在组织体系上,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采购中心均应下设一个专门的高新技术产品采购组,负责制定采购高新技术产品的法规与政策、推行有利于高新技术创新的采购政策以及协调采购活动中采购者与产品供应者的技术关系、对采购事项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估等。同时,还应成立高新技术产品政府采购监督检查机构,对有关高新技术产品采购的一切事项进行严格考核与审查,保证采购的公正合法。
(二)限制进口,保护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一是加大政府采购规模,要灵活运用现有的各种政府采购方式采购高新技术产品,提高对高新技术产品的采购比例。二是实行灵活的价格政策,给予本国高技术产品一定的价格优惠。如国内外产品性能相同时,给予国内产品5%的价格优惠。而对于国防安全、环境保护方面产品的采购价格差额应更高,甚至禁止外商参与我国的政府采购。三是保证政府采购合同的一定比例授予国内企业。四是实行政府首购。如对国内企业或科研机构研发的试制品和首次投向市场的产品等预先招标采购,进行示范使用。
(三)帮助中小企业赢得政府采购合同
一是在中央建立小企业管理机构,地方设置其分支机构,辅之以中小企业协会,并设立驻外机构或部门以帮助中小企业进入国际政府采购市场。二是及时、准确地采购信息,为中小企业提供得到政府资源的机会,扶持其生存和发展。三是限制设置准入资格歧视行为,以保证中小企业进入并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门槛不会太高。四是细分采购项目、降低标的规模,为中小企业进入政府采购市场提供更大的空间。
(四)扩大高新技术企业的国际政府采购市场空间
一方面,我国应积极通过保护国内高技术产业,进而发展壮大本国高新技术企业,吸取国际招投标经验,为本国高新技术企业早日打入国际政府采购市场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制定鼓励出口的政策,形成本国高科技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同时,还应积极参加国际政府采购规则制订,签订国与国之间互相开放政府采购市场的协议,为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相关的国际法律咨询服务体系和合理保护措施,以拓展国内高技术企业的对外渗透空间。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