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问答 正文

娱乐因素论文范文

问答 编辑:骏祺 日期:2024-12-16 03:46:01 1人浏览

娱乐因素论文范文

娱乐因素论文范文(精选9篇) 1 西方体育娱乐价值在近代中国的走失 十八世纪末,伴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没落,中国人开始从沉沦中觉醒,走上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之路。西方近代体育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伴随西学思潮逐渐被引入了中国,但仔细审视近代体育在被引进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契机,便会发现体育娱乐家价值无奈的走失。 1.1 内忧外患中“西学为用”的急功近利 鸦片战争轰开了禁锢了几个世纪的华夏大门,古老的中华民族从此开始了长达一个世纪饱受欺压凌辱的黑暗的历史。长期的闭关锁国将腐朽的满清帝国隔离于了世界发展的大潮之外,而面对经过了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洗礼的西方列强的洋枪洋炮,竟一时间没有了反抗的能力。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开始在黑暗中探索救国救民的复兴之路,被称为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治夷”救国之策,意在学习西方先进文明,反之用以抵抗外敌侵略。在这样的政治主张的影响下,19世纪60年代一批开明的封建官僚,掀起了历时三十余年自上而下改革的洋务运动。而面对着内有农民起义,外有“蛮夷”骚扰的战乱局面,满清政府的当权者理所当然地将兴办现代军事工业、创设西式的军事学堂和编练新式陆军作为了此次改革的主要内容,西方近代体育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首先以兵操的形式传入了中国。清政府开始大规模地使用以德式体操为主的“洋操”来进行军事训练,其主要训练内容为:列队、刺杀、战阵等练习,也开展单杠、双杠、木马、平台等器械体操作为辅助练习。同时选派“艺童”赴国外留学,并且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创办了一大批军事学堂,如北洋水师学堂等。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当中规定:兵式体操为各大、中、小学的“体操课”的主要内容。 但我们必须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在洋务派学习西方的“改革”背后,高举着的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大旗。其所学西方之事只不过是用以应急的工具手段,而对其内在的社会文化价值视若无物,这种急功近利的方式同时也注定了中国近代体育的先天不足。西方的近代体育在经过了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已经基本实现了其在精神层面上的蜕变,形成无论在实践还是理论上都较为完整的体系,作为自由人性的体现活跃在西方社会的舞台上,其实践中的娱乐价值和观赏性的审美价值都得到了大众广泛的认可和接受。而当西方近代体育走入中国之时,即为工具,娱乐何用?显然对于饱受凌辱的旧中国,高效的军事训练手段、显著的身体锻炼效果,才是近代西方体育最有用的内容,娱乐因素遭到了无情的抛弃。就算是在洋务运动破产之后,“中体西用”备受非议之时,体育仍旧以兵操的形式为培养战斗力而服务。 1.2 以“尚武”为核心的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想 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的失败,以及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一向不好战的中国人,开始质疑“谦谦君子”之道。康有为在著名的“公车上书”中首先倡导强兵尚武之道,建议要“开设学堂、学习布阵、骑击、测量、绘图、练兵以强天下势”。梁启超受其老师康有为的影响,也积极倡导军国民教育,主张培养具有公德、合群、毅力、尚武等品质的“特色的国民”,并提出“战争者,国民教育之一条件也”、“且适应世界新潮,但采兵民合一制度,以自图抵抗强暴”等一系列军国民教育的主张。到了1922年,当时任北洋政府教育部教育总长的蔡元培主持制定的“壬戌学制”中,虽将单一枯燥的以兵操为主的“体操”改为了以田径、球类、游戏和普通体操等多种形式为内容的“体育”,但整个学校体育仍然以军国民主义为指导思想,明确提出在学校中“军国民主义当占百分之十”,而体育正是当时实现军国民主义教育的主要途径。 国人在战乱中也逐渐意识到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有对戊戌变法之后的社会风气的记载,如是说,“一曰人知危亡,不肯安於守旧……。二曰人幕欧风,多讲求於西学……。三曰人耻文弱,多想慕於武侠……。有志之士,乃汇集同志,聘请豪勇军帅,以研究体育之学”。[1]而“甲午战争”的失败更是令国人希望能通过学习日本迅速崛起的经验从而走上中国的复兴之路。一大批热血青年东渡取经,将日本的“武士精神”和军国主义带回了中国,进一步发展了近代中国的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想。日本著名近代思想先驱福泽谕吉在“文明论”中“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名言一时间成为了先进者救国的口号,体育这一可以培养“武士勇夫”,且对社会无害的高效途径自然而然成为了救国救民的良方。 不可否认,军国民主义的教育思想对西方近代体育在中国,特别是学校教育中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这样的体育如同军事训练,基本上为备战而用,严肃有余、活泼不足。而近代中国长达一百多年的动荡局势,又将如此的体育形式和价值认知,逐渐固定了下来,娱乐因素也因此被慢慢排斥出了正统体育的范围之外。 1.3 自然体育思想的片面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的战败令国人对“军国民”的救国方式提出了疑问,“兵操”体育也备受批判,自然体育教育思想正是在这个时候乘着新文化运动的思潮来到了中国,球类运动以及其它近代体育项目也在基督教青年会的推动下随之传入。自然体育教育思想源自欧美自然教育观和实用主义教育学说,其强调体育的目的在于教育人。[2]在自然体育思想的影响下,体育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学校体育中原本单一枯燥的“兵操”被丰富多样的体育形式所代替;对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体育教学方法规律的研究,使体育开始形成了科学体系的雏形,对中国体育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但由于当时中国普遍对体育所持的工具性认识倾向,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自然体育思想的片面发展。 自然体育思想传入我国时,无论是在思想文化界,还是在体育界其都是用来抵制军国民主义教育的有力武器。同时,在中国动荡不安的局势下,国人引进自然体育时又很自然的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其实用的教育价值和形式之上,却难以了解其强调自然、强调顺应人的天性的主张背后更深层次的人文关怀的思想精髓;无法回避的功利色彩将体育的娱乐因素工具化,快乐成为了辅助教学的手段,更难谈对体育的审美内涵挖掘和展现。如此一来,提倡适应学生兴趣的主旨异化成了“放羊式”的体育教学方式,虽说内容丰富多样,但教师主导作用的削弱,不可避免的使学生无法系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也正是这样的负面影响,为后来学校体育娱乐因素被排斥埋下了伏笔。同时,由于将自然体育作为教学手段的定位,使得其包括球类运动在内的丰富的运动形式,无法在大众中传播,有对其开展情况的记载,写道:民初西方自然体育传播,在教会学校仅及少数学生,在青年会仅及少数会员。[3] 除此之外,自然体育的在华传播者,对于体育娱乐功能所抱持的消极态度,也是造成自然体育思想片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如麦克乐先生对体育的论述中,将体育的目的总结为健身和教育两个方面,而娱乐在其中仅为从属和辅助的功能,体育在欣赏层面的娱乐性更是鲜有提及;对于休闲,麦克乐也表现出排斥的态度,认为“休闲基本上是一种运动方式,它对体育较少有重要作用”[4]。显然,自然体育思想在中国的片面发展,令中国体育娱乐因素的健康成长失去了一次重要的契机。 2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意识对近代体育娱乐因素的限制 关于中国近代体育娱乐因素的发展,除去客观的历史背景以外,不能不提及本土主流文化价值观的约束。 2.1“礼”文化中等级观念的桎梏 在中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动荡时期,孔子提出了“克己复礼”的政治主张令“礼”教思想,成为了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条主线。在“礼”文化中,最突出的特点便是等级森严的伦理道德观,通过对个性的压抑以求得整体的和谐稳定。中华民族的性格在这上千年等级观念的桎梏中形成了内向保守,隐忍谦让的特点。同时“礼”文化中严格的等级观念,也给中国传统体育、特别是其娱乐因素的发展套上了伦理道德的枷锁。 首先,等级观念不允许公平竞争。在《礼记射义》中有这样的记载:“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饮酒之礼”。于是,竞争的快感被淹没在等级的约束里,娱乐也消磨在了繁冗的礼节中。其次,“礼”文化中强调的是个体对集体的服从,是造成国人普遍性格中依赖性强、缺乏创造力的特征的主要原因,而这种性格特征也决定了中国传统体育少有生命张扬的激情。 2.2 中庸之道的内敛与养生之道的“静养” 中庸是儒家文化中经典的处世之道,“适中”强调不偏执,不走极端,合度适中即无过无不及。而对于情感的把持是中庸规范中的重点内容,“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不过喜过怒,不过忧过惧,才是君子之风尚。因此,“喜形于色”的快乐在主流意识中被认为是应当尽量避免的。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另一大派系———道家,则认为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来机体内部,主张通过“静养”的方式,尽量减少机体的损耗,调节机体内部平衡。在这些主流哲学思想的长期影响之下,中华民族所形成的含蓄、内敛、稳重、平和的性格特点,同时也造就了中国人对体育的价值取向:偏好舒缓的身体活动,而不主张令人过于激动、兴奋的运动。 虽然这种独特的东方价值观将体育的娱乐价值提升到了美感的层次,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轻视了体育在快感层次上的娱乐价值,也就增加了大多数人享受运动快感的阻力,限制了中国体育娱乐因素的全面发展。 2.3“重文轻武”的偏见 审视中国的主流价值观,不难发现“重文轻武”的偏见,“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国人思想深处不曾动摇过的法则;“文弱书生”更是成了社会尊重的对象,而“一介武夫”只不过是头脑简单、鲁莽草率的代词。1953年美国出版的《世界体育史》对古代中国做出过这样的评论:“国家的理想不是劳动者、军人或是活泼的年轻人,而是虚弱年老的读书人”。[5]在这样的价值取向影响下,习武之人以及靠表演身体技艺为生的卖艺者,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的轻视。再加上“业精于勤,荒于嬉”的古训,体育的娱乐价值被贬低成了不务正业“嬉闹”,这就使得许多极富娱乐性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逐渐失去了生机。 面对体育表演,人们更是“仅于观看,止于参与”,但哪怕是“观看”,也最多只能算是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虽然,历史上曾出现过诸如《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杜甫)这样美学意义上的体育评论文章,但占绝大多数普通民众,对于体育活动、特别是民间传统身体技艺之类的“杂耍”,只不过是(下转第106页)(上接第96页)看客而已,由于浅意识中“重文轻武”的偏见,很难上升到审美层次的欣赏。 3 结论 西方近代体育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黑暗的岁月里,作为复兴中华的一把利器走进了中国,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有了科学意义上的体育,但西方近代体育的快乐的天性,却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岁月里无奈的走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赋予了中国近代体育哲学的灵魂,将体育参与者精神、道德的修养推上了至高的地位,但却在强调体育美育价值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将其归入了教育工具的行列,而无法使其归复其解放人的游戏的本质。正是娱乐因素在中国近代体育中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中国体育发展的先天不足。 摘要:娱乐已逐渐成为当今中国体育的主流价值,对近代中国体育娱乐因素的缺失进行全分析,对中国体育健康全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认为中国近代内忧外患、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造成了中国近代体育在学习、借鉴西方近代体育体系时,对其娱乐元素的忽视;加之当时中国传统主流文化中刻板的道德礼教,内敛的精神价值趋向,以及“重文轻武”偏见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近代体育中娱乐因素的发展。 关键词:近代中国体育,娱乐因素,缺失 参考文献 [1]欧榘甲.论证变为中国不亡之关系[N].《清议报》第27册,1899-9-15. [2]体育史编写组.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20. [3]吴蕴瑞,袁敦礼.《体育原理》[M].上海:上海勤奋书局,1933:57. [4]Ellen W Gerber.Three Interpretations of the Role of Physical Ed-ucation.1930-1960:Charles Harold McCloy,Jay Bryan Nash andJesse Feiring Williams[D].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1966.P.103. [5]D.B.范达冷(美).世界体育史[M].成都体育学院编译,1966:34. 然而,我国当前的娱乐新闻报道总体状况并不容乐观。媒体报道的娱乐新闻量虽多,质却不高。现在频频出现的报纸、电视娱乐节目和网络娱乐板块中的娱乐新闻,多为一些简短的演艺明星动态和影视拍摄进程,虽然满足了受众对自己所喜爱的明星和影视信息了解的需求,但普遍缺乏深度。一些娱乐媒体甚至热衷于追踪娱乐圈中的绯闻、丑闻,迎合小部分受众的窥私欲,使娱乐新闻报道流于低俗化。如何避免娱乐新闻走入低俗化的误区,进而提升娱乐新闻的文化品位和深度,就成了业界热烈讨论的话题。 娱乐新闻报道切不可唯娱乐是瞻,不能为了制造轰动的娱乐效果来吸引眼球而不顾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这首先就要求娱乐新闻必须真实。娱乐圈原本就是复杂多样、信息瞬息多变的,因此记者和编辑应当对娱乐新闻的真实性加倍认真负责,确保消息来源的可靠性,确保一些细节不是添枝加叶,不能以讹传讹。娱乐新闻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关于演艺圈名人婚恋变动的,这方面的假消息十分常见,记者和编辑应确认之后再予以报道,不能为了抢新闻而对道听途说和网络谣言采取“姑且信之”的马虎态度。前段时间,一娱乐媒体称某位明星车祸去世,一时其他各大媒体和网络论坛纷纷转载,后来虽然证实了这是假新闻,但还是给这位明星和喜爱他的影迷造成了精神上的伤害,虚假娱乐新闻的劣迹可见一斑。 其次,娱乐新闻不能为了娱乐而娱乐,而应该具备一定的文化品位。其实,影视、歌舞等“娱乐”形式不仅能给人以一种放松休闲的娱乐享受,其本身也就是一种文化艺术,可以说,“娱乐”与“文化”是天然相连的,娱乐新闻在满足受众休闲娱乐需求的同时,也应该可以陶冶受众情操,给予受众审美的体验,满足受众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南方周末》在这方面做的比较突出,在这里,娱乐新闻并不仅仅是提供一些片段式的零散信息,而是上升到一个文化的高度。以前些时《南方周末》对欧洲某国际电影节的报道为例,它不仅像其他媒体一样报道了此次电影节的获奖名单以及出席嘉宾的情况,还把本次电影节中一些出色的影片联系其国家民族背景予以介绍,让读者对影片有一个从历史到文化的立体理解,同时对该电影节的历史发展和自身特色也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阅读完这个电影节专题,受众在娱乐之外,更是获得了文化层面的一种提升,于是这个专题的意义和价值便超出了娱乐消遣的狭隘范畴。所以说,娱乐新闻不应该把着眼点局限于演艺圈的风吹草动,而应该放宽视野,在一定的文化高度上报道更为多样性的娱乐事件。 第三,娱乐新闻应该具有正确的导向性。媒体的报道对其受众是存在着潜移默化的导向性的。表现在娱乐新闻方面,媒体对于娱乐消息的选择及其语言风格,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该媒体自身看待娱乐和娱乐圈的态度和偏好,传达着它的价值取向。作为一个特定媒体的忠实受众,他对娱乐的态度、偏好和价值观念很容易受到该媒体报道倾向的影响。因此,作为一个有着良知和新闻道德的媒体,应该多择取一些对社会道德风气和精神文明有着积极作用的娱乐事件予以报道,比如明星的公益活动,戏剧影视作品的公演公映等;而对一些“绯闻”、“丑闻”甚至暴力事件则要态度慎重,这一方面是出于对公众人物个人隐私的尊重,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部分受众的盲目模仿。尤其是对于青少年受众来说,他们的身心尚不成熟,容易对明星产生狂热的喜爱和模仿,今天报道甲明星打人,明天报道乙明星顶包案,后天报道丙明星三角恋,如此这般,必然会使青少年价值观念发生混乱,行为举止出现偏差,这对他们的身心发展十分不利。 当前娱乐新闻的失控,已经使得“娱记”成了庸俗浅薄挖人隐私者的代名词,更有甚者被冠以“狗仔队”的恶名。娱乐新闻和娱乐新闻记者能否为自己正名,就在于能否摈弃以前“唯娱乐”的错误观念,使娱乐新闻走上文化娱乐相结合的正途,使娱乐新闻成为满足受众情感需求和文化层次需求的兼美之品。 一、目前我国广播娱乐节目的收听现状 目前, 在广播娱乐节目中, 听众与主持人的互动主要有四种形式:发短信、发微博、发微信和拨打热线电话。发短信和发微博是纯粹的文字交流, 这就要求主持人要有较高的语言表达水平, 在文字理解的基础上, 与听众形成共鸣, 达到收听的效果。发微信是结合了文字和语音两大体系的功能于一身, 但是文字的处理和短信、微博一样, 而语音需要预先审听, 较为繁琐。此外, 开通热线电话虽然会大大增加广播的收听量, 但也是风险最大的, 热线电话直播, 主持人无法预料打进电话的是什么人, 也无法预料对方会说什么话, 所以如何达到广播娱乐收听的完美状态, 抓住听众的耳朵是研究的一大难题。广播娱乐节目是单纯的以娱乐为目的, 传递快乐为主旨的广播节目, 其形式多种多样, 有脱口秀, 笑话、问题竞答等等。通过调查研究不难发现, 广播娱乐节目首先都是以娱乐为主要特征, 在此基础之上, 发展幽默语言类节目或者才艺展示等类别, 然后加之不同就构成了不同的广播娱乐节目。 娱乐节目一直是广播节目的重头戏, 为我国广播事业的繁荣和普及做出了重大贡献。当前, 各行各业的竞争压力比较大, 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 对精神娱乐的要求逐渐提高, 所以, 广播娱乐节目就发挥了放松心情、舒缓压力的作用, 深受社会大众的喜爱, 成为各个广播电台的发展支柱。但是从上世纪电视媒体的兴起和大力发展, 我国的广播事业受到巨大的冲击, 首当其冲的就是广播娱乐节目。由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各种媒体播放器的快速发展, 原本就已经在和电视媒体的对抗中处于劣势的广播事业更是千疮百孔, 新兴媒体允许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观点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 而不需要按照电台安排的广播节目的顺序来收听, 这样, 人们的自主性更大。 由于新兴媒体的各种优点, 导致广播娱乐节目听众的减少, 粉丝的流失, 使得广播娱乐节目举步维艰。研究调查表明, 广播娱乐节目的听众主要集中在高中生、大学生、“高收入、高学历和高社会阶层”的社会人士以及有车一族。学生的收听段主要集中在晚间节目, 而有车一族和“高收入、高学历和高社会阶层”的“三高”人群则主要集中在上下班的高峰期, 然而, 目前这两个广播娱乐节目最庞大的收听团也已经加入到互联网的行列当中去了, 同时, 这两个群体也是新兴的数码产品接受最快的两个群体, 所以, 广播娱乐行业受到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面对新媒体所带来的巨大竞争压力, 广播娱乐节目要想重新焕发光彩, 在中国媒体行业中谋求自己的一席之地, 就必须调整广播行业的发展策略, 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融入到新媒体环境中去;另一方面, 要加大技术投资, 在节目的质量和品质上做到精益求精, 同时提高广播行业的硬件和软件水平, 才能使得广播娱乐行业的发展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二、目前我国广播娱乐节目收听状况不容乐观的影响因素 2.1广播娱乐节目主持人的主观影响 广播娱乐节目的主持人作为听众和节目交流的直接桥梁, 以声音直面听众, 没有换面, 没有气氛渲染, 而主持人在节目主持过程中, 一般都是主观随意发挥的, 所以主持人要时刻牢记自己面对的是社会人, 无论自己说的是什么, 都可能对其中的一位或者几位听众造成影响, 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 如果主持人无法传递“正能量”, 那么一档节目自然就没有欣赏性可言了。很多年轻的节目主持人为电台注入了年轻的活力, 但是由于缺乏经验, 往往忽略了节目开通的主旨, 娱乐节目的特点就是灵活多变, 很多年轻主持人凭借自己的喜好支配节目的走向, 在未能领会节目内容的状况下张嘴就说, 甚至胡说, 这样不仅伤害了一部分听众, 同时也不利于节目的发展。对于广播娱乐节目的主持人来说, 必须对自身有一个良好的定位, 在接受这份职业的时候, 就必须意识到自己所面临的责任, 作为一名社会公众人物, 广播娱乐节目主持人可以是听众的朋友, 也可以是听众的人生导师, 自己的一句话可能就会对一个人的人生产生影响, 所以自己的“每一言”都要经过细细斟酌。同时, 作为一名广播节目主持人, 不能具备各种基础及素质, 拉低了节目的档次, 也不会受到听众的喜爱。在各种信息湮没之下, 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方向, 筛选出健康积极向上的信息传递给社会大众, 拒绝低俗文化, 既然是一名娱乐节目的主持人, 就必须随时关注娱乐信息的更新, 加强文艺知识的积累, 必要的时候力求给观众传递较为实用的信息, 杜绝“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现象, 对各种艺术文化形式都要有所涉猎, 储备知识, 虽然娱乐节目是为了给听众送去快乐, 气氛 (下转第154页) 轻松活跃, 但绝不能毫无底线地一个劲的只是“耍宝”, 以自身或者他人或者社会现象毫无顾忌地调侃或者讽刺, 对“度”要有准确的把握才能不会被听众厌烦。 2.2广播娱乐节目与听众互动不足 不只是广播娱乐节目, 当前的很多媒体节目都存在哗众取宠的现象, 为了追求节目效果, 只是一味地出笑料, 毫无深度可言, 不能结合来自听众反馈的信息, 加上节目时间的限制, 主持人和听众不能及时交流或者是听众的反映不能得到主持人的及时反馈都会造成听众的心理落差, 听众的满意度下降就会流失收听群。前面已经提到, 开通热线电话是一种与听众及时交流的很好方式, 有时只靠接听热线就可以开启一档很不错的广播节目, 其中, 最受欢迎的就是倾谈式的节目, 听众拨通热线倾诉, 主持人倾听, 并且提供一定的观点和看法, 这是最能体现主持人素养的节目。如果主持人素养不够, 说话不得体, 或者谈话内容品位低下, 缺乏欣赏性, 这样不仅是主持人, 整个节目都会受到听众的排斥。在广播节目的互动中, 主持人也是社会人, 对事情会产生第一反应的真实精神反应, 但主持人要做的是客观地对一件事情进行评判, 而不是主观臆断, 所以某些情况下需要把自己的真实想法隐藏起来, 以第三人的身份与听众进行沟通, 有时候这个“度”把握的不够准确, 会使听众感觉自己不被主持人理解而感到失望, 像这样, 节目效果被主持人的个人因素和心情所左右, 而不是以听众的感受作为节目主体, 直接影响到了节目的播出效果。很多时候主持人忘记了是在直播而不是和热线听众的私人茶话会, 这样又会失掉一批听众。 2.3娱乐节目的创新性不够 一档节目播出之后如果一直毫无创新, 没有内容的增加和丰富, 就会丧失可听性, 所以必须不断加入新的元素, 制造亮点。比如, 近期比较热门的电影、音乐或者娱乐新闻之类的, 但是无论怎样的创新都要谨记以听众为中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精神需求的变化, 传统的“你播我听”的形式已经不能满足节目的发展需要, 现代广播节目注重的是与听众的互动交流, 可以运用新技术采用各种互动方式让听众融入到节目当中来, 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听众的参与度可以体现一档节目的受欢迎度, 也是推动节目发展和把握节目发展方向的手段。节目策划人如果不能摒弃陈旧理念, 融入新技术, 就不能融入到听众当中去。新技术的发展为广播的形式创新创造了发展条件, 随着媒体的不断成熟, 互动渠道也要适应新媒体的发展, 保证听众和主持人之间交流的完美效果, 才能不断提升节目价值。随着数字化的发展, 电话热线已经上升到互联网微博、微信互动等的多种互动方式, 即时互动会更加受欢迎, 传播更广泛, 如此, 广播媒介的发展更加可观。 参考文献 [1]吴燕.浅谈广播节目的创新[J].科技信息.2009 (22) [2]赫贵臣.浅谈创新广播娱乐节目形式[J].新闻传播.2012 (01) [3]孟宪堃.娱乐节目同质化的症结与对策[J].新闻前哨.2012 (02) [4]丁雁.广播娱乐节目的策划与主持[J].东南传播.2006 (08) [5]胡浩志.浅论广播娱乐节目的创新空间[J].采.写.编.2005 (03) 娱乐新闻 近些年,中国的娱乐新闻可以说十分发达,“娱记”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生动的职业词汇,众多的小报和追星族给娱乐新闻提供了肥沃的生存土壤。从学术角度看,娱乐新闻肯定不同于过去我们习以为常的严肃新闻,甚至它与我们通常说的社会新闻也有很大区别。娱乐新闻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大的新闻品种。那么娱乐新闻的定义究竟是什么呢?它与一般社会新闻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从新闻到社会新闻再到娱乐新闻是有一种逻辑关系的。社会新闻与西方的软新闻有相通之处。如果说受众需要的就是新闻,那么娱乐新闻无疑具有相当大的市场。娱乐新闻这个概念倒是非常容易与国外沟通,因为这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而娱乐新闻大行其道与我国的各种文化,社会因素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国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人们首先看到的是物质领域的飞速发展,市场经济进程的加速,刺激了人们长期被压抑的物质享受欲望和消费冲动。人们要求每件事情都能尽可能使自己满意,所以也要求精神生活方面尽可能的快乐,而娱乐新闻就很好地满足了人们的这一需求。从文化角度看,在社会转型期间,以市民大众作为主要消费者,以大众媒介为主要传播手段的大众通俗文化的风靡一时是一种必然。人们有一定闲暇和经济条件去满足文化需求,他们更多地关注细腻的生活,市井杂谈,关注离奇事件和琐碎新闻,在这样的过程中可以极好地放松自己的心态,缓解身上的重负和压力,于是娱乐新闻便有了它广阔的市场。 新闻的娱乐化 什么叫新闻的娱乐化?与娱乐新闻相似的是,它在内容上也偏重于软新闻, 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但不像娱乐新闻那样仅仅关注娱乐界的琐碎和明星逸闻;它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上,它强调故事性、情节性,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加强贴近性,衍变为一味片面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 那新闻的娱乐化何以在当下成为一种时尚呢?与娱乐新闻相同的是,它也与社会文化紧密相连,娱乐新闻生存的土壤也是它生存的土壤,并且在这个土壤里扎根更深。 首先,受众的需求给它生存的空间。当今的社会是个多元化的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是多元化的,人们渴望获得周围世界变动的信息从而利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人们的需求不再是过去那种政治味浓厚的信息,他们还需要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的信息,更重要的是人们除获取各类信息外,还希望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新闻传媒能为他们提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消遣。有相当数量的受众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忽视文化修养,甚至不能坐下来读读书,文化素养平庸,审美情趣低下,人们感觉越来越麻木,迟钝,不能深入思考,追求心灵感悟,而是更多地需求感官刺激,以求打破现实生活的沉闷单调,空虚无聊。而新闻的娱乐化更多地提供了一些轻松活泼的文化休闲方式,用戏弄搞笑,调侃玩耍的方式带给人们信息,满足了受众的享乐和游戏的心理需求。 其次,媒体的利益也促使新闻的娱乐化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进入市场经济后,很多媒体从原来的事业单位转向企业化经营,向市场要钱。要有利润,就必须创造出可以迎合受众的需求媒介产品。受众想看什么,媒体就得给什么,否则,无论你认为是多好的精品,只要不受人们欢迎,销售不了,一切都是空话。所以媒体尽量使自己的产品大众化。受众在文化方面的特殊兴趣引领着媒体传播的趋向,迎合受众,吸引手中的注意力意味着获得经济效益,对经济效益的渴求驱使着各家传媒尽力使自己所传播的信息能让受众满意。于是我们看到我们的传媒用很大的篇幅和黄金时段炒作某某导演和某某演员的花边新闻,某某明星又缠进三角恋,某某局长包二奶等等,黄豆大的事也炒成头版。除了迎合受众需求以外,媒体的利益还与一些企业、广告商相关。在这里,吸引受众不仅是媒体的目标,也是广告商的衡量尺度,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传媒提供娱乐功能更是有了它坚定的方向,也因此压制了传媒的其他功能,新闻的娱乐化更是如鱼得水。 再次,是整个世界文化交流的结果,是一股世界风潮。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总汇,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施拉姆说过一句话: “几乎全部美国商业电视,除了新闻和广告(其中很大一部分也是让人消遣),大部分畅销杂志,除了登广告的那几页,大部分广播,除了新闻、谈话节目和广告,大部分商业电影,还有报纸内容中越来越大的部分——都是以让人娱乐而不是以开导为目的的。……几乎全部内容都有一种普遍化的游戏或愉快的功能”。最后,新闻的娱乐化能够大行其道,与社会的认可也有关。新闻的娱乐化为什么能得到它们的认可呢?第一,人们既然对娱乐性的东西很感兴趣,那自然而然会对一些政治问题,社会问题的热情减弱,对政府,对社会的抱怨也会减少,社会安定的因素会增多,政府自然认可了。第二,新闻的娱乐化给媒体带来了活力,使其充分发展自身,媒体实力的壮大必然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第三,整个社会都陷入在一种全身心地放松之中,自己尽可能地忘记痛苦,尽情享受快乐,逃避现实,缓解压力,在这样的舆论下,新闻的娱乐化也就顺理成章了。 娱乐新闻包含在新闻的娱乐化大潮中 新闻的娱乐化所包含的内容更为宽泛,它代表的是一种潮流,而娱乐新闻作为新闻的一种,应当是包含在新闻的娱乐化中的。换句话说,新闻的娱乐化是作为一种现象存在的,而娱乐新闻可以说是一种现象,但更多的、更平常的是将它作为一个特定的新闻类别来阐述,它存在于新闻娱乐化的大潮中,是大潮中的最佳代表。娱乐化局限于特定的新闻的题材和范围,只有社会新闻、文化新闻、体育新闻等与娱乐业紧密相关的内容,才能做成娱乐化的风格。没见过国家大事、时政评论等 (诸如两会、入世、领导人讲话等)做成娱乐报道的。在这样的大潮中,新闻的真实性对娱乐新闻来说显得不那么重要,因为娱乐新闻关注的是受众的注意力,是一种注意力文化。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忽视新闻的真实性,毕竟新闻最基本的原则就是用事实说话,但是为了追求强烈的刺激,可以适当做点新闻策划。比如1999年著名球星贝克汉姆与他的妻子维多利亚的世纪超豪华婚礼便借助了传媒的力量,大做文章,上演了一幕王子与公主的美好童话故事,引起了全球轰动,负责转播的电视台收视率达到了至高点,获得巨大收益,靠新闻炒作的夫妇二人迅速窜红。人们似乎越来越习惯于忽视严肃新闻,而乐于以轻松心态阅读娱乐化的新闻,满足自身的好奇心、窥探欲。从这个角度看,这场婚礼既是体育新闻,更是娱乐新闻,也很好地说明了新闻娱乐化的大势所趋.。 参考资料: [1]杜荣进等《中外新闻采写借鉴集成》 1990 [2]刘宏 《娱乐新闻到底是不是新闻》 中华传媒网 2002 [3]林晖《市场经济与新闻娱乐化》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1 [4]威爾伯·施拉姆、威廉·波特. 《传播学概论》 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5]吴飞 《现代传媒、后现代生活与新闻娱乐化》 浙江大学学报 2002 体育新闻栏目不仅仅是体育赛事、体育人物与大众见面的窗口, 更是一种提供服务的渠道。体育新闻栏目本身吸引着诸多的受众, 这些受众本身就是栏目的资源, 同时也期望通过电视新闻栏目获取到更多的服务。电视新闻栏目的新闻性和服务性都是对立统一的, 能够互相转化。一些新闻性比较强的题材, 本身就具备一定的服务性, 是为观众所需要的, 例如一些大型的马拉松赛事经常设立半程马拉松比赛, 专门开放给普通的体育爱好者参与, 而电视新闻栏目就可以与赛事的组委会进行合作, 在栏目中开辟报名通道, 吸引观众前来报名。而除了对于新闻题材的把握和挖掘之外, 电视新闻节目本身就可以进行一定的策划, 栏目组可以组织一些海内外观众喜闻乐见的活动, 提高观众的参与程度, 使得观众能够参与到新闻事件中来, 使新闻栏目本身就成为了跨文化传播、交流中的重要组织者、参与者, 在提高服务性的同时提高影响力, 在观众中建立起良好的口碑。在新媒体发展迅猛的当下, 电视新闻栏目也完全可以通过网络渠道来进行互动和推广, 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的策划, 使得电视新闻栏目中来自国内外的不同观众能够就某一话题、某一活动进行交流和讨论, 形成良好的氛围, 在拉近受众之间关系的同时, 新闻栏目本身就成为了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 能够发挥出更为重要的作用。 对于跨文化传播, 应当用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对待,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传播背景的存在, 才使得电视体育新闻栏目能够有更多的发挥的空间, 同时, 跨文化传播也为电视体育新闻栏目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使得体育新闻的发展前景更为明确。客观来说, 跨文化传播是当代我国体育新闻无法规避的客观现状, 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以及传媒的不断发展, 这一传播背景所造成的影响会越发深入,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电视体育新闻的从业人员必须在节目的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不断的创新, 才能够使得跨文化传播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得以解决, 让电视体育新闻逐步拥抱世界, 走向国际化。 所谓“食色性也”, 娱乐其实也是人的一种天性, 比起接受艰涩难懂的深度体育报道来说, 更多的受众更愿意选择阅读起来轻松、有趣味性的“花边新闻”, 而这些信息也更容易成为受众之间的谈资, 传播效果比较好, 影响力比较大。目前, 我国的体育传播的受众, 主要还是普通的社会民众、市民阶层, 多数受众对于体育仅仅是“感兴趣”, 并没有想要成为某一方面的体育“专家”的欲望, 因而他们本身对于体育传播的内容的要求也并不高, 也就是说, 如果体育传播做的过于“专业”, 反而会造成受众的困惑, 在传播效果上反而会大打折扣。 我国的媒介是企业, 自主经营且自负盈亏, 近年来, 在市场与受众的共同挤压之下, 我国媒体生存的环境并不尽如人意。因而为了点击量、收视率和发行量, 媒介在一定程度上也必须迎合受众, 从而就导致了体育传播娱乐化的愈演愈烈。从我国的现状上来看, 体育传播的娱乐化并不是某一个媒介或者某一家媒介单独为之, 而是成为了媒介传播共同的报道取向, 几乎所有的报纸都会刊登与体育明星绯闻、性丑闻相关的稿件, 几乎所有的电视台都会开辟或者尝试着开辟竞技体育类的综艺节目, 而几乎所有的网站都会刊登诸多的“体育宝贝”、体育明星“绯闻女友”的露骨照片。体育娱乐化的推手, 还是媒介自身。而媒介作为把关人, 在市场的推动下, 不得不迎合受众的需求, 就使得自身心中的一条“红线”被击溃, 底线越来越低, 就造成了“受众的口味决定传播内容”的这样一种窘境的出现。目前, 体育传播的泛化和异化已经成为了体育新闻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 对于什么样的体育信息值得传播、什么样的体育信息应当传播, 媒介没有一个默认的标准, 而我国也没有相关的条令条例来规定体育传播的范畴, 这就导致体育传播的娱乐化风气难以刹住。然而, 媒介“把关人”肩负着重要的引导舆论、设置议程, 甚至是全民体育教育的义务, 其把关失当就会直接导致媒介社会功能的发挥得到影响, 受众和媒介的这种“恶性”互动就、会导致双方陷入双方互相“培养”, 体育传播内容越发低俗的怪圈, 如果不即时遏制住这种情况, 大众文化也会被异化的体育文化所污染。 参考文献 [1]郭讲用.我国体育大众传播的娱乐化倾向及其异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 或其他电视节目制 乐助作于电子与数字机构制作的, 技借节术手段效果、时, 空转换运用声、视光目李□视表现手法, 觉造型等独特广泛的电娱征融剧艺、、合戏杂音曲技乐、、、小游舞品戏蹈、、、戏曲竞乐术赛、竞猜形式或、非艺术形资讯等艺了满足广大观式为一整体, 众多方用以 面的艺术审美与休 谁节目闲娱。乐需求的电视 随着我国经济 发展水平的迅猛提高, 受众对精神层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电视台都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电视娱乐节目, 诸如《非常6+1》、《星光大道》、《开心词典》、《快乐大本营》、《越策越开心》、《你最有才》等。这些电视娱乐节目, 不仅赢得了收视率, 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 我们必须看到, 在当今电视娱乐节目中, 一些娱乐类节目为了吸引受众眼球, 一味迎合受众, 存在粗制滥造、泥沙俱下的现象, 无法给受众带来美的享受。因此, 研究受众心理、提高电视娱乐节目的质量, 已经成为电视工作者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综观全国电视娱乐节目, 其中存在的问题, 具有一定的共性。 拼凑痕迹明显。一些电视娱乐节目仅仅是各种类型节目的拼凑, 缺乏电视节目的艺术性, 无法给受众带来美的享受。电视娱乐节目具有强大的兼容性, 不同的艺术门类, 都可以呈现在该类节目中。但是, 正是由于她的这种兼容性, 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不同门类的艺术作品相互掺杂、胡拼乱凑、迹象明显。 一些电视娱乐节目片面追求收视率。为了迎合观众盲目地追求欣赏性的低俗艺术, 一味迎合观众会带来诸多后患。精神面貌、文化品位及审美价值, 文化的认知功能、教育功能, 甚至审美功能都受到了抑制。唯收视率、唯广告效益的逻辑, 使得一些娱乐节目降低了品位, 一味地迎合大众以满足人性中隐秘的体验刺激和快感的欲望。 同质化现象严重。一种新的电视娱乐节目形式诞生并有了不错的收视率后, 就会出现群起而效仿的现象, 甚至会在不同频道, 同一时段出现相类似的节目形态。随着模仿与克隆的泛滥, 受众对这些同质化的节目形成收视疲劳, 收视率也随之大幅下滑, 因此, 很多电视娱乐节目犹如昙花一现, 很快就从屏幕上消失了。 节目形式创新不足。加拿大著名的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电视是人的听觉和视觉的同时延伸”。因此, 为了跟上受众的这种需求, 电视娱乐节目必须在内容、形式和表现手法上不断创新, 才能使节目生命之树常青。但是, 在现有的电视娱乐节目中多多少少都能看到似曾相识的影子。歌德曾经说过:“题材人人看得见, 内容意义经过努力可以把握, 而形式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秘密。”所以, 形式的创新是电视娱乐节目需要不断突破的层面。创新本身就存在, 只有发现了它, 才能显现出来。 综上所述, 电视娱乐节目出现的诸多问题直接制约了节目的发展。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综艺大观》, 经过20多年的发展, 娱乐节目已经成为电视台收视率贡献的主流力量, 电视娱乐节目也经历了晚会时期、娱乐时期、竞猜时期、真人秀四个时期。而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也体现出了受众实现自我、展示自我的心理诉求。比如电视娱乐访谈类节目《艺术人生》、《背后的故事》等契合受众探究明星背后故事的好奇心和窥视欲, 同时又能激发起受众的情感共鸣, 在满足受众的基本心理需求的同时, 又引领受众在精神层面得到享受。又比如《非常6+1》、《星光大道》、《你最有才》类电视娱乐真人秀节目, 它满足了普通受众展示自我的梦想, 同时受众能够积极参与其中, 现场PK、短信支持体现出生活中的竞争场景。有变化、有意外、有猜测, 无数体验汇聚其中, 让电视娱乐节目中的受众与电视机前的受众融为一体。因此, 优秀的电视娱乐节目体现出以下几个共性。 有一定的内涵和品位。电视娱乐节目属于大众文化, 而大众文化有它相对应的审美要求。特别是要带给观众以情趣、理趣的陶冶, 使观众得到积极向上的鼓舞, 以娱乐方式展示人生哲理, 实现美学价值。 节目定位准确。中央电视台的《非常6+1》、《星光大道》属于选秀类电视真人秀节目, 为广大普通受众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 推出了众多民间偶像, 其之所以能够赢得广大受众的喜爱与积极参与, 正是找准了节目定位, 懂得受众的精神需求。 节目以人为本突出本土化。娱乐节目既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娱乐精神, 又要尽量避免庸俗化, 无论在内容、形式、质量等多个方面, 本土化都是电视娱乐节目生存的源泉。我国早期电视娱乐节目有相当数量的节目形态起源于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以及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 都是从模仿开始起步的。但是, 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 随着受众欣赏品位的提升, 目前电视娱乐节目更注重观众的审美需求。 中央电视台的《开心辞典》就凸显了以人为本及本土化, 突出亲情、友情等中国人注重的情感元素。虽然每期节目都以重奖刺激, 但是却摒弃了浓厚的商业味, 主持人现场掌控的亲和力、节目环节设置的互动性、节目内容的贴近性等, 让受众在心理上乐于接受这种形式。又如《你最有才》这档电视娱乐选秀类节目, 它注重本地实情与本地特色的高度融合, 充分挖掘地方特点, 展示大众积极参与的精神状态。 健康的审美观。审美观指的是从审美的角度看世界, 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审美观具有时代性、民族性、人类共同性。由此衍生的受众审美意识, 是受众感受、欣赏美好事物的一种自觉的心理状态。它是电视娱乐节目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个节目的灵魂是由一定的思想和审美形成的。电视娱乐节目编导只有将特有的思想情感和审美倾向在节目里传递给受众, 才能让电视娱乐节目拥有旺盛的生命力。 桌上投币娱乐机, 又名“魔镜”, 产品研发原理基于心理学家大卫·迈斯特尔的等待心理学, 再结合当下流行的穿越剧研发而成。能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娱乐需求。只要投入两枚壹元硬币, 魔镜就可带消费者穿越到前世或者来生, 是最新一款桌上投币娱乐机。 产品特点 1.操作简单:只需将两枚硬币投入到投币区入口, 屏幕显示出开机的时空画面, 随后进入指纹识别中的显示画面, 按下指纹触摸键, 指纹识别结束后提示触摸前生或者来世的时间选项。 2.软件程序可升级:机器软件共有几百套程序 (可不断升级) , 每套故事都配有唯美的音乐和图文解说。 3.使用时间长久:机器ABS材质外观, 此材质坚硬、抗摔、抗磨、抗震;4.5寸液晶显示屏清晰播放动画;2000毫安防爆的锂电电池, 待机可达30天。 4.无需专人经营:密码计数器记录投币金额, 确保精确结算收益。 盈利模式及效益分析 1.分成收益:桌上投币娱乐机的营销方式为“分成营销”, 该投资不需要产生终端销售, 采用“寄放、分成”的方式运营, 将收入的40%至50%与终端店分成。 2.广告分成收益:产品内部可植入近百幅广告, 每次播放可显示5幅广告, 每幅广告每天收费1元。代理商按经销数量分得广告收入。 投资提示 1.投资少:无需店面租金、仓储物流、人员工资、水电费用、二次销售压力等;投资者最低投资额度为5万元, 无后期投资。 娱乐已不仅仅是娱乐, 它在传播领域中肆意地蔓延开来的同时, 也将影响整个社会。 一、传媒娱乐化产生的原因 在西方, 传媒娱乐化的现象由来已久, 早在1985年美国著名的媒介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就在《娱乐至死》一书中对大众文化娱乐化进行了深刻的预见和尖锐的批评, 我国的传媒娱乐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的影响。综观中国传媒业的发展, 传媒娱乐化的兴起, 主要由以下因素导致: (一) 大众文化的流行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一方面, 以提供娱乐、传播信息等为基本功能的大众传播媒介顺应了大众文化的时代潮流, 降低了受众的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另一方面, 市场经济与外来文化不断冲击与解构着部分传统的价值观念, “而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新的为大众所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 此时社会心理是脆弱的甚至是迷茫无助的, 会产生诸如‘物欲化、粗俗化、冷漠化、躁动化、无责任化和浮夸虚假化’的‘病态社会心理’。”这加强了人们对感官刺激的追求, 单纯的娱乐信息广受欢迎。 (二) 媒介商业化与赢利的需求 从80年代开始, 我国政府分批对各种传媒实施编营分离政策, 完全靠政府资助的日子已经结束了。随着各大报业集团、广电集团的成立, 吸引市场、追求赢利逐渐成为媒介发展的重心。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无论是运营方式还是制作内容都开始以受众为出发点, 以取得利益为最终目的, 媒体自然会采取更为刺激、具有吸引力的话题。归根结底, 这是由疯狂追求赢利所造成的。 (三) “内爆”的产物 麦克卢汉认为, 过去的印刷文字将美学、政治、经济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隔离开来, 人们被僵硬的等级界限包围着, 而如今的电子传媒技术和在信息“外爆”的冲击下, 这种水平与垂直的界限将会重新给与建构, 信息不仅会“外爆”而且会改变已有的社会结构, “内爆”将使人们栖息在一个没有文化等级的社会之中。根据法国后现代主义大师鲍德里亚的研究, 在后现代社会中, 各种意识形态之间, 各种文化之间以及媒体的符号制造术与真实之间的各种界限均告“内爆”。这包括了政治与娱乐之间, 俗文化与雅文化之间界限的“内爆”。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的消失, 也就是信息和娱乐的合流, 传媒已经从过去那种简单的信息传播开始转向越来越追求娱乐效果的传播, 这从传播学的角度解释了如今媒介娱乐化产生的原因, 娱乐与政治、道德的界限并不向以前那般明显, 在大众文化及商业利益的驱动之下, 传媒更加倾向娱乐化。 二、传媒过度娱乐化后果严重 媒介的娱乐功能本是符合大众传播的基本功能, 有积极的意义, 但在过去的这几年中, 娱乐化的潮流已经到达过度的状态, 走上了畸形的发展道路, 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正视。 (一) 对深层问题的忽视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 信息一定程度的娱乐化, 可以舒缓受众的精神压力, 本无可厚非。但如今娱乐泛滥, 媒体热忠于对娱乐人物隐私的挖掘, 竭尽全力“炒作”, 对政治、社会等深层问题的关注自然逐渐减少。这使得人们对政治生活的热情降低, 更有些新闻将宗教、政治、文化等本该严肃的内容与娱乐相联系, 一切仿佛只是游戏, 这将导致社会智力的集体下降。 (二) 对道德意义的解构 媒介娱乐化一方面使得受众无须动脑, 在感官刺激中释放自己, 缓解了他们的精神压力;另一方面, 它放松了人们对理性的思索, 以及对基本道德价值的判断, 受众从积极地参与事件变成了消极旁观。“快乐至上”的思想通过传播媒介植入人心, 诱导着受众追逐平面化、零散化和享乐化, 而远离甚至反对“崇高”、“严肃”的问题。目前网络、电视等诸多媒体“恶搞”成风, “芙蓉姐姐”、许纯美、“小胖”、“后舍男生”等人物, 虽然均是以“丑”、“怪”出名和传统道德观念格格不入, 却满足了受众寻求娱乐的心理, 红极一时。 面对严肃的社会道德问题, 许多娱乐化传媒采取了“去崇高化”的立场, 解构了社会事件中的道德意义。众多娱乐节目均津津乐道于明星们的情感纠葛, 却从不从道德准则的角度出发, 对“第三者”、“傍大款”等丑恶现象做出评论。他们致力于制造供受众消遣的“娱乐点”, 解构了社会事件中的道德意义。更有甚者, 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 吸引广告商的金钱, 开始打起娱乐的擦边球, 娱乐至上转变为情色、欲望至上, 渐渐丧失了媒介应有的立场和原则, 大大阻碍了社会道德准则的建立。 (三) 审美口味的降低 大众传播过程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 好的节目不仅可以提高收视 (听) 率, 而且也可以提高受众的品味, 反之, 就会培养出一批低素质的受众。目前, 有很多娱乐新闻或娱乐节目打着寓教于乐的幌子, 实际上节目内容粗制滥造, 品味低俗, “星、腥、性”成了媒体扩大发行量、提高收视率的法宝。内容肤浅、格调庸俗已成为娱乐节目的一大诟病。 传媒娱乐化的问题并不是简单的“消遣”问题, 我们应当引起足够的正视, 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 传媒盲目娱乐化将会对整个社会风气、国民道德产生负面影响。大众传媒如何扮演好一个更为积极的角色, 从而在娱乐化的道路中实现与社会的平衡, 仍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郑根成.传媒娱乐化的伦理反思[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韩浩月.冤枉你一个"愉悦"千万人[N].中国青年报. [3]李晓云.被娱乐的大多数[J].新闻界, 2005. [4]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 [5]胡振华.警惕非主流信息娱乐化[J].新媒体, 2005. [6]王君超.媒介批评[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1. 阿里巴巴的支付宝现在可谓是家喻户晓了,正当“余额宝”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其阿里巴巴又携新品“娱乐宝”强势入驻“宝宝”军团,再次吸引网民眼球,成为金融理财界的新贵。 全民娱乐 你也是出品人 打出“全民娱乐,你也是出品人”的口号,以“100块钱就能投资电影”为噱头,2014年3月26日,由阿里巴巴集团数字娱乐事业群发布“娱乐宝”平台,“宝宝”军团又加入一名新成员,而此平台一上线就受到投资人追捧。 在现在社会理财产品满天飞的情况下,一个新面孔的理财产品很难真正做到一开始就被大众所认可,但如果这个理性的产品穿上一件时尚、娱乐、华丽的外衣,是否能另辟蹊径而名声鹊起呢? 首批登陆“娱乐宝”的有3个电影项目和1个游戏项目,分别是郭敬明执导、杨幂等演员主演的电影《小时代3》和《小时代4》、由著名畅销小说改编的电影《狼图腾》、王宝强和小沈阳等主演的3D奇幻喜剧《非法操作》以及范冰冰工作室为范冰冰量身打造的大型社交游戏《魔范学院》,4个项目的总投资额为7300万元。其中有10万人投资了《小时代》,而浙江、广东、江苏的网民投资最为踊跃。截至4月3日,78万份“娱乐宝”销售一空,共有22.38万名网友投资“娱乐宝”,总投资额为7300万元。“中国多出了22万‘电影投资人’,一举成为世界上影视投资最热的国家。”“娱乐宝”真正做到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娱乐宝在短时间内成功获得投资人7300万元资金,其娱乐意义大于投资意义。“就是觉得好玩、新鲜”,一位“娱乐宝”的投资人向记者表示,“他在‘娱乐宝’上投资了2份《非法操作》电影项目,总计200元,其实按照预期年化收益来算,到期只能获得14元,还有可能亏损200元,但是自己挺喜欢王宝强和小沈阳的组合,就当出一份力了。” 华丽外衣下的“娱乐宝” 从平台对接的产品来看,“娱乐宝”和“余额宝”有明显差别,“余额宝”对接的是天弘基金的货币基金产品,搭乘“余额宝”平台,天弘基金成功逆袭跃居行业第一。根据“娱乐宝”销售页面的介绍,“娱乐宝”对接的国华人寿的“国华华瑞1号终身寿险(投资连结型)A款”保险产品,预期年化收益7%。 “娱乐宝”推出时,打出预期年化收益7%的宣传口号,而“余额宝”、理财通等平台上的货币基金产品目前的收益率普遍是5%~6%之间,“娱乐宝”7%的预期年化收益显然更具吸引力。但是,高收益往往也预示着高风险。据了解,投资连结型保险,是一种集保险和投资于一身的产品,目前市场上的投连险一年期收益率在5%~6%,但风险是保险产品中最高的。“娱乐宝”方面亦表示,预期该产品的本金及收益均不作承诺,简而言之,即“不保本不保底”。 按照“娱乐宝”的购买规则,“娱乐宝”的购买限额电影每人最高10份,游戏每人最高20份。那么,按照7%的预期收益率推算,如果网民投资1000元,届时将有可能获得70元的收益,但是,也存在特殊情况,即不仅收益全无,1000元的本金也可能全部赔掉。 另外,与“余额宝”等可以实时赎回的特点相比,“娱乐宝”的流动性显然差距很大。该款“国华华瑞1号终身寿险(投资连结型)A款”实际上是一年期保险产品,投资人将在2015年4月1日收到该次投资的本金及收益,如果投保人一年内领取或退保将收取3%的手续费,一年后退保不收手续费。 虽然“不保本不保底”的丑话说在前头,但投资者依然选择“用钱投票”。据了解,“娱乐宝”最终的收益情况取决于保险公司的投资水平及投资项目的风险程度。而对于资金安全,国华方面曾回应称:“大部分保费通过债权投资计划,投资于文化产业。为确保投资资金安全,已经做了充分的风险控制措施,该债权投资计划具有银行出具的保函,以银行信用担保,整体资金风险可控。” 文化产业融资新玩法 实际上,除了收益之外,“娱乐宝”显然有更能打动投资人的玩法。以首批四个项目其中之一的《魔范学院》为例,“阿里-娱乐宝”新浪微博表示,除去收益,投资人还享有VIP权益,包括范冰冰见面会门票、亲笔签名照,并有机会和范冰冰一起参加电影节等。未来,“娱乐宝”的投资人还能决定谁当导演,谁当男一号、女一号。 打出“全民娱乐,你也是出品人”口号,这在外界看来,能够解决文化产业融资难题。文化产业具有投入大、周期长、轻资产等特点,由于缺少抵押物、风险又高使得文化企业很难从金融机构处融资。 国华人寿方面称,保监会等九部委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要求保险行业积极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保险市场,大力开发服务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险产品,发挥保险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融资功能。此次,国华人寿手机淘宝“娱乐宝”平台销售的产品,保费将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投向文化产业,获取投资收益。因此,此次活动是国华人寿响应国家号召,将保险资金投向文化产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首次尝试。 在外界看来,“娱乐宝”模式实际上就是刚刚火起来的“众筹”(即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模式的变种。但阿里巴巴集团公众与客户沟通部的张启并不认同这种说法,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因为众筹项目不能以股权或资金作为回报,项目发起人更不能向支持者许诺任何资金收益,这与“娱乐宝”平台上能提供预期资金收益的保险理财产品,有着本质区别。 “门槛低、参与感强,实现人人投资拍电影的梦想”,国华人寿表示,客户在该产品购买流程中可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电影或游戏进行购买,像“娱乐宝”这样有机的把理财和娱乐结合在一起,让理财不再枯燥无味、让娱乐中也能有资金收益,这种寓理于乐的生活方式必将成为现代生活方式的主流。
分享到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