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AgeClub研究院 AgeClub
文 | 胡以鋆 AgeClub咨询团队
“我们此前对国内线下零售百货快速进入老龄化做过调研分析,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国内银行业也面临着客户全面老龄化趋势,在很多银行机构中,年轻人过度消费存款很少,老年客户从用户数量上虽然只占30%,但是存款金额占比超过70%,对于这些金融机构来说怎么样服务好这些高价值老年用户非常关键;
AgeClub研究咨询团队针对金融机构老龄化背景下的发展创新将进行系列深度研究,本文是第一篇研究报告,后续将持续跟踪研究!”
——AgeClub咨询团队
中国老龄化正在加速到来,从2021年开始,老年人口年均增速将从目前年均1000万,提高到年均增长2000万,规模庞大的中老年群体已经开始深度影响中国商业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变化趋势;
此前我们分析过线下商业百货被动老龄化发展趋势,本篇报告我们将聚焦在银行业客户全面老龄化的发展创新机会。
本报告由AgeClub新老年商业研究院出品,结合了AgeClub旗下独立咨询品牌NewAgingPro洞察团队的调研分析数据,国内首份研究中国银行业应对客户全面老龄化的专业报告《中国银行业老年金融创新趋势报告2020:开启精彩第二人生》;
本篇文章节选了报告部分内容分享出来,以下是部分精彩观点:
AgeClub线下调研发现,老人对于理财逐渐从“我不懂我尽量不碰”到“我了解了一些,我愿意购买适合我的产品”转变,特别是一线城市新老人相比于二三线城市呈现出了多样性,对风险的接受程度较其他城市高;
目前国内大部分银行面向老年用户推出的产品及服务仍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少数银行意识到了中老年客户的重要性,从各个角度逐渐渗透进中老年群体,并大力发展养老金融:兴业银行推出养老金融业务“安愉人生”仅两年,VIP客户已超100万人,受托资产已超5100亿元;中信银行2019年10月末老年客户达到1264万户,管理资产达到1.04万亿元;
拥有大量中青年用户的支付宝也加入了养老金融的阵营,在其理财服务中内嵌养老理财板块,也有其他金融机构出品的养老理财程序,从其用户评论中可以看出养老理财产品受人关注并且需要专业解答;
日本银行业坚持“退休后是精彩的第二人生起点”的积极理念,根据用户家庭结构、职业、未来生活愿景等因素来规划退休后的理财方案,并且针对痴呆症患者理财进行了细致的产品设计。
《老后破产:名为“长寿”的噩梦》是NHK特别节目录制组的采访过程全记录,该节目以老后遇到的一些财产问题,揭示了“老后破产”在生活、医疗、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
比如建筑公司的老板娘在独子、丈夫去世之后顿失依靠,为了节省开支,有病痛不敢看病…
宠物店老板关掉店铺专心护理重病的母亲,送走母亲后却无法再次就业,只能卖掉与母亲共同生活的房子以维持生计……
靠养老金生活的老人,只是因生病、受伤便再也无法依靠自己的收入生活下去而破产。这样的案例,正在不断发生。
一旦步入老年,这些情况在谁身上都有可能发生。尤其是孤身一人生活的老人,没有家人照料,医疗费、护理费等就会成为沉重的负担。
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对中老年不同类别、场景、渠道的消费进行了细致分析,而要维持这种生活状态,需要在退休前存够多少积蓄?光存钱能否实现老年财务自由?还是需要尽早、合理地进行资产规划,避免成为“老后破产”的预备军?
一、新老人消费升级后,理财观念也随之跟上
1.1 消费升级,钱哪里来?
根据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2018年我国年人均消费支出为19853元,城镇居民的年人均消费为26112元,并且按照7.5%的年增速增长。
假如生活在城镇地区,按照寿命80岁来计算,60岁退休以后,20年时间总的消费支出约为124万元。
中老年群体的子女长大成家后,家庭、工作对他们的束缚越来越小,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安排自己的生活,满足各方面的兴趣爱好。
并且许多老年人的消费观念有所转变,舍得在自己身上花钱,在健康养生、社交娱乐、兴趣爱好、网络消费等方面都凸显他们消费升级的意识和行为。消费领域更宽了,随之消费支出也就更大了。
这些兴趣爱好,大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但中老年人经济收入大幅增长的空间却已经不大了。
越来越多银发族用适度消费为晚年生活添彩,消费升级了,钱从哪里来?
首先是年轻时候攒下来的积蓄,对于他们来说,积累下来的财富是未来生活的保障。中老年人在退休前基本上都有一定的财富积累,但是如何将这笔钱进行打理是大部分中老年人的痛点。
其次是退休金,根据2017年《中国老年消费习惯白皮书》的调查,中国88%的老年人享有养老保险。红杉2019年调研数据显示,退休金月入5000元以下的受访者占61%。
根据我们用户调研的数据显示,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的老年退休后月收入在8000以下的比例最高。
最后是理财收入,目前大多数中老年人的理财观念比较保守,除收益外,本金安全依然是他们购买理财产品最关注的因素。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首选是定期存款,对于如何投资,投资什么,很多老人基本上一头雾水,也不敢拿自己多年的积蓄开玩笑。
根据我们对一线及新一线城市老年群体进行线下调研结果中发现,目前理财和资产配置方面仍偏好稳健型金融产品(以定期储蓄和银行理财产品为代表)。
但是随着老人相关素质的逐渐提升,相比二三线城市已经呈现出多样性,对风险接受度(在炒股票、炒房产、炒外币等方面)较其他城市高。
1.2 按年龄阶段区分,他们需要什么?
我们根据各生命周期的资产状况、消费特点以及风险承受能力来归纳其资产管理的需求:
青年阶段的客户群其本身的积蓄较少,生活压力小偏向储蓄,高风险投资和住房贷款的金融产品;
中年阶段的客户群有了一定的财富积累,但是家庭负担偏重倾向于稳健投资,会拨一小部分资金投保或者高收益投资;
50-70岁的活力老年群体在这个阶段处于退休/马上退休的状态,其收入主要是退休金及养老保险金,倾向于医疗保险、相关养老计划的金融产品;
70以上高龄老人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开支占比逐渐上升,风险为零或者较小和具有稳定收益的投资工具,理财资金的流动性具有较高的要求。
对于大部分老人来说,虽然有一定积蓄,但是收入在逐渐减少,以及医疗方面的高额开支逐渐增加,当前大部分老年人对于养老方面的金融服务及产品的需求较为迫切。
1.3 不同资产的群体,他们需要什么?
根据Ageclub对一线新老人调研可以看出,100%受访者退休后都有稳定的现金流收入,86%新老人会进行投资。
受访的老年群体中,资产水平在10万以下的老人,既要支付自己的日常开销、又要主动补贴子女晚辈,几乎未购买养老产品;资产水平在100万-1000万的群体,在旅游、体检和保健品、文化娱乐类产品消费较多;资产1000万以上的群体则偏好养老地产。
不同资产状况的老人对于理财产品的选择各有不同:
基本收入水平的老人一般会选择存款以及稳健型理财来保持资产的稳定性;
中等收入水平的老人基本上可以满足其日常开支,因为他们在文娱消费方面的消费逐渐增加,也有一部分的闲钱,对于他们来说,在存款以及稳健型理财的基础上,增加一部分高收益的理财产品;
对于高等收入水平的老人,他们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消费以及支撑其进行各种投资,对于他们来说,选择私人银行业务、家庭信托是比较轻松且保证收益的选择。
二、目前国内银行养老服务及产品的设计仍处于初级阶段
由于家庭收入及消费情况逐渐稳定,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金融需求会逐步发酵,中老年群体有一定的积蓄进行资产投资管理,成为一支数量庞大的生力军。
在此情况下,不少银行发力养老金融,针对中老年客户不断推出金融产品及服务。
我们对国内上市银行推出的养老金融产品以及相关服务进行汇总分析,将这些产品、服务按照银行推出时间以及满足客户对财产管理的需求程度进行分类,整理如下:
2.1 老年金融产品
养老金融的概念逐渐走热后,各家银行借势纷纷发行养老理财产品,我们将银行为老年客户提供的专属业务进行整理分级。
2.2 养老金代发
养老金是老年人的主要收入来源,大部分银行都有养老金代发的业务。
代发养老金可以增加支行的有效客户数,银行作为代理企业向个人发放工资、养老金等。银行依据企业提供的信息通过专门开发的工资代发交易发放至每位劳动者、退休人员的银行账户上。
老年人比较喜欢小礼品,在通过代发养老金的基础上用类似米、油等生活用品作为赠品来刺激老年客户来存款。
2.3 老年专用借记卡
不仅如此,部分银行为中老年客户量身定制专属借记卡,通过银行卡的发放,为老年人的金融投资和生活消费方面给予专属优惠。
例如,广发银行面向50岁以上中老年客户推出“自在卡”,包含专属理财、支付结算、增值服务、商超优惠等服务;中信银行也推出了“幸福年华卡”,针对中老年群体的切身需求和投资理财特点,发行金卡和白金卡…
银行卡的细分出现较早,但是老年群体由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限,传统的消费使用现金观念降低了银行卡的在这类人群中使用意义。
现在推出的老年专用卡与最初免手续费、短信提醒、免工本费等基础银行卡功能稍有区别,在此基础上添加中老年生活相关的娱乐消费、医疗保健等内容。
2.4 老年专属理财产品
在银行卡的基础上各大商业银行充分利用其理财产品平台优势,推出专为满足老年人投资需求而设计的理财产品。
这类理财产品一般是中低级风险,利率高于普通的定期存款,并且多采用分段计息,随时可以进行产品的申购和赎回,满足了老年人对于资金的增值与流动性的需求。
例如,民生银行推出起购点为五万元“定活宝”,年化收益率高于五年定期存款利率;浦发银行推出“安享赢”满足老年人偏好安全储蓄的理财观念;中国银行为老年客户推出安心存款,半年或一年期收益率在4%...
除了单一型产品外,也有部分银行对老年客户的金融需求进行进一步细分,根据老年
人不同的风险承受能力设计了不同种类风险回报的理财产品套餐。
例如上海银行推出理财套餐分为承担的风险大收益多的“华彩人生”;投资偏向于保守的“无忧人生”;风险适中,收益相较于较高的“颐养人生”和“安逸人生”。
2.5 老年信用卡/贷款
大多数老年人缺乏稳定收入,面临健康风险,还款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大部分银行出于对不良债务风险的顾虑,一般限制申请人年龄加还款年限在65周岁内。
2015年恒丰银行就修订了零售信贷业务管理规程,将借款人年龄上限定为70周岁;随之工行也将个人住房贷款借款人最高年龄延长到70周岁,借款人年龄与贷款期限之和不超过75年。
除了开放贷款外,部分银行也开放了老年专属信用卡,例如中信银行在国内率先推出申请人年龄提升至70岁的老年专属信用卡“如意卡”。
信用卡消费、透支、交易等带来的业务,并不是中信银行发力“银发族”的全部原因,而是筹谋以信用卡为桥梁,抢占包括养老、理财、健康、财富传承等在内的整个老年金融市场。
2.6 个性化资产及生活管理
根据建行与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中国私人银行2019》报告中显示,私人银行高净值人士的首要理财目标已向财富的安全和保值转变,50岁是理财目标转变的分水岭。
对于高净值客户来说,除了财富升值外,最看重的私人服务是高端医疗和高端养老,并且高端养老方面的需求相较于以前增长最快。
针对高净值中老年人群,建行也为其推出了养老规划服务 “幸福晚年”,其服务项目除了私人医生、贵宾体验、贵宾就医等常规私人银行贵宾服务外,也是我们查找的资料中将养老规划服务列入私人银行主要服务项目的银行。
该项服务会基于客户养老需求目标和当前财务状况,根据客户提供的家庭资产负债、收入支出以及未来现金流等情况,预测客户养老金供给,为其提供投资规划与咨询、各类保险规划与咨询以及财富传承与咨询。
除了财富管理服务及顾问咨询服务外,还会为客户提供医疗健康、居家护理、社会交往等专享增值服务。
中信银行在50岁以上老年客户的占比不足13%,但对于管理资产、储蓄存款、贵宾客户、私人银行业务的贡献占比均超50%。
其私人银行老年客户的相关业务主要有 “传承”和“俱乐部”两大特点,中信银行依托中信集团强大品牌和综合实力,整合集团内外部优质资源,为高净值私人银行客户提供专业性、综合性家族信托解决方案及配套服务。
并且会为私人银行客户打造了投资者、健康养生、未来领袖、悦动人生、旅行家五大俱乐部,从金融和非金融两个维度,通过专家咨询、增值服务和市场活动,为私人银行客户搭建差异化服务平台。
其中健康养生俱乐部除提供全面的高端医疗服务外,延展开拓健身、运动、保养等健康产业上下游服务,覆盖健康、亚健康、疾病、手术等各种状态。亮点服务包括全球体检就医通道、以及业内首家专家一对一常态化咨询诊疗,为客户提供周期性专家诊疗服务。
还有旅行家俱乐部会结合高端客户对旅行的关注,整合旅行资源,打造亲近自然和独特个性的各项休闲活动与服务。同时,将摄影主题与旅行相结合,打造"中信银行爱摄影联盟",并举办相关摄影展及摄影大赛。
2.7 老年客户附加服务
除了设置相关金融产品外,各银行对老年客户的理财场景进行适老化升级,从老年客户熟悉并喜爱的线下场景往线上延伸,最后将线上线下进行结合,形成服务闭环,方便老年客户。
2.8 线下服务优化
大部分中老年人会去银行网点办理相关业务,我们从各方面资料了解到,基本上每个银行都会为老年改善硬件配套上的缺陷,比如设置无障碍坡道、护手扶栏、老花镜等设施,也会配备银发专属座椅,并为特殊客户开设绿色服务通道。
还会安排专门人员为因身体状况不能亲临柜台办理业务的特殊客户提供“上门”金融服务。
2.9 组织线下活动
除了改善老年用户业务办理体验外,银行也会针对中老年金融知识上的需求举办各种线下活动。
各银行会针对中老年客户理财知识匮乏这一痛点,会在网点、社区举办专题讲座,分享养老理财、防止金融诈骗、线上理财工具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也会和老年大学、社区街道和老年活动中心等老年人聚集的场所机构进行合作,举办老年人感兴趣的活动吸引老年人的目光,手把手教导老人使用线上金融工具,将老年群体的产品进行现场推销,主动争取老年人金融市场。
湖南本土上市银行长沙银行也一直在寻求老年金融服务的突破口,联手快乐老人报社举办交流活动,弄清楚老年人对产品及服务的真正需求,以开发符合老年人根本利益的金融产品。
并且将联合开启“冬季文艺联赛”活动,为快乐老人大学线下老年学员打造展示自我的舞台,也使长沙银行的各项业务与服务深入中老年群体,帮助中老年人树立健康的理财观念。
除了为老年人提供金融及线上工具的学习外,也会注重老年客户的精神需求。例如举办健康养生讲座、广场舞大赛、书画欣赏、运动比赛等专题活动,从而增强银行与老年客户之间的粘性。
从2017年开始,交通银行便利用遍布在全国的3000多个分支行网点,开展了第一届“沃德杯”广场舞大赛,用“广场舞”这种中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健康生活方式,引导百姓学会快乐地享受养老生活。
各社区网点也会围绕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定期提供体检、理疗、名医问诊等服务,为老年市民的健康提供保障。
例如交行云南省分行还每年不定期举办中医名家养生体验活动。邀请全国知名养生专家团队为中老年客户开展健康养生讲座以及体验活动,现场把脉,为中老年人制定个性化养生方案,也受到交行中老年客户的欢迎和关注。
2.10 打造老年客户专属网银
考虑到老年人可能身体机能下降腿脚不便,无法亲自前往线下的营业网点办理业务。
现在越老越多的老年人开始触网,掌握了一定的上网能力,并且新老人也逐渐喜欢线上便捷的服务。
为此部分银行搭建了线上营销渠道,对于老龄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宣传、销售提供了便捷通道。
同时考虑到办理业务等待时间过长,老年人可能体力不支,构建了预约系统,减少老年客户等待时间。
2019年工行面向老人客群全新推出幸福生活版手机银行,其集合生物识别、语音降低了老年人使用移动金融服务的门槛,并推出了“一键求助”的功能,方便老年人在手机银行使用过交互、大数据、智能分析等,设计研发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业务流程。
光大手机银行今年推出“简爱版”手机银行,并可与正常版本自由切换,“简爱版”手机银行不仅对常用功能的页面进行调整与优化,例如放大字体、使用更加鲜明的配色,其常用功能主要包括:账户查询、转账汇款、阳光理财和缴费充值。
各银行还可以收集和挖掘特定群体的健康养生、医疗康复、生活服务、金融需求等信息,掌握用户数据,实现养老金融精确化服务。
2.11 国内老年金融存在哪些问题?
我们根据相关资料,对各种设置老年产品及服务的银行进行汇总,可以看出,目前大部分银行的产品及服务仍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他们对于老年人的金融需求并未进行细分、解读,能够为大部分群体推出个性化金融产品及服务的银行目前还比较少。
当前我国养老金融在创新发展上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并且面临诸多现实困境。
许多银行开发出的老年理财产品,这些养老理财产品无论是购买门槛、风险、收益等都与常规理财产品近似,仅在收益率上有略微上浮,宣传上更加强调保本收益性。并未完全体现养老金融的早规划、根据个人财产状况进行长期投资的核心理念;
很多社会公众没有养老金融概念,虽然我国居民储蓄率相对较高,但仍停留在储蓄存款、理财产品等较为单一的金融产品层次,尚未形成适合每个人、设计完善的资产管理生态;
虽然线上的金融服务平台为老龄化人群的金融服务带去了便利,但是这些渠道在老年人当中仍然需要推广宣传的过程。
三、关于养老金融的创新案例
据相关统计,自2018年8月以来,中国已经推出50多个养老目标基金,以协助中国储蓄人群的养老投资。随着养老产品端的积极进展,接下来如何鼓励人们增加储蓄并主动通过各种投资工具来达成退休目标将成为一大挑战。
3.1 国有银行:利用自身优势,将私人银行理财业务应用到普通客户
2019年的调查结果显示,除了基本的养老意识,中国居民还需要得到更具体和富有个性化的养老指导与支持,以帮助其平衡财务目标优先级以及制定个人养老储蓄目标。
养老理财的普及需要经历经历意识唤醒、知识累积、长期实践、习惯养成几个阶段,提供简单易行的养老规划工具是促进养老理财行之有效的方式。
3.1.1 交通银行
今年交通银行在“沃德理财顾问”基础上推出了“沃德养老计划”,主要依据客户提供的资料,通过大数据分析,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生成符合客户个性需求的理财规划方案,客户在知悉各理财产品的风险收益前提下,可通过交行APP一键购买。
“沃德养老计划”不仅为老年人,也为终将步入老年生活的其他年龄层次的客户,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的养老方案,每一个人都可以在交通银行手机银行APP中的“理财顾问”里面找到适合自己的理财规划方案。
通过梳理客户的现实情况,以及其对未来的预期,可以综合测算得出保持一个合理的生活水准所需要完成的各项理财规划。
根据我们对这个产品进行试用后发现,60岁以上的老人只有保险可以选择,而对于适龄人群推荐的养老理财产品也不会随收入有太大的差别。
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用户通过手机即可享受金融服务。交行致力于打造新的销售场景“交银直播”,将直播与销售紧密结合,直播页面就是产品销售页面,用户只需简单操作,就可完成金融产品的即看即买,可以大大提高金融产品销售转化。
直播主要分为四大类栏目——《投资进行时》、《姣会生活》、《大咖有话说》、《沃德理财室》。
投资进行时:以社会话题、街坊采集等形式,并邀请金融专家为观众传递投资理财知识,以专业的角度,推荐最合适的产品;
姣会生活:以故事短剧、生活场景等故事情节,展示使用场景,并软性植入各类优惠福利活动;
大咖有话说:直播平台邀请金融、投资、收藏界等行外资深专家,用专业知识和独到见解由浅入深地讲解产品,揭开行业背后的故事;
沃德理财室:全国各大分行的客户经理来推荐产品,涉及投资、理财、保险等。每周高频次播出,并为不同需求的客户推荐多样产品。直播也成为了一线客户经理重要的获客、活客渠道。
直播内容以原创或热点营销内容为基础,来吸引流量。比如:个税新规推出后,交银直播第一时间请来了行内专家播出了《揭晓新年“减税大礼包”——你必须了解的个税新规》。
或者结合节日热点,在圣诞节期间,推出《圣诞惊喜大猜想》,两队答题pk,争夺最终实物黄金的奖励,并将各类产品软性植入进pk题目中。
直播过程中,可以关注通过弹幕留言、打赏、点赞等,积极与嘉宾和主播互动,同时还根据话题进行抽奖大转盘、投票加油站,激发客户参与互动、分享,进行裂变式传播,从而实现营销目的。
据数据统计,交银直播自2017年10月开播以来,截至2019年4月累计预约次数超300万次,累计观看超800万人,累计互动点赞打赏数近1000万次,互动弹幕超750万条。
其中,2018年交通银行“沃德杯”广场舞大赛决赛单期直播的观看人次达到260,000次,点赞评论打赏数近百万。
3.1.2 建设银行
建行除了本行网银APP外,针对养老领域创新开发了金融科技应用产品 “安心养老”APP,实现全方位服务覆盖。其功能主要包括:
支持养老资源获取,帮助老人通过养老平台寻找合适的资源并享受服务;
实现老人健康信息智能化管理,通过智能设备测量日常健康及安全预警等;
满足子女、健康照护人员对长者健康、安全及照护信息的查看和关爱;
满足老人和子女在APP上的互动,提醒及问候等;
在平台上可以购买养老产品,包括生活电器、饮食辅具、家居日用等。
除了在养老护理方面进行线上探索外,建行对于有养老需求的其他人群也进行了布局。
我们发现在支付宝里面有建行基金财富号出品的“养老时光机”小程序,旨在为更多人群解锁养老理财新选择,这个小程序根据对未来养老金的计算并根据相关利率推算投资后产生的收益。
3.2 商业银行:中信、兴业银行大力发展养老金融
有的银行从最初的“跑马圈地”到逐渐追求收入利润乃至社会价值考核,而有的仍以扩大业务规模为主要目标,还有通过向个人业务条线转移或公司化运营寻求突破。
早在2012年,兴业银行就开始发力养老金融,计划开展养老金金融、养老产业金融、养老零售金融,并成立了养老金融中心。
与其他银行揽收中老年用户的方式稍有区别的是,兴业银行主要在社区银行发力,社区银行是一个重要平台,是该行扩张零售渠道、实现零售业务转型的突破。
为了巩固其拥有的老年客户群,在社区银行重点推出专属的养老金融服务,以及附带提供日常生活消费的代扣代缴服务。
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验,兴业银行旗下的社区银行发展逐渐完善,设立数量超出1000多家,客户群体中老年人数达到八成,总资产的六成以上是老年客户的贡献。
据其官方数据披露,社区银行1600多亿金融资产中,近60%由老年人所持有。
而中信银行也在早期就筹谋进入养老金融领域,抢占包括养老、理财、健康、财富传承等在内的整个老年金融市场。
兴业银行零售品牌之一——“安愉人生”对应的是养老金融业务。以“安愉人生”为例,仅推出短短两年,VIP客户已超100万人,受托资产已超5100亿元,其中社区银行网点销售渠道功不可没。
3.2.1 中信银行
中信银行从2009年就开始布局养老金融,首先是推出国内首张老年人专属 “幸福年华”借记卡。2012年在全国网点率先开展适老化改造。2016年推出老年人专属 “月月息”大额存单产品,目前该产品规模已达1023亿元人民币。2017年开展“公证养老”业务,为近万位老人提供了遗嘱设立、财产公证和金融服务。
2019年计划向全国7万多所老年大、800多万在校学员提供“幸福+”老年大学信息化平台。同时还为居民社区提供300余个中老年智能生活课程的在线学习机会,为全国的老人出版并发放国内首个《老年金融知识读本》。
2019年10月,中信银行推出了全国首张老年专属信用卡,申请人年龄放宽至70岁,除了基础的航班延误险、盗刷保障险、贵宾专线及礼宾服务之外,更结合老年客群关注的健康、出行等带来多重定制权益。
目前,中信银行在经营老年客群上的服务品质位于同业领先梯队。截至2019年10月末,中信银行老年客户达到1264万户,管理资产达到1.04万亿元,在全部零售客户管理资产占比达到52.62%。
目前,中信银行的养老金融体系主要有几大功能:一是提供一套为老年人量身定制的养老金融产品组合等;二是为老年贵宾客户配备7*24小时VIP家庭医生、健康咨询等服务;三是提供一套 “智能生活课程”,内容包括财富升值与传承、使用移动支付、防范金融诈骗等;四是举办丰富多彩的老年文化艺术大赛活动,丰富老年文化生活。
3.3 互联网金融加入养老阵营
除了中老年群体为了更好地进行养老而做出投资行为外,年轻群体也开始规划自己的老年生活。
从今年的蚂蚁财富与养老前景调查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更多的受访者开始储蓄。而在年轻一代已经开始储蓄的受访者中,超过一半在30岁之前就已经起步。
报告中提出,这些信息和蚂蚁财富平台中观察到的趋势基本一致:虽然起步阶段投资金额不高,但开始进行养老理财的人群正在年轻化。
除了传统金融机构外,拥有大量中青年用户的支付宝也加入了养老金融的阵营。
我们发现支付宝的理财服务里面也内嵌了养老理财板块,进入路径较长,并且不容易被发现,但是产品使用较为简单,直接用现在每月投入的数量去计算55岁后每月可增加的退休收益。
还会根据支付宝后台对本人资产收入状况推算风险偏好,并推荐相关理财产品。
除了支付宝自带养老理财程序外,APP中也内嵌了其他金融机构出品的养老理财程序。
这几个理财产品主要以比较有趣的“养老百科”的知识科普为推荐点,文末最后附上理财产品的连接。
从文章评论可以看到养老理财产品还是比较受人关注,快到退休年纪的中年人会关注这些产品,并且部分客户也会关注基金继承的问题,每条评论也都有客服进行解答。
支付宝的方式拉近了年轻群体与养老理财的距离,为已经很少去银行网点的人群提供了更加直接、方便的了解、购买渠道。
3.3 日本案例:“第二人生”与痴呆症信托
3.3.1 按生活愿望、职业类别定制金融方案,开启幸福的 “第二人生”
日本银行业一般以“第二人生”为核心理念来描绘退休后的生活,传达出的观念是,退休后并不是人开始衰老的标志,而是精彩的第二人生开始的起点。
三菱UFJ银行是日本最大的商业银行,其为老年客户设置退休金管理计算模型,根据厚生省调查结果计算65岁老人在日常生活、旅行、健康、子女等方面生活到90岁一共需要花费多少钱,并标出进行财产管理和未进行财产管理在收入上的区别。
与国内养老理财产品推荐方式不同,对老年顾客进行资产配置,会根据客户的不同风险、收益偏好以及个人生活状态,为其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将各种金融产品进行组合,来满足客户个人化的资产管理需求。
也会按照老年人目前阶段对资产的安排重点以及未来生活愿景,对其养老所需费用进行重新计算,并推荐相关资产管理产品组合。
例如客户需要度过安稳的老年生活,则会建议把定期储蓄的比例增加,投资信托以及外币资金投资的比例降低,但是会预留一部分用来作为以后的生活保障。
除了遵从老人的未来规划外,也会客户按照职业形式、拥有养老金的类别大致划分为公务员、企业员工、个体户、主妇等,再依据其家庭属性以及消费进行养老理财的方案分析。
3.3.2 针对某些老年疾病的理财方案
据报道,2017年度日本痴呆症患者持有143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7万亿元)金融资产。
预计日本的家庭金融资产到2030年度将达到2070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25.6万亿元),届时痴呆症患者持有资产将增至215万亿日元。
有推算称,痴呆症老年人持有的股票等有价证券到2035年将达到日本整体的15%。
在这种形势下,瑞穗银行推出了痴呆症信托,该产品可在痴呆症发生前进行预备,因此即使客户患有痴呆症,他的钱也可以顺利用于生活费和医疗费。
如果医生诊断出客户患有痴呆症,则可以提交医院证明给瑞穗信托银行,银行会从防止欺诈等角度出发,客户可以按照指定的金额和频率从已委托的信托财产转移到储蓄账户,并根据程序代理的要求将其用于生活费、昂贵的医疗费、护理费等。
在逐渐跨入少子化、老龄化社会的路途中,我们不仅要有对未来进行合理规划的财富管理意识,同时金融机构也要能站在老人的立场出发,提供真正有利于老人未来的金融产品及服务,使我们在退休后也能够实现精彩的“第二人生”。
——E N D——
原标题:《重磅:2020中国银行业老年金融创新趋势报告系列(上篇)—银行业客户全面老龄化,开启精彩第二人生》
阅读原文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