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9月7日,《贵州日报》天眼新闻客户端刊发了记者采写的通讯《不能忘,也不敢忘——史诗剧〈长征第一渡〉的台前幕后》,本报现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8月31日晚上,《长征第一渡》的歌声又一次响起,飘荡在于都河畔。舞台上传出英姑炽热的呼唤——“你们不能忘,也不敢忘啊!他们是你们的家人、亲人,是你们的恩人啊!”
5年前,在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而殷切地嘱托:“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要忘了革命先烈,不要忘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要忘了我们的革命理想、革命宗旨,不要忘了我们中央苏区、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们。”
人民不会忘。一年多来,大型红色文旅史诗剧《长征第一渡》给出答案,上演300多场,观众达到18万多人次。
八万六千个告别
“你等过人吗?”
“等了多久?”
“你等的人,他回来了吗?”
《长征第一渡》序幕抛出一连串追问,焦灼而深情的颤音,破空而来。这一连串追问,是对生离死别的铺垫,也是对观众内心的叩问。
1934年10月中旬,8.6万余名红军在于都集结完毕,在夜色掩护下悄然渡河撤离。
在舞台上,有一座木房子,只有门窗框架而没有门板,战士们正在河边搭建浮桥。8万多大军要迅速通过宽广的于都河,光靠渡船不现实。为搭建浮桥,于都人民把自家的木板、门板都拿出来。曾大爷把自己的寿材也送到工地上,周恩来感动地说:“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
为躲避敌机侦察,五座浮桥,在夜晚神秘出现,在清晨神秘消失。连续四天,8万多大军,就这样静悄悄地突破敌人的第一道封锁线。
诗人彭学明凝神眺望于都河,心生感慨,于都人民是怎样守住这个天大的秘密的?“每一块木板都可能成为告密的云/每一朵浪花都可能变成泄密的风/每一片树叶都可能成为叛变的虫/可是没有/就连流浪的鸟雀/都蹲在远远的山头/成了望风的岗哨 报警的钟/天大的秘密/就这样被于都父老守住了……”
红军战士和苏区父老乡亲惜别场面令人感动。
“长哥,你一定要回来啊!”这是妻子的呼唤。
“大年小年,你们俩一定要回来,娘在家里等着你们回来!”这是母亲的叮咛。
“等着我,打完仗我就回来!”这是将士的承诺。
谁都相信,他们会回来的,因为这支人民军队从不食言。谁也没想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这一次再也无法兑现诺言,有的倒在湘江,有的倒在娄山关,有的倒在雪山,有的倒在草地……
这场告别,说了八万六千次再见;
这场告别,流了八万六千次眼泪;
这场告别,盼了八万六千次回来。
百里挑一的真实故事
著名艺术家张继钢评价,《长征第一渡》是一部宏伟的英雄史诗,没有假大空、更没有华而不实,让观众看见了人、看见了人民、看见了红军、看见了长征、看见了长征精神,是一部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
确实,剧中角色都有真实的原型。
英姑的原型是如今已经106岁高龄的段桂秀,她也是目前赣南革命老区唯一健在的红军遗孀。她的丈夫王金长出发前说:“你要听妈妈的话,我至多离开三五年,你一定要等我回来。”
三年又三年,王金长依然杳无音讯。1953年,段桂秀等来了一张烈士证明书。然而,段桂秀还是不相信,也不愿意改嫁。直到2019年,她还在追问于都县车溪乡民政所所长郭湖北,金长哥哥在哪里?郭湖北不知如何回答。
有一天,段奶奶被郭湖北带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她摸着墙上的红五星哭了,因为金长哥哥帽子上也有一颗五角星。在烈士陵园,郭湖北把“王金长”的名字指给她看。她不识字,但知道名字刻上墓碑就意味着什么,她伏在烈士名字墙上嚎啕大哭。
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的编辑研究科科长管冬梅为之动容,她用朴素而深情的语言写道:“我都成了阿婆/才看见你的名字刻在一堆名字里/还刻得那么高/我够不着 我摸不到/我只能嚎啕大哭/我的天……”
“马前托孤”的主人公叫李美群,在参战间隙回家看望襁褓中的女儿,刚到家就接到即刻返回的命令。她“扑通”一声跪下把孩子交给婆婆,然后,策马而去。不幸的是,李美群被俘并病逝在狱中,女儿被人收养。改革开放后,李美群的女儿被兴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找到后才获悉自己的真实身份,她在纪念馆第一次看到母亲的照片和马前托孤的雕像,不禁双膝跪地泣不成声。
杨荣显是瑞金市下肖区七堡乡的农民,他有8个儿子。1931年11月,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的第二天,老大和老二参军不到三个月就牺牲了。1932年到1934年间,杨荣显又先后将6个儿子送上战场。红军干部恳请他留下一个儿子照顾家庭,可是他坚决不同意。1934年深秋,杨荣显在弥留之际呼唤8个儿子的乳名,但他们已全部牺牲。
于都母亲钟招子有10个儿子,其中8个当了红军参加长征,只留下两个最年幼的孩子与母亲相依为命。离别时,钟招子叮嘱儿子们一定要打胜仗,“妈等你们回来”。解放后,钟招子还是没有盼到儿子回来,这个眼睛哭瞎了的妈妈带着遗憾离开人世。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肖向荣担任《长征第一渡》总导演,他说,为了获得最切身的感受,在近3年的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深入赣南村落挖掘收集近300个红色故事,形成12万字的访谈录。
故事是真实的,表达是写意的,它融合了话剧、舞蹈、音乐、诗歌等多种艺术形式。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馆长谢芸华介绍,长征故事被讲了千百次,《长征第一渡》第一次尝试“史诗”形式,避免了区域“文旅项目”的局限性。
为一部红色剧奔赴小县城
历史不能忘。虽然长征出发距今90周年,但是,人民没有忘。
于都人民没有忘。
于都县委书记黄法表示,把长征文化作为全县的重点工作倾心打造,以《长征第一渡》演出为重大契机传承伟大的长征精神,凝聚干事创业的正能量。于都籍开国将军黄经耀的侄孙黄东海表示,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天润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曾朝晖已观演8次,他说,每一次来都是一次教育,看不厌,非常感动。
《长征第一渡》主题曲《从此》已成了一些学校的“第二校歌”,孩子们在歌声中铭记——“从此千里万里/都在这条河边/千年万年/记得那年日月/朝夕之间/一盏星火燎原/从妈妈的孩子变成祖国的少年……”
江西人民没有忘。
来自江西的网友们纷纷留言表达对《长征第一渡》的感想。有人感动,“看得我眼泪哗哗”;有人忆苦,“过去的老百姓日子太苦了”;有人赞叹,“恢宏大气的舞台剧”;有人推荐,“如果来于都,这部感人肺腑的舞台剧一定要看,来一次洗涤灵魂的初心之旅”。
7月27日,中国太平保险集团组织江西客户集体观看《长征第一渡》。目前,有好几批企业组织千人团观演,这成为企业党建、团建的新形式。
全国人民没有忘。
在互联网上,《长征第一渡》短视频播放量超过5000万次,许多观众纷纷留言给出好评。2023年,于都县红色旅游达1532.3万人次,吸引县外红色文化培训、研学团队16.3万人,其中香港、深圳等地旅游团近百批次。
他们有的来自邻近的老区。8月19日,福建省龙岩市长汀一中2400余名学生来到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纪念园,观看情景剧《告别》演出。
他们有的来自遥远的香江。7月1日,香港阿伯Roger Tang从于都出发,徒步重走长征路,香港内地网友纷纷点赞。
他们有的来自边陲的南疆。8月25日,新疆喀什“石榴籽”青少年研学交流活动团200多名学生在于都长征渡口唱响《长征第一渡》主题曲《从此》,开启两天的研学之旅。
90年前,红军从于都河畔出发奔赴全国,为人民而去。90年后,人们从全国各地出发,奔赴于都河畔,为红军而来。彼此奔赴,跨越时空,这是经久不衰的精神力量。(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肖郎平)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