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由美国电影协会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举办的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年度官方活动“第九届全球电影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举办。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昊、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任仲伦为论坛致辞。美国电影协会成员公司高管等业界代表和嘉宾出席此次活动。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昊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任仲伦
本次论坛活动由美国电影协会亚太区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冯伟和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党总支书记兼院长张伟民联合主持,与会嘉宾围绕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技术对影视产业带来的变革与机遇,对传统影视产业固有模式和发展方向的突破与挑战等行业内最关注的热点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渠道与内容界限模糊
第一场论坛由美国电影协会亚太区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冯伟主持,邀请到了百视通网络电视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总裁曹雅莉,移动电影院创始人、CEO高群耀,寰宇信任(北京)有限公司总裁蒋晓黎,索尼影视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副总裁黄黛和爱奇艺影业总裁亚宁,就“VOD商业模式的演变与全球化趋势”话题展开讨论。
随着数字技术和智能家电的发展与普及,视频点播技术(Video on Demand,简称VOD技术)逐渐成为了近年影视发行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VOD技术也被称为交互式电视点播系统,是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等多重技术联合发展下诞生的全新信息服务。通过VOD技术,用户可以随时通过电视、电脑或移动设备点播观看电影或节目,从而突破时间与地点的限制与禁锢,成为了当下不少观众观看影视作品时的首选方式,也成为了发行票房的有力竞争者。
线上点播平台的“走红”也吸引了宣发渠道与平台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关注,多位影视行业高管围绕VOD商业模式的演变与全球化趋势,分享了自己对于线上点播平台的见解。
百视通早在2005年就提出了“电视新看法”的口号,力图打破传统电视观看模式,也让点播模式走进了大众视野。在论坛上,曹雅莉通过分享多渠道平台的用户数据,分析了电视用户的收视行为、环境等众多因素与平台内容引进之间的关系与困境。
她表示,电视点播近年来已经成为了线下演艺市场的补充,用户的付费意愿也不断增强。面对大屏端的良好发展趋势,百视通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手段、按照视听化的用户观影习惯,强化针对化特色化运营,满足更多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曹雅莉称无论是哪个渠道,电视都是客厅中的关键元素。“虽然许多年轻人不打开电视,但它仍然是家庭中必不可少的元素。”电影院具备很多不可替代的属性,例如社交互动,但电视提供的是一种放松舒适的家庭聚会环境。“我们发现电影院的高票房收入影片同样能给平台带来好的数据表现。因此,我们经常将票房收入作为引进内容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家庭环境中,观众有快进或切换到另一个节目的选项,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引入内容到平台时需要考虑诸多因素的原因。我们考虑票房收入、质量、画面和声音质量以及地区文化差异。我们的VOD服务是电影院和电视的良好补充,特别是适用于长尾内容。”
曹雅莉表示以前,我们主要靠人工运营这些电影,但是由于有很多用户有不同的需求,我们需要借助智能算法,按照标签和短视频的方式,以短带长,最终吸引用户。我们的目标是真正实现千人千面,将用户想看的东西推荐给他们。目前,我们的整体运营完全基于用户的视听效果,通过人工+智能、集中和分布式的方式来推进。
百视通的总体策略是通过手动和智能运营的结合为每个用户提供个性化内容。
高群耀博士分享了自己与好莱坞各大知名电影公司共事的经历,认为数字化进程让传媒业原有的规则和概念发生了彻底改变,渠道和内容的界限渐渐模糊。例如,奈飞(Netflix)等传统的渠道平台开始大量投入生产优质内容,而迪士尼(Disney)等传统的内容制作公司也开始积极建设自己的渠道平台。
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着Web3和AI的进一步应用,观众的消费模式和产业的发展前景更将迎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可能有像移动电影院这样去中心化的票房模式的平台和科技巨头中心化聚合平台的两条内容消费场景。也可能有苹果(Apple)新发布的Vision Pro的空间屏、谷歌(Google)和智象(ZEASN)系统支持的智能电视屏升级带来的内容交互变革。
此外高博士也带来了移动电影院在助力中国电影分众放映和国际传播的工作的经验和思考。
他谈到,中国电影一直说要走向海外,移动电影院应运而生,它能够将中国电影以一键传送的方式传到云端上,然后在海外华人的手机和智能电视上播出,满足了他们观看国内热门电影的需求。如今,移动电影院已成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最有效平台之一。人们可以在线上或线下共同观看电影,每到过年过节,中国侨联就能向海外6千万华人华侨提供他们最想观看的电影。移动电影院是数字化转型的一次尝试,它采用了最先进的移动互联网技术,连接着传统电影和数字化的未来。虽然未来可能会有所变化,但至少今天,移动电影院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发挥了重要作用。
蒋晓黎分享了自己与家人观影的经验,认为VOD技术能够打破时间空间的制约,让用户可以在更多元的空间环境中感受观影带来的快乐,这是VOD的潜力所在。此外,蒋晓黎也对分账PVOD模式寄予厚望,希望通过构建院线级高安全内容保护环境及可信的第三方对账平台助力这种新兴模式可持续发展,给片方、消费者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近年来,以技术为核心的索尼结合游戏、音乐和影视的三大娱乐产业,聚焦二次元产业所带来的消费市场,发展迅猛。
黄黛表示,数字时代,大数据和算法让观众成为了主要投票人。同时,数字内容的重复消费性和全面创作的现状致使数字内容的边际成本可以无限扩展,面对挑战,索尼将更加严格把控故事内容,提高成本和收入计算的准确性,结合中国观众的消费能力和消费观念,创作更优质的内容。
谈到VOD的独特性,黄黛直白的说VOD能够让内容方在平台赚到更多的钱,另外,她提出对于创作者来说,有一些片子可能在院线上得不到充分发挥,也可以尝试通过线上发行的方式扩大收入来源。
此外,观众在线上观看电影和电视节目时,不仅可以欣赏内容本身,还有可能获得一些额外的福利,比如数字宣传品。
作为国内知名视频网站,爱奇艺始终致力于内容与渠道的协同发展。亚宁介绍了爱奇艺在数智化发展背景下的种种尝试。以云影院为例,这种单片付费点播模式,在为消费者们提供更多的优质电影的同时,也提高了消费者观看新片好片的机率。此外,弹性的定价模式和更高的分成比例,也让单片点播模式受到了片方的支持与青睐,实现双赢。
亚宁也谈到窗口期的问题,爱奇艺曾希望把网络平台的收入归到电影票房进行统计,“从政府层面、观众层面会更多认可这个事。”
他提到窗口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是整个电影产业链上下游都关心的问题,影院需要生存,对于窗口期非常敏感。目前在中国,PVOD的窗口期在30天左右,“整个密钥期,有一些片子在院线表现不太好,片方会主动提出来早上平台,平台也会多付出一些版权费,这是一种找窗口期。有的片子30天影院还没有放够,要把窗口期往后延,也会提出。在大量影片缩短窗口期的可能性目前还不是太现实。还有客单价的事情也非常敏感,用户对于价格很敏感,绝对不可能超过影院的,现在和影院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
电影工业的革新:“所想即所见、所见即所得”
第二场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党总支书记兼院长张伟民主持,《长安十二时辰》导演曹盾,复星影视文化集团总裁程笳淇,博采传媒创始人兼总裁李炼,无锡数字电影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凌律巍和湖南长沙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首席专家周苏岳围绕“虚拟拍摄技术助力中国影视工业化发展”展开对话。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影院,影视创作也开始向数字化、虚拟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影视虚拟拍摄等新兴技术应运而生,在为影视创作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间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文创行业的蓬勃发展。
曹盾表示,虚拟拍摄技术虽然能够逐步解决传统影视拍摄过程中遇到的精确布光、场景设置等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也需要制作者深入思考其适用场景、优劣势等,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曹盾认为,电影人应该以开放的心态面对知识和科技的变革,系统学习虚拟拍摄技术,在未来的影视创作中灵活运用,才能对影视创作产生正面效益。
另外,曹盾谈到虚拟拍摄仍然存在一个管理流程的问题。他认为影视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它是技术人员+艺术人员去共同完成的一项工作,每一步都有技术人员和艺术人员的加入,现在难点在于有主创部门的所有人员是否能够配合在前期和后期花大量时间在虚拟制作的协调上,这将是虚拟拍摄带来的实际困难。”
程笳淇对虚拟摄制的增长潜力和发展前景表示了高度肯定。程笳淇表示,虚拟摄制技术发展十分蓬勃,已经广泛应用于多种影视业务,大大提升了影视制作的生产效率,减少了影视制作周期,在降本增效的同时也沉淀了丰富的数字资产,提升了复星影视内容同其他产业板块协同发展的质量和效率,也对整个电影行业形成良性业态提供了极大助力。
她提到,“虚拟拍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种技术的构成,相应地它会有很多周边的衍生的或者辅助性技术共同进化。这个进化过程当中就会让虚拟制作、虚拟拍摄更好地成为导演或者制作团队优化的工具。”
另外她认为技术始终是服务于故事内容和表达的,“技术层面还会有很多人才的配套,从校园培养到产业的通道,再进行持续输出。人才+技术+内容,就会形成一个非常健康的良性循环,对于我们从业者来说这可能是最大的利好,一定是系统性的整体推进。”
李炼在论坛上探讨了动画电影制作周期长、技术制约以及年轻导演面临的获取资金困难等问题,分析了引入虚拟拍摄技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李炼认为,虚拟拍摄拓展了创作方式和创作空间,有利于提高创作审美,加强历史场景还原真实度。
“如果真正理解工业化流程是一个数据迭代的概念,从视觉、创作上来说应该是虚拟即现实、现实即虚拟,屏只是投射了那个虚拟的世界回到真实世界,你拍摄的时候就可以产生任何角度、范围都能拍到和真实场景一模一样的背景。”
虚拟化技术所带来的“所想即所见、所见即所得”的可能性代表着电影工业的一次新革命,也意味着对从业人员有更高的技术水准。
他提到“虚拟拍摄可能已经把影视业劳动密集型改变了,现在所有从业人员必须是高学历、高技术水准,原来我们拍电影可能需要上千人,现在很多制作团队在通过技术手段去解决人力问题。反过来也要求在技术的运用上要变得更简单,导演是不能依赖于技术人员去实现想法的,还是要靠他自己实现想法。一定要给到导演一个非常好用的工具,我们这些年一直在努力做的一件事就是让整个虚拟拍摄系统变得非常易用。”
作为国家级影视产业基地,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始终围绕“数字影视科技”这一关键要素布局谋篇,积极构建现代影视工业化发展体系,诞生了《中国机长》《捉妖记》《邪不压正》等多部经典影片。
凌律巍认为,对于影视产业基地而言,虚拟摄制为传统电影制作流程带来了新挑战和新机遇。未来,产业园也将继续紧抓新兴科技节点,不断提高科技投入,持续服务高科技拍摄,积极联络多平台合作共创,更好地应对虚拟摄制带来的挑战。
随着数字资产的往前推进,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在尝试做自己的算力中心,为AIGC做服务。凌律巍表示未来希望建立数据资产库,“脑子里想出来的内容马上可以呈现出一部片子,最后放到虚拟平台上成片”。他认为这个过程已经可以开始展望。
“我们可以想象这些是未来十年就会发生的事情,我们相信虚拟制作+算力中心+AIGC的运用,未来可能对于个人内容生产商、影视爱好者非常友好”。
周苏岳在论坛上分享了在好莱坞交流过程中所感受到影视工业化方向上的三个特点——云化和异地协同,虚拟制作以及AIGC FOR VFX。周苏岳通过五个影片的制作故事,细致展现了虚拟制作和数字资产的现阶段发展情况,提出了虚拟制作的复杂性和必要元素的数字资产稀缺的问题。
周苏岳结合多年好莱坞工作经验和三年多在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的实践,指出目前虚拟制作棚的建设和运营有两个模式,一个是以博采为代表的全闭环苹果模式,一个是目前大多数虚拟制作棚建设采用的多厂商集成谷歌安卓模式。相比之下目前博采模式具备更好的用户体验,安卓模式产业和技术模式更开放。通用数字资产库和交易模式的建立是虚拟制作迅速进入大规模应用的必要条件,马栏山2020年以来建设的中国V链数字资产交易中心,火石视频制作平台和譜蓝3D数字资产生产平台为虚拟制作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要实现中国在数字化虚拟制作上的弯道超车,苹果模式的博采是典型的领军企业,已经占的先机。对比好莱坞影视工业化制作体系下的虚拟制作生态,目前中国的主要短板体现在人才的专业度和厚度不足,整个制作生态的工业化程度不高,数字资产的标准化体系缺失,关键根技术如引擎,GPU,DCC和AIGC核心工具还有较大差距。中国的虚拟制作和数字资产产业生态未来在数字中国建设的大规模市场需求驱动下,只有坚持长期主义,一边针对性培养专业人才,一边通过快速迭代提升技术和工业化程度,复制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成功经验是大概率事件。
“美国电影之夜”百位嘉宾共襄盛举 《变形金刚7》震撼观影
6月12日晚,美国电影协会在港汇恒隆广场3F露台举办“美国电影之夜”。酒会由美国电影协会亚太区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冯伟主持,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主任何文权为酒会致辞,150余位来自中美影视文化产业的嘉宾集体亮相。
冯伟主持酒会
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主任何文权为酒会致辞
酒会结束后,美国电影协会还在SFC上影影城组织了《变形金刚:超能勇士崛起》IMAX包场观影。影片出品方、美国电影协会成员公司派拉蒙影业为观影嘉宾准备了精美的电影衍生品。《变形金刚:超能勇士崛起》奇妙非凡的想象力与惊艳震撼的视觉效果引得嘉宾阵阵掌声。
《变形金刚:超能勇士崛起》IMAX包场观影
关于美国电影协会
美国电影协会是由全球领先的电影厂商、影视及家庭娱乐节目制作发行公司联合成立的行业组织。成员公司包括迪士尼、派拉蒙、环球、索尼影视、华纳兄弟,以及奈飞公司。作为成员公司的官方代表,美国电影协会负责协助成员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与其它相关版权组织一道,积极开展版权保护和宣传,迎接新技术对电影行业发展带来的挑战。美国电影协会的全球总部分别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和洛杉矶,在布鲁塞尔、圣保罗、蒙特利尔及新加坡均设有地区办事机构。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