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10%的银行存款产品”是真的!“跨境理财通”惠及市民理财生活,业内人士提醒兑换外币存款要考虑汇率风险
近日,“利率高达10%的银行存款产品”传闻在深圳市民理财攻略上爆火。记者连日采访了解到,这些高利率的银行存款产品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粤港澳大湾区居民“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惠及市民理财;而高利率的银行存款产品也有“门槛”,同时汇率风险等因素也将影响存款收益。
高利率下的短收益期
在资金面宽松的背景下,眼下各大银行利率基本进入“2时代”。然而近期深圳理财市场曝出有银行能买到利率达6%的短期人民币定期存款,如果是美元定存,利率还能更高,可以达到年化10%!而在存款之外,其代销的基金产品年度化息率高达11%,另设的大中华地区、日本、科技行业等股票基金,一年回报更是可达29%……
听上去天方夜谭,甚至有点像陷阱,然而记者采访了解到,传闻中的产品确实存在,不过高利率的银行存款等产品,也带有许多限定条件。
据悉,首吃螃蟹的基本是外资银行。“我们香港那边的银行是会有这个美元定期利率,是给到客户年化10%的1个月期美元定期存款。”渣打银行深圳某支行工作人员介绍。
记者查询到,渣打银行(香港)官方发布信息显示,即日起自2024年3月28日,特选“跨境理财通”客户以10万港元或以上等值新资金兑换人民币至美元并以指定资金开立美元定期存款可享受一个月定期10%的年利率、3个月6%的年利率优惠。
需要注意到,这些高利率产品并非对所有人开放。渣打银行的这个10%的美元定期存款,是专门针对“跨境理财通”南向通客户所提供的短期高息存款产品。而工商银行、华夏银行等银行也都有类似的“南向通”定期存款。
更多银行在陆续跟进。“我们银行也正在设计相关产品,预计3月份可以推出,不过利率没有10%这么高,估计在5%-6%,收益期也不会太长,而且主要是针对新客户或者新业务。”记者以客户身份询问时,平安银行理财经理熊先生说。
“跨境理财通”新试水
高利率、短收益期、有一定门槛……实际上已经成为曝款银行存款产品的“标准照”。
业内人士介绍,上述高利率的存款产品均属于金融机构开展的“跨境理财通—南向通”业务范畴。
“跨境理财通”指的是,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和港澳投资者通过区内银行体系建立的闭环式资金管道,跨境投资对方银行销售的合资格投资产品或理财产品。
根据资金的流向,“跨境理财通”分为“北向通”和“南向通”。其中,南向通指粤港澳大湾区内地投资者在港澳销售银行开立个人投资账户,通过闭环式资金管道汇出资金购买港澳销售银行销售的投资产品。
2月26日,“跨境理财通2.0”正式落地,激发更多银行推出了新开通奖励、限时购买优惠利率以及其他优惠政策,主要发力点也集中在存款产品。
“26日当天,我就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上,提交了‘南向通’投资者准入资质证明材料,全程线上申请资料审核。”深圳市民张女士表示,作为金融行业的从业者,她一直都在关注跨境投资的领域,此次准入条件的调整让她跃跃欲试。“作为一个跨境理财的新手,我会更倾向短期的存款产品,风险相对较低,且收益还较为可观。”
兑美元存银行要考虑汇率风险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向记者表示,过去两年由于美联储持续加息,美元存款利率也随之大幅上升,而另一方面,人民币存款利率却接连下调,美元存款利率赶超人民币存款利率并逐渐拉开差距。
“美元存款多为中短期产品,大多在1年期及以内,中小银行美元存款利率普遍在4%以上,部分银行甚至能达到5%以上,大型银行偏低一些。”刘银平介绍。
“市民通过‘南向通’购买香港银行的存款产品,个别银行存款利率可以达到6%或10%,这个消息属实,但存在一定的门槛,并非所有客户都可以享受。”刘银平说。比如仅面向“跨境理财通”客户,工行还要求购买对象为“首次于推广期内开通跨境理财通南向通账户的新客户及特选跨境理财通南向通客户”。
而“南向通”的开户条件较为严格,要求具有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户籍或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连续缴纳社保或个人所得税满5年,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最近3个月家庭金融净资产月末余额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或最近3个月家庭金融资产月末余额不低于200万元人民币等。
刘银平建议,对于符合要求的高净值人群来说,如果有短期投资需求,可以考虑购买此类高息存款,不管是人民币还是美元存款,都受存款保险制度保护,产品本身较为安全,但是兑换美元等外币到银行存款,存在一定汇率风险,投资者需要关注汇率波动情况。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沈勇)
责任编辑:
启牛学堂在此提醒,刷单返利推广的形式很多,多以赠送小礼品为诱饵,要求当事人扫描二维码、拉人建群、发送虚假广告等。这些所谓的兼职工作其实是帮诈骗分子进行引流,为下一步实施诈骗作铺垫。学生群体找兼职工作务必小心谨慎、仔细甄别。除了要警惕邀请进群、动动手指就可以获得报酬的情况外,更不要为了“蝇头小利”触碰法律红线,沦为诈骗分子帮凶。
除了刷单返利类诈骗方式,常见的还有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冒充公检法类诈骗、婚恋交友类诈骗等形式,诈骗分子大多深谙受害者的性格弱点,了解如何洞穿他们的心理防线,当面对这些骗局,大家一定要擦亮双眼、时刻警惕,切勿轻信所谓的“稳赚不赔”“无风险、高收益”宣传。只有具备足够的金融素养,了解常见的金融骗局与手段,才能更好的识别金融风险。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2021)》显示,老年人和青少年的金融素养水平相对较低,“一老一少”是金融教育持续关注的重点对象。为了让金融知识更加高效触达重点用户,成人在线金融素养知识学习平台启牛学堂分别推出面向中老年群体的《“守护风华计划”中老年防诈骗系列科普视频》与面向青少年群体的《“启芽计划”青少年金融素养提升系列科普视频》,助力重点群体提升金融素养,强化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在线下,启牛学堂还积极走进社区,将“普及金融知识,守住钱袋子”公益活动持续深化,在北京市朝阳门辖区开展的金融防骗宣讲课,帮助社区居民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与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意识,让重点人群更好的参与到金融活动中来。
自成立以来,启牛学堂始终致力于提升国民金融素养,通过直播、音频、视频等形式,将晦涩难懂的金融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学习内容,让更多用户通过专业化、系统化的学习和实践,逐步掌握专业的金融知识,了解自身金融消费权益,具备金融风险的识别意识和能力。
金融消费者的权益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对维护金融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启牛学堂将以专业的知识体系、创新的教学方法与完善的服务模式让金融知识走近大众,帮助每一个人建立起金融消费的安全屏障。
原创 邱清月 深圳商报
中信证券近日在年报中披露了一项大动作,公司保险代理销售业务正式上线,这是业内首家且唯一获批保险兼业代理业务“法人持证、网点登记”的创新试点公司。目前公司共代销22款保险产品,包括寿险、年金保险、重大疾病保险等类型。
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之间的营销合作叫“券保”营销,是交叉销售的一种,主要是指证券公司替保险公司销售保险产品。早在2012年底,中国证监会出台《证券公司代销金融产品管理规定》,符合要求的券商理财产品、证券投资基金、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均可由证券公司代销,这标志着证券公司销售保险政策开闸。之后有不少证券公司向保险监管机构申请代理保险业务资质。中信证券年报称,2013年获准开展保险兼业代理业务,但获批十年之后,公司才正式披露该项业务情况。
中信证券在官网披露的信息显示,目前公司共代销22款保险产品,包括寿险、年金保险、重大疾病保险等类型,都来自中信保诚人寿,后者与中信证券同属中信金控旗下。
市场猜测,券商理财产品近几年收益不及预期,证券客户的投资偏好正在转向低风险。中信证券也在年报中提到,将保险代销业务纳入了公司财富管理版图中,这或许也代表着公司财富管理的转型。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券商可能“卖不动”保险,因为保险产品其实是很复杂的一种金融产品。股票、基金、信托产品更强调产品的收益率,而保险产品更强调防范风险,注重保障功能,两类产品的消费者投资理念是不同的,银行客户相对偏好低风险,与保险公司的广大客户群更为接近。但券商代销保险也是多元化经营的尝试,打开了保险销售渠道。
商报君精选
等你来pick→
原标题:《“券商一哥”开始卖保险!中信证券上线保险代销业务》
阅读原文
文章已关闭评论!
2024-12-18 23:21:27
2024-12-18 23:20:01
2024-12-18 23:18:32
2024-12-18 23:17:41
2024-12-18 23:17:00
2024-12-18 23:15:30
2024-12-18 23:14:01
2024-12-18 23: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