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 正文

60年变迁:从吃饱吃好到吃出健康

科普 编辑:亿磊 日期:2024-12-19 09:20:52 1人浏览

60年变迁:从吃饱吃好到吃出健康

  解放初期   天天盼着吃饱饭   你看,我今天在肖家巷农贸市场,挑挑选选买了半斤精瘦肉、五只虾、豆腐、香菇和青菜。有荤有素,有山珍、有海味,这样才吃得健康。   现在生活好了,想吃什么就买什么,还要千方百计吃出健康。不过,在60年前,可不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买多少就买多少。那时候物质条件差,而且家家户户子女多,大家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想起那个时代的生活,我至今还记忆犹新。   在解放之初,吃饱是我最大的愿望。为了吃饱,粗糠、青草、野菜、树皮,我什么都吃过。   当时,我们按照参加集体劳动的“工分”来换“口粮”和“工钱”。记得我10多岁时,父母每天都下地干活,然后在生产队记‘工分’。到了年底,‘工分’就拿来换粮食。每年每人分多少斤粮食是定量的。每户粮食按“人头”算,如果“工分”换不到规定的粮食,就得倒给生产队付钱。那时候,我们家有6口人,粮食不够吃,就常常摘野菜充饥。   这样的情况到了1960年就更严重了。那一年,我险些被饿死。当时大家在食堂吃“大锅饭”,生产上则“大炼钢铁”,村里劳动力缺少,大家的种粮积极性也不高,直接导致粮食低产。后来,食堂关闭,大家就都吃不上饭了。   那一年,我们家里只有一百来斤大米,6口人每天只吃中午一顿饭,每顿就是一小把米和采来的青草、野菜混着煮。成天没有力气,哪还能干活?有一次我饿得晕了过去,家里人赶紧用糠和野菜做了一个饼给我吃,要不,我可能挺不过去了。那时候,我们只有一个念头,就是盼望能吃顿饱饭。   改革开放前   什么都得用票买   改革开放前,物资比较缺乏,什么都得用票买。在我的记忆中,粮票、布票、糖票、肉票等各种票证的影子挥之不去,陪伴了我30年光阴。   上世纪80年代以前,市民吃肉很紧张,当时整个城区,一天最多宰杀几头生猪。因猪肉供应很少,市民吃猪肉一直实行限量供应,每位市民每个月只能供应半斤左右猪肉,而且都是凭票购买。每月发肉票那几天,副食店人山人海,大家手里举着肉票,喊着、闹着、挤着,拼命地向肉案靠拢,为的是少要一些瘦肉,多点肥肉。   在实行计划经济的岁月里,人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票证。那时,居民购买粮油要用《城镇居民粮油供应证》,并到定点门市部购买。由于食品、物资匮乏,供应时间仅限几天。每逢年关岁末,街道上到处是排着长队购物的“长蛇阵”。粮食供应如此紧张,更不要说一些副食品了,当时人们还不知道什么叫做“零食”。那个时候虽然吃得饱饭,但肉却很难吃到。过年才有肉吃,所以我天天盼过年。当时,家里的菜翻来覆去就是土豆、萝卜和白菜。过年时,大人才会用肉票和糖票买点肉和水果糖给孩子吃。   要说在吃上面有大的变化,应该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那时候,开始实行责任承包制度,工资稍微上涨,市场上的鸡鸭鱼肉供应量慢慢加大。到了80年代后期,粗粮食品逐渐从老百姓的餐桌上退出,细粮成为餐桌上的主角。   现在生活好   天天像过年   上世纪90年代,市区餐馆多得像雨后春笋,大街小巷各种档次和风味的餐馆随处可见。进入新世纪,肯德利等西餐大量出现。巴城居民的饮食习惯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多元化的饮食结构促使人们崇尚健康、科学的饮食生活。从吃多吃好到吃少吃精,从细粮为主到粗细搭配,维生素、蛋白质、低脂高钙一系列营养指标充实着居民的生活,饮食的变化演绎出巴城人民生活步步高、节节甜。   以前家里要来客人,还要提前买菜,上锅炖挺长时间。如今只要到超市熟食柜台,就能挑选出现成的荤、素菜肴,拿回家上锅一热或一炒就能轻松上桌。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每天都像在过年,再也没有人为吃顿好的盼望过年了,家遇喜事、亲友聚会等,往往到好一点的饭店、酒家包上几桌吃个痛快,喝个开心。孩子们再也不用为吃不饱、吃不好发愁了,现在孩子发愁的是减肥。   吃的变化,还体现在健康绿色观念深入人心。每年春节,家里餐桌上的鸡鸭鱼肉在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新鲜的蔬菜、海鲜和素食。   过去鸡、鸭、鱼、肉是好菜、大菜,但现在因为脂肪含量高已经被我家的餐桌淘汰了。如今讲究吃出文化和健康。子女们常提醒我,一日三餐要讲究搭配,才能营养到位;肥肉最好少吃,多喝酸奶易消化吸收;鸡蛋一天不要超过一个;早晚吃点水果可抗衰老……我现在每天买的菜都不重样,为的是吃出健康。 责编:孙冰岩
分享到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