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FM820(ID:fm820edu)
2019年高考的变化,让大家不得不重视起高考的整体动向。高考改革将迎来哪些变化?高考改革会对中小学产生哪些影响?我们又该怎样应对高考改革呢?这些都是老师及家长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 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后文统称《意见》),终于给高考改革定了方向! 文件中明确提到:“2022年前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有序实施选课走班,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
2022年底前高中将迎来哪些变化?
1.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题
各省(区、市)要结合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制定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2022年前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组织开展国家级示范性培训、校长教师全员培训和中西部贫困地区专项培训。
2.开齐开足这些课程
依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合理安排高中三年各学科课程,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和理化生实验等课程。加强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积极开展校园体育、艺术、阅读、写作、演讲、科技创新等社团活动。
3.不修满学分不颁发毕业证
严格学分认定管理,对未按课程方案修满相应学分的学生,不得颁发高中毕业证书。加强课程实施监管,落实校长主体责任,强化责任追究。
4.推进选课走班
适应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依据学科人才培养规律、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和学生兴趣特长,因地制宜、有序实施选课走班,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要。
指导学校制订选课走班指南,开发课程安排信息管理系统,加大对班级编排、学生管理、教师调配、教学设施配置等方面的统筹力度,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资源使用效率,构建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选课走班运行机制。
加强走班教学班级管理和集体主义教育,强化任课教师责任,充分发挥学生组织自主管理作用。
5.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减少统考统测和日常考
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精心设计基础性作业,适当增加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积极推广应用优秀教学成果,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强教学研究和指导。
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严禁超课标教学、抢赶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严禁组织有偿补课,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减少高中统考统测和日常考试,加强考试数据分析,认真做好反馈,引导改进教学。
6.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
各地要制定学生发展指导意见,指导学校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指导教师培训。普通高中学校要明确指导机构,建立专兼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开设指导课程、举办专题讲座、开展职业体验等对学生进行指导。
注重利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各种社会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指导机制。高校应以多种方式向高中学校介绍专业设置、选拔要求、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等,为学生提供咨询和帮助。
规范学业水平考试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检验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外,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其他科目均实行合格性考试,考试内容为必修内容。
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等科目合格性考试由各省统一命题、统一组织实施,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技术科目和理化生实验操作纳入省级统一考试。
体育与健康科目合格性考试按照省级要求由地市统一组织实施;艺术类科目合格性考试由各省确定具体组织实施方式。
各省统一组织实施的合格性考试应安排在学期末,高一学生参加考试的科目原则上不超过4科。
高校招生录取所需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实行选择性考试,考试内容为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由各省统一组织实施。
深化考试命题改革
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与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命题要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
优化考试内容,突出立德树人导向,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试题形式,加强情境设计,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试题。
科学设置试题难度,命题要符合相应学业质量标准,体现不同考试功能。加强命题能力建设,优化命题人员结构,加快题库建设,建立命题评估制度,提高命题质量。
中小学将会面临哪些改革?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感慨道:“目前全国上下从幼升小到高考正在深入进行的一系列重大历史性教改,都是中央顶层设计的结果。”
那我们整个基础教育界将会面临怎样的变革呢?
中高考将包含小学知识,学科无考试大纲
“以后的高考、中考,在小学学的内容也是必考内容,明显降低中考、高考的考试难度。”
通过中考、高考的强势变革引导学生从幼升小阶段开始广泛阅读,扩展考试的范围、广度而不是难度,改变目前全国上下几十年来早已根深蒂固的课内外教学的“奇、难、偏、怪”问题。
简单地说就是——最基础的知识必须掌握,该掌握的必须掌握,必须掌握的还要掌握牢固。
降低学生平时学习负担,摒弃在全国普遍存在的九年义务教育畸形掐尖的现象,构建符合学生成长和年龄阶段正常、合理的教育环境,逐渐修补早已破坏深重的国家教育生态。
为展现国家的决心和实施的力度,从今年9月新学年开学起,全国中小学学校教材全都采用重新制定的新版本,以对接国家教育的重大变革。
今后,主要学科的考试将不再有考试大纲,哪个学生的知识越宽广、体系越健全而不是越艰深,哪个学生就会成为教改重大变革最受益的人。
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不公平
高考科目采用“3+3”模式,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物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政治6科中选3科)学生自主选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构成,作为高等学校录取的基本依据。
这是新高考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将高中学生的综合评价内容作为招生录取时的参考。从“招分”转向“招人”,打破了过去以分数录取学生、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所有科目,都将考验语文水平
改变中国高考几十年来文理分科带来的偏科、知识面狭窄、过早抑制学生可塑性等严重弊端。
从幼升小一直到高考更大地鼓励每个学生增加各学科知识的宽度、广度而不是深度。
将最大限度地提升全体学生的广泛阅读水平,让每个学生在全程12年的基础教育中逐步建立感兴趣的学科方向。高质量的阅读需要高水平的语文学习,语文重点突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来看看2019全国Ⅰ卷高考作文和江苏卷高考作文题。
没有广泛的语文阅读积累是很难完成的。
“此外,今后的高考所有科目都会是对语文的持续考察。”
我们其实不难看出:在此之前,数学卷子上的字可能只有两千多字,以后题目的字数可能会有五千字之多,如果阅读水平没有过关,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那对做题速度一定有很大的影响,可能会有考生根本就做不完题目。
2019年高考的一道数学题,就因此登上了微博热搜。
而这一切将全部体现在今后所有高考科目中。
对于2020高考数学来说,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题目基本上会是一样的试卷,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对于文科生来说这并不是好消息,文科生普遍都是数学比较差一些,出题组的名师会考虑到理科生,不能太容易,不然难拉开差距,所以导致文科生会吃点亏。
但是考生们也不要着急,只要把高中知识点把握好,也懂得高中知识点的应用,考试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高考数学就有439个知识点,经常出现的考点有167个考点,简单但是经常被混淆导致丢分的有80个易错点,高考拉开差距的有57个难点失分点把握好,不会梳理这些知识点的同学可以借助书来帮助,最典型的就是衡水中学内部用的名校周考试题汇编,就把这些知识点全部整理清楚了,只要考生去做题就行。
中国的“高考指挥棒”将指向全面素质教育
(1)分类考试,不再只用分数选人
未来的高考、中考不再以分数作为评定人才的唯一标准。
“一个明显的改变是,新高考方案中有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实行分类考试,也就是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的考试招生分开进行。”
意味着,孩子们将有更多的选择权利,喜欢哪个方向,适合哪个方向,未来可以做什么,想做哪些方面的事情就都可以去匹配到对应的高等教育。
(2)学校从幼升小便要开始注重培养兴趣、特长
今年开始,高考录取将完全改变旧有的录取模式,三本院校退出历史舞台,开始按照专业录取,改变一直持续至今的按照批次录取的方式。
在2017年,先行试点新高考的浙江省,每个学生将可填报80个专业,就是要充分挖掘出每个考生真正的兴趣、特长、爱好,北京及全国其他地方2020年也将正式确定采取这样的大学录取方向。
这就意味着,如果想给孩子选择到更好更适合的专业,确保孩子可以先“成人”,再“成才”,后“成功”,兴趣、爱好、特长的建立必不可少。幼升小就应该成为培养这些的起点。
(3)应试教育办学模式将被淘汰
顾明远教授指出:“将来高考制度彻底改革了,应试教育的办学模式将来肯定是要被淘汰的。”
新高考改革最终就是要改变这种现状,彻底改变“应试教育是管用的”这种观念,虽然改变的过程可能比较漫长,尤其是观念的转变非常困难。
众所周知,中国的应试教育持续了几十年,产生了错综复杂的利益共同体,也培植了以应试教育为起点的多如牛毛的辅导机构,更形成了几代人挥之不去的强烈而顽固的应试教育情节,全社会推崇应试教育的观念、力量、手段,目前依然固若金汤。
不过,既然中央最高层下了决心,从幼升小到高考史无前例地不断推出全方位颠覆性的重大变革以对接上教育的规律和全球教育发展的趋势,相信即便有再大的挣扎也难撼动变革的总方向。
降低小升初选拔难
偏重发展全面素质教育而放弃传统的应试教育,应有之意必然是降低小升初的强选拔性,使小学、初中教育逐步均衡并优质。其中有三大举措目前看是最见效的。
第一,将普通小学纳入优质教育学校或教育集团并实现直升优质教育初中;
第二,强推贯通培养。不仅小升初有优质初中校直升,初中校的学生也会建立直升优质高中的机制,以北京为例,2018年就已经逐步开始推进;
第三,通过“校额到校”机制(每个公办初中校的孩子只需与本校的孩子竞争,来获取这些进入优质高中的名额即可),让更多普通初中校的学生能进入重点高中就读。目前山东青岛的校额到校比例已经达到了65%。
中国教育体制“迫不及待”需要拔尖创新人才
恢复高考40年,改革开放近40年,当时中国各方面人才曾极度匮乏,因此中国教育这40年来亟需“复制”大量人才,这种人才复制的教育培养机制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
随着自然资源消耗持续加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GDP迅速回落,目前的中国最急需的就是创新,创新要靠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和机制。
欧美主要发达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层出不穷,从产出概率来讲远胜我们,应试教育是封闭的教育,封闭的教育难以造就开放的环境来培养大量拔尖创新人才,中国教育的大变革可以说是已经迫不及待,也时不我待了!
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中国诚信体系的重建
很多发达国家的孩子学的课本比我们容易,课后玩的时间也比我们多,许多国家还没有统一的类似我国高考的选拔机制,但并没耽误高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获得世界级科技奖的人数远比我们多。这从一个侧面更印证了应试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不过,当一个制度很公平、看似机会相等的时候,即便它千疮百孔也很难让人舍弃。因此,在我们目前缺乏诚信体系的情况下,发展真正的全面素质教育就可以促进国家诚信体系的建立。
在没有完全搞出这些机制前,中国的全面素质教育走向是很独特的,没有照抄照搬任何国家,是一个多方面的集合体,以避免出现不可控的的不公平。
中国发展素质教育是急需,诚信体系建立是渐进,虽有矛盾,但毕竟是大方向,需要我们开始渐变,真的需要转向了!
生涯教育规划必将日益重要
全面素质教育内容庞杂,体系众多,远不像应试教育那么单一,既要瞻前顾后又要恰如其分,需要很客观全面的把握和策略。
顾明远教授在这方面也指出:“生涯教育主要是告诉孩子怎么了解自己,怎么了解他人,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提前对将来的学习和人生进行规划。”
全面素质教育如果失去了对每个学生学涯教育和生涯教育的规划,很容易偏离方向。
我们如何应对新高考
“小鬼当家”
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首先给了学生们四条通道:统一招生、提前考试、单独招生和“三位一体”(建立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统一选拔考试三位一体的多元化考试招生评价体系)。
在这个新变革里又有这么几个新特点,比如,语文及数学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数学不分文理;外语社会化考试,每年考两次。
另外,一个合格的高中生还必须在完成学业水平考试的基础上,自选三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这样一来,对学生来说,选什么科目,什么时候去考,用什么样的成绩来展示自己的学业状态,特别是学生的综合素质,由过去的被动适应开始变为学生的适度自主,因此学校要给孩子“私人定制”,让“小鬼当家”。
教师的新挑战
教师面临角色挑战,开始由原来的“买方市场”进入“卖方市场”。
按照以往的制度安排,教师是学科本位。教什么,教哪个年级、班级,学校往往有统一安排。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促发了悄悄的变化,就是让学生选老师。
这反过来催生了一种新的变革现象,那就是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站得住脚,还必须有一种厚重的人格魅力,同时要能胜任多种角色:既要胜任学科教学工作,还要胜任学生成长导师工作。
家长的新挑战
家长应该主动适应“市场”,建议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从课内到课外。学科和生活是相通的,如果一个学生只拘泥于课堂,那么他的源头活水会非常少,思路枯竭。
第二,要从题海到书海。理科刷题相对有效,强调熟练和精确性,但文科类更强调积累,强调思维。
总之,新高考改革体制下,需要学生、教师、家长做出角色转化,变被动为主动,尽快适应新的课程改革,提前为中高考做准备。
教育政策改革&期末考试来临,
很多家长不知道如何辅导孩子学习。
今天我们为大家精选了教育部推荐必读书目&
扫码进入店铺购买即可
责任编辑: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