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 正文

山东鲁山西河马氏始祖考及马姓的起源

科普 编辑:贾航 日期:2024-12-19 22:10:13 2人浏览

文/马乃大

(淄博市淄川区西河镇)

马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九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是全国包括回族十三大姓之一。山东鲁山西河马氏始祖寻根溯源要从始祖文彬向上追溯。

阅吾祖马氏世谱始祖文彬是陕西陇右人,自明朝洪武六年(1374年)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徙到河北枣强县,洪武十年又由枣强县迁徙到山东淄博市淄川区西河镇,至今六百四十年。 古时陕西陇右是陕西省陇山山脉中,西为左东为右(陕西、甘肃、宁夏三省交汇处)。是当今陕西省西安市杨凌高新技术开发区境内的毕公村,毕公村原名马服村,民国初才改为今名。原属扶风县管辖,附近有茂陵山,这一地区古时是马氏家族从邯郸迁居此处,从此为马氏的郡望和发详地。

  (西安扶风茂陵毕公村原名马服村)

(伏波将军马援祠)

  皇帝、炎帝是汉民族共同的血缘始祖,而马姓是皇帝直系嬴姓的后裔,马姓与赵姓不可分割,马姓是赵姓的分支。说起马姓得先从赵姓说起。

远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是皇帝的孙子,皇帝有四位夫人,共有二十五子,得姓者有十四子,有姓十二个,即: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这十二姓实际上是有熊氏部落的分族,是姓为氏的支系时代。对于谁是秦姓、赵姓、马姓等姓的血缘祖先?主要有二派持不同观点,就是司马迁等人的颛顼说和司马贞等人的少昊说。认为是少昊的其理由是,皇帝与其正妃嫘祖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玄嚣亦名少昊,名挚,号青阳氏,因修太昊之法,故曰少昊,少昊氏族东迁,他成为以凤凰为图腾的古代东夷首领,从而改称金天氏,他是上古时五帝之一,其后为嬴姓、偃姓、秦姓、赵姓、马姓是少昊帝的后裔。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中曰:「《左传》郯国,少昊之后,而嬴姓盖其族也,则秦、赵亦祖少昊。」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则说:「益,伯翳也,即秦、赵之祖。」他们认为少昊是秦、赵姓的血缘祖先,而马姓是有赵姓分出来的,毫无疑问也是马姓的血缘祖先。

汉族马姓是从远古赵氏中分出来的,这在《世本》(八种辑本)、《史记》、《姓谱》、《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古今姓氏书辩证》、《古今万姓统谱》、《姓氏寻源》等古籍文献中都有明确的记载。相传帝颛顼有个孙女叫修女,因食燕子蛋而怀孕生子大业,大业之子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赐姓为嬴姓。伯益之子大廉,传至季胜有个曾孙叫造父,是周穆王的车大夫,因平定徐偃王之乱有功,被封在赵城(今山西洪洞县北赵城),称为赵氏。战国初期,赵率子联合魏氏、韩氏瓜分晋国后建立赵国。当时,赵国公子赵奢(赵武灵王的第九子)能文能武,以善于用兵而著称。赵文王二十九年(公元前二七零年),赵奢奉命抗击秦军的进攻而大获全胜,因战功卓著被赵惠文王封在马服(今河北省邯郸市西北),称为马服君,他死后便葬在封邑。他的子孙最初以「马服」为其姓氏,后去掉「服」字,称为马姓。赵奢从而就成了马姓的得姓始祖。

  (河北邯郸紫金山原名马服山)

  (汉族马姓始祖赵奢墓地)

  赵奢有子二:赵括(赵国将军)、赵牧(赵国偏将军)。赵牧其中的一个儿子叫赵兴,当时也任赵国的将军,握有兵权,而且这一支力量很强大。与赵王室同宗共祖的秦王嬴政,早就有并吞六国统一天下的大志,在秦国的迅速发展中,他文武并用,一方面派遣口若悬河、巧于谋略的官员携金银珠宝,收买各诸侯国权贵,另一方面派出大将军压境,攻城略地。公元前二二二年,秦灭赵国,翌年扫灭六国,统一了天下。为管理疆土,充十二万户迁徙至京城咸阳,以便就近监控,以防止他们滋事反叛,这其中就有赵兴这一支,这些都是史书上有记载的。当时赵兴远离故土,为了不忘伯父赵括「长平之战」之耻,而拒绝姓赵,就以祖父赵奢的封号为姓,先姓「马服」,后省「服」字,改为单姓马,从此赵兴改为马兴,这就充分证实了马氏家族是一个多么不屈而富有血性的家族。

  马姓改姓祖马兴(马兴为第三世)有子三:分别是马珪、马琛、马嵩。秦朝统治的时间很短,只有十五年,随着刘邦夺得天下,此时的马兴或有的族人于是迁回了故里邯郸马服山(现已改为紫山也称紫金山)。

(世界各地马氏后裔祭拜马姓始祖赵奢)

  第四世,长子马珪、次子马琛、三子马嵩,古籍文献中均没有记载他们担任过什么官职。其中第三子马嵩,他有一子马述。

第五世,马述,字贞惠。马嵩之子,在西汉时任太子大夫,封为平通候;马述有一子马权。

第六世,马权,马述之子。西汉时任宁东将军;马权有子三:马何罗、马通、马伦。

第七世,长子马何罗,汉武帝时任侍中仆射;次子马通,字达,任黄门郎、侍中,封为重合候「重合县,属勃海郡,故城在今沧州乐陵县东」;第三子,马伦,《前汉书》称其为马安成,是否是同一人,有待考证,史书上也未记载他但任过何官职。但正史中均记载了马何罗兄弟三人都是奉禄二十石的高官。

  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后,为防止各支派叛乱,采纳了大臣们的意见,仿效秦始皇,也多次迁徙了「郡国豪强」、齐、楚、燕、韩、赵、魏等六国贵族大姓,官僚强宗豪族于关中地区。仅仅汉武帝在世时,他就建造了茂陵,其规制在汉历代皇帝最大。主父堰曾上言汉武帝曰:「茂陵初立,天下豪杰兼并之家,乱众之民,皆可徙茂陵,内实京师,外消奸猾,此所谓不诛而害除。」此策为汉武帝所采纳,茂陵故址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陵邑始建于元二年「一三九年」,汉武帝曾三次往这里徙民,因此汉末茂陵人口为诸陵县之冠,人口超过了首都长安,扶风在秦朝时就为三十六郡之一,所辖范围比较广,东至咸阳,西至宝鸡。当时扶风一代繁华甲天下,具有天府之国之称。《后汉书.马援传》中曰:「武帝时,以吏二千石自邯郸徙焉。」马氏家族就是在这一时期,以奉禄二千石的身份,并作为被迁徙的主要对象之一。马氏家族由已被封为重合候,官任侍中的马通率领,从邯郸马服山迁往扶风茂陵,《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曰:「坐何罗反,徙扶风茂陵成欢里。」据考证,扶风茂陵成欢里就是今陕西省西安市杨凌高新技术开发区境内的毕公村原名马服村,民国初才改为今名,原属扶风县管辖,附近有一茂陵山,这一地区当时是马氏家族从邯郸迁居此处无疑。从此,扶风茂陵(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成为马氏的发展繁衍中心,并成为马氏的郡望和发详地。马权的次子马通有一子,马宾。

第八世,马宾,任议郎,汉元帝时以郎官为持节使,号称使君(绣衣使者);他有子三马庆、马昌、马襄。因「马何罗事件」影响到马通的儿子、孙子,所以,马家的地位就不那么显贵了,官位就一直不显达,但毕竟都在朝廷中做官。

第九世,马昌有一子马仲。

山东鲁山西河马氏始祖考及马姓的起源

第十世,马仲,西汉时任玄武司马,在军中管理军政,守卫皇宫玄武门。马仲有子四,马况、马余、马员、马援。

  第十一世,至新莽之世,马家东山再起,马况四兄弟,因精明干练,才华出众,且出于世宦之家,均被王莽授以奉禄二千石的高官。马况,西汉末年河南太守,封为穷虏候。马余,字圣卿,西汉末年任中垒校尉,扬州牧,封为致符子。马员西汉末年任增山连率,连率,为官名,意为太守。王莽法规定,出任郡守的长官,封爵为「公」者称「牧」,「候」者称「率正」,「伯」者称「连率」,没有爵号者称「尹」,马员当时为伯爵,任上郡太守,后又封为中水候。马援,王莽时任新城大尹,东汉时任陇西太守、伏波将军、封为新息候,他一生戎马倥偬,功勋卓著,为东汉王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

  此后马氏在扶风一带发展壮大,马援兄弟四人声名显赫,马援小女儿为汉明帝的皇后,名门望族加外戚之家,还有马融为当时朝廷重视儒家学说的大儒,这就更使马氏人口迅速发展,进而历朝历代马氏从扶风迁徙至全国各地,堂号因而为「扶风堂」,又因马援曾在南方征战中「立铜柱为汉界」,以此显赫示汉朝的威德,马氏宗族又有「铜柱堂」,之堂号。所以「扶风堂」,「铜柱堂」,就成了今天汉族马氏使用最广泛的堂号。

(伏波将军马援墓地)

  从以上史书记载中可以看出山东鲁山马氏始祖文彬的祖先的确是陕西陇右(今陕西省西安市扬凌高新技术开发区境内的毕公村古时原名马服村)人。再者从甘肃陇西秦安县马氏家谱所序中可以看出,他们的祖先也是从陕西陇右迁至此地,是康熙五十一年迁徙甘肃陇西秦安县至今三百年,溯其流一十二世。从各方面考证,山东鲁山马氏祖先由陕西陇右迁至山西洪洞县,始祖文彬有兄弟七人文采、文彬、文秀、文华、文美、文蔚、文萃。

  在元朝末年,朱元璋为夺取天下,与元蒙军队连年战乱,山东大地民不聊生,饿殍遍野,继而爆发瘟疫,死人无数。世传:《五里无犬吠,十里无人烟》,田原慌废殆尽。明朝开国,大治天下,由山西向山东大量移民。据史书与家谱记载始祖文彬有兄弟七人,长兄与七弟留居故里,文彬祖率兄弟四人由陕西扶风茂陵毕公村派迁到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据山西洪洞县县志记载,当时官府下令迁民都不愿意离开故土,谎称不愿离开者请列队站出,此时就是在这样被骗情况下来到洪洞县等待往全国各地迁发,从此洪洞县大槐树开始移民传至今。一眼望不到头的移民队伍,在官兵的羁押下,吾始祖文彬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率兄弟(文彬、文秀、文华、文美、文蔚)五人,一步三回首,告别故土,走向遥远的异域他乡山东境内,其中始祖文彬留居山东淄博市淄川区西河镇。原老谱兄弟五人迁徙到山东那一个县市都有详细记载,自从吾族世谱在乾隆年间因洪水被淹冲走后无考证,历经几次续修吾族世谱都无法考证其余兄弟四人迁徙居住在哪里! 有待后人考证。吾族至今已经五次续修马氏世谱,谱中记载了九世马应魁和十世儿子马之远在乾隆年间由西河迁徙到济南章丘云牌庄。 二零零零年第四次续修马氏世谱时,曾派人去济南章丘寻找马应魁的后裔,但派去的人没有找到云牌庄只有牛牌庄。在二零零四年本人去济南章丘桃花山返回途径章丘牛牌庄时,有一路人在路旁,下车询问时,他说他也姓马,是从淄博西沟里迁徙到章丘牛牌庄的,我让他拿出家谱看看时他说得找族长烧香后才能看家谱,当时因公务在身忘记了问一下路人叫什么名字,非常遗憾!

二零一三年,在族人的倡导下,开始第五次整修续吾族马氏世谱,在二零一五年,本人和族兄哥乃杰去章丘牛牌庄找上马氏族人,经细心交谈,他们不承认是从西河迁徙到此地,是从明水涧溪村迁移到牛牌庄的,先祖也是十世叫什么名没有透露。但通过相互交谈了解到了章丘明水涧溪村有一支是从邹平长山马庄迁徙到章丘涧溪村并有马氏宗亲家祠,他们的始祖是马文英。他们说马文英和吾祖马文彬是不是亲兄弟又无考证,他们的家谱里只记载了马文英置身一人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被迁徙到山东邹平长山马庄的。通过了解,得知吾族十世马之远的后裔有可能随马文英祖名下。但在二零一八年,我又通过淄川家谱协会了解到章丘市家谱协会会员燕承瑞先生,正好赶上马文英的后裔也在续修马氏总谱,通过燕承瑞先生到牛牌庄给协调,但牛牌庄的马氏族人有时承认有时不承认是从淄博市淄川区西河镇迁徙到此地的。希望章丘牛牌庄的马氏后裔慎重考虑一下,随那一支不要紧,但你们的始祖是马文彬,文彬祖籍的后裔子孙望你们回归文彬祖名下。

吾族马氏世谱记载还有一支是十六世马万德,万德有子二:先云、先霖。先云没有后裔,先霖有子二:心通、心研。在清末年间先霖携全家去东北黑龙江齐齐哈尔宾市。心通公在民国初年十五岁时由齐齐哈尔宾回老家来承祧伯父先云祖,但心通育有子一:乳名叫园子,早年夭折,女三。心研祖在一九五零年初有齐齐哈尔宾来老家看望过心通兄回东北后,没有留下联系地址与方式,但心研祖家谱记载在齐齐哈尔宾市是铁路工人。心通病故于一九五八年,妻病故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他的后裔女儿把房产卖于乃勇。从此东北的马心研后裔再也联系不到,希望马心研的后裔子孙能有望归心看到此文后能提供联系方式! 早日回归始祖文彬名下。



  二零一八年秋,本人去临朐进设备时,正好是一家子开的厂,经交谈并增送临朐马氏世谱一部分为五倦,把本支一倦留下只给四倦。通过观阅临朐马氏世谱是宋朝年间马援的后裔子孙马近(马援从赵奢到赵兴改为马兴后为十一世)由陕西扶风茂陵派遣到青州府任教授,后留居青州府,由青州府分支到临朐的。据临朐马氏世谱所序记载,在明朝永乐辛卯年(1411年)科考时马近五世后裔子孙马驯考取举人,从此把马驯视为始祖一世。又记载明朝宣德丁未年(1427年)科考时马近七世后裔子孙马瑜考取状元,从此把马愉也视为始祖一世。但在谱里有说明关于马驯与马愉视为始祖为一世,二人相差两代,按老谱记载没有变动,应该在这次续谱时把马近视为始祖一世。序言中写到是坐地户,虽是宋朝年间马近从陕西扶风茂陵派遣到山东青州府任教授,留居青州府,不是随某朝代迁民至青州府,但祖籍也是陕西陇右人。但通过阅谱序后,推断马驯和马愉上下悬除相差二代,始为同代人是自相矛盾的。容易让后裔子孙看了引起误会,有可能续谱发起人是山东省副省长马长礼从省文史档案馆查阅史记资料记入家谱中,应该在这次续谱时更改一下为要!

临朐马氏世谱还记载了整个潍坊地区及临沂沂水境内和江苏连云港地区的马氏都是马驯及马愉两大支的后裔,从阅谱中看出不管那一支那一村的,经族人商议后写一小序就随于谱中,这是不符合情理的! 就我族世谱记载有一支迁到临朐五井璞丘村,但阅临朐马氏世谱璞丘这一支经族人商议已随临朐马氏世谱中!

从近几年来的续谱经历,走访各地区的马氏族人,大多数都没有家谱记载始祖是那里人已无考证,甚至连自己也不知道到本人这辈是多少世!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有望各支马氏族人要牢固树立主人翁思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加强树立民族感及承祧历史使命,才能使后裔寻根延续不乱支派有根有据。

中华民族汉族马姓的起源都是有赵兴改为马兴的后裔子孙,包括世界华夏汉族马姓,尤其是马来西亚汉族马姓也是从陕西扶风茂陵县毕公村迁徙到马来西亚的。台湾地区马英九的父亲马鹤凌率团来大路河北邯郸马服山祭拜马姓始祖赵奢及陕西扶风茂陵毕公村马援祖,并有世界华人汉族马姓也多次到河北邯郸马服山及陕西扶风茂陵毕公村祭拜马姓始祖墓地及马援公祠堂。

  人生来世,从出生到离世虽然短暂,但生活于世间都有一段人生经历。一个国家、一个地方、一个民族、或一个人、即一单元。这一单元在其存在时期内,都按照自身特性去活动,去发展或去生活,但到头来他们所得到的结果千差万别,有的叱咤风云,有的暴虐无光,为总结记叙自古以来就逐渐形成了「国有史,地有誌,族有谱」及人有传等史、誌、传记。史书、誌、谱、传记皆是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是有各个不同姓氏家族组成,那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姓氏家族成员要以各个不同时期的人生存年代记录到氏族家谱中,为传承后裔,寻根溯源奠定基础。

  (邯郸紫金山. 汉族马姓的始祖赵奢墓地山清水秀实为宝地)

汉族马氏起源世代世系简表:

(汉族马姓始祖为赵姓得先从赵姓说起)。

赵姓前世系简表(至造父):

皇帝(二六九七__前二五九九)>昌意>颛顼(前二五一四__前二四三七)>仲容>夷>武恒>伯辛>修女>皋陶>伯益(赢姓)>大廉>武>琪>建>弘>奎临>迁>宣>永通>彦翔>轩>子能>费昌>仲衍>玉珍>道宁>兴>犍>大顺>茂荣>克和>达>胥轩>中潏>蜚廉>季胜>孟增(皋狼)>衡父>造父(赵姓始祖)。

赵姓世系简表(至赵奢):

造父>叔观(宜父)>赵璋(仲父)>赵登(季父)>尔成(公仲)>赵高>奄父>叔带>赵麟(守仁)>子丰(知义)>赵射(慧明)>赵壮(公明)>赵夙>赵衰(?___前六二二年,赵成子)>赵盾(赵宣子)>赵朔(?___前五九七年,赵庄子)>赵武(?___前五四一年,赵文子)>赵成(赵景叔、赵景子)>赵鞅(?___前四五八年,赵简子)>赵毋恤(?___前四二五年,赵襄子)>伯鲁>赵周(代成君)>赵浣(?___前四零九年,赵献子、赵献候)>赵籍(?___前四零零年,赵烈候,正式建赵国)>赵章(?___前三七五年,赵敬候)>赵种(?___前三五零年,赵成候)>赵语(?___前三二六年,赵萧候)>赵雍(?___前二九五年,赵武灵王)>赵奢(赵武灵王第九子,封马服君,马氏始祖)。

汉族马氏始祖世系简表(扶风马援体系,至十三世):

第一世:赵奢,封马服君,世居河北邯郸,有子二赵括、赵牧。

第二世:赵括,赵国将军;赵牧,赵国偏将军,有子一赵兴(马兴)。

第三世:马兴,改姓祖,秦封武安候,徙居陕西西咸阳,有子三马珪、马琛、马嵩。

第四世:马珪;马琛、马嵩,有子一马述。

第五世:马述,汉代中大夫,封平通候,有子一马权。

第六世:马权,汉宁东将军,有子三马何罗、马通、马伦。

第七世:马何罗,汉侍中仆射;马通,汉侍中,封重合候,徙居陕西扶风茂陵成欢里,有子一马宾;马伦;

第八世:马宾,汉议郎,绣衣使者,有子三马庆、马昌、马襄。

第九世:马庆;马昌,有子一马仲;马襄;

第十世:马仲,汉玄武司马,有子四马况、马余、马员、马援。

第十一世:马况,汉河南太守,封穷虏候;马余,汉中垒校尉、扬州牧,封致符子,有子二马严、马敦;马员,汉上郡太守,封中水候;马援,汉陇西太守,伏波将军,封新息候,有子四马廖、马防、马光、马客卿。

第十二世:马严,汉将作大匠,有子七马固、马伉、马歆、马鱄、马融、马留、马续;马牧,汉虎贲中郎将;马廖,汉卫尉,封顺阳候,有子二马豫、马遵;马防,汉光禄卿,车骑将军,封颖阳候,有子一马钜;马光,汉太仆,封许候,有子二马康、马郎;马客卿;

第十三世:马固;马伉;马歆;马鱄,汉郎官,即墨令;马融,经学家,南郎太守,宋封扶风伯;马留;马续,汉度辽将军;马豫,汉步兵校尉;马遵,封程乡候;马钜,汉长水校尉;马康,汉侍中;马郎,封合乡候。

(注:从汉族马氏始祖赵奢封马服君,后改马姓至今溯其流已六十四世至六十五世。)

(山东鲁山西河马氏始祖文彬墓地)

汉族马姓始于赵,雪耻伯父长平战。

赵兴改姓马服兴,后省略服单姓马。

龙马善战振四方,功勋卓著唯马援。

吾祖文彬陇右人,史书考证无厚非。

梦思先祖泪涛涛,一生艰辛史书中!

  二零二一年一月三十日于沈阳

分享到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