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完成重点人群流感、肺炎、结直肠癌等疾病预防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项目免费筛查15万余人次;截至12月底,65岁及以上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以下简称“两慢病”)患者门诊免费项目共接诊70.5万人次;完成全区参保城乡居民健康体检14.9万人;全区新增救护员7171人,新增公共场所AED35台……每一组数据都为我区2023年的“民生健康答卷”增添了厚度与温度。
健康连着千家万户,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2023年以来,我区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找准群众就医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推动解决影响群众医疗体验的“关键小事”,办好事关群众健康的“民生大事”,从卫生健康服务模式、服务内涵、服务范围等多维度发力,撑起群众健康“保护伞”,为上虞人的幸福指数不断“加码”。
聚焦重点人群,筑牢健康“首道线”
“大妈,你这段时间血糖控制得很不错,空腹血糖只有6.0 mmol/L,已经在正常值范围内了。这次也跟之前一样,不用钱,你回去记牢要好好吃药。”近日,在丰惠镇祝家庄社区卫生服务站里,面对全科医生贾志元苦口婆心地叮嘱,今年67岁的钟大妈连声保证自己一定谨遵医嘱。
为何贾医生要再三叮嘱呢?原来,钟大妈患糖尿病已有多年,以前她吃的都是进口药,一个月光吃药就要花300多块。为了能省点钱,钟大妈吃药频率十分不规律,看着身体状况还可,便时常私自停药,定期复诊也不积极。三四年前,因长期血糖控制不佳,钟大妈突发中风,左腿行走不便。
“现在可好了,我们老年糖尿病人可以免费吃药、免费门诊,连做检查都不用钱了。”自从去年我区65岁及以上“两慢病”患者门诊免费项目实施后,钟大妈每月都定期来社区卫生服务站复查,药也按时按量服用。如今,钟大妈的血糖控制好了,跛脚情况也改善了不少。
贾医生介绍,在他接诊的患者中,像钟大妈这样随着“两慢病”门诊免费项目实行,依从性大幅度提高的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还有很多。为推动“两慢病”患者规范管理、规范治疗,最大限度减少继发疾病,提升患者健康水平,去年,我区把对65岁及以上参加城乡居民医保“两慢病”患者门诊免费项目列入民生实事工程。该项目不仅涵盖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调脂类、抗血小板类等40余种药品,还包含了门诊挂号以及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等免费检查项目,让老百姓少花钱、看好病,切实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截至12月底,该项目共接诊70.5万人次,财政保障747.1万元,惠及6.5万余人。
为了守好重点人群健康的“首道防线”,去年,我区积极开展重点人群癌症筛查和慢性病早期干预等民生实事工作,落实早检早诊早治,尽最大可能减少居民发病率、死亡率及因病致贫。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项目完成调查问卷38117人,完成结直肠镜检查2939人;前列腺癌筛查项目完成前列腺癌筛查25093例;老年痴呆筛查和早期干预项目完成面对面检查及《记忆障碍自评表AD8》问卷调查25971例,完成头颅CT、简易精神状态筛查(MMSE)等项目精筛检查52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筛查项目完成23812例,肺功能检查3073人,完成率102.43%;重点人群流感、肺炎疫苗接种项目完成流感疫苗接种46183剂次,肺炎疫苗5509剂次。
升级健康体检2.0版,把好居民“健康脉”
“陆大爷,您这两天记得找个时间来卫生院测量一下血压,药的用量也要调整一下。”近日,家住谢塘镇东升村的陆大爷再一次接到责任医生章渭民的随访电话。
陆大爷是去年城乡参保居民健康体检中被诊断为高血压。在责任医生的定期随访指导、规范用药下,陆大爷的血压目前平稳,没有明显的不适。“去年,我们在城乡参保居民健康体检中,新发现高血压患者78名,糖尿病患者11名。目前,我们已经将新发现的两慢病对象纳入慢病管理系统,进行等级划分,并根据级别进行个性化管理,定期进行门诊、电话随访,指导生活方式、督导用药。”谢塘镇卫生院相关负责人说。
悠悠民生,健康为本。“体检就是防患未然,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健康收益。”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我区将城乡参保居民健康体检提标项目列入民生实事工程,在往年同质同标免费健康体检工作的基础上,实施“1+1+X”模式(第一个“1”为基本项目,主要包括内科、外科、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B超、心电图、胸片或DR等;第二个“1”为绍兴市区特色项目,统一为糖化血红蛋白和癌胚抗原;“X”为自选项目,根据性别特异性增加一项肿瘤指标),推进重点疾病早筛、早诊、早治,推动公共卫生服务更加普惠共享。
健康体检结束后,体检机构对各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反馈后,将健康体检与社区健康管理有机结合,把体检发现的慢性病高危人群和确诊患者纳入相应病种进行规范化管理,提供连续、综合的健康服务。2023年全区参保城乡居民健康体检累计体检14.9万人,发现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肝肾功能异常、肿瘤、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各类异常结果40.4万人次。
健全公众急救体系,把握急救“黄金时间”
走在上虞的景区、大型商超、客运车站、体育运动场馆……细心的市民会发现这些公共场所的墙上,都有统一的标配——“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这些被装在红色箱子里的AED被称为“急救神器”,是一种带计算机的医疗设备,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可被非专业人员用于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
在医学上有“黄金4分钟”急救原则,比如心跳呼吸骤停的猝死病人,在4分钟内得到心肺复苏救治,存活率可达60%;4-8分钟内救治,存活率降至10%-20%;超过10分钟,病人几乎救不活。但客观上,从拨打“120”到急救车到达现场平均需要8-10分钟,再快的医生也无法在“黄金4分钟”内赶到病人身边。利用AED及时除颤是迄今公认的防止心脏猝死的最有效方法。去年,我区基于人流量、心源疾病突发概率、AED管理维护等方面的综合考量,科学布点,新增35个AED投放点位。“至此我们已经在全区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配备143台AED,实现了所有乡镇、街道全覆盖。”区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能快速索取并及早施救,区红十字会在安装好的AED上加装了联网定位,市民可通过搜索微信小程序,查看意外情况发生地附近的AED位置。
“要挽救更多的生命,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区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意外发生的时候,“身边急救员”往往成为病人“死而复生”的关键。为了让更多人成为敢救、会救、能救的“第一目击者”,去年我区广泛开展AED设点操作技能培训,大力推进应急救护培训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五进”活动,建设规范化标准应急救护培训基地,营造“人人学急救、人人会急救、人人敢急救”的社会氛围。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急救项目培训149期,新增救护员7171人,建设规范化标准应急救护培训基地3个。
来源:上虞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沈嘉玲
编辑:卓怡楠
责编:沈丹
一审:叶炜
二审:贾彩萍
三审:倪贤方
@上虞发布 2024
文章已关闭评论!
2024-12-22 00:59:54
2024-12-22 00:58:32
2024-12-22 00:58:17
2024-12-22 00:57:08
2024-12-22 00:55:31
2024-12-22 00:53:55
2024-12-22 00:53:15
2024-12-22 00: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