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成果的培育转化,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不仅需要科研工作者们十年如一日甘坐冷板凳的持续攻坚,也需要长周期“耐心资本”的陪伴与支持。
2018年,北京市发起设立总规模300亿元、首期规模200亿元的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以下简称“北京科创基金”),这也是国内首只聚焦科技创新领域的政府投资母基金。据悉,成立6年来,北京科创基金已带动824亿元资金支持科技创新,其中投资在京未来产业600笔,投向491家未来产业领域在京企业,投资额155.82亿元。
533个在京企业获百亿元资金“灌溉”
“这样指甲盖大小的小白片,此前从日本进口到中国,一片就要7000元,如今国产化后降到了两三千元,成本降低了一多半。”手持一块小小的氧化镓衬底成品,北京铭镓半导体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道。
这种“金贵”的材料名叫氧化镓,是第四代半导体的核心材料。相比传统的碳化硅半导体材料,氧化镓在耐高压、耐高温、大功率等性能上有显著优势。
铭镓半导体是国内率先研发生产新型半导体氧化镓材料的企业之一,然而半导体核心材料的研发,需要大量且长期的智力与资金投入。2021年1月,公司获得了北京科创基金子基金的投资。不久前,公司实现了4英寸氧化镓晶圆衬底的技术突破,标志着中国在第四代半导体材料研发方面的重要技术突破。
铭镓半导体、炎明生物、伟德杰、松延动力、天地和兴、面壁智能……6年来,北京科创基金净累计投决子基金79只,645笔资金投向533个在京企业,投资金额170亿元。
15年耐心陪伴助科创产业结果
“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三年不行五年,五年不行八年,这样坚持一定能做成。”一位从事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研发的企业创始人在创业初期立下了这样的誓言,在勇气背后,初创企业发展面临的长周期、高风险,以及对耐心的渴求也不言而喻。研发投入高、回报周期长的硬科技初创科技企业,一旦资金供给难以撑过较长的积累阶段,就极易坠入“死亡谷”。
科技创新孵化培育周期漫长,少则数年,多则十年甚至更久,但多数基金投资的期限相对较短。而在创立初期,“耐心资本”的基因就已在北京科创基金根植——北京科创基金存续期15年,要求子基金存续年限在7年以上,并鼓励原始创新阶段子基金设置更长存续期,原始创新阶段的子基金平均存续期达8.2年以上。
随着一颗颗科技创新的“种子”得到更多金融“活水”的滋养,创新创造活力不断迸发:智谱华章的高精度千亿大模型已收到70余个国家1000余个研究机构的使用需求、驭势科技已带着北京研发的自动驾驶技术出海中东、奕斯伟已发布多款“全球首发”RISC-V芯片……北京科创基金运行6年以来,穿透投资的533家在京企业在业务规模、专利、融资、税收贡献等维度上不断成长,对北京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的贡献度逐步显现。
撬动京外资金共育“金种子”
推动了一大批高校院所原始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是北京科创基金的另一特点。由清华、北大、北航、上交大、哈工大、北理工、人大等全国顶级高校18位科学家共同发起创立的中关村智友科学家基金,专注硬科技投资的中科创星……成立6年来,北京科创基金通过创新性与高校院所、科学家合作成立15只基金,为大批顶级人才、科学家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重要助力。
“基金的50%投资在原始创新阶段,30%投资在成果转化阶段,20%投资在高精尖产业阶段。”北京科创基金负责人说。
此外,北京科创基金还通过子基金吸引、撬动京外资金支持北京创新,目前已经出资的61只子基金中吸引了京外资金认缴出资共218亿元,实现北京科创基金资金的1.7倍京外资金招引,财政资金的2.9倍京外资金招引。(孙奇茹)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