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问答 正文

工信部首次全球第一!工信部重磅发声

问答 编辑:憬霖 日期:2024-12-17 03:54:12 1人浏览

工信部首次全球第一!工信部重磅发声

  1月19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   相关负责人指出,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8个保持增长。“新三样”产品出口额首次破万亿,造船市场份额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   2023年,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3000万辆,产销分别实现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增长11.6%和12%,创历史新高,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全年汽车整车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7.9%,首次跃居全球第一。   此外,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引导金融资源加大对制造业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连续3年保持在30%左右的增速,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助企融资规模同比增长了68%。下一步,将聚焦生物制造、人工智能、内河船舶、低空经济等领域挖掘早期硬科技项目,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产业资本接续投入,同时继续联合证券交易所做好企业上市培育工作。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6%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指出,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较2022年提升1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   具体来看,工业生产企稳加快,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8个保持增长。十大重点行业基本盘稳固,平均增速超过5%。电气机械器材、汽车等行业生产增速均超10%,汽车行业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3%。   多数省份工业经济稳定恢复,绝大部分省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省份增长面较2022年增长了近20%。10个工业大省当中有8个省份增速高于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整体增速。江苏、山东、安徽等省份增速都超过7%。   企业效益稳步回升,截至2023年11月底,规上工业企业亏损面自2023年4月起连续8个月持续收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连续5个月回升。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同比增长9%;全社会固定社会资产投资增长3%。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速自2023年8月以来呈现加快态势,汽车、电气机械器材、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投资增速高于10%。   此外,市场预期稳中向好,截至2023年11月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48.3万户,较2022年底增加3.2万户。制造业PMI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自2023年10月连续3个月上升,全年指数均高于临界点。   汽车出口首次跃居全球第一   2023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辛国斌指出,去年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3000万辆,产销分别实现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增长11.6%和12%,创历史新高,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汽车零售额实现4.86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3%,汽车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   新能源汽车继续领跑全球。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1.6%。   外贸出口进一步迈上新台阶。2023年全年汽车整车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7.9%,首次跃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动力电池出口127.4吉瓦时,同比增长87.1%。   辛国斌同时指出,汽车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多数新能源汽车企业还没有实现盈利、车用芯片等领域存在短板、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上车路协同不够充分等问题。   对于下阶段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信部做出如下部署:   一是落实落细车购税减免等优惠政策,开展好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和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积极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保持产业稳定运行。   二是支持企业开展联合创新,加大车用芯片、全固态电池、高级别自动驾驶等技术攻关,进一步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三是组织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加快路侧感知、网联云控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车端、路端、网端标准体系,进一步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应用。   四是进一步强化产业发展统筹布局,防范化解产能过剩风险,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继续推动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推动消除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政策,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   联合证券交易所做好企业上市培育工作   2023年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辛国斌表示,目前,工信部已与全国22家金融机构开展战略合作,初步形成部门协同、央地联动、各类政策协调配合、金融机构广泛参与的产融合作工作格局。数据显示,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连续3年保持在30%左右的增速,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助企融资规模同比增长了68%。   依托与证券交易所共建的硬科技属性评价和上市培育机制以及地方配套政策激励,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为补短板、锻长板、强基础构建持续稳定的创新投入机制。在工程化阶段,由产业链龙头企业或优势企业提出研发需求,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确定答题人,将研发项目纳入硬科技范围,鼓励投资机构支持研发活动,推动项目落地所在地方再进一步配套优惠政策。在产业化和市场化阶段,相应适配一些优惠贷款、产业投资、保险补偿等政策,帮助创新成果快速开拓市场,包括进行市场验证和技术迭代等。   辛国斌明确,今年,工信部将继续深入推进产融合作,与金融管理部门加强协作配合。扩大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范围,举办院校、园区等科技成果转化专场路演。持续开展细分领域硬科技属性评价标准建设和评价工作。聚焦生物制造、人工智能、内河船舶、低空经济等领域挖掘早期硬科技项目,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产业资本接续投入,同时继续联合证券交易所做好企业上市培育工作,畅通资本退出渠道,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进一步良性循环,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推动5G-A、5G轻量化产品研发,加快6G技术研究   2023年,我国信息通信业平稳持续增长,5G创新发展领跑全球。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介绍,截至2023年底,我国5G基站总数达337.7万个,网络底座进一步夯实,网络应用不断丰富。5G行业应用已融入71个国民经济大类,应用案例数超9.4万个,5G行业虚拟专网超2.9万个。5G应用在工业、矿业、电力、港口、医疗等行业深入推广。   5G移动电话用户持续增长、5G流量消费快速提升,促进了裸眼3D、云手机等新兴业务蓬勃发展,有效拓展了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空间。截至去年底,5G移动电话用户达8.05亿户,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达47%,根据研究机构测算,预计2023年5G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1.86万亿元,比2022年增长29%。   赵志国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研究出台5G应用发展接续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推动5G全产业链全价值链高质量发展。加快5G网络建设,推动重点场所实现移动网络深度覆盖。加强5G融合应用标准体系建设,持续推动5G-A、5G轻量化等技术演进和产品研发。同时,加快6G技术研究,开展技术试验,强化技术储备。   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前景可期   绿色低碳是新型工业化的生产底色,在被问及2023年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哪些成效时,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回应道,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钢铁、电解铝、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中的落后产能进一步退出,78家钢铁企业3.9亿吨粗钢产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   绿色动能加快释放。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16兆瓦海上风机成功并网发电,光伏产业链主要环节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全年环保装备制造业总产值预计超过9700亿元。   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年遴选239家废钢铁、废纸、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全年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量22.5万吨。   下一步,工信部将继续推进《“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落地见效。2024年计划制定100项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规则标准。大力发展氢能、储能等绿色低碳产业,提升落后产能能耗、环保等要求,加快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2024年力争新培育国家层面绿色工厂1000家,完善绿色制造服务体系,试点推行“企业绿码”。充分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在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等方面积极打造绿色消费场景。   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鼓励有条件地区创建“无废园区”、“无废企业”。推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范发展,2024年主要品种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量要稳中有升,完善新兴固废利用体系,力争年综合利用废旧动力电池量达到26万吨以上。   记者注意到,近日工信部公布了第五批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截至目前,工信部累计公告五批共148家合规企业,包括梯次利用企业85家,再生利用企业48家,同时涉及梯次和再生利用的企业15家。   中汽数据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屹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企业已覆盖全国24个省级行政区域,各区域综合利用企业数量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基本匹配,基本能够实现废旧动力电池“就近回收、就近处置”,一些地区还形成了区域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集群。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综合利用企业在不断地加强研发和创新能力培养,行业技术攻关与工艺创新力度不断增强,综合利用行业发展基础将更加牢固、前景更加可期。
分享到

文章已关闭评论!